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49篇“ 眶内壁骨折“的相关文章
上颌骨额突、内壁骨折后出现纵隔气肿1例
2024年
1案例资料1.1案情摘要王某,30岁。2020年3月9日晚被人用拳头打伤右侧眼部及鼻部。伤后1 h查体:鼻背明显肿胀畸形,鼻腔见新鲜血迹,右侧鼻腔通气道甚小。当日CT检查示右侧上颌骨额突、眼内侧壁骨折,右侧眼内少许积气。次日,患者突发颌下及颈部皮下气肿,复查CT示:颌面部、喉部及颈部皮下积气,纵隔气肿,下颌骨未见明显骨折及脱位。
霍俊邹亚晶钱宿东陈松健瞿鹏马凌敏
关键词:法医临床上颌骨额突骨折眶内壁骨折纵隔气肿
内镜下经鼻腔入路植入可吸收固定材料治疗内壁骨折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经鼻腔入路植入可吸收固定材料治疗内壁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山东省立第三医院确诊为单眼眼内壁骨折且眼球内陷≥2.00 mm的16例患者,进行内镜下经鼻腔入路植入可吸收固定材料修复内壁骨折手术。术后随访1周至半年,观察眼球突出度变化和眼球运动等情况。结果术前眼球突出度为(12.94±0.82)mm,术后半年为(15.56±0.7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66,P=0.001)。随访期间显效13例,有效3例。16例均无复视、眼球运动受限及明显并发症。结论内镜下经鼻腔入路植入可吸收固定材料治疗内壁骨折可以有效减轻或消除因内壁骨折造成的眼球内陷。
温晏张秀萍王旭川曲亚明
关键词:内窥镜可吸收材料
内壁骨折手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随着面部外伤发生率的增加,骨折愈发常见,其中内侧壁最为菲薄,极易发生骨折,可引起视物模糊、复视、眼球内陷等并发症.内壁骨折的手术治疗主要为改善患者出现的眼球内陷、复视等症状,改善患者的视功能.本文主要对现阶段内壁骨折的手术时机、手术术式、修补材料等手术相关进展做一综述.
何明康徐志华张小青王新华
关键词:眶骨折
CT定量分析内侧壁结构参数与内壁骨折发生的关系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采用CT定量分析内侧壁结构参数与内壁骨折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150例眼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眼外伤结果分为未发生骨折组、内壁骨折组、下壁骨折组,每组50例。3组均进行CT定量检查,比较3组筛骨纸板前后高、筛骨纸板前后径、筛骨纸板面积、筛窦气房分隔数及筛窦气房面积。结果3组筛骨纸板前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筛骨纸板后高、筛骨纸板前后径、筛骨纸板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内壁骨折组筛骨纸板后高高于未发生骨折组和下壁骨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骨折组与下壁骨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壁骨折组筛骨纸板前后径大于未发生骨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壁骨折组与下壁骨折组、未发生骨折组与下壁骨折组筛骨纸板前后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内壁骨折组筛骨纸板面积大于未发生骨折组和下壁骨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骨折组与下壁骨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筛窦气房分隔数、筛窦气房分隔数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内骨壁折组筛窦气房分隔数低于未发生骨折组和骨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骨折组与骨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折组筛窦气房分隔数面积大于未发生骨折组和骨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骨折组与骨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筛骨纸板和筛窦结构差异与骨折发生有关,筛骨纸板面积和筛窦气房分隔面积增加与内壁骨折发生率升高有关,气房分隔数减少与内侧壁骨折发生率降低有关。
冉德水刘师舜韩景超
关键词:CT眶内壁骨折
容积改变在筛骨垂直板内壁骨折重建术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利用眼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容积计算软件观察手术前后容积变化(OV),评估鼻内窥镜下筛骨垂直板内壁重建的手术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2月至2022年1月使用自体筛骨垂直板进行内侧壁骨折手术修复的2...
何明康
关键词:眼眶容积眼眶骨折CT测量
容积改变在筛骨垂直板内壁骨折重建术效果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眼容积变化在鼻内窥镜下筛骨垂直板内壁重建手术效果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8年2月至2022年1月使用自体筛骨垂直板进行骨折手术修复的眼外伤22例双眼的临床资料,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观察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复视、眼球运动障碍等改善情况,同时记录CT影像学融合容积测量软件下双侧眼容积测量值,对比分析手术效果。结果22例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及眼球运动受限较前改善;术后6个月复视程度较术前明显好转(术前复视程度为0、Ⅰ、Ⅱ、Ⅲ、Ⅳ级分别有11、2、5、4、0只眼,术后复视程度为0、Ⅰ、Ⅱ、Ⅲ、Ⅳ级分别有21、1、0、0、0只眼);术后6个月患眼突出度(17.0±0.26)mm较术前(14.4±0.56)mm显著提高(t=26.37,P<0.001);术前患眼容积(33.98±0.93)ml较健眼(29.95±0.36)ml显著增加(t=19.91,P<0.001);术后6个月患眼容积(30.21±0.76)ml较术前患眼(33.98±0.93)ml显著降低(t=-19.91,P<0.001);术后患眼容积(30.21±0.76)ml与健眼(29.96±0.36)ml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8,P=0.213)。结论应用影像学技术及相关软件测量筛骨垂直板内壁骨折重建术后眼容积较术前降低,"定量"评估手术通过松解眼骨折区域嵌顿的软组织完成骨折整复的效果。
