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94篇“ 知识逻辑“的相关文章
知识带回实践:学科实践的知识逻辑与教学转向
2025年
传统实践学习注重学生技术知识的获得,未能充分重视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在实践中的基础性、导向性价值,致使实践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流于浅表、趋于固化。学科实践是以学科知识的实践育人价值为逻辑起点,重构学科知识的多维育人属性,引导学生实现从学科知识到学科核心素养的升华,有效化解了传统实践学习的浅表化、形式化案白。实现把知识带回实践学习、带入学生生命,学科实践教学函须呈现出新的表达方式。具体来看,需要以学生的智力激情为出发点,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以学生的默会知识为突破口,倡导认知推理的实践方法;以学生的实践智慧为落脚点,积极开展社会化的实践反思。
闫守轩宫克
关键词:学科实践知识育人知识逻辑教学转向
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教育课程的知识逻辑与实现路径
2025年
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教育课程,是筑牢教育强国基石、强化教师教育课程育人功能,以及培育教育家型教师的必然选择。根据知识分类与教育家精神的特性,分析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教育课程的理论知识、实践知识与隐性知识基础,并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方式与课程评价四个维度,探讨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教育课程的实现路径,以期实现“知”与“行”的真正统一。
张笑萌吴晓英
关键词:教育家精神教师教育课程知识逻辑
指向历史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知识逻辑建构
2025年
新高考改革对学生的知识运用和素养培育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将知识内容的学习与核心素养的培育有机结合是历史教师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教学知识逻辑建构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核心素养培育上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9课“辛亥革命”为例,探究分析教学知识逻辑建构对于推动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性及其实践运用,以期为历史课堂教学提供参考借鉴。
伍家荣
关键词:教学知识历史课堂教学逻辑建构中外历史
出版深度融合的知识逻辑与模式创新
2025年
出版是从事专业化知识生产的实践活动,出版融合是知识生产、传播与创新的内在要求。出版融合与知识生产的关系从“相加”“相融”转向“深融”,出版融合的知识逻辑进一步凸显。随着知识生产的变革,新知识生产模式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注重参与主体的多元协作和构成要素的多维融合,突出知识生产的集群效应和协同创新,这就导致以知识生产为内核的出版深度融合在内容和方式上发生根本转变。基于新知识生产模式的视角,文章剖析了出版深度融合的知识逻辑和发展桎梏,从出版业态、知识结构、人才队伍、技术应用、读者服务等方面提出改革路径,试图构建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杨国兴
关键词:知识生产
基于知识逻辑体系与认知发展规律的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以人教版与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为例
2025年
不同版本的高中化学教材在不同程度上追求知识逻辑体系与认知发展规律之间的平衡,并尊重唯物辩证法下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基本过程,以及化学作为自然科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基于知识逻辑体系与认知发展规律对不同版本的教材从编排位置、编排用意、学科教学等角度展开比较分析,有助于教师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如可分别以项目式学习、单元整体教学破解因教材侧重知识逻辑体系、认知发展规律而带来的教学难题,或者基于实际学情,综合教材、知识特点合理组织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助推教师个人成长以及学生全面发展。
周跃进朱圣芳王佩巾左玉
关键词:教材分析高中化学
理解与解释:一种知识逻辑的视角
2024年
