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3 篇“ 磷肥用量 “的相关文章
磷肥 用量 对宁南山区芹菜产量及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2025年 为了明确宁南山区芹菜栽培的适宜施肥量,降低不合理施肥带来的负面影响,为宁南山区芹菜高产、高收益种植提供理论参考。以芹菜品种‘皇后’为供试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5个施肥水平,研究不同磷肥 用量 对芹菜产量、养分积累与分配、磷肥 利用率等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施用磷肥 后芹菜产量增加6.06%~22.22%,进一步分析表明,芹菜产量最大化的最佳磷肥 施用量 为165.98~172.11 kg/hm^(2),最佳经济效益磷肥 施用量 为142.80~148.93 kg/hm^(2)。随着磷肥 用量 的增加,芹菜品质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而磷肥 偏生产力、磷肥 农学效率均呈现显著降低的趋势。本试验磷肥 利用效率为18.13%~36.33%,贡献率为6.16%~15.51%,均以磷肥 用量 150 kg/hm^(2)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当磷肥 用量 150 kg/hm^(2)时,磷肥 盈余由负转正,磷肥 用量 达到225 kg/hm^(2)时,磷素输出开始下降,磷素表观平衡呈现盈余。主成分分析表明,磷肥 用量 150 kg/hm^(2)为最优施肥水平。综合考虑,宁南山区芹菜适宜的磷肥 施用量 为142.80~172.11 kg/hm^(2)。 田伟 冯海萍关键词:芹菜 磷肥用量 磷素吸收 磷肥 用量 对油稻轮作系统作物产量与磷素吸收量及其稳定性的影响2025年 油菜-水稻轮作是我国长江流域主要水旱轮作模式,其高产稳产对保障粮油安全至关重要。施用磷肥 是油稻种植的常用技术,为探究磷肥 对油菜-水稻轮作系统生产力及其稳定性的作用,利用2016—2023年在长江中游地区开展连续7年的田间定位试验(试验设置0、45、90、135和180 kg P_(2)O_(5) hm^(-2)共5个磷肥 用量 处理),对油菜和水稻的产量与磷素吸收量及其稳定性、系统能值及其生产力风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施磷均显著提高油菜和水稻产量,对油菜的增产效果显著高于水稻,油菜增产2.3~12.5倍,在磷肥 用量 90 kg hm^(-2)时达到最高水平,主要通过增加单株角果数水平提高产量,其次是千粒重和每角粒数;水稻增产4.4%~17.1%,在磷肥 用量 45 kg hm^(-2)时达到最高水平,一定程度上通过单株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提高产量。油菜和水稻地上部磷素积累量随着磷肥 用量 的增加而增加,油菜地上部积累量增加5.0~11.8倍,水稻增加22.9%~46.2%,轮作周年增加50.2%~118.8%,随着磷肥 用量 的增加,油菜磷肥 回收利用率(PRE)在磷肥 用量 45~90 kg hm^(-2),水稻在45 kg hm^(-2)时达到最高水平,继续增加磷肥 用量 PRE下降。施磷显著提高油菜产量稳定性,在磷肥 用量 45 kg hm^(-2)时达到最高水平,产量稳定性与磷素积累量、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的稳定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水稻整体产量与磷素积累量稳定性水平高于油菜,磷肥 投入对其无显著影响。施磷可显著提高系统周年能值产量和稳定性,磷肥 用量 分别在油菜季90 kg hm^(-2)和水稻季45~90 kg hm^(-2)时达到最高水平,使系统在稳产的基础上达成高产的目标。综上所述,当油菜季磷肥 用量 为90 kg hm^(-2)、水稻季磷肥 用量 为45 kg hm^(-2)时可在保证系统能值产量达到最高水平的同时兼顾系统稳定性和提高磷肥 利用效率,是油稻轮作系统磷肥 最佳推荐用量 。 王崇铭 陆志峰 闫金垚 宋毅 王昆昆 方娅婷 李小坤 任涛 丛日环 鲁剑巍吉林省半干旱地区滴灌玉米的磷肥 用量 研究 2025年 为解决吉林省半干旱区磷肥 施用量 大问题,探究覆膜滴灌条件下不同磷肥 用量 对玉米产量及植株磷吸收转运的影响,为覆膜滴灌模式下的磷肥 高效利用提供最佳策略。