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951篇“ 白细胞介素-23“的相关文章
急症重症肺炎患者降钙素原清除率、乳酸清除率、白细胞介素-23、中性粒细胞分化抗原64变化及与近期预后的关系
2025年
目的分析急症重症肺炎患者降钙素原清除率(PCT-C)、乳酸清除率(LCR)、白细胞介素-23(IL-23)、中性粒细胞分化抗原64(CD64)变化及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急症重症肺炎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期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非重症肺炎患者纳入对照组,收集患者PCT-C、LCR、IL-23、CD64指标水平并比较,采用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严重性(PSI)评分评估急症重症肺炎患者预后情况,分析上述指标与急症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PCT-C、L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23、CD6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PSI评分评估,PSI评分≤90分的98例纳入预后良好组,PSI评分>90分的52例纳入预后不佳组,不同预后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PCT-C、LCR、IL-23及CD64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C、LCR水平与PSI评分呈负相关,IL-23、CD64水平与PSI评分呈正相关(P<0.05)。APACHEⅡ评分、PCT-C、LCR、IL-23及CD64水平均为急症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急症重症肺炎患者的PCT-C、LCR、IL-23及CD64水平均出现显著变化,且上述指标水平与急症重症肺炎患者近期预后密切相关。
陈妮金鲜珍赵磊
关键词:乳酸清除率白细胞介素-23
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治疗炎症性肠病失应答后, 应选择JAK抑制剂还是抗白细胞介素-23单克隆抗体治疗
2025年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性疾病, 近年来, 不同治疗药物获批适应证, 使得药物的选择更多样。面对多样化的选择, 对于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药物失应答的患者, 后续治疗倾向于选择JAK抑制剂还是抗白细胞介素-23类单克隆抗体, 还存在争议。一组优秀的青年医师为此进行辩论, 正方为姚嘉茵、谭伟和王峻瑶, 指导老师为欧阳春晖, 反方为张硕文、孙美玲和孙静, 指导老师为韩玮。本刊刊发辩论内容, 以期能为临床医生在临床决策时提供新思路。
姚嘉茵张硕文谭伟孙美玲王峻瑶孙静韩玮欧阳春晖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抗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23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肺部感染白细胞介素-23受体基因多态性及其危险因素
2024年
目的探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与白细胞介素-23受体(IL-23R)基因多态性的关系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3年7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73例和非感染组649例,比较两组患者IL-23R基因多态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感染组患者IL-23R基因CC基因型占比(46.58%)高于非感染组(13.5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23R基因CC基因型、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低蛋血症、意识状态昏迷、气管插管及近1个月内连续使用抗菌药物均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OR=2.793、2.192、2.452、3.019、2.452、3.536、2.445,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与IL-23R基因CC基因型、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低蛋血症、意识状态昏迷、气管插管及近1个月内连续使用抗菌药物具有相关性。
郑艳芳刘锦锦冷发敏王彦利熊芳芳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肺部感染基因多态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感染
盐亭县人群白细胞介素-23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上尿路结石易感性的关联
2024年
目的:研究盐亭县人群白细胞介素-23(IL-23)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上尿路结石易感性的关联。方法:应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盐亭县人民医院2020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上尿路结石患者104例作为结石组,另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比较两组IL-23受体基因相关位点的多态性,分析IL-23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上尿路结石易感性的关系。结果:结石组IL-23受体基因rs10889677位点AA基因型人数占比低于健康组,CC基因型人数占比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组IL-23受体基因rs11465817位点AA基因型人数占比高于健康组,CC基因型人数占比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3受体基因rs10889677位点基因型为CC型、IL-23受体基因rs11465817位点基因型为AA型是盐亭县人群上尿路结石易感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IL-23受体基因rs10889677位点基因型为CC型、IL-23受体基因rs11465817位点基因型为AA型是盐亭县人群上尿路结石易感性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IL-23受体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可为早期识别上尿路结石易感人群及后续预防性干预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冯杰文茂胜肖谭彬唐铁龙
关键词:上尿路结石易感性基因多态性