何明康徐志华
关键词:骨折眼眶容积眼眶CT筛骨
CT测量在内壁骨折损伤程度鉴定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利用CT测量内壁骨折案件中伤者容积扩大率及内壁骨质缺损面积,探讨两种CT测量值用于评估内壁骨折范围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例无眼骨折案件作为对照组,使用CT测量双侧容积,并比较两例是否存在差异。选取本院2018—2020年间受理的内壁骨折案件39例作为实验组,并根据鉴定意见分为轻伤组与轻微伤组。分别测量容积扩大率及内壁骨质缺损面积,分析对照组及实验组双侧容积的差异,比较实验组健侧容积与对照组双侧容积的差异,比较轻伤组与轻微伤组间容积扩大率及内壁骨质缺损面积的差异。按照容积扩大率是否大于8%、内壁骨质缺损面积是否大于2 cm2,对两个实验组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双侧容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健侧容积与对照组双侧容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实验组内双侧容积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实验组间容积扩大率及内壁骨质缺损面积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容积扩大率≥8%且内壁骨质缺损面积≥2 cm2时,案件评定为轻伤的比例最高(86.67%)。结论利用容积扩大率及内壁骨质缺损面积来评估内壁骨折范围具有可行性。
李卓屈胜秋周智露陈捷敏王萌汪茂文夏文涛
关键词:法医学眶内壁骨折眼眶容积CT测量
内置碘仿纱条的医用橡胶指套在内壁骨折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骨折是临床常见的眼部外伤,多因车祸、斗殴、碰撞等意外事故所致,而眼内壁与下壁骨折是导致眼球内陷的最常见骨折类型[1],多需手术修复。随着鼻内镜鼻眼相关外科的发展,内镜下行壁修复有着其明显的优势。目前,内壁骨折修复材料较多。本院自2015—2020年采用内置碘仿纱条的医用橡胶指套作为内壁骨折修复材料,进行手术85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徐厚涛
关键词:眶内壁骨折
眼球突出度在筛骨垂直板内壁骨折重建术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2022年
利用眼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及眼球突出度计算软件观察手术前后眼球突出度变化(Exophthalmometric Value,EV),评估鼻内窥镜下筛骨垂直板内壁重建的手术效果。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南区)2018年2月-2022年1月使用自体筛骨垂直板进行骨折手术修复的22例患者,通过自身对比分析的方式,将手术前后6个月的眼球突出度进行对比,分析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术前健侧眼球突出度平均值为17.07±0.24mm,而患眼的平均眼球突出度为14.40±0.56mm,手术前患侧眼突出度和健侧相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表明外伤导致眼容积发生改变;术前患眼的平均眼球突出度为14.40±0.56mm,术后6个月患眼的平均眼球突出度为17.04±0.26mm,手术前后患侧眼球突出度对比有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筛骨垂直板内壁骨折重建术有利于恢复双侧眼的功能性与美观性。结论 通过鼻内镜下鼻窦入路,使用自体筛骨垂直板,来个体化重建眼内侧壁,该术式的疗效较好;采用影像学技术及相关软件行眼球突出度的测量,可作为筛骨垂直板内壁重建术手术疗效评估的一种方法。
何明康王自勇张小青王新华徐志华
关键词:眼球突出度眼眶骨折CT测量
爆裂性内壁骨折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2019年
目的:观察研究爆裂性内壁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对应处理。方法:对我科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爆裂性内壁骨折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此期间,我科共收治43例有手术指证的爆裂性内壁骨折患者,其中有14例存在不同程度的术后并发症:2例(4.7%)于术后3天内出现明显的视力下降,并伴视野缺损。其中1例入院时患眼视力0.4,矫正0.8。术后患者自述患眼视物模糊,伴眼前黑影,患眼视力0.2,矫正0.6,给予营养神经及激素治疗,术后1个月恢复至0.3,矫正1.0;另1例视力下降患者入院时患眼视力0.6,术后视力下降至0.2,给予相应治疗后出院时视力恢复正常。2例(4.7%)于术后2周仍存在明显复视,9例(20.9%)仍存在极周边复视,2例(4.7%)于术后1个月仍存在明显复视,4例(9.3%)存在极周边复视。在对术后复视患者进行随访过程中,2例(4.7%)术后3个月仍存在复视,眼球内陷欠矫正 >1 mm,2例(4.7%)存在极周边复视残留。1例(2.3%)术后1年发现慢性泪囊炎。结论:爆裂性内壁骨折术后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在处理骨折的临床工作中,要注重结合眼解剖特点、人工材料的位置、术前专科检查明确骨折部位、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案,术中需操作轻柔精细,注重术后检查、护理及治疗,提高手术质量。
朱佳玮周忠友张晓融江新利刘金玲苗慧鹏
关键词:术后并发症复视眼球内陷视力下降视野缺损慢性泪囊炎

相关作者

周玉林
作品数:71被引量:23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平市公安局
研究主题:法医学鉴定 法医学分析 法医鉴定 损伤程度鉴定 法医学
童欢
作品数:17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包头市公安局
研究主题:疑难 法医学 眶内壁骨折 损伤程度鉴定 创口
张庆泉
作品数:403被引量:1,036H指数:15
供职机构:烟台毓璜顶医院
研究主题:手术治疗 手术 外科手术 鼻内镜下 喉肿瘤
刘强
作品数:28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大连市公安局
研究主题:法医学鉴定 法医临床学 伤残评定 出庭作证 法医鉴定人
张立平
作品数:10被引量:32H指数:2
供职机构:丹东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误诊 眶内壁骨折 纤维鼻咽喉镜 下咽癌 鼻内窥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