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8篇“ 皮肤切创“的相关文章
小鼠皮肤后miR-30b-5p的表达及其在愈合过程中与损伤时间关系的研究
研究背景及目的  损伤时间的推断对于推测加害者的意图、确定伤后存活时间、鉴别生前伤和死后伤、明确损伤与死亡的关系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法医病理学鉴定的重点和难点。基于伤愈合过程中各种生物因子的含量呈时序性变化,从196...
冯越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损伤时间推断皮肤切创
miR-6412在小鼠皮肤早期时序性差异性表达规律研究
研究背景及目的  在法医学研究及实践中,损伤时间的推断对于案件的还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能够准确反应早期损伤时间的分子靶标,因此,在法医病理学中寻找能准确判断损伤时间的方法十分重要,并且也是目前...
杜春春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损伤时间推断皮肤切创
大鼠皮肤损伤时间与血清标志代谢物的关系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观察大鼠皮肤后血清代谢组学变化情况,推断皮肤的损伤时间。方法建立大鼠皮肤模型,将21只SD大鼠分为后1、2、4、8、16、24h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鼠于伤后相应时间点取血,对照组直接取血。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检测血清代谢物并筛选标志代谢物,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模式建立标志代谢物含量与损伤时间关系的回归模型,对皮肤损伤时间进行推断。结果使用GC-MS对所取血清进行检测,初筛得到21种标志代谢物,使用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出4种标志代谢物,其含量的变化规律与损伤时间之间无对应关系,不能直接用于损伤时间推断。使用OPLS模式可得到21种标志代谢物和4种标志代谢物的含量与损伤时间的回归模型,两者均可对损伤时间进行推断,但21种标志代谢物的回归模型预测准确性明显更高。结论利用代谢组学方法建立代谢物含量与损伤时间的回归模型,有望应用于皮肤的损伤时间推断。
田甜李雪榕翟豪杰张旭东李明刘敏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代谢组学代谢物损伤时间推断
小鼠皮肤愈合过程中血清游离DNA的改变被引量:1
2019年
①目的检测皮肤愈合过程中血清游离DNA(cf-DNA)变化的时间规律性。②方法将健康小鼠40只随机分为8组:对照组、0.5小时组、1小时组、2小时组、24小时组、48小时组、4天组和16天组,每组5只小鼠。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建立皮肤模型。通过内眦静脉采血后提取血清cf-DNA,随机选取3份DNA样本验证性扩增保守基因(β-actin)。采用荧光核酸蛋白测定仪对cf-DNA进行检测与定量,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各组结果进行分析处理。③结果3份DNA样本均检测到清晰条带,且与β-actin阳性样本位置一致。与对照组相比,0.5小时、1小时和16天时相组cf-DNA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2小时、24小时、48小时和4天时相组血清cf-DNA含量明显升高(P<0.05),其中48小时组最高。④结论在皮肤伤愈合过程中血清cf-DNA浓度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及时间相关性,有望成为推断口形成时间的生物学指标。
徐冬冬王韵章丽霞杜冰
关键词:游离DNA创口愈合皮肤切创
AChE在皮肤愈合过程中的时序性表达研究
[目的]  近年来研究证实,胆碱能系统不仅存在于神经系统,也存在于多种非神经元型细胞和组织中,乙酰胆碱(ACh)可通过自分泌、旁分泌或内分泌方式与非神经元型细胞的烟碱型或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或mAChR)结合...