2017-2018年在吉林省半干旱区开展了玉米膜下滴灌田间试验,共设5个磷肥 用量 处理(0、30、60、90、120 kg·hm^(-2)),并测定了不同处理玉米产量、植株磷素积累量,分析磷素积累比例、转运特征及磷肥 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施磷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在0~90 kg·hm^(-2)施磷范围内,玉米产量均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磷量达到120 kg·hm^(-2)时,玉米产量开始下降;施磷量在90 kg·hm^(-2)时,玉米对磷肥 的利用率较高,玉米植株总磷积累量达到最高,较不施磷处理平均提高42%;玉米茎秆和叶片的磷积累量在成熟期达到最低值,籽粒的磷积累量在成熟期达到最高值;施磷提高了玉米吐丝至成熟期磷素积累比例和转运量,较不施磷处理分别提高7.35%~35.45%和1.63%~15.29%,但不同施磷处理间吐丝前后积累比例和转运量不显著。综合考虑玉米产量、植株磷积累量及磷转运特征,吉林省半干旱区膜下滴灌玉米的施磷量为90 kg·hm^(-2)时可提高产量、促进植株磷素积累转运和高效利用。 孙博 吴振洋 秦裕波 李前 赵胤凯 刘志全 王蒙关键词:半干旱区 膜下滴灌 玉米 除草与磷肥 用量 对油菜和杂草生长及磷肥 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 2024年 油菜产量潜力受草害、肥料等影响,优化杂草管理和磷肥 用量 在直播油菜种植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湖北省武汉市开展田间试验,设置2种杂草管理措施(不除草、除草)和4个施磷水平(P_(2)O_(5)0、45、90、135 kg·hm^(-2),分别用P_(0)、P_(45)、P_(90)、P_(135)表示),测定油菜籽产量、产量构成因子、油菜和杂草的生物量及磷积累量,并分析磷肥 利用率。结果表明,不论除草与否,P_(90)处理油菜籽产量最高,且与不除草相比,除草后P_(90)油菜籽产量提高了66.3%,施磷和除草均主要通过增加收获密度和单株角果数来促进增产。不论除草与否,在施磷90 kg·hm^(-2)范围内,油菜和杂草的生物量及磷积累量均随施磷量的增加显著增加,除草后更有利于提高油菜相对于杂草的生物量和磷素竞争力;与不除草相比,除草后3个时期的杂草生物量在总生物量中的占比分别平均降低了58.8%、67.1%和60.4%;此外,不除草时杂草磷积累量占总磷积累量的42.0%~62.0%,而除草后这种比值随着生育期进程的推进不断缩小。除草和施磷对油菜磷肥 利用率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与不除草相比,除草后油菜的磷肥 利用率平均增加了18.2%。在油菜-杂草农田体系中,直播油菜田中杂草养分吸收的情况需要引起重视,除草和施磷可以显著提高油菜的生物量和磷积累量,增加油菜在总体系中的磷肥 利用率占比,从空间和养分上削弱杂草的竞争优势,有效地提高油菜产量和磷肥 利用率。 盛倩男 董小艳 张洋洋 廖世鹏 任涛 李小坤 鲁剑巍关键词:直播油菜 磷肥用量 田间杂草 磷肥利用率 除草 秸秆还田条件下大豆-玉米轮作体系中磷肥 用量 对玉米产量和磷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4 2024年 研究6~7 a秸秆还田条件下大豆-玉米轮作体系中磷肥 用量 对玉米产量和磷肥 利用的影响,为玉米种植科学施磷提供参考。于2021—2022年在黑龙江省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九三分公司所属大西江、尖山和七星泡农场进行田间试验,按全程机械化玉米生产方式,分别设不施磷肥 (P0)、当地推荐施磷量80%(P1)、当地推荐施磷量(P2)和当地推荐施磷量120%(P3)4个处理,研究磷肥 用量 对玉米生长、产量、磷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农场P1、P2和P3玉米产量和产量性状均无显著差异;磷肥 用量 对玉米干物质积累总量影响显著,3个农场中均以P3处理最高,2021年大西江、尖山和七星泡农场玉米干物质积累量较P1处理分别显著增加了12.74%、11.16%、14.63%,2022年大西江和七星泡农场较P1处理分别显著增加了7.88%、11.02%;玉米磷吸收量整体上随磷肥 用量 的增加而增加,2021年大西江、尖山和七星泡农场成熟期P3处理玉米磷吸收总量显著高于P1,分别较P1增加了17.75%、17.45%、25.25%,2022年大西江和七星泡农场分别增加了11.65%、16.96%,但玉米籽粒磷吸收量无显著差异;P1显著提高了磷肥 农学效率和磷肥 偏生产力,2021年大西江、尖山和七星泡农场磷肥 农学效率分别较P2处理提高了61.04%、38.45%、17.84%,2022年大西江和七星泡农场磷肥 农学效率分别较P2处理提高了18.37%、19.03%,磷肥 偏生产力2021年大西江、尖山和七星泡农场分别较P2处理提高了30.33%、27.69%、23.57%,2022年大西江和七星泡农场分别较P2处理提高了22.42%、24.31%;3个农场P1、P2和P3磷肥 表观利用率整体上无显著差异。