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6 篇“ 磁化传递成像 “的相关文章
基于自旋锁的定量磁化 传递 成像 的系统和方法 本申请提供了使用偏共振自旋锁MRI快速、稳定地量化磁化 传递 (MT)的系统和方法。所述技术能对自由水池的固有弛豫速率R1(1/T1)和R2(1/T2)的变化以及化学交换池的变化不敏感。在B1RF和/或B0磁场中存在不均匀性... 陈蔚天 侯健 江柏言磁化 传递 成像 评估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价值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磁化 传递 成像 (MTI)定量评估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9例行腰椎MR检查患者的资料,根据定量CT(QCT)结果分成骨质疏松组、骨量减低组和骨量正常组3组。测量腰2~4椎体磁化 传递 率(MTR)。比较组间MTR值的差异,绘制ROC曲线以分析MTR对骨质疏松及骨量减低的诊断效能。结果:随着骨密度的降低,椎体MTR值也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TR值诊断骨量减低与骨质疏松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5、0.944,MTR阈值分别为10.45、5.95,其诊断骨量减低、骨质疏松的灵敏度分别为78.90%、86.41%,特异度分别为86.84%、89.83%(P<0.001)。结论:MTI技术可以早期、灵敏地检测骨量变化,MTR值可作为骨质疏松症进展的生物学标志物。 谭辉 杨震 樊秋菊 于楠 杨创勃 于勇 王少彧 李悦关键词:磁化传递成像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磁化 传递 成像 早期评估大鼠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研究2022年 目的:探讨磁化 传递 成像 (MTI)早期评估窒息大鼠心搏骤停模型复苏(CA/CPR)后脑损伤的可行性。方法:将14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6只)与模型组(8只),使用气管插管法制作大鼠CA模型,两组大鼠恢复自主循环(ROSC)6 h后行MTI扫描,并测量两组大鼠脑干、小脑、海马及顶叶皮质磁化 传递 脉冲的信号强度(Ms),并计算磁化 传递 率(MTR)。MTI扫描完成后将大鼠处死并取脑组织切片行AQP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两组大鼠脑干、小脑、海马及顶叶皮质Ms与MTR差异。结果:模型组6只大鼠建模成功,2只失败。模型组大鼠脑干、小脑、海马及顶叶皮质Ms均低于假手术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测量的各个区域MTR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大鼠脑干、小脑、海马及顶叶皮质AQP4抗体表达阴性;模型组大鼠脑干、小脑、海马及顶叶皮质AQP4抗体表达阳性。结论:MTI技术可早期用于CA/CPR后脑损伤评估,Ms及MTR为敏感反映脑水肿的定量指标。 伍志华 叶浩翊 阮耀钦 申忱 吴共发 杨正飞 刘志锋关键词:心肺复苏 脑损伤 核磁共振成像 磁化传递成像 Dixon和磁化 传递 成像 在甲状腺相关眼病分期中的价值 本文从以下两部分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 两点式Dixon与常规脂肪饱和T2加权成像 技术在图像质量和甲状腺相关眼病分期中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两点式Dixon T2加权成像 (T2-weighted imaging,T2W... 陈露关键词:甲状腺相关眼病 磁共振检查 磁化传递成像 泪腺磁化 传递 成像 定量参数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临床活动性分期中的价值 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 探讨泪腺磁化 传递 成像 (magnetization transfer imaging, MTI)定量参数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 TAO)临床活动性分期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诊断为TAO的49名患者,依据临床活动性评分(Clinical Active Score, CAS)将受试者分为活动期组(≥3分,29例)和非活动期组(<3分,20例)。所有受试者均行眼眶常规MRI序列及冠状位MTI扫描,并测量泪腺磁化 传递 率(magnetization transfer ratio, MTR)及脂肪抑制T2WI序列上泪腺与同侧颞肌信号强度比(signal intensity ratio, SIR)。