知识逻辑学家很少关注“理解”这一概念,这与科学哲学和知识论领域的研究现状形成了鲜明对比。本文提出了一种类似知识逻辑的框架来刻画“理解”。由于“解释”帮助理解,该模型包含不同程度的解释概念,并在这些解释之间建立起一种偏序关系。受哲学讨论的启发,本文在语形上包含了一系列理解的模态,从最低限度的理解到日常的理解、高要求的理解、以及理想的理解。文中给出了一个可靠完全的公理系统刻画这些理解概念,并讨论了这样的逻辑在多主体情境中的应用,如探讨不同主体之间的理解比较以及主体之间的元理解等。
魏宇
关键词:知识逻辑公理系统偏序关系逻辑学家
行业科技期刊发展的知识逻辑、创新逻辑与传播逻辑 ——以体育科技期刊为例
2024年
【目的】研究行业科技期刊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提出行业科技期刊发展的定位、功能和路径。【方法】从行业科技期刊的知识逻辑、创新逻辑与传播逻辑3个方面,对行业科技期刊促进知识传播、服务国家和行业创新以及多元化传播对象和路径的作用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行业科技期刊需要明确期刊定位与功能,走不同于基础科学期刊的发展道路,以提升行业发展水平为主要目标,在内容形式、平台打造和传播手段方面进行创新。【结论】各行业科技期刊应立足自身行业特点,整合行业资源,服务行业发展。
刘天星吴梦晴
关键词:知识逻辑创新逻辑
父亲的缺位——论《阿卡迪亚》中的知识逻辑与性别秩序
2024年
在当代英国剧作家汤姆·斯托帕德所著《阿卡迪亚》中,贵族家庭里父亲的缺席和学术场域中权威的消解具有某种相似性,不仅表明传统父权秩序走向了崩塌,更体现出以颠覆与重述为核心的知识逻辑。这种知识逻辑贯穿剧中人物对知识的追寻、认知与重构,其背后则是理性与感性以及人文与科学的结合。首先,生活在19世纪英国的贵族小姐托马西娜具有罕见的科学禀赋,亦怀揣热情与爱,拒绝接受传统性别角色。其次,以汉娜为代表的20世纪当代学者致力于挖掘尘封的历史,坚信在权威论断和主流观点之外,其实另有真相。最后,剧中的一众知识青年慢慢发觉,无论是盲目崇拜理性与逻辑,还是完全遵从自身激情与想象,都会导致对真实的扭曲和对学术事业的破坏,其经历揭示知识霸权的本质在于拒绝多元与差异,固守自封。随着情节发展,对立与冲突被化解,原有秩序下中心与边缘的二元对立消融。通过对比、再现发生在古今不同时空西德利庄园中的故事,斯托帕德构想了一个理性与感性有机结合、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交融碰撞的图景,指出在知识追寻与生产过程中,人们需要避免急功近利的学术浮夸,努力消除性别对立与学术霸权,以还原女性被父权话语遮蔽的才华,消解依仗传统权力话语关系的逻各斯中心话语体系。
胡耀元王岚
关键词:知识逻辑性别秩序父权制
大问题厘清知识逻辑 大环节推进数学探究——“年、月、日”教学片断与思考
2024年
“年、月、日”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对于这节课的教学,近年来比较典型的教法有以下两种:一是观察归纳法,即通过对提供的学习材料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和归纳,得出年、月、日的相关知识,并用多种方式进行记忆,以达成知识与技能的目标。二是任务驱动法,即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任务驱动,如一瓶药有30片,够不够吃一个月,引导学生自主调用年、月、日的相关知识进行解释,逐步形成年、月、日的知识体系。
陆昊添王珮珺
关键词:苏教版教材知识逻辑数学探究归纳法教学片断
基于知识逻辑 理解概念本质——“因数与倍数”磨课历程与思考
2024年
“因数与倍数”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首先引导学生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一个长方形,并要求他们用乘法算式表示自己的摆法。接着,借助写出的乘法算式介绍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同时通过底注说明“研究因数与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数”。在此基础上,安排两道例题分别教学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并帮助学生在列举、比较的过程中归纳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基本特点。
易露吴存明俞冬敏
关键词:磨课苏教版教材知识逻辑教学内容自然数

相关作者

贾青
作品数:36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逻辑 哲学逻辑 逻辑学研究 刻画 模态逻辑
刘新文
作品数:94被引量:6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逻辑 模态逻辑 哲学逻辑 皮尔士 金岳霖
顾君
作品数:24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新型职业农民 大数据 农业科技网络 单品 全产业链
张志强
作品数:66被引量:322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中华文明 中国哲学 总书记 共同体 文明
张立群
作品数:325被引量:279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诗歌 新诗 诗歌创作 中国新诗 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