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6篇“ 碳源类型“的相关文章
碳源类型对MBBR处理印染废水的影响机制研究
2024年
探索不同碳源类型条件厌氧+好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内印染废水处理效率、胞外聚合物(EPS)组成及微生物代谢功能差异,揭示丙酸钠、蔗糖和淀粉三种碳源类型对印染废水生物处理中微生物代谢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丙酸钠碳源通过改变了微生物群落组成及代谢功能,增加了EPS的含量,提高了COD、NH_(4)^(+)-N和色度的处理效果,分别可达50.5%、61.1%和16.4%;厌氧单元中溶解性EPS(SL-EPS)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层的含量,而好氧单元中紧密型EPS(TB-EPS)含量最高;丙酸钠条件微生物的群落组成与其他碳源明显不同,且该条件提高了微生物对氯苯、氟苯甲酸盐、甲苯、硝基甲苯、乙苯、丙酸和乙酸等降解代谢功能的丰度。
任杰辉杨晓鑫郑钰铭程文
关键词:碳源类型印染废水胞外聚合物代谢功能
进水碳源类型对SNEDPR系统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研究
2024年
项目拟以同步硝化内源反硝化磷(SNEDPR)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碳源对其去除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项目拟以连续运行60天的移动床生物膜法(MBBR)系统为研究对象,以乙酸钠、乙酸钠+葡萄糖(3:1)、丙酸钠+葡萄糖(3:1)为碳源,分为三个阶段。通过测定不同参数,分析不同碳源对COD、磷和氮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碳源对COD去除性能影响相对较小,系统对有机物利用率均较高;葡萄糖加入初期会导致厌氧释磷量和PO_(4)^(3-)-P去除率降低,但后续促进了PAOs除磷,丙酸钠与葡萄糖的协同作用不利于系统除磷;NH_(4)^(+)-N的去除主要发生在第一个循环周期,系统硝化效果逐渐增强,葡萄糖有利于GAOs脱氮,丙酸钠和葡萄糖混合碳源不利于GAOs的内源反硝化作用。该研究为SNEDPR系统在实际污水厂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李招群张仁翔宋子洋敬双怡
关键词:碳源类型脱氮除磷性能
污水处理厂反硝化系统中碳源类型选择对氮素去除效率的影响研究
2024年
本文研究了污水处理厂反硝化系统中不同碳源类型的选择对氮素去除效率的影响。通过对比使用不同碳源(如乙醇、甲酸和乳酸)的实验结果,评估了其对反硝化过程中氮素转化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碳源类型在提高反硝化系统性能方面存在差异,其中乙醇表现出较高的氮素去除效率。因此,工作人员在设计和优化污水处理厂的反硝化系统时,应充分考虑碳源类型对氮素去除效率的影响。
黄永福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碳源类型
碳源类型对好氧流化床生物膜反应器内污水脱氮机理的影响
2024年
探索乙酸钠、丙酸钠、葡萄糖和淀粉四种碳源条件下好氧流化床生物膜反应器(Aerobic fluidized bed biofilm reactor,AFBBR)内含氮污染物处理机制,并分析含氮污染物的时间沿程变化规律,揭示AFBBR系统内污水的脱氮机理。结果表明:丙酸钠碳源条件改善了AFBBR系统内污水处理效能,COD、NH_(4)^(+)-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93.1%、86.9%、81.3%和57.2%;以淀粉为碳源条件AFBBR系统的同步硝化反硝化(SND)明显高于其他条件,而乙酸钠和丙酸钠显著增加了AFBBR系统内硝化速率(NR)和反硝化速率(DNR);时间沿程NH_(4)^(+)-N和TN的降解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丙酸钠>淀粉>葡萄糖>乙酸钠,最大降解速率分别可达3.3 mg/(L·h)和3.0 mg/(L·h)。
焦梦王倩刘晶晶孙小沛任杰辉程文
关键词:碳源类型好氧生物处理污水生物膜
碳源类型和粒径对高温烧成铝锆碳滑板性能的影响
通过炭黑及不同粒径碳源部分取代滑板耐火材料中的石墨,研究了碳源种类及加入量对高温烧成滑板材料的物化性能、抗热震性和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由于引入碳源粒径的差异,不同填充堆积性导致铝锆碳耐火材料在体密和显气孔率的差...