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MRI定量参数的组间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MRI定量参数与CAS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MTR、SIR及两者联合判断TAO临床活动性的效能,并采用DeLong检验比较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结果 活动期组泪腺MTR低于非活动期组,泪腺SIR高于非活动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MTR与CAS呈低度负相关(r=-0.427,P<0.001),SIR与CAS呈弱正相关(r=0.252,P=0.012)。联合泪腺MTR和SIR判断TAO临床活动性效能最优(AUC=0.809,敏感度62.5%,特异度93.1%),高于单独应用SI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5,P=0.019)。结论 泪腺MTI定量参数在判断TAO临床活动性中具有可行性,可以作为常规序列的补充手段,以提高对TAO临床活动性分期的评估能力。 蒋文昊 胡昊 陈欢欢 周江 陈露 陈文 吴倩 许晓泉 吴飞云关键词: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泪腺 磁共振成像 磁化传递成像 联合磁化 传递 成像 和脂肪抑制T_(2)WI评估Graves眼病临床活动性的价值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磁化 传递 成像 (MTI)和脂肪抑制T_(2)WI(FS-T_(2)WI)在评估Graves眼病(GO)临床活动性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诊断为GO的患者64例,根据临床活动性评分(CAS),分为活动期组(CAS≥3分,39例,78眼)和非活动期组(CAS<3分,25例,50眼),行冠状面MTI和FS-T_(2)WI检查。分别测量并计算每只眼的眼外肌磁化 传递 率(MTR)及眼外肌与同侧颞肌信号强度比(SIR)。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MRI定量参数的组间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MRI定量参数与CAS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TR、SIR及两者联合预测GO临床活动性的效能,曲线下面积(AUC)比较采用DeLong检验。结果活动期组和非活动期组眼外肌MTR分别为0.45±0.04和0.51±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2,P<0.001);SIR分别为3.4±0.6和2.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0,P<0.001)。MTR与CAS呈负相关(r=-0.46,P<0.001),SIR与CAS呈正相关(r=0.63,P<0.001)。MTR、SIR及联合MTR和SIR评估GO活动性的AUC分别为0.840、0.845、0.905,联合MTR和SIR的效能优于单独使用MTR和SI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1,P=0.009;Z=2.15,P=0.032)。结论MTI和FS-T_(2)WI的定量参数MTR和SIR均可用于评估GO临床活动性,两者联合可提高评估效能。 周江 许晓泉 胡昊 陈欢欢 陈文 吴倩 陈露 王伟 吴飞云关键词:GRAVES眼病 磁共振成像 磁化传递成像 磁化 传递 成像 及多回波Dixon技术诊断原发性骨质疏松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 观察磁化 传递 成像 (MTI)及多回波Dixon技术诊断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6例接受L2~L4定量CT(QCT)及MR(MTI及多回波Dixon定量技术)检查患者,根据QCT所测骨密度(BMD)将其分为骨质疏松组(BMD<80 mg/cm^(3))、骨量减低组(BMD 80~120 mg/cm^(3))及骨量正常组(BMD>120 mg/cm^(3)),比较3组一般资料、L2~L4椎体磁化 传递 率(MTR)及脂肪分数(FF)。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纳入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诊断骨质疏松的效能。结果 QCT诊断骨质疏松64例、骨量减低72例、骨量正常70例,3组间年龄、体质量指数(BMI)、BMD、FF及MT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基于多回波Dixon的回归方程为Logist(P_(FF))=0.15×年龄+0.58×BMI+0.04×FF-27.09,基于MTI的回归方程为Logist(P_(MTR))=0.14×年龄+0.63×BMI-0.44×MTR-23.31,联合方程为Logist(P_(FF+MTR))=0.15×年龄+0.63×BMI-0.04×FF-0.52×MTR-20.59,其诊断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0.96及0.98,Logist(P_(FF+MTR))的AUC大于Logist(P_(FF))及Logist(P_(FF))(Z=4.234、P<0.001,Z=1.252,P=0.041)。