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18篇“ 省级行政区“的相关文章
- 31个省级行政区药学服务收费项目调查与分析
- 2025年
- 目的汇总分析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药学服务项目设立情况,为药学服务收费项目的拓展和落地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收集各省级行政单位医保部门、医政部门等官方网站发布的最新有关药学服务收费的政策文件,汇总归纳药学服务收费项目,分析各地区药学服务收费项目内涵与服务要求等。结果我国目前开展的药学服务项目可分为3大类(临床药学服务、药学辅助服务和综合药学服务),并细分为7小类。31个省级行政区有设立但项目总数有差异,广东省开展的项目总数最多,为66项;黑龙江和西藏自治区项目总数最少,为15项。各省级行政区对药学服务项目的服务要求不同,19个省份已建立由药师主导的门诊或住院药学服务的操作框架,其中4个省份要求必须建立用药记录。结论不同地区药学服务收费项目的发展情况不同,药学门诊、住院诊察服务等项目内涵在部分地区已基本完善,但其服务的投入和产出仍待进一步评价。
- 蒋文硕杨莉李草刘腾钟安妮陆浩张宏亮赵志刚
- 关键词:药学服务收费项目收费标准
- 2011—2023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罕见病及其药物相关政策差异性分析
- 2025年
- 目的梳理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出台的罕见病及其药物相关政策,为政策的完善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地方政府等颁布的罕见病及其药物相关政策文本,总计432条,并采用文本分析、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剖析当前政策的现状、不同地区之间的政策差异及造成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2011—2023年期间,各省级行政区发布的罕见病及其药物相关政策数量总体上呈逐年增长的趋势,2016年之后的发文数量占发文总数的93.75%。其中,用药保障和研发注册是数量最多的政策类型,分别有130条(30%)和122条(28%);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平均每省政策发文数量分别为19.5、14.3、9和14.3条,东部地区对罕见病及其药物相关政策的关注度最高;地区分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卫生总费用等因素与政策数量之间显著相关。结论各省级行政区对罕见病问题的关注程度在不断提高,但仍面临一些困难与挑战。建议出台更多的地方罕见病专项政策,加强地区间的合作与交流等,从而促进全国范围内罕见病政策的均衡发展。
- 王雅群周娜朱炜楷罗蓟袁妮
- 关键词:罕见病影响因素
- 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韧性的机理及效应--基于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的分析
- 2025年
- 新质生产力通过嵌入农业生产、经营和产业三大体系,发挥技术创新、产业融合、资源配置等优势,增强农业整体的韧性和竞争力。本文分别从农业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维度,以及抵抗力、恢复力、创新力维度构建新质生产力和农业韧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11-2022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新质生产力对农业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能够显著增强农业韧性,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能够通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赋能农业韧性增长;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对农业韧性的影响在东部和中部地区显著,农业劳动者、劳动资料对农业韧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市场化程度在新质生产力对农业韧性的影响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 郝爱民王舒乐
- 关键词:粮食安全
- 乡村振兴下组合赋权-TOPSIS农村物流高质量发展评价——以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为例被引量:1
- 2025年
- 以31个省份数据为基础,从农村经济水平、物流基础设施、物流运输能力和农村物流信息化四个方面构建农村物流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博弈论组合赋权方法结合主客观赋权方法,获取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同时采用TOPSIS法对全国四个区域农村物流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农村物流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区不平衡,不完善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和较低的电商及信息化水平是制约高质量农村物流发展的关键原因。
- 王金红杨杰
- 关键词: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组合赋权信息化水平
- 中国省级行政区鸟类种数的影响因素初探
- 2024年
- 鸟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和数量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鸟类多样性与其所在区域的面积、人口总数和植被覆盖面积等变量存在相关关系。然而,关于这些变量对鸟类种数的影响规律,国内的相关研究极少。因此,本研究搜集了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鸟类种数、行政面积、人口总数、观测点报告数和植被覆盖面积的相关数据,并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中国各省域的鸟类种数与行政面积、人口总数、观测点报告数和植被覆盖面积之间的线性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各省域的鸟类种数与行政面积和植被覆盖面积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显著,而与人口总数和观测点报告数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本研究的数据结果为保护鸟类资源及生态环境提供了潜在的参考数据。
- 张雨杨雪庆严帅刘禹昕刘应保
- 关键词:省级行政区影响因素
