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049篇“ 矿床成矿“的相关文章
赣南楂山里超大型萤石矿床成矿流体特征研究
2025年
楂山里超大型萤石矿床位于武夷山成矿带中部,是近年来在赣南新发现的矿床,矿体严格受南华系变质基底与白垩系红层盆地接触地带发育的北北东向的F1断裂构造带控制。本文划分了萤石成矿阶段,开展了详细的萤石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均一温度、激光拉曼光谱成分研究,讨论了该矿床成矿流体的性质、来源、演化,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萤石流体包裹体具有相似的特征,均发育纯气相、气液两相、纯液相3种类型的原生包裹体,其中以富液两相包裹体为主,均一温度变化在123~409℃之间,平均224℃,盐度变化于0.02~2.38%NaCleq之间,平均0.42%NaCleq,密度变化于0.43~0.95 g/cm^(3)之间,平均0.82 g/cm^(3)。由早阶段至主阶段,均一温度有由高至低的趋势,密度略有增高趋势,包裹体成分以H_(2)O为主。总体而言,成矿流体属于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的NaCl-H_(2)O体系,成矿流体有大气降水加入,萤石沉淀机制为流体冷却、古地热水与大气降水流体混合。楂山里萤石矿属浅成中低温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
廖志权陈斌锋陈伟贺根文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
腾冲地块那俄铍矿床成矿时代和流体包裹体特征
2025年
铍(Be)广泛应用于国防尖端科技和战略新兴领域,是一种国家亟需的战略性资源。寻找铍的潜力资源区是快速解决我国铍资源困境的“捷径”。腾冲地块是东特提斯构造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复杂的地质构造过程,其中早白垩世—新生代以来岩浆活动频繁,发育大量与岩浆作用相关的锡(钨)稀有金属矿床(点)。地质调查评价表明该区域可能形成潜在的铍、铷、铌、钽等稀有金属矿床,那俄铍矿床是其中发育的典型花岗伟晶岩型矿床,含矿花岗伟晶岩侵入到早白垩世二长花岗岩围岩中。本文通对花岗伟晶岩和二长花岗岩围岩开展锆石U-Pb年代学,并对花岗伟晶岩中绿柱石和石英开展流体包裹体研究,从而探讨那俄铍矿床成矿年代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显示,那俄地区含绿柱石花岗伟晶岩年龄为46.9~44.3 Ma,二长花岗岩围岩年龄为122.9 Ma,表明那俄铍矿床形成于始新世,二长花岗岩围岩形成于早白垩世,两者不存在成因关联。结合腾冲地块岩浆活动和构造演化历史,我们认为那俄铍矿床可能是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后构造背景下地壳物质熔融的产物,为典型的造山期后LCT伟晶岩型铍矿床。绿柱石和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特征显示,那俄铍矿床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NaCl-H_(2)O包裹体以及少量纯液相水包裹体、CO_(2)包裹体,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172.0~299.4℃)、低盐度(0.70%~3.87%NaCleq)、低密度(0.723~0.913 g/cm^(3))的特征。成矿流体压力和深度估算,表明那俄铍矿床形成于浅层低压环境。腾冲地块锂铍地球化学异常中心与腾冲地块主要锡矿化、伟晶岩带分布一致,暗示腾冲地块稀有金属成矿作用与锡矿化、伟晶岩带关系密切。结合区域已发现铌钽、铷、锂等矿化点,表明腾冲地块存在较大的稀有金属成矿潜力。该研究结果对理解那俄铍矿床的成因和地质背景提供
明添学何小虎唐忠陈雷杨清标薛戈王云晓苏肖宇
关键词:腾冲地块始新世花岗伟晶岩铍矿床成矿时代流体包裹体
刚果(金)马诺诺超大型锂矿床成矿特征与勘查准则
2025年
刚果(金)马诺诺(Manono)锂矿床位于非洲中部基巴拉造山带(Kibaride Belt),属LCT伟晶岩型锂矿床,以其规模大、品位高,受到广泛关注。文章基于对马诺诺矿床最新勘查成果,通过对成矿地质特征和伟晶岩分带的系统研究,提出马诺诺含矿伟晶岩主要表现为倾向分带性,沿倾向方向由浅到深,依次为云英伟晶岩带(头部带,Sn矿化为主)、钠长石-锂辉石伟晶岩带(中部带,锂矿主成矿带)和钾长花岗伟晶岩带(尾部带,无矿化),具有“上锡下锂”的矿化分带结构。马诺诺超大型锂矿床的形成得益于岩浆-构造-围岩条件的最佳组合,其中G4期的初始含锂花岗质岩浆的“双层分异”作用,即深部岩浆房的结晶分异和浅部LCT岩浆房的液态分异,是锂元素超常富集的重要机制。结合马诺诺锂矿床的发现和勘查实践,总结了马诺诺式LCT伟晶岩型锂矿床的勘查评价准则:遥感影像快速识别民采痕迹;按照“上锡下锂”的分带特征评价(民采)锡矿点;沿锡矿化的倾向方向追索发现锂矿体;应用无人机航磁技术快速圈定伟晶岩和控矿构造,开展整体评价。马诺诺矿区及外围民采稀有金属矿点众多,找矿潜力巨大,借助评价准则,可快速优选评价找矿靶区。
