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8篇“ 碱化草甸“的相关文章
- 东北碱化草甸芦苇匍匐型分株超速生长过程及生理机制
- 2025年
- 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是长根茎型克隆植物,是世界广布种,具有随着环境的变化改变其形态甚至生长型的可塑性与适应性。芦苇匍匐型分株是根茎伸出碱斑地面的一种特殊生长形式,该研究旨在探讨匍匐型分株的生长规律及形成机制。采用挂标签定期对分株生长跟踪测量、不同叶龄叶片光合生理测定和^(15)N同位素转移测定等方法,测定并分析了芦苇匍匐型分株超速生长的节律与格局、光合特性及分株间生理整合指标。结果表明:在碱斑极端生境,芦苇匍匐型分株与对照(直立型分株)有着不同的生长节律和格局。经过120 d生长,芦苇匍匐样本分株长度平均为(685.25±118.75) cm,在整个观测期间平均生长速率为(6.64±3.51) cm·d^(–1),是对照分株的15.4倍,呈先快速再减缓的对数异速生长过程;而对照呈相对稳定的线性同速生长过程。芦苇匍匐型分株顶部幼叶具有与壮龄级功能叶相同的最大光合生产能力,随着叶序增加,其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呈逻辑斯蒂曲线变化,对照则呈先增加再下降的二次曲线变化。匍匐型分株净光合速率的理论最大值也比对照高19.4%。经^(15)N同位素处理的匍匐型分株各器官^(15)N丰度均显著高于未处理的匍匐型分株。匍匐型分株是广布种芦苇在碱斑极端严酷生境形成的一种新的适应特征,顶端幼叶的高光合速率以及丛生化基生分株与匍匐型分株之间的生理整合过程,是匍匐型分株得以快速生长的物质基础。该研究拓展了对芦苇在极端生境适应的新认识,提供了以物质生产和生理整合为佐证解析匍匐分株快速生长的研究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 韩大勇李海燕张维杨允菲
- 关键词:克隆植物生理整合
- 施肥对盐碱化草甸草原群落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2024年
- 为探究不同改良措施对呼伦贝尔盐碱化草甸草原的植被特征、群落多样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设置添加有机肥、微生物菌肥、生化黄腐酸(Biochemical fulvic acid,BFA)的改良措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增施有机肥显著提高了地上生物量、禾本科牧草产量、豆科牧草产量和杂类草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45.94,25.07,11.74,9.16 g·m^(-2);微生物菌肥未显著增加禾本科牧草产量,但显著提高了地上生物量、豆科牧草产量和其他杂类草产量,较对照分别增加30.41,20.00,6.32 g·m^(-2);BFA处理未能显著提高地上生物量和禾本科牧草产量。3种改良措施均提高了物种多样性。增施有机肥和微生物菌肥对盐碱化草甸草原土壤具有正向调控作用,可有效降低土壤pH值、电导率、交换性钠和速效磷含量,增加速效钾含量,提高盐碱化草甸草原地上生物量。
- 迟晓雪季彦华格格魏红贺丙荣郭司群
- 关键词:施肥土壤理化性质
- 不同改良方法对重度盐碱化草甸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根据当地土壤的实际情况,利用有机肥、不同化学改良剂、不同耕作措施等对松嫩平原中部重度碱化草甸土耕层进行改良,测定与分析不同措施下土壤化学性状。结果表明,重度碱化草甸土上有机肥处理降低了p H值、交换性钠、碱化度效果最佳,提高阳离子交换量效果最优;客土加沙处理降低电导率效果最好;硫酸铝处理降低p H值、电导率效果最优、糠醛渣处理次之,糠醛渣处理改善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钠、碱化度效果最好。
- 宋秀丽
- 关键词:盐碱土生物肥化学改良剂理化性状
- 吉林西部盐碱化草甸草木犀栽培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在吉林西部盐碱化草甸土实验基地,采取不同方式进行草木犀栽培研究.研究草木犀种子营养成分含量、播种密度、田间管理、播种期、收获期、施用磷肥等对草木犀栽培的影响,对盐碱地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种子的营养成分差异不大;不同密度栽培下白花草木犀产量高于黄花草木犀,白花草木犀在49.95万株/hm2密度下达到最高生物量和最高株高;4~6月栽培的草木犀植株生长势态较好,7~10月播种期效果不佳;不同播种量对草木犀总产量影响不大,条播和撒播下总产量较高;草木犀采收时期为,当年生可在霜冻前合理收获,二年生白花草木犀在孕蕾期前收获或在成熟期收获,香豆素含量较少;二年生黄花草木犀在开花前期收获香豆素含量相对较少;磷肥对草木犀幼苗根茎叶和根瘤的生长作用效果明显,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二者间作用差异不大.在盐碱化草甸土上栽培草木犀有利于生态改良盐碱土壤.
- 丛建民陈凤清
- 关键词:草木犀栽培生物量
- 长期施肥下不同种植年限碱化草甸土水稳性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被引量:5
- 2013年
- 以松嫩平原碱化草甸土为研究对象,通过长期施用有机肥,对不同种植年限碱化草甸土水稳性团聚体及有机碳的粒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较大粒级水稳性团聚体(〉1mm)含量减少,而0.25~0.5m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明显增加;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各粒级碱化草甸土有机碳平均含量呈增加趋势。2~5mm粒级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最高,随粒级的减小,有机碳含量逐渐减少,0.25~0.5m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与有机碳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种植4a后,碱化草甸土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有机碳含量开始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