外周血中γ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23表达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23(IL-23)表达与复发性流产(RPL)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接收的50例RPL病人为研究对象,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IFN-γ、IL-23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RPL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IFN-γ、IL-23水平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血清IFN-γ、IL-23及其联合对RPL发生的预测效能。结果相较于对照组,RPL组年龄、血红蛋、CD4^(+)/CD8^(+)、蛋C、抗心磷脂抗体(ACA)IgA、IFN-γ[(25.95±7.44)ng/L比(17.72±4.57)ng/L]、IL-23[(4.32±1.37)μg/L比(2.99±0.81)μg/L]水平显著升高(P<0.05),CD8^(+)、ACA IgG水平显著降低(P<0.05)。logistic分析发现,年龄、CD4^(+)/CD8^(+)、IFN-γ、IL-23均是RPL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D8^(+)是RPL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RPL病人血清IFN-γ与IL-23、年龄、CD4^(+)/CD8^(+)呈正相关(r=0.61、0.59、0.52,P<0.05),与CD8^(+)呈负相关(r=−0.57,P<0.05)。血清IL-23与年龄、CD4^(+)/CD8^(+)正相关(r=0.55、0.56,P<0.05),与CD8^(+)负相关(r=−0.52,P<0.05)。ROC结果显示血清中IFN-γ、IL-23水平及二者联合预测RPL发生的AUC分别为0.79、0.77、0.88,其中联合预测AUC显著高于二者单独预测AUC(P<0.05)。结论RPL病人血清中IFN-γ、IL-23水平升高,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关系密切,均有望成为RPL发生的预测因子。
林汉杰余青郑钟立谢佳彬
关键词: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3
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白细胞介素-23在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中的表达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观察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肺炎患儿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和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 23,IL-23)表达水平,并分析TGF-β、IL-23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婴幼儿RSV肺炎患儿资料,纳入观察组,另采集同期医院健康体检的100例婴幼儿资料,纳入对照组。患儿及健康婴幼儿的疾病资料、体检资料等均保存完整。观察组患儿入院后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37例)、重度组(63例),比较对照组与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儿的基线资料及TGF-β、IL-23水平,重点分析血清TGF-β、IL-23与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轻度组、重度组的TGF-β较低、IL-23水平较高;相较于轻度组,重度组的TGF-β较低、IL-23水平较高。经Logistic回归分析,婴幼儿RSV肺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可能与患儿TGF-β、IL-23有关(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结果显示,患儿入院时的TGF-β、IL-23评估重度病情有较好效能,AUC均大于0.70,有评估价值,且二者联合评估AUC为0.937,评估价值更佳(P<0.05)。结论婴幼儿RSV肺炎患儿的血清TGF-β普遍呈低表达、IL-23呈高表达,且二者与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关,病情越严重的患儿的TGF-β越低、IL-23越高,联合测定婴幼儿RSV肺炎患儿TGF-β、IL-23水平或可早期评估患儿病情严重程度。
唐绘卓伍洪华李小梅
关键词: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转化生长因子-Β白细胞介素-23病情严重程度
孟鲁司特钠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与白细胞介素-23表达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研究孟鲁司特钠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台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过敏性紫癜患儿82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孟鲁司特钠组,各41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孟鲁司特钠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检测IL-17、IL-23及肾功能相关指标,观察临床症状,评估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IL-17、IL-23水平低于两组治疗前;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孟鲁司特钠组治疗后IL-17、IL-23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肾功能相关指标水平低于两组治疗前;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孟鲁司特钠组治疗后肾功能相关指标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相比,孟鲁司特钠组紫癜、关节疼痛、消化道病变及腹痛消失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相比,孟鲁司特钠组治疗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能降低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中IL-17、IL-23水平,改善患儿肾功能和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朱振华蔡荷飞张黎明
关键词:孟鲁司特钠过敏性紫癜儿童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23
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23在肺癌患者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相关性