阙朝阳李红兵解洪晶刘建明李顺庭雷德利
关键词:锂矿床成矿模式刚果(金)
舒家店斑岩铜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分析
2025年
利用实地勘察、数据分析等方法对舒家店斑岩铜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进行具体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舒家店斑岩铜矿床主要侵入岩体为辉石闪长岩、石英闪长斑岩、石英二长闪长岩,微量元素为钼、铜,在侵位岩中存在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三种岩体侵位时间先后顺序为石英闪长斑岩、辉石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舒家店铜矿床属于典型的斑岩型矿床
黄剑朱鹏卓张传良
关键词:斑岩铜矿床成矿地质特征成矿模式
福建省中、北部基底变质岩系控制的金矿床成矿浅析
2025年
福建省中、北部基底变质岩系与变形变质作用、岩浆作用和火山热液作用所形成的金矿床存在时间、空间变化的特点。在时间上,不同成矿期叠加、改造成矿作用形成的金矿床具有明显继承性。空间上,由隆起带至凹陷带和底变质岩系分布的西北部主要区域至东南部“天窗”地带,金矿床成矿过程趋向复杂化,其规模也倾向逐步扩大。
郝文刚
关键词:金矿成矿作用
斑岩型铜-(钼-金)矿床成矿岩浆氧化性成因研究进展
2025年
1引言斑岩型铜-(钼-金)矿床(以下简称斑岩铜矿床)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与中-酸性浅成斑岩侵入体有关、具有典型蚀变分带和矿化特征、矿石呈细脉浸染状的岩浆热液矿床.它供应了全球近75%的铜、90%的钼、20%的金以及绝大多数的铼,具有极其重要的工业价值.斑岩铜矿床往往分布于汇聚板块边缘,包括俯冲造山带和碰撞造山带,然而无论是哪种构造环境,大型斑岩矿床的形成往往需要成矿岩浆具有较高的氧逸度(ΔFMQ=+1~+2;Richards,2015).
王瑞张京渤
关键词:斑岩铜矿床斑岩型斑岩矿床矿化特征蚀变分带氧逸度
胶东牟乳成矿带金青顶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作用探讨
2025年
牟乳成矿带是胶东金矿集区三大金成矿带之一,金青顶金矿床位于该成矿带南段,是大型石英脉型金矿床,其成矿流体的研究还存在争议。本文从矿石石英中流体包裹体和H-O同位素研究入手,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对成矿流体和成矿作用进行探讨。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研究显示,矿石石英中的原生包裹体以气液两相包裹体和纯液相水溶液包裹体为主,另有少量含CO_(2)三相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及计算表明,均一温度主要在188.7~252.1℃,盐度大多为4.23%~10.71%,密度集中于0.87~0.99 g/cm^(3),成矿压力主要位于48.9~67.3 MPa,成矿深度5.6~6.63 km。随着成矿作用进行,温度、压力逐渐降低,密度逐渐升高。H-O同位素测试表明,δD值主要介于-96.0‰~-83.2‰之间,δ^(18)O值主要介于3.06‰~5.58‰之间。成矿流体主要来自于岩浆水和变质水的混合,流体降温和不混溶是成矿物质短时间内大量沉淀的主要机制。综合认为金青顶金矿应属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中浅成特征的热液脉型金矿床
宋倩黄鑫王勇军邵玉宝路长勇李泗龙
关键词:矿床特征流体包裹体成矿作用
黄铁矿微量元素对广西大瑶山金竹洲金矿床成矿作用的约束
2025年
【研究目的】作为钦杭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大瑶山地区发育众多金矿床,但由于成矿的精细过程、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缺乏有效的制约,其矿床成因一直存在争议。本次以大瑶山金竹洲金矿床为研究对象,为区域金矿床成因提供约束。【研究方法】黄铁矿是热液矿床中常见的蚀变矿物,其微量元素特征能够在反演物理化学条件、制约成矿精细过程、限制矿床成因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在成矿过程精细解剖的基础上,借助扫描电镜、电子探针、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仪等测试技术,开展金竹洲黄铁矿内部结构和原位微量元素研究。【研究结果】大瑶山中部的金竹洲金矿床是区内典型金矿床之一,以发育近南北向的含金石英脉为特征,其成矿过程可划分为3个阶段:(Ⅰ)石英-绢云母-黄铁矿-毒砂阶段;(Ⅱ)石英-自然金-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Ⅲ)石英-方解石-绿泥石阶段。