- 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的沿海11个省级行政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被引量:7
- 2024年
- 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对中国沿海11个省级行政区2005—2020年水资源生态足迹、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水资源生态足迹与水环境生态足迹变化趋势相似,总体呈“W”型变化轨迹,水环境生态足迹占比为3类水资源生态足迹账户中最高,表明水环境生态足迹是水资源生态足迹的主要产源;②4类淡水生态足迹中,农业用水生态足迹占总淡水生态足迹的比重最高,农业用水生态足迹远高于工业、生活和生态用水生态足迹(除上海外),表明农业用水生态足迹是淡水生态足迹的主要贡献类型;③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波动明显,呈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④水资源整体上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仅广西在研究期内一直为水资源生态盈余,水资源负载指数呈增长趋势且整体在II级以上,表明水资源利用程度高,潜力小,开发利用较困难,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呈下降趋势,水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一定潜力。
- 杨婷婷
- 关键词:可持续利用
- 跨省级行政区轨道交通应急技术框架研究
- 2024年
- 国家战略城市群发展的落地离不开高效、可靠、低碳的轨道交通网络作为基础支撑。随着城市群轨道交通空间网络化形态日益复杂,特别是跨省级行政区轨道交通线路的出现,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防控与应急管理面临“乘客跨省与管理分离”“多主体功能协同”“职责权限物理边界划分”“属地为主与跨省应急协同”的新问题、新挑战;同时,考虑到我国轨道交通发展新形势要求,即行业由重建设向重运营、重经营转型的时代特点,适应于未来轨道交通应急管理、指挥调度与出行服务的技术架构也需更新。本文基于系统工程基础方法论,一是从地理空间和网络角度对跨省级行政区城市群轨道交通运营与应急管理特点进行分析辨识;二是从体制、机制及技术各层面分析问题的表象与根源;三是围绕行车与客运两大核心领域提出适用于跨省级行政区城市群轨道交通应急能力提升的技术路径与框架,并以京津冀这一典型跨省级行政区城市群进行案例说明。
- 李健江斌杨博李超
- 关键词:城市群轨道交通应急指挥信息技术
- 我国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及测度——基于省级行政区与区域层面的探讨被引量:12
- 2024年
-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是科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准确测度共同富裕水平。本文强调整体思维、多维思维、长线思维和底线思维,系统梳理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与统计含义,构建由富裕性、共享性与托底性三个一级指标组成的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政府统计部门宏观数据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大样本微观调查数据,在省级与区域层面测度2010—2018年共同富裕的实现程度。研究发现,从省级层面看,共同富裕指数持续向好,省级行政区之间的共同富裕指数呈收敛趋势;从一级指标看,富裕性指数与托底性指数稳步提升,但共享性指数提升乏力;省际富裕性指数与共享性指数呈比较明显的倒U型关系。从区域层面看,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之间在共同富裕指数上呈现明显的收敛趋势;南方与北方地区之间在共同富裕指数上的差距则呈加速扩大态势,但北方地区共享性维度的指数却一直高于南方地区。本文丰富了构建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与方法,并将共同富裕的测度细化到省级与区域层面,为刻画共同富裕指数的省际差异、区域差异与时序变动,找准共同富裕的着力点并优化相关政策提供重要借鉴。
- 徐振宇周智翔孔新兵林金官
- 关键词:共同富裕
- 数字经济对中国碳生产率的影响机制探究——以30个省级行政区为例
- 2024年
- 目前,数字经济对碳排放的影响机制已成为学界聚焦的重要问题,本文旨在探究数字经济对中国碳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发挥数字经济对中国碳生产率的赋能效应的可行路径,结合现实环境的实际情况,以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数据为例,综合考虑“降碳”要求和数字化经济的相关条件,以及我国的相关政策与机制,剔除其他无关因素的影响,就实证结果提出针对性建议,希望得出数字经济在提高中国碳生产率实践方面的关联性及结论,为中国从数字经济方面提高碳生产率的实践提供借鉴。
- 苏翠敏汤芸丹沈喻方刘悦
- 关键词:数字经济碳生产率影响因素
- 女性干部职务晋升的影响因素及其动力转换——基于32个省级行政区妇联主席的数据分析
- 2024年
- 女性干部是我国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国家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作为组织对干部品德、能力和业绩等因素的综合肯定,职务晋升是干部干事创业的重要动力源。因此,职务晋升成为大多数女性干部职业发展的重要期待。数据分析表明,年龄及教育背景等个体特征因素、岗位经历等后天因素、宏观政策等外部环境和个体素养,是影响女性干部职务晋升的主要因素。把这些影响因素转化为女性干部成长发展的助推器,既要将性别平等意识纳入公共政策之中,优化女性干部成长发展的政治生态,还要健全识别及选拔任用机制,引导女性干部提升自身素养。
- 陈朋赵园园
- 关键词:女性干部职务晋升
相关作者
- 迟国泰

- 作品数:245被引量:3,656H指数:35
-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实证 贷款组合 科学发展观 实证研究 资产负债管理
- 曾新颖

- 作品数:66被引量:1,666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疾病负担 死亡率 患病代价 疾病负担分析 慢性病
- 周脉耕

- 作品数:274被引量:6,032H指数:40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疾病负担 死亡率 疾病负担分析 慢性病 伤残调整寿命年
- 汪秀琼

- 作品数:83被引量:704H指数:16
-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综合评价 生态文明 文献计量分析 聚类分析 空间分异
- 吴小节

- 作品数:131被引量:983H指数:17
-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综合评价 生态文明 文献计量分析 空间分异 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