赵建新
关键词:损伤时间推断
小鼠皮肤愈合过程中膜联蛋白A1的表达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通过检测皮肤愈合过程中膜联蛋白A1(annexin A1,ANXA1)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皮肤损伤修复过程中的表达变化规律及作用。方法制作小鼠皮肤损伤模型,分别取对照组和损伤后6h、12h、1d、3d、5d、7d、10d、14d的损伤处皮肤组织,应用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口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NXA1的表达。结果 HE染色显示皮肤口正常愈合。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对照组ANXA1表达于表皮、毛囊、皮脂腺、血管内皮;实验组伤后6~12h在口周边区表皮及皮肤附件中ANXA1表达增强,在中性粒细胞和少量单核细胞中呈高表达;伤后1~3d ANXA1阳性表达以单核细胞为主;伤后5~10d,ANXA1阳性表达以新生血管内皮及成纤维细胞为主;伤后14d仍有少量成纤维细胞表达ANXA1。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伤后6h与对照组相比,ANXA1表达明显升高,在1d时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结论 ANXA1可能参与了皮肤损伤修复的调控,在愈合过程中呈一定的时序性变化,有望成为推断口形成时间的生物学指标。
金馨赵建新姚艺黄俊杰范琰琰喻林升
关键词:皮肤膜联蛋白A1损伤时间推断小鼠
AChE在小鼠皮肤愈合过程中的时序性表达及分布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检测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在小鼠皮肤愈合过程中的时序性表达及分布特征,探讨其在口愈合中的作用及其作为口形成时间推断参考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45只C57BL/KsJ小鼠被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8个组。组建立皮肤模型,分别于伤后6h、12h、1d、3d、5d、7d、10d、14d提取皮肤口样本;对照组提取未皮肤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双重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皮肤样本中AChE的表达与分布。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伤后6~12h,AChE主要表达于浸润的多形核白细胞;伤后1~3d,大量浸润的单个核细胞呈现AChE阳性染色;伤后5~14d,AChE阳性细胞以成纤维样细胞为主。AChE的阳性细胞率于伤后6h开始增多,伤后1d达到峰值。双重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AChE阳性的单个核细胞和成纤维样细胞主要为巨噬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Western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各组AChE表达的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于伤后1d达到峰值,此后下降,于伤后7d达到第2个峰值。结论皮肤口愈合期间AChE时序性表达于多形核白细胞、巨噬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提示其可能参与口愈合的炎症反应和纤维性修复的调节。联合使用多种方法检测AChE的表达,可以为口形成时间的推断提供参考依据。
赵建新金馨黄俊杰姚艺喻林升范琰琰
关键词:免疫荧光技术损伤时间推断小鼠
小鼠皮肤愈合过程中CB2R抑制炎症及抗纤维化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皮肤伤愈合是连续而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其中包括炎症期、纤维增生期和组织重建期(成熟期)三个在时间和空间上互相延续、重叠但又具有不同生物学特点的阶段。皮肤伤愈合需要各个阶段的协同作用。炎症期作为伤后的第一个阶段,...
杜宇
关键词:抑制炎症抗纤维化损伤时间推断
皮肤愈合过程中FoxO1表达与损伤时间关系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检测皮肤愈合过程中FoxO1的表达及其时间规律性变化。方法建立小鼠皮肤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后不同时间段皮肤中FoxO1的表达。结果 HE染色显示皮肤口正常愈合。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对照组FoxO1弱表达于表皮、毛囊、皮脂腺、血管内皮及真皮中少数的成纤维细胞;伤后6~12h口周边区表皮及皮肤附件FoxO1表达增强,可见浸润的中性粒细胞和少量单核细胞表达FoxO1;伤后1~3d FoxO1以单核细胞阳性表达为主;伤后5~10d FoxO1以新生血管内皮及成纤维细胞表达为主;伤后14d仍有少量成纤维细胞表达FoxO1。Western印迹法检测显示,伤各组皮肤的FoxO1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伤后12h和伤后7d为FoxO1的两个表达峰值。结论 FoxO1在皮肤愈合过程中呈现一定的时序性变化,有望成为推断口形成时间的生物学指标。
陈扬季心怡范琰琰喻林升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创口愈合损伤时间推断
皮肤愈合过程中FOXO1的表达及其在糖尿病伤口形成时间推断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研究皮肤愈合过程中FOXO1的表达与分布特征,探讨FOXO1在正常伤口及糖尿病伤口形成时间推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取45只成年雄性小鼠C57BL/KsJ(由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提供),体重25~30g,随...
陈扬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

相关作者

赵子琴
作品数:126被引量:341H指数:9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法医学系
研究主题:法医病理学 纤维连接蛋白 法医学鉴定 死亡时间 猝死
顾云菊
作品数:35被引量:101H指数:7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法医学系
研究主题:纤维连接蛋白 皮肤切创 法医学鉴定 FN 纤维连接
官大威
作品数:172被引量:502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法医病理学 损伤时间推断 小鼠皮肤 切创愈合过程 法医
陈忆九
作品数:146被引量:475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研究主题:法医病理学 纤维连接蛋白 法医学鉴定 法医学 生物力学
张建军
作品数:8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院
研究主题:法医病理学 损伤时间推断 皮肤切创 小鼠皮肤 切创愈合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