经过6~7 a秸秆还田且连续实施大豆-玉米轮作培肥条件下,磷肥 施用量 可较当地推荐磷肥 用量 降低20%,磷肥 用量 过多仅增加玉米营养体磷积累,降低磷肥 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 刘新 蒋雨洲 张吉立 岳志强 黄锐 王鹏关键词:磷肥 玉米 磷吸收 不同磷肥 用量 下红壤区早稻季产量与田面水磷素动态变化 2024年 探明红壤区早稻季产量与田面水磷素动态变化,为红壤稻区的水肥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于2022年开展不同磷肥 用量 的田间试验,设置P_(2)O_(5)用量 分别为0、26.6、33.8、41.1、48.3、55.6、62.8、70.1 kg/hm^(2)(分别为P0、P26.6、P33.8、P41.1、P48.3、P55.6、P62.8、P70.1处理),测定磷素吸收量与早稻产量,监测施肥后0、1、3、5、7 d田面水总磷浓度和含量的变化,并分析监测期内水稻产量、磷素吸收量及田面水总磷含量与磷肥 用量 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水稻磷素吸收量随磷肥 用量 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P55.6处理磷素吸收量最高,其次是P48.3、P62.8、P41.1、P33.8、P26.6和P70.1处理,但均未达到显著差异,P0处理最低,拟合计算发现,最佳磷肥 用量 为50.29 kg/hm^(2);早稻产量呈随磷肥 用量 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P0处理产量最低,其次是P26.6处理,二者均显著低于其他施磷处理,其他各处理间未达到显著差异,以P55.6处理产量最高,其次是P48.3处理,P41.1、P33.8处理较P48.3处理略有降低,拟合计算发现,51.88 kg/hm^(2)时产量最高;随着磷肥 用量 的增加,田面水总磷浓度和含量逐渐增加,各磷肥 用量 田面水总磷浓度、含量均在施肥后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施肥后1 d达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并在施肥后3 d趋于稳定;结合线性方程发现,施肥后0~7 d,田面水总磷含量与磷肥 用量 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施肥后0、1、3、5、7 d磷肥 用量 每增加1 kg/hm^(2),田面水总磷含量分别增加0.046、0.033、0.011、0.011、0.020 kg/hm^(2)。因此,我国红壤稻田早稻季适宜磷肥 (P_(2)O_(5))施用量 为51.09 kg/hm^(2),施肥后3 d内是磷流失的高风险期,应减少排水。 宋惠洁 吴艳 胡丹丹 胡志华 柳开楼 徐小林 张九兰关键词:早稻 生物炭对不同磷肥 用量 条件下糜子生长发育的影响 2024年 为研究生物炭对不同磷肥 用量 条件下糜子生长发育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大田小区试验,设置四个磷肥 用量 0 kg/hm^(2)、50 kg/hm^(2)、100 kg/hm^(2)、150 kg/hm^(2)(P0、P50、P100、P150),每个磷肥 用量 下设对照(CK)和生物炭(BC,15 t/hm^(2))添加处理,共8个处理。结果表明:(1)糜子的株高、茎粗、叶片形态指标随着磷肥 施用量 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与对照相比,P100+BC(P 2O 5,100 kg/hm^(2),BC,15 t/hm^(2))处理下的糜子株高、茎粗以及叶片的表面积、叶长、叶宽最佳,说明施加生物炭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糜子的地上生长指标。