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24篇“ 白塞氏病“的相关文章
- 生物制剂治疗白塞氏病葡萄膜炎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白塞氏病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葡萄膜炎是其眼部并发症,可导致严重的视力损害。近年来,随着对白塞氏病葡萄膜炎(BU)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制剂在其治疗中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对TNF-α抑制剂、干扰素-α(IFN-α)等生物制剂在BU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作用机制及安全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发现生物制剂能够显著降低BU患者的复发率,改善视力,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虽然生物制剂在BU治疗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临床证据,但仍需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以及预防感染。本研究可为BU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 牟庆帅刘滨毕泗松解孝锋
- 关键词:白塞氏病葡萄膜炎生物制剂TNF-Α
- 1例神经白塞氏病并发癫痫与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
- 2025年
- 总结1例神经白塞氏病并发癫痫与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神经系统损害护理(包括物理降温控制发热,药物镇静、镇痛缓解头痛,脱水、抗炎治疗降低颅内压,合理用药控制癫痫发作);重症肺炎护理(包括抗菌、抗真菌治疗控制感染,呼吸机辅助通气纠正呼吸衰竭,早期肢体及肺康复护理预防撤机困难);加强皮肤黏膜症状护理;应用肠内营养纠正营养不良。治疗5d后患者各项指标逐渐恢复,18d病情好转,继续维持白塞氏病治疗方案。
- 陈少珍杨蕊唐青妮
- 关键词:神经白塞氏病癫痫重症肺炎个案护理
- 1例白塞氏病伴曲霉菌感染患者的护理
- 2024年
- 总结1例白塞氏病伴曲霉菌感染患者入院后的护理经验,护理措施包括口腔与饮食护理、抗菌药物护理及用药检测、心理护理、呼吸系统护理及功能训练等。经过细心护理,患者的口腔黏膜、会阴黏膜、皮肤溃疡愈合,感染基本控制,病情好转,现已出院。
- 庄丽
- 关键词:白塞氏病护理
- 心血管白塞氏病的体外循环管理
- 2024年
- 目的 总结心血管白塞氏病(CBD)患者行外科治疗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8年3月至2024年5月间行外科治疗的19例CBD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男性18例,女性1例,发病年龄在29~53岁之间。体外循环时间(180.53±95.12)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22.74±41.63)min。心脏自动复跳8例,9例经电除颤后全部恢复自主心跳,全部患者体外循环过程顺利,安返ICU。术后1例患者发生低心排综合征死亡,其余患者恢复良好,顺利出院。结论 CBD患者再次手术几率高,手术难度大,对体外循环要求高,合适的体外循环管理可为手术提供重要保障。
- 谢海秀张浩杨峰郝星杨璟黑飞龙
- 关键词:外科治疗体外循环心肺转流心肌保护血液保护
- 生物标志物在制备诊断白塞氏病葡萄膜炎的产品中的应用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生物标志物在制备诊断白塞氏病葡萄膜炎的产品中的应用。所述的生物标志物至少包括EMILIN1和/或LYZ。经实验证实,本申请的血浆蛋白质生物标志物进行白塞氏病葡萄膜炎的诊断,具有显著的灵...
- 张晓敏李雪茹段雅楠牛铭艳安金颖
- 生物标志物在制备诊断白塞氏病葡萄膜炎的产品中的应用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生物标志物在制备诊断白塞氏病葡萄膜炎的产品中的应用。所述的生物标志物至少包括EMILIN1和/或LYZ。经实验证实,本申请的血浆蛋白质生物标志物进行白塞氏病葡萄膜炎的诊断,具有显著的灵...
- 张晓敏李雪茹段雅楠牛铭艳安金颖
- 神经白塞氏病的临床诊断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分析神经白塞氏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51例患者均符合白塞氏病国际研究小组1990年提出的诊断标准,并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受损表现。结果常见头痛、感觉障碍、运动障碍、脑膜刺激征、共济失调;阵发性抽搐、精神障碍、偏盲、失语症等少见。磁共振检查急性期常见基底节区或脑干片状高信号,半球白质、脑室周围散在高信号,呈圆形、线形或新月状。脑脊液典型改变可见淋巴细胞、总蛋白量升高。诱发电位改变不明显。结论神经白塞氏病一般急性起病,呈缓解与复发或持续进展病程。神经白塞氏病临床可见脑干综合征、脑卒中样类型、精神异常型和弥漫型等类型。目前诊断以临床为主,在白塞氏病基础上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即可诊断。治疗主要用激素、细胞毒素类药物及血浆置换方法。