王洛汪朝晖何国柱崔任渠郁书中程峰刘泉
关键词:碳源抗热震性
碳源类型对活性污泥合成PHA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为探究过硫酸氢钾复合盐(PMS)耦合剩余污泥碱性发酵获取碳源合成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的可行性,分别采用剩余污泥碱性(pH=10)发酵液(简称“pH10发酵液”)、PMS耦合剩余污泥碱性(pH=10)发酵液(简称“pH10+PMS发酵液”)作为碳源,研究活性污泥混合菌群在富集和合成阶段产PHA的情况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当分别以pH10发酵液、pH10+PMS发酵液作为碳源时,富集阶段PHA的最大合成量分别为10.61%和12.22%,合成阶段PHA的累积合成量分别为42.84%和52.53%;采用不同碳源时富集产PHA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差异性,与pH10发酵液碳源组相比,pH10+PMS发酵液碳源组中与PHA合成相关的功能菌群即副球菌属、陶厄氏菌属和甲基杆菌属的含量更高,更有利于PHA的合成,因此pH10+PMS发酵液为更适宜的碳源
刘展华宋秀兰刘耀辉
关键词:活性污泥短链脂肪酸碳源微生物群落
A^(2)/O-BCO系统中碳源类型对反硝化除磷及菌群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1
2022年
采用厌氧/缺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A^(2)/O-BCO)工艺处理低碳氮(C/N)比污水,考察单因素碳源(阶段Ⅰ:乙酸钠;阶段Ⅱ:乙酸钠+丙酸钠;阶段Ⅲ:丙酸钠)对有机物去除以及同步脱氮除磷的影响,并重点探究乙酸钠、丙酸钠混合碳源条件下内碳源(PHA、Gly)的转化利用以及反硝化除磷(DPR)机理,同时通过高通量测序对比了不同阶段微生物菌群结构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混合碳源提高了有机物、氮、磷的同步去除效率,厌氧段内碳源转化量为226mg/h,释磷量高达30.58mg/L,DPR效率稳定在90%以上;批次试验表明反硝化聚磷菌(DPAOs)占聚磷菌(PAOs)的比例为72.42%,基本实现了DPAOs的富集;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混合碳源更有利于形成独特的OTUs菌群,PAOs(包括Accumulibacter和Acinetobacter)和DPAOs(包括Dechloromonas和Pseudomonas)总量高达29.13%(>16.18%(阶段Ⅲ)>14.34%(阶段Ⅰ)),有效促进了碳源的高效利用以及反硝化除磷效率;BCO反应器中氨氧化菌(AOB,包括Nitrosomonas和Nitrosomonadaceae)和亚硝酸盐氧化菌(NOB,以Nitrospira为主)总量从3.89%(N1)增加到23.09%(N2)、37.23%(N3),为反硝化除磷提供充足的电子受体;此外,建立了基于碳源高效利用的运行调控策略,以期为A^(2)/O-BCO工艺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范亚骏张淼季俊杰程吉林吴启超何成达
关键词:碳源类型反硝化除磷
温度与碳源类型对生物除磷性能和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系统研究了温度(30℃和20℃)与碳源类型(乙酸盐和丙酸盐)对A/O-SBR反应器生物除磷性能和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0℃条件下丙酸盐反应器较乙酸盐反应器呈现良好的除P性能,对应着前者的污泥TP质量分数、细菌细胞TP质量分数以及VSS质量浓度均高于较后者。温度由20℃增大为30℃,乙酸盐反应器中Ca.Accumulibacter的相对丰度明显降低(35.4%±2.5%vs.7.0%±0.4%),然而丙酸盐反应器中Ca. Accumulibacter的相对丰度增大(24.3%±0.9%vs.35.9%±3.1%)。LB-EPS和TB-EPS含量及其组分与污泥SVI值的相关性由大到小顺序为:TB-EPS蛋白质、TB-EPS质量分数、LB-EPS多糖、LB-EPS蛋白质、LB-EPS质量分数、TB-EPS多糖。这表明高温条件(≥20℃)下TB-EPS质量分数及其蛋白质质量分数是影响污泥沉降性能的关键因子。此外,TB-EPS质量分数及其蛋白质质量分数的增大不利于污泥沉降。
周海蔚龙向宇唐然王涛戴炜陈逸
关键词:温度碳源类型生物除磷污泥沉降性能
碳源类型对超短泥龄活性污泥系统运行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由于可以同时实现污水中碳磷的快速分离,超短泥龄活性污泥系统在降低能耗与资源回收方面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研究对不同进水碳源(乙酸钠、丙酸钠、葡萄糖、生活污水)条件下超短泥龄活性污泥系统污泥性质、碳磷分离规律与分离机制、微生物动力学参数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生活污水相比,由单一碳源所培养超短泥龄活性污泥浓度较低,活性较高,但乙酸钠与丙酸钠培养活性污泥处于微膨胀状态.不同碳源培养系统中COD的去除性能并无明显差异(p>0.05),并且由于生活污水中含有悬浮物,COD去除性能弱于单一碳源培养系统.不同碳源培养系统中磷酸盐的去除性能存在较大差异,乙酸钠与丙酸钠基本依靠生物效应除磷,但生物效应无法实现高效除磷,葡萄糖与生活污水培养系统均同时依靠生物效应与EPS吸附效应除磷,不同碳源培养系统除磷效率排序为:葡萄糖>生活污水>丙酸钠>乙酸钠.研究同时发现,碳源分子量越小,培养系统中活性污泥生物活性越高,异养菌生长与衰减系数越高.
