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34篇“ 石蜡切片法“的相关文章
改良非石蜡切片荧光标记三维凝胶培养系统中形成的输卵管内膜干细胞团
2021年
目的 :研究改良非切片技术对细胞团中的细胞进行定性荧光标记的方可行性及效果。方 :将6~8周龄ICR雌鼠输卵管撕碎,用胶原蛋白酶消化20 min,将分散的输卵管混合细胞播种于三维凝胶培养系统中,培养6d后,用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及膜蛋白上皮特异性黏附分子(EpCAM)标记凝胶培养系统中形成的细胞团。结果 :在非免疫荧光标记实验中,EdU插入到S期细胞的DNA中,并且被灵敏地检测出。免疫荧光标记实验中,用小鼠抗EpCAM标记细胞团。无论是免疫还是非免疫荧光标记,都可以得到很清晰的阳性结果。结论:改良后的非切片荧光标记相较于传统的切片更加方便、更加快捷。
林芸秀江明珠闫培谢詹雄林淑萍叶浩峰汤璇魏玉珍杨信志
关键词:荧光染色干细胞
一种非石蜡切片荧光标记细胞团细胞的方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石蜡切片荧光标记细胞团细胞的方,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非免疫荧光标记两种染色方分别对细胞团的细胞膜和细胞核进行荧光染色,来观察非石蜡切片在荧光标记细胞团的细胞中的适用情况,具体步骤如下:1)全细胞准备...
杨信志
石蜡切片探究杧果果肉细胞的发育规律被引量:3
2019年
选用"贵妃"杧果果实为试材,于盛花期后不同时间取样,在传统石蜡切片基础上,改良脱水、透明、展片及黏片等方制片,于NI/E智能生物显微镜(日本产)下观察杧果果肉细胞的发育情况。结果表明,杧果果肉细胞分裂期结束时,果实纵径(34.79±0.52)^(41.71±1.12) mm,横径(23.03±0.56)^(24.51±0.59) mm;果肉细胞的分裂期大致于盛花期后37~56 d结束,细胞膨大期大致从盛花期后37 d开始。
付堯高兆银李敏赵德庆胡美姣
关键词:石蜡切片法杧果果肉细胞发育规律
改良石蜡切片观察金针菇子实体不同发育时期组织结构被引量:5
2019年
运用改良石蜡切片制备了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子实体不同发育时期的切片,观察其菌褶和菌柄的细胞结构。结果表明,以柠檬烯为透明剂,金针菇子实体组织结构清晰、完整、无皱缩。观察不同发育时期的金针菇子实体组织切片发现,金针菇原基内部有呈菌丝无规则扭结状态的菌盖结构,随着子实体不断发育,菌盖下端有菌褶结构分化,随后菌柄结构随菌盖发育而进一步分化,菌柄组织细胞状纵向紧密排列,横切面有维管束状细胞呈外紧密内疏松状排列且其间有孔洞出现,菌褶菌髓部呈菌丝与球泡状细胞共同存在的异型分布结构。
王瑞娟万佳宁龚明茅文俊汪莹唐利华尚俊军杨慧鲍大鹏
关键词:柠檬烯透明剂
用改进石蜡切片观察大鳞副泥鳅皮肤虹彩细胞被引量:1
2018年
以大鳞副泥鳅为研究对象,针对常规石蜡切片观察到鱼类皮肤虹彩细胞的不足,固定液改用10%中性福尔马林,脱水前使用1.5%琼脂糖对组织进行预处理,染色使用3%伊红。结果发现:大鳞副泥鳅新鲜皮肤组织选用10%中性福尔马林进行固定,在梯度脱水前用1.5%琼脂糖对组织进行预处理,并用3%伊红进行染色,即可以得到组织结构完整、虹彩细胞清晰的皮肤组织切片。表明改进后的石蜡切片可以用于鱼类皮肤虹彩细胞观察。
欧志杰边芳芳杨瑞斌杨学芬
关键词:石蜡切片大鳞副泥鳅皮肤
微波快速石蜡切片观察谷子幼嫩叶片组织技术的优化被引量:7
2015年
C4植物发育的研究是近年植物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对于探明C4高光效机理及培育C4水稻至关重要。而C4幼嫩叶片的细胞形态学观察是研究C4发育的基本手段之一。谷子是研究C4光合发育的模式植物之一,且作为禾本科植物,谷子幼嫩叶片硅质含量高,组织硅质化,固定液透过表皮进入组织困难。同时幼嫩叶片细胞含水量高,如利用常规方短时间内脱水剂不容易将细胞组织液彻底替换,这就给谷子幼叶发育的组织学观察带来一定的难度。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可以使试剂液体与组织细胞间渗透和交换效率显著提高。本试验以谷子幼嫩叶片为材料,对以往的微波快速石蜡切片进行优化,将微波快速石蜡切片与梯度酒精脱水相结合,并使用叔丁醇代替二甲苯作为脱水剂和透明剂,改变脱水时间,摸索出一套制备完整的谷子幼嫩叶片组织切片的快捷、有效的方
张书敏杨尚君刘红云刘征
关键词:微波快速石蜡切片叔丁醇