- 王晔王德生
- 关键词:白塞氏病神经白塞氏病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
- 白塞氏病合并多发假性动脉瘤一例
- 2023年
-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2岁,2020年4月5日因胸痛不适1周,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首次入院。既往有间断口腔溃疡、会阴溃疡6年余。首次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提示:(1)腹主动脉远端动脉瘤并瘤内血栓形成,肠系膜下动脉起始段受累;(2)左锁骨下动脉起始段假性动脉瘤,左侧椎动脉受累。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101.00 mg/L;血沉55.00mm/h;免疫球蛋白(Ig)A 4.27 g/L;总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T细胞16.9%、CD3+CD4-CD8-细胞百分比10.61%;抗人类疱疹病毒核心抗原IgG抗体阳性。
- 陈涛张晨光刘鹏靳松孙自强
- 关键词:白塞氏病假性动脉瘤血管内皮损伤
- 白塞氏病及其心血管损害最新进展
- 2023年
- 白塞氏病(BD)是一种以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和眼部炎症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复发性疾病。心脏受累是BD最具生命威胁的并发症之一,也被称为心脏BD,常因漏诊和误诊导致预后不佳。BD的治疗基于受累器官及其严重程度的不同,给予个体化治疗,以缓解症状并防止永久性器官损害。
- 张美娟王佩显
- 关键词:白塞氏病心脏血管
- 白塞氏病合并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一例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报道一例白塞氏病合并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的病例并文献回顾。方法 通过全身体检、抗核抗体检查、骨髓形态学检查和白血病免疫分型进行等诊断。查阅相关文献,回顾此病白塞氏病是以血管炎为基础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这是一种以口腔反复溃疡、生殖器溃疡和葡萄膜炎为主要表现的三联综合征,主要的临床表现除常见复发性口腔溃疡、眼部病变、皮肤损害和生殖器溃疡外,关节、大、中血管也可受累,出现多系统、多脏器的损坏。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是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一种,其临床表现为贫血、发热、皮肤、黏膜的改变,如齿龈增生、肿胀、出血、溃疡及坏死,其皮肤损坏可表现为丘疹、结节、肿块等。结果 该病例符合白塞氏病合并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发病特点。结论 本文报道了一例白塞氏病合并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的病例,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的结果,为临床及时作出诊断提供依据,避免造成误诊漏诊,有助于患者早日治疗。
- 朱红芬郑丹凤
- 关键词:白塞氏病多发性溃疡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相关作者
- 朴勇洙

- 作品数:55被引量:181H指数:7
-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国医大师 医案 名医经验 白塞病 类风湿关节炎
- 刘军

- 作品数:69被引量:226H指数:8
- 供职机构:深圳市眼科医院
- 研究主题:玻璃体腔注射 中西医结合治疗 葡萄膜炎 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AVASTIN
- 詹宇坚

- 作品数:100被引量:422H指数:14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葡萄膜炎 黄斑变性 老年性黄斑变性 高度近视 中医药疗法
- 钟起诚

- 作品数:40被引量:45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干燥综合征 发病机理 疗效观察 多发性肌炎 络病学说
- 邱波

- 作品数:116被引量:261H指数:9
-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
- 研究主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中医证候 白内障 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