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96篇“ 盆地动力学“的相关文章
裂谷盆地动力学
世界上形成大型油气田的盆地主要有三大类:裂谷盆地、被动陆缘盆地和前陆盆地,其中裂谷盆地是形成大型油气田概率最大的盆地,另外两种盆地的下面也会下伏裂谷盆地,所以裂谷盆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国内外对裂谷盆地的分类、构...
侯贵廷
沉积学和盆地动力学现状及发展动态简析——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87—2020年)申报与立项数据被引量:1
2022年
沉积学和盆地动力学已发展成为地质科学中重要的分支学科,且具有强大的社会需求。通过总结1987—2020年沉积学和盆地动力学学科的国家自然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的申报和资助特点,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分析结果显示:“八·五”和“十二·五”期间,该领域申报项目数量较大,获得批准资助的项目总数迅速增高,表明该时期是我国在沉积学和盆地动力学发展的关键时期,领域内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该学科基金的申报方向主要分为3大类:基础沉积学和盆地动力学、应用沉积学和盆地动力学及交叉沉积学和盆地动力学。“十四·五”期间:1)基础沉积学和盆地动力学的方面更加注重古环境和古气候等研究;2)应用沉积学和盆地动力学的研究在大地构造—沉积上继续占据优势,在沉积成矿上,也会继续发展增强;3)交叉沉积学和盆地动力学类的申报更加侧重于碳酸盐岩沉积和生物沉积,其次,计算机模拟技术在沉积学上的应用也可能成为未来的重要的方向和领域。
吕大炜初航任建国
关键词:沉积学盆地动力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煤系矿产资源赋存的盆地动力学控制——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5
2020年
煤炭资源的多重价值体现在含煤岩系中多种矿产资源的共生组合与共采潜力,盆地动力学作为煤系矿产资源形成和改造的驱动力,是探讨煤系矿产资源耦合成矿的关键。煤系中矿产资源的概念经历了从煤系共、伴生矿产到煤系(综合)矿产资源逐步形成和完善的过程,由煤层矿产、煤系矿产、煤盆地矿产构成的层次结构概念模型,进一步深化了煤系矿产资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理论研究、综合勘查、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梳理了煤系矿产资源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煤系矿产资源的赋存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并从以下三个方面重点阐述了盆地动力学对煤系矿产资源的控制:盆地沉降与充填提供了煤系矿产的物质基础;盆地构造-热演化决定了成矿过程;盆地构造格局控制了矿产赋存状态等方面。最后,指出了目前煤系矿产资源研究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了煤系矿产资源基础研究的重点方向。
曹代勇秦国红魏迎春王安民
关键词:盆地动力学赋存特征
赣北及邻区新元古代莲沱组沉积序列特征及其盆地动力学研究
赣北及邻区莲沱组(休宁组)与湖北宜昌、通山地区的莲沱组是华南新元古代中期的重要地层单元之一,但对其沉积大地构造背景和时代归属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在详细的沉积学调查与区域对比研究基础上,对采自通山石门塘剖面莲沱组底部含砾...
王田
关键词:沉积古地理盆地动力学
康滇北部开建桥组沉积地质特征及其盆地动力学意义
开建桥组是康滇地区南华系重要地层单元,主体为一套粗粒陆源碎屑岩、中酸性火山岩岩系,是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系最重要的沉积岩系之一,对研究、揭示新元古代大陆裂谷格局、发育过程,乃至相关联的全球古大陆事件均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学术价...
马搏杰
关键词:南华系沉积地质
中国盆地动力学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13
2017年
沉积盆地既是人类最重要的资源宝库,又包含了丰富的全球气候变化、流体流动和地球动力学等相关信息。人类社会对矿产资源和水资源的大量需求推动盆地分析领域的快速发展,地球科学家对沉积盆地开展了多年的系统性探索,在盆地形成和演化机制、沉积充填、盆地流体及相关资源的聚集过程等诸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和突破,形成了一门新兴的学科—盆地动力学。近年来,我国学者在大型叠合盆地和大陆边缘盆地动力学过程、陆相盆地层序地层、深水沉积、源—汇系统等方向取得了显著成绩和突出进展。相关成果不仅有效地服务于能源、矿产、水资源等各类资源勘探,而且为地球动力学、重大构造事件、全球环境变迁及气候演变研究提供了丰富资料和详实证据。
解习农林畅松李忠任建业姜涛姜在兴雷超
关键词:盆地动力学层序地层深水沉积
沉积盆地动力学的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被引量:2
2016年