视网膜石蜡切片改进及其分子结构与PMI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寻找一种更好的制作视网膜石蜡切片,探讨不同时间点视网膜层细胞凋亡蛋白Bax表达含量变化与死亡时间的关系。方:将Wistar大鼠按死后0,12,24,36h随机分为A,B,C,D四组,各组的眼球标本应用本研究新型改进方制作石蜡切片后,分别做HE、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染色;进行图像分析与统计学处理。结果:采用改进的石蜡切片制作方,HE染色显示死后0h各组视网膜组织结构和层次均基本保持完整,细胞形态清晰;随着时间的延长,视网膜各层逐渐发生紊乱并出现核固缩。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均显示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A、B、C三组Bax表达含量依次增多,D组下降。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的石蜡视网膜组织切片制作方较好,值得推广。Wistar大鼠死后不同时间视网膜层细胞凋亡蛋白Bax表达与死亡时间具有相关性,为医进一步推断死亡时间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栗志王浩刘索新刘慧莹谭瑞义盖菁菁鞠学红
关键词:视网膜石蜡切片法医学死亡时间
微波快速石蜡切片观察水稻叶片组织被引量:9
2011年
石蜡切片是植物解剖学和病理学观察的重要手段。该方从取样到切片完成约需一周的时间,操作周期较长。本试验对水稻品种丽江新团黑谷的叶片分别进行了微波石蜡和传统石蜡切片并用苯胺蓝染色对结果进行比较。在微波石蜡切片中通过对固定、脱水和浸蜡等操作的改进使得该方只需约3 h即可完成切片。微波石蜡切片组织的完整性和染色的效果与传统石蜡切片相近,叶片的表皮、叶肉细胞和维管束等不同叶片结构均可清楚地进行显微观察和拍照。结果显示,可利用微波石蜡对水稻叶片进行制片且可较大幅度缩短处理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魏欣悦苏源杨静刘林李成云
关键词:水稻叶片微波快速石蜡切片石蜡切片
利用冷冻切片石蜡切片对水貂组织切片进行优化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应用冷冻切片石蜡包埋切片,对水貂体组织进行切片后HE染色观察;并在冷冻切片中应用3种不同的固定剂,对固定剂的固定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石蜡切片更适合于脑组织,而冰冻切片更适合于皮肤组织。冰冻切片中3种固定剂的固定效果比较,固定剂A(无水乙醇80 mL、甲醛10%10 mL、冰醋酸10 mL)优于固定剂C(10%的福尔马林溶液)与固定剂B(甲醛40%15mL、无水乙醇85mL)。
梁东杨福合邢秀梅吴琼刘汇涛任二军
关键词:水貂固定剂大脑皮肤组织切片
快速石蜡切片在免疫组化染色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1年
免疫组化染色在病理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较多的应用于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而制作出良好的组织切片是免疫组化染色的基础和前提。快速石蜡制片是病理检验的常规技术之一,
张伟周永梅陈明城王蔚
关键词:快速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

相关作者

陈健辉
作品数:85被引量:487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淀粉粒 群落特征 无瓣海桑 外来植物 广东松
缪绅裕
作品数:197被引量:1,216H指数:18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自然保护区 红树林 红树植物 秋茄 种群
赵惠玲
作品数:43被引量:151H指数:7
供职机构:太原师范学院生物系
研究主题:多酚 结合态 制片 石蜡切片 石蜡切片法
王青
作品数:64被引量:220H指数:9
供职机构:太原师范学院生物系
研究主题:稀土 重金属污染 栽培研究 鼠类 小麦幼苗
王厚麟
作品数:74被引量:291H指数:9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自然保护区 广东松 群落特征 红树植物 物种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