2023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7、IL-23在肺癌患者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收治的50例肺部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及组织中的IL-17、IL-23、VEGF水平,比较观察组不同临床特征患者血清及组织中的IL-17、IL-23、VEGF水平,并分析观察组患者血清及组织中VEGF与IL-17、IL-23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血清与组织中的IL-17、IL-23、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肿瘤TNM分期患者的血清及组织中的IL-17、VEG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同临床特征的血清及组织中的IL-17、IL-23、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肿瘤TNM分期增高,血清、组织中的IL-17、VEGF水平呈升高趋势。经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血清与组织中的VEGF与IL-17呈正相关(r=0.784、0.793,P<0.05);血清与组织中的VEGF与IL-23无相关性(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与组织中的IL-17、IL-23、VEGF水平明显升高,且VEGF与IL-17呈正相关,随着患者病情进展,其血清与组织中的VEGF与IL-17水平也会随之进一步升高,但IL-23并未发现与VEGF有明显相关性,且各项临床特征中其也并未出现明显变化。
林海易金容
关键词:肺癌白细胞介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23、转化生长因子-β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IL-23、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4月浙江省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101例A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将其分为重度组(22例)和轻中度组(79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A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程度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讨各指标评估认知功能障碍程度的价值。结果重度组年龄、独居占比、IL-17、IL-23、TGF-β水平均高于轻中度组,受教育时间短于轻中度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校正年龄后,独居(OR=4.162,95%CI:1.125~15.398)、IL-17(OR=5.057,95%CI:2.774~9.219)、IL-23(OR=4.462,95%CI:1.892~10.523)、TGF-β(OR=3.331,95%CI:1.174~9.451)水平是A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程度的影响因素(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L-17、IL-23、TGF-β及三者联合对A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均有诊断价值(P<0.05)。结论AD患者IL-17、IL-23、TGF-β水平与其认知功能情况有关,临床工作中可将其用于针对AD的诊断和治疗。
应孝全戴伯坚叶鑫武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23转化生长因子-Β
血清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23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IPA)感染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90例COPD急性加重住院患者,筛查患者IPA感染情况,41例合并IPA感染的患者作为感染组,余49例作为无感染组,比较两组血清IL-10、IL-17、IL-23水平,分析其对IPA感染的诊断价值;并统计感染组死亡情况,分析血清IL-10、IL-17、IL-23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感染组IL-10水平低于无感染组(P<0.05),IL-17、IL-23水平高于无感染组(均P<0.05);血清IL-10、IL-17、IL-23及IL-10和IL-17联合、IL-10和IL-23联合、三项指标联合诊断COPD合并IPA感染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2、0.685、0.762、0.836、0.884、0.893,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6.45%、45.24%,70.50%、52.60%,78.05%、71.43%,60.98%、93.88%,87.80%、77.55%,90.24%、83.50%。41例COPD合并IPA感染患者中,6例死亡,死亡者血清IL-10明显低于存活者,血清IL-17、IL-23水平显著高于存活者(均P<0.05),但Cox回归分析显示仅IL-17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对于COPD急性加重住院患者,合并IPA感染血清IL-10较低,IL-17、IL-23较高,其联合检测对于IPA感染的诊断及患者预后评估临床价值较高。
胡传玺刘灵燕李漫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23预后

相关作者

谭广
作品数:112被引量:467H指数:10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胰腺癌 树突状细胞 胰腺肿瘤 树突细胞 基因转染
李霞
作品数:175被引量:429H指数:10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类风湿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外周血
王忠裕
作品数:200被引量:876H指数:13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梗阻性黄疸 胰腺癌 树突状细胞 树突细胞 基因转染
张海江
作品数:42被引量:190H指数:7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研究主题:晶状体上皮细胞 兔晶状体上皮细胞 核心蛋白多糖 白细胞介素-17 玻璃体切除术
米存东
作品数:88被引量:219H指数:8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类风湿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硬化病 肺间质病变 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