(2)糜子的根系指标数据随着磷肥 施用量 的增加先上升后降低;与对照处理相比,施加生物炭可以显著提高糜子的根系表面积、根长、根体积以及根平均直径,其中P100+BC处理糜子根系生长的最好,根表面积、根长、根体积以及根平均直径分别为218.87±14.31 cm 2、853.59±32.12 mm、5.34±0.65 cm 3、0.99±0.14 m,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19.94%、26.90%、26.84%和32.03%。(3)与对照处理相比,添加生物炭可以显著提高糜子的生物量和产量,P100+BC处理的糜子生物量和产量最高,产量最高为2911.76±56.33 kg/hm^(2),比P100+CK增产23.01%。综上所述,在磷肥 用量 100 kg/hm^(2)条件下,生物炭的添加对糜子生长发育的影响最显著。 姬高鹏 乔紫薇 赵宇婷 田丽 尚文斌 路登华关键词:糜子 生物炭 磷肥 生长发育 磷肥 用量 对红壤区稻田土壤磷酸酶活性及解磷菌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为明确施用磷肥 对土壤磷活化的影响及微生物驱动机制,以为红壤区磷肥 管理和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以红壤区稻田土为供试材料,采用室内培养法,施入磷酸二氢钾,设置磷素水平分别为20 (P20)、50 (P50)、80 mg/kg (P80),25℃下培养一周,研究不同磷肥 用量 对稻田土壤有效磷含量、磷酸酶活性及解磷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磷有效性指数(土壤有效磷增加量占施磷量的百分比)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升高。磷素施用量 为20、50、80 mg/kg时,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提升4.53、12.65、25.69 mg/kg,土壤磷有效性指数分别为22.65%、25.30%和32.11%。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高于中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且酸性磷酸酶对磷肥 的响应更强烈,P50处理土壤磷酸酶活性最高,其次是P20处理,P80处理最低。phoD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施用磷肥 显著降低土壤中含phoD基因解磷菌的α多样性,影响解磷菌的群落组成,P50处理的OTU769(未知类群)相对丰度高达约30%,可能促进了磷酸酶活性及有效磷含量的增加。P80处理的OTU1036和OTU975(假单胞杆菌)总相对丰度约50%,二者可能更多通过分泌有机酸溶解无机磷以增加有效磷含量。较高的磷肥 施用量 提高了有效磷供给效率,磷酸酶活性的增加可能是中等磷肥 用量 处理下有效磷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高磷肥 用量 处理下假单胞杆菌对无机磷的溶解可能起更重要的作用。 黎颖惠 邢肖毅 仇旭 许仕荣 倪绯 赵炼 杨贤均关键词:磷肥 稻田土壤 有效磷 磷酸酶 解磷菌 磷肥 用量 对土壤磷形态、微生物和棉花产量的影响 李忠婷秸秆还田条件下磷肥 用量 对玉米产量及磷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刘新
相关作者
鲁剑巍 作品数:561 被引量:6,881 H指数:48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油菜 冬油菜 钾肥 施肥 养分吸收 盛建东 作品数:342 被引量:2,549 H指数:27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棉花 库尔勒香梨 土壤养分 土壤 棉田 李小坤 作品数:345 被引量:4,284 H指数:39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油菜 水稻 冬油菜 养分吸收 施肥 陈波浪 作品数:172 被引量:1,167 H指数:18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库尔勒香梨 棉花 香梨园 棉田 甜瓜 周卫 作品数:274 被引量:3,759 H指数:37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研究主题:养分需求 土壤肥力状况 钙 玉米 羧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