系统的背散射图像观察发现,Ⅰ阶段黄铁矿(Py1)发育明显的核-幔-边结构,Ⅱ阶段多孔状和富硫化物包裹体的黄铁矿(Py2)明显交代Ⅰ阶段黄铁矿幔部(Py1b)。原位微区微量元素分析显示,Py1核部(Py1a)Co、Ni、Se、Bi等元素含量较高;幔部(Py1b)富集As和Au;边部(Py1c)元素含量普遍偏低;Py2呈现出亏损Au、As的特征。从Py1a、Py1b到Py1c,Co、Ni两种微量元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反映温度逐渐降低,这可能是导致Ⅰ阶段黄铁矿出现核-幔-边结构的主要因素;孔洞状且富含包裹体(如方铅矿、辉银矿)的Py2与Py1b的交代界线呈尖锐、突变接触,同时Py2中As、Au等微量元素显著低于Py1b,说明Py2可能是Py1b经过溶解-再沉淀形成的,该作用导致Py1b中的Au发生活化并在Ⅱ阶段富集沉淀形成自然金。【结论】金竹洲黄铁矿明显富集亲岩浆元素Se(3.76×10-6~73.3×10-6,平均值16.5×10-6),结合大瑶山地区普遍发育岩浆热液成因的金矿床
杨晨雨张宇张宇金婷婷金婷婷沈鸿杰
关键词:黄铁矿微量元素成矿过程金矿床
一种利用粘土矿物研究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成矿过程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粘土矿物研究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成矿过程的方法,属于地质勘查技术领域。包含下列步骤:采集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区域的粘土矿物;将采集的粘土矿物按照粒度分为中粗粒砂岩和中细粒砂岩;分析中粗粒砂岩和中细...
李华明李玲
哈萨克斯坦努尔卡斯甘Cu-Au矿床成矿岩体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2025年
努尔卡斯甘斑岩型Cu-Au矿床位于哈萨克斯坦东北部,已探明Cu和Au资源量分别为393万吨和229吨。与成矿有关岩体为花岗闪长玢岩和石英闪长玢岩,由石英、斜长石和角闪石组成。石英闪长玢岩中的斜长石主要为中长石,基质中的角闪石以镁质普通角闪石为主。主量元素组成显示,与成矿有关岩体的成分类似于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与岩石学观察结果相符,岩石属高钾钙碱性系列,表现出Rb、Th、Ba、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富集、而Nb、Ta等高场强元素亏损的特征,Sr/Y和La/Yb值与正常岛弧岩石相似。矿石中与黄铜矿伴生的辉钼矿样品的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为433±4 Ma,与前人报道的成矿岩体年龄(440~437 Ma)接近。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推断努尔卡斯甘斑岩型Cu-Au矿床是早志留世巴尔喀什-准噶尔洋壳向西北方向俯冲过程中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产物。根据与成矿有关石英闪长玢岩基质中角闪石成分确定成矿岩浆晚期温度为704~769℃,氧逸度为logfO_(2)=-13.5~-12.1、ΔFMQ=3.1~3.6,水含量为0.1%~1.9%,压力为20~250 MPa,指示基质中角闪石在岩浆侵位至0.70~7.63 km内发生结晶作用。努尔卡斯甘与成矿有关的岩浆体系具有高氧逸度和水含量,类似的岩浆环境十分有利于斑岩型矿床的形成。
梁文静黄杰吴丹王居里SEITMURATOVA Eleonora安芳
关键词:矿物学地球化学

相关作者

陈毓川
作品数:359被引量:5,939H指数:50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
研究主题:成矿系列 成矿规律 成矿作用 成矿 矿床
王登红
作品数:731被引量:9,570H指数:66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研究主题:成矿规律 成矿 成矿系列 伟晶岩 地球化学
毛景文
作品数:511被引量:10,327H指数:70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研究主题:成矿作用 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体 地质意义 成矿流体
朱裕生
作品数:99被引量:842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研究主题:成矿区带 矿产资源 矿产勘查 成矿预测 GIS
唐菊兴
作品数:610被引量:3,247H指数:37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研究主题:铜多金属矿床 地球化学 铜金矿床 冈底斯 斑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