沉积盆地动力学研究沉积盆地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地质结构特征、成因机制及其对成矿、成藏的控制作用,是地球动力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30多年来,沉积盆地动力学经历了沉积盆地的板块构造分类与构造环境解释、盆地动力学的兴起,盆地综合建模与盆地系统动力学3个发展阶段;在沉积盆地的深部构造背景、盆-山关系、沉降机制、充填模式及其对能源、矿产的控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目前,在对不同层次、不同尺度、不同机制的盆地动力学综合分析,全3-D和4-D盆地动力学模型的构建与检验,及学术界与工业界的充分结合等方面面临重要挑战。需解决一系列关键科学问题:沉积盆地的深部结构、过程与盆地形成;沉积盆地的构造-气候古地理;多旋回沉积盆地叠合动力学过程与原型盆地演化;叠合盆地复合成矿(藏)系统流体运聚及其资源、能源效应等。基于大数据综合集成、多学科交叉渗透、观测技术与分析方法的不断进步与完善,盆地动力学将在其结构构造、形成演化及其控矿(藏)的4-D综合模型方面取得突破,并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何登发
关键词:流体动力学
西北地区含油气盆地动力学演化被引量:17
2015年
根据石油勘探资料和前人成果,对昆仑造山带以北、贺兰山构造带以西的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及阿拉善—河西走廊—中祁连地区的盆地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盆地都赋存在稳定的板块(地块)之上,具有多期叠合与改造特征,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盆地类型;震旦纪—早二叠世主要受古亚洲洋构造域控制,以板块(地块)之间的开合与盆地的形成、消亡为特征,中生代为欧亚大陆的组成部分,盆地、山脉的形成受特提斯洋及深部构造背景的影响,新生代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产生的远距离效应,形成了现今盆山构造格局;盆地深部构造与盆地之间的相互作用、盆地深部构造与造山带深部构造的相互作用以及浅层盆地与造山带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西北地区盆地动力学演化的基础;西北地区含油气盆地经历了洋-陆转化和陆内演化两大盆地演化阶段,在两大盆地演化期间,新疆北部、塔里木、柴达木及阿拉善—河西走廊—中祁连地区的盆地形成与消亡改造的关键构造事件具有一致性;受区域大地构造的控制,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以及阿尔金构造带以东地区的沉积建造、构造活动特征存在显著差异,控制了盆地烃源岩发育部位与层系,形成了具有不同特征的古隆起和山前构造带,使得各盆地油气聚集的控制因素也存在差异性。
郑孟林邱小芝何文军费李莹唐勇贾希玉陈磊孔玉华吴海生
关键词:盆地动力学油气聚集
沉积盆地动力学研究的进展、发展趋向与面临的挑战被引量:31
2015年
近20年来沉积盆地动力学研究已经取得巨大进展。盆地研究最为重要的推动力源于人类社会发展对能源资源的巨大需求。国家和私人企业对油气勘探和开发的巨大投入获得了关于沉积盆地结构和演化的庞大系统资料,特别是大量的深度大于7 000m的钻井和高分辨率反射地震成果,能够提供给中国的多学科合作研究团队使用。创新性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系统已出现在盆地动力学研究的多个方面,包括盆地沉积-充填的动力过程、盆地构造动力学机理、盆地形成演化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以及油气系统演化的动力过程。文中在建议的研究纲要中汲取了部分重要内容,如从源区到汇区的路径系统研究和基于大陆动力学思维的构造-地层分析。对于盆地演化研究至关重要的深部过程研究始终是难度最大的挑战。应用天然地震成像和岩浆岩岩石-地球化学方法对中国东部及海域中新生代板块俯冲、地幔流上涌、岩石圈减薄及破裂过程的研究成功地解释了晚中生代—新生代断陷盆地群、大火山岩省和大型裂谷盆地的成因和演化。然而以塔里木和四川盆地为代表的中国西部大型多旋回叠合盆地形成演化的动力背景则全然不同于中国东部,这些盆地发育于古老的地台基底之上,被造山带所环绕,造山期的强大挤压应力在盆地中形成了隆起和凹陷系列,并控制了油气生成及聚集的地区。多学科合作完成了造山事件和过程的精细定年和盆地中不整合面与构造-地层单元的对比研究,其成果对大型叠合盆地演化的动力过程得出了合理的解释,并可用于油气资源预测。
李思田
关键词:大陆动力学油气系统
煤系综合矿产资源与盆地动力学过程
<正>沉积盆地作为多种矿产的赋存场所,其内部多种矿产共存事实一直受到地质学家的关注和重视,包括不同形态的有机可燃矿产之间的联系研究(如煤—油、煤—气、油—气),以及有机能源矿产与无机能源矿产之间的联系研究(如煤—铀、煤—...
曹代勇吴国强宁树正魏迎春李靖刘亢徐浩
关键词:含煤岩系盆地动力学矿产资源

相关作者

李忠
作品数:163被引量:2,253H指数:3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塔里木盆地 成岩作用 碎屑锆石 中生代 南天山
方维萱
作品数:395被引量:1,867H指数:28
供职机构: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 岩相学 地球化学特征 砾岩型 铜矿床
刘池洋
作品数:290被引量:4,439H指数:38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地质意义 裂变径迹 砂岩型铀矿
曹永锋
作品数:44被引量:162H指数:6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图像分类 类图 合成孔径雷达 图像分割 流域变换
林畅松
作品数:288被引量:4,693H指数:38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
研究主题:塔里木盆地 层序地层 珠江口盆地 盆地 碳酸盐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