结论 MTI及多回波Dxion技术均可用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诊断,联合应用二者可提高诊断效能。 谭辉 杨震 樊秋菊 于楠 杨创勃 曹丽娜 于勇 李娜 王少彧关键词:骨质疏松 骨密度 基于自旋锁的定量磁化 传递 成像 的系统和方法 本申请提供了使用偏共振自旋锁MRI快速、稳定地量化磁化 传递 (MT)的系统和方法。所述技术能对自由水池的固有弛豫速率R1(1/T1)和R2(1/T2)的变化以及化学交换池的变化不敏感。在B1RF和/或B0磁场中存在不均匀性... 陈蔚天 侯健 江柏言磁化 传递 成像 技术在3D-TOF-MR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2020年 目的:探讨磁化 传递 成像 技术(MT)在3D-TOF-MR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接受MR检查的50例患者分别进行常规脑血管3D-TOF-MRA及3D-MT-TOF-MRA检查,探讨磁化 传递 成像 技术在3D-TOF-MR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结果:3D-MT-TOF-MRA对大血管及其1-2级分支的显示轮廓锐利清晰、血管中断少、显示率为100%;对3-4级远端细小血管显示轮廓较清晰、血管中断较少,显示率为80%。常规3D-TOF-MRA对大血管显示轮廓锐利、连续性好,显示率为100%,对1-2级分支的显示轮廓欠清晰、部分血管有中断现象,显示率为72%;对3-4级远端细小血管显示率仅为16%。3D-MT-TOF-MRA图像质量佳,脑实质背景信号抑制完全。结论:应用MT技术的3D-MT-TOF-MRA较常规3D-TOF-MRA对颅内大动脉及远端小动脉显示清晰,脑实质背景信号抑制更完全,在脑血管造影中更具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黄丽华 郑锐标 吴冬关键词:MRA 造影 磁化 传递 成像 评估克罗恩病肠瘘发生风险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磁化 传递 成像 (MTI)预测克罗恩病(CD)患者肠瘘发生风险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2例CD手术患者的术前MTI资料,在磁化 传递 率(MTR)图像上测量并计算病变肠壁的标准化MTR(标准化MTR=肠壁MTR/肌肉MTR)。采用MTI图像和手术切除肠道区域对区域定位的方法,切取对应位置的肠壁组织行Masson染色以评估纤维化程度。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有肠瘘和无肠瘘肠壁的标准化MTR,绘制ROC曲线分析标准化MTR预测CD肠瘘发生的效能。【结果】12例患者手术切除15个病变肠段,共获取35个肠壁标本,其中发生肠瘘的肠段有5段共12个标本,无发生肠瘘的肠段有10段共23个标本。有肠瘘的肠壁标准化MTR高于无肠瘘者(P=0.045)。ROC曲线分析显示标准化MTR预测病变肠壁发生肠瘘风险的曲线下面积为0.674(95%置信区间:0.537-0.811);以标准化MTR=0.768为诊断阈值时,诊断可能发生肠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3%、51.1%。有肠瘘的肠壁的纤维化评分高于无肠瘘者(P=0.012)。肠壁标准化MTR与纤维化评分呈正相关(r=0.708,P<0.001)。【结论】MTI可能有助于预测CD肠瘘的发生风险,可提前为临床制定有效治疗策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林锦江 卢宝兰 王红莉 方壮念 黄斯韵 孙灿辉 冯仕庭 李子平 李雪华关键词:磁化传递成像 克罗恩病 肠瘘
相关作者
李雪华 作品数:48 被引量:182 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克罗恩病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肠壁 磁共振 孙灿辉 作品数:115 被引量:648 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克罗恩病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CT 李子平 作品数:285 被引量:2,166 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X线计算机 CT 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克罗恩病 沈天真 作品数:491 被引量:2,725 H指数:2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放射科 研究主题:MRI CT 磁共振成像 NMR 成像 陈星荣 作品数:421 被引量:2,295 H指数:2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研究主题:MRI NMR 磁共振成像 CT 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