邵宇婷章改王悦刘国华范海涛王洪臣徐相龙张景炳姜昭
关键词:碳源系统性能动力学参数
碳源类型和添加量对植烟黄壤氮素同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降低烤烟生长后期植烟土壤的氮素供应对提高烤烟烟叶质量非常重要,而微生物同化作用在调控土壤有效氮含量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且受添加有机碳源质量和数量的影响。因此,我们研究不同有机碳源降低土壤矿质氮的效果,以及碳添加量与矿质氮降低量间的定量关系。【方法】供试土壤采自贵州玉米烟草轮作土壤,属于黄壤土。供试有机碳源有5种,分别为小麦秸秆、玉米秸秆、芦苇秸秆、木屑和葡萄糖。有机碳源添加量均设置4个纯碳水平,分别为0、2.0、5.0和10.0 g/kg,在室内培养开始前,每个处理添加N 0.2 g/kg(NH_(4)NO3),培养周期为30天,期间共采集培养瓶内气体样品8次,测定CO_(2)排放量和N_(2)O排放量,采集土壤样品5次,分析了土壤矿质氮、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结果】与未添加碳源处理相比,添加碳源处理在培养结束时显著提高了土壤呼吸速率,CO_(2)累积排放量增加幅度为64.8%~729.3%;并显著增加了微生物量碳含量,且微生物量碳含量与碳添加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培养结束时,添加碳源处理显著降低了矿质氮含量,降低幅度分别为20.7%~55.9%(玉米秸秆)、24.4%~99.8%(小麦秸秆)、21.4%~99.7%(芦苇秸秆)、31.4%~99.9%(木屑)和44.3%~84.8%(葡萄糖);且矿质氮降低量与碳添加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1 g有机碳降低矿质氮的量为玉米秸秆11.4 mg、小麦秸秆20.8 mg、芦苇秸秆20.8 mg、木屑20.5 mg和葡萄糖16.1 mg。当碳添加量≤5.0 g/kg时,有机碳源的C/N值与培养结束时的矿质氮降低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添加秸秆类碳源可降低N_(2)O排放量,比未添加碳源处理降低78.7%~96.5%,而添加葡萄糖可显著增加N_(2)O排放量,比未添加碳源处理增加153.6%~298.6%。【结论】有机碳源的C/N值显著影响着其降低矿质氮含量的潜力,在一定添加范围内,向植烟土壤中添加有机碳源,矿质氮的降低
李青山王德权杜传印王大海管恩森王慎强
关键词:碳源类型添加量植烟土壤氮素转化

相关作者

彭永臻
作品数:2,294被引量:8,976H指数:48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厌氧氨氧化 短程硝化 城市污水 深度脱氮 反硝化除磷
王淑莹
作品数:1,188被引量:5,471H指数:41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厌氧氨氧化 短程硝化 城市污水 反硝化除磷 深度脱氮
程文
作品数:169被引量:779H指数:14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气液两相流 数值模拟 曝气池 曝气生物滤池 曝气
郭建华
作品数:217被引量:757H指数:15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同步带 齿廓 污泥膨胀 丝状菌 同步带传动
侯红勋
作品数:137被引量:601H指数:15
供职机构:安徽国祯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氧化沟工艺 氧化沟 污水处理 生物除磷 反硝化滤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