搜索到3459篇“ 社会主义运动“的相关文章
- 社会主义运动
- 高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贡献
- 2024年
- 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旧的国际秩序尚未瓦解,新的国际秩序正在形成,21世纪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竞争出现了“东升西降”的趋势。如何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显现出来,是世界各国共产党需要回答的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 余泓希
- 关键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从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看邓小平的伟大贡献
- 2024年
- 邓小平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不仅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问题,也回答了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如何发展的问题。邓小平以改革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命活力,以开放推动社会主义融入全球化进程,并由此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新的生长点。邓小平的伟大贡献在于使改革成为社会主义的时代旋律,开放融入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民族特色成为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社会主义运动由此进入了区别于苏联模式的新进程。
- 孙力翟桂萍
- 关键词:邓小平社会主义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大洋洲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演进与评析——以澳共和新共的社会主义探索为例
- 2024年
- 大洋洲社会主义运动主要由澳大利亚共产党和新西兰共产党开启,两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最终归于失败。两党70来年的演进历程可分为前期的发展壮大、中期的调整转型和后期的衰落消亡三个阶段。两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主要体现在对革命形势的判断与斗争道路的选择、议会选举策略、统一战线策略、群众斗争与工人运动的组织等方面。在探索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两党之间的历史关系、两党与本国工党的关系,以及两党在国际共运大潮下的起落,都给各自的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两党社会主义探索失败的成因中客观条件与环境制约是决定性因素。21世纪以来,虽然两国共产党的后继者仍在继续两党未竟事业,探索本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鉴于当前可预知的主客观条件,恐难有新的突破。
- 邵庄章德彪
- 关键词:澳大利亚共产党新西兰共产党
- 巴尔干早期社会主义运动的形成及其特点——以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为例
- 2024年
- 19世纪下半叶,在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和俄国民粹派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一批巴尔干知识精英开始在巴尔干地区传播社会主义思想,组织社会主义政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的早期社会主义运动开展得较好。塞尔维亚的马尔科维奇、保加利亚的布拉戈耶夫和罗马尼亚的多布罗加努-盖雷亚是巴尔干早期社会主义者的杰出代表,他们的思想认识为巴尔干早期社会主义运动指明了方向。同时,在巴尔干早期社会主义运动中,革命派和改良派始终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巴尔干早期社会主义者在人民群众尤其是工人队伍中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和社会主义思想。他们播下的革命火种,最终在20世纪中叶开花结果。
- 马细谱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民主党
-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葛兰西被引量:1
- 2024年
- 十月革命开创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纪元,开辟了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新道路。葛兰西在此基础上提出,意大利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提出了意大利作为经济社会落后国家如何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他指出,意大利工人阶级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主角,并指导了意大利工人工厂委员会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为后来建立意大利共产党奠定了组织和群众基础。葛兰西结合意大利历史和实际,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思想,提出了现代君主论,认为马基雅维利所探讨的古典时代的理想君主在现代就是政党,并阐发了共产党作为集体意志的代表如何团结起来进行有效斗争的一系列相关问题。在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建立和资本主义暂时得到稳固的战后新时期,他适应形势发展提出从运动战到阵地战的理论主张,认为在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运动要取得成功,首先要掌握政治和文化领导权,这些理论主张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兴起提供了理论源泉。葛兰西的思想始终立足革命实践,立足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发展进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为今天坚持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现实启示。
- 黄晓武
- 关键词:列宁主义阵地战领导权
- 论德国的社会主义运动
- 2024年
- 《论德国的社会主义运动》一文全景式描述了“三月前期”(1848年3月13日维也纳起义前期)法国早期社会主义运动传入德国的曲折过程~(1)。施泰因通过《现代法国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一书最早将法国早期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以及无产阶级概念介绍到德国,向德国人告发了法国社会主义,这成为哲学运动派对社会主义进行温和评价和评论的最初催化剂。布伦奇利通过《关于瑞士的共产党人》小册子向政府告发了德国社会主义;弗吕贝尔表现出坚定地为社会主义而斗争的勇气;马克思恩格斯则以德国哲学培育的全部精神力量去争取社会主义。法国的运动始于政治斗争,德国的运动始于宗教斗争;法国的社会主义植根于实践,德国的人类主义植根于理论。随着《德法年鉴》在巴黎出版,德国理论与法国实践相结合的运动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 邓习议(译)
- 关键词:共产主义
- 世界大变局背景下列宁推进社会主义运动理论与实践创新及其现实意义
- 2024年
- 在从帝国主义战争向无产阶级革命转变的世界大变局背景下,列宁因时而变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并把它推进到马克思列宁主义阶段,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团结带领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获得十月革命胜利,因势利导创新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取得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推动东方国家共产党的建立并开展人民革命斗争。在如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情况下,需要学习革命导师的创新精神,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成果与伟大建设成就,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陆轶之郭元哲
- 关键词:列宁社会主义运动帝国主义
- “一境到底”在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以“工业革命与社会主义运动”为例被引量:1
- 2024年
- 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要求教师整合教学内容,实施大单元教学,要求引领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展开学习活动。目前,初中历史教师所使用的情境教学大多为“一课多境”,即针对不同的问题设置不同的情境。多样化的教学情境缺乏内在逻辑关系,使学生置身于碎片化的情境体验之中,很难构建起系统的知识框架,更无法宏观、整体、多角度地综合分析,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很难真实实现。
- 魏付坤
-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境体验整合教学内容大单元教学知识框架
- 列宁关于英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分析及其理论阐释
- 2024年
-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英国形成了垄断资本主义,也产生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人阶级群体,英国的社会主义运动掀起新的浪潮。因此,列宁主要根据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状况,阐发了著名的《帝国主义论》;同时,列宁与英国的工人阶级政党及社会主义者保持联系,密切关注英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具体实践,批驳了英国社会主义运动中存在的“左”的错误思潮与小资产阶级性;列宁还深入思考了英国工会、工党的本质,初步探讨了君主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留下了理论的设问。列宁的分析阐释为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是英国社会主义运动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形成的重要标志。
- 刘诗苑
- 关键词:列宁君主制
相关作者
- 聂运麟

- 作品数:105被引量:231H指数:8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共产党 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工人党
- 高放

- 作品数:430被引量:1,116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
- 研究主题: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共产党宣言》 资本主义
- 姜辉

- 作品数:158被引量:546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世界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共产党
- 孙力

- 作品数:149被引量:233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京政治学院
- 研究主题: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主 社会主义运动
- 陈林

- 作品数:33被引量:253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民主社会主义 新社会运动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社会主义运动 农民组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