- 李大伟孟庆峰周连仁马献发
- 关键词:水稳性团聚体长期施肥有机碳
- 长期农牧结合对碱化草甸土活性有机质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通过测定长期农牧结合不同培肥年限条件下,彻底改良各活性有机质的含量,探讨不同改良年限处理对活性有机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农牧结合能够提升各活性有机质的含量,改良15年中逐年增长;改良1~15年中,农牧结合改良对中活性有机质的增加较为敏感。3种活性有机质之间都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其中,高活性有机质与中活性有机质相关系数为0.981**,高活性有机质与活性有机质相关系数为0.984**,中活性有机质与活性有机质相关系数为0.954**。3种活性有机质与总有机质的相关性说明,活性有机质虽然区别于总有机质,但又与总有机质紧密相连,它们是土壤总有机质的一部分。
- 郑余周连仁傅博思远依洪涛
- 关键词:活性有机质长期施肥
- 松嫩碱化草甸土壤种子库格局、动态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2年
- 草地退化是全球干旱和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的共同特征,由于土壤种子库在植被恢复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作为重要的脆弱生态系统,松嫩碱化草甸在人类活动和全球变化影响下发生了明显退化。松嫩碱化草甸土壤种子库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集中在对虎尾草群落、星星草群落、碱蓬群落、羊草群落等不同演替阶段土壤种子库物种种类、密度、季节变化研究;该地区土壤种子库的物种数目随着恢复演替由初级向高级阶段而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但物种数目均相对较少,且多以1年生为主。另外对种子雨和某些物种种子散布动态也有零星报道,主要是从群落水平进行的研究,种子雨的空间异质性表现在其组成和大小因群落而异。今后需要加强对松嫩碱化草甸土壤种子库格局与关键生境要素的耦合特征、种子库分布格局的形成机制等研究,研究方法上,引入稳定同位素标记和分子遗传学等研究方法和手段,开展持久种子库的长期定位监测研究,为盐碱地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 马红媛梁正伟吕丙盛杨昊谕王淑红
- 关键词:土壤种子库种子雨松嫩平原盐碱化温带草原
-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碱化草甸土理化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试验设在肇州县托古乡宜林村三家屯,以牛厩肥为有机肥材料,在同等的速效氮量的条件下,按照碱解氮的不同比例设计处理,本试验设置7个处理,5个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1个ck,1个农民习惯施肥。本试验通过测定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 杨德超
- 关键词:碱化草甸土壤肥力理化性状平衡施肥
- 不同改良方法对碱化草甸土理化性状的影响
- 盐渍土是地球陆地上分布广泛的一种土壤类型,松嫩平原西部是我国盐渍土集中分布的地区之一,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如何改良并利用盐渍土已成为当今函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以松嫩平原大庆市肇州县盐渍化草甸土为研究对象,采用...
- 燕新红
- 关键词:农业改良理化性状盐渍土
- 有机肥施用年限对碱化草甸土腐殖质组成的影响被引量:7
- 2012年
- 以黑龙江省肇州县永乐镇15年的长期施用有机肥试验为平台,分析了有机肥不同施用年限对碱化草甸土腐殖质组成和胡敏酸光学性质的影响。农牧结合长期施用有机肥,使土壤中总有机碳含量以及腐殖质中胡敏酸碳、胡敏素碳含量随改良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分别提升了116.3%、120.7%和259.2%,与对照比较差异显著,对富里酸碳含量的影响不大;同时胡敏酸与富里酸的比值也提高了129.2%,土壤的理化性质得到了改善;使色调系数(△logK)在15年间总体呈增大趋势,提高了35.7%。为利用农牧结合的方式改良碱化草甸土提供依据。
- 依洪涛姜丹丹戴建军周连仁
- 关键词:农牧结合腐殖质组成
相关作者
- 杨允菲

- 作品数:344被引量:2,638H指数:37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草地科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松嫩平原 羊草 年龄结构 种群 羊草种群
- 张宝田

- 作品数:56被引量:860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草地科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松嫩平原 羊草 草地 羊草种群 根茎
- 李建东

- 作品数:176被引量:2,620H指数:37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松嫩平原 羊草 草地 营养繁殖 羊草草地
- 祝玲

- 作品数:20被引量:369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松嫩平原 碱化草甸 草原 羊草 营养繁殖
- 燕雪飞

- 作品数:33被引量:231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 研究主题:野生大豆 三裂叶豚草 松嫩平原 生殖分配 生物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