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1篇“ 病理学分型“的相关文章
- 联动成像内镜下大肠息肉内镜诊断分型与病理学分型的一致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研究联动成像内镜(linked color imaging,LCI)下大肠息肉内镜诊断分型与传统病理学分型的一致性并予以分析。方法选取江门市人民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80例拟行结肠镜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以电脑编号奇偶数字法随机分作LCI检测组(n=90)和WLI检测组(n=90)。LCI检测组选用LCI进行检测,WLI检测组选用白光内镜(white light image,WLI)进行检测。对比两组大肠息肉检出率,分析不同直径、部位大肠息肉的检出率。此外,还进行LCI、WLI诊断分型与传统病理学分型一致性分析。结果LCI检测组大肠息肉总检出率高于WLI检测组(65.56%vs 34.44%,P<0.05),其中LCI检测组共检出大肠息肉161枚,WLI检测组共检出大肠息肉102枚。LCI检测组对直径1~3 mm大肠息肉的检出率高于WLI检测组(85.92%vs 68.75%,P<0.05)。LCI检测组对升结肠息肉的检出率高于WLI检测组(81.82%vs 53.33%),而降结肠息肉的检出率低于WLI检测组(50.00%vs 85.00%,均P<0.05)。LCI大肠息肉诊断分型与传统病理学分型的一致性极强(Kappa=0.954),WLI大肠息肉诊断分型与传统病理学分型的一致性较强(Kappa=0.771)。结论LCI对大肠息肉的检出率高于WLI,且诊断分型结果与传统病理学分型结果一致性极高。
- 陈文雄胡博文程立坚
- 关键词:大肠息肉病理学分型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组织病理学分型特征及其对转归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分析单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患者术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组织病理学(histopathology of primary aldosteronism,HISTALDO)共识分型特征,探讨其与临床特征及术后转归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4月至2022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5例单侧肾上腺切除的PA患者,对其术后病理依据最新HISTALDO共识分型。比较HISTALDO分型和传统分型差异,分析不同分型临床特征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手术预后(primary aldosteronism surgical outcome,PASO)的差异。结果HISTALDO分型中67.6%为经典型,32.4%为非经典型。经典型组年龄、体重指数、最低血钾、空腹血糖、HbA 1C及免疫组化中阴性结节占比均低于非经典型组(均P<0.05);收缩压、舒张压、低钾血症患病率及24 h尿钾均高于非经典型组(均P<0.05)。依据PASO标准,总人群临床和生化完全缓解率分别为41.7%和83.3%。HISTALDO经典型组的临床和生化完全缓解率均明显高于非经典型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钾水平(OR=0.15,95%CI 0.03~0.84,P<0.05)和免疫组化中阴性结节占比(OR=0.20,95%CI 0.05~0.86,P<0.05)更低的患者,术后病理为经典型的概率更高,而经典型病理类型与临床和生化治愈独立相关(均P<0.05)。结论标准化的HISTALDO病理分型能够提高单侧PA病理诊断准确性,更好预测其疾病转归,为PA患者精准分层管理提供基础。
- 马国栋杨宇宏鲍美玲周春高秦超陶俊王敏严雨桐刘雨晴计铭钰周梅孙敏
- 关键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理诊断
- CT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胃癌内镜活检与术后病理学分型差异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评估基于CT影像组学的列线图预测胃癌内镜活检与术后病理Lauren分型差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根据内镜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是否一致将其分为一致组(n=77)与不一致组(n=49),同时按2∶1比例分为训练集与验证集。筛选临床预测因子,构建临床预测模型;于静脉期CT图像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L1正则化方法对特征进行筛选,以决策树、随机森林、逻辑回归3种机器学习(ML)算法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基于临床及最佳影像组学ML模型构建列线图;评估各模型及列线图的预测效能及其临床价值。结果患者年龄、血小板计数、动脉期CT值是预测胃癌内镜活检与术后病理分型不一致的独立因子。3种ML模型中,随机森林预测效能较好,其在训练集与验证集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5及0.724。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及列线图在训练集的AUC分别为0.764、0.835及0.884,在验证集分别为0.760、0.724及0.841;列线图在训练集与验证集均显示出较好的拟合度及临床实用性。结论基于CT影像组学列线图用于预测胃癌内镜活检与术后病理Lauren分型不一致性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 赵帅刘译阳刘思腾陈星枝袁梦晨尤亚茹黄陈翠高剑波
- 关键词:胃肿瘤X线计算机病理学
- 无精子症病理学分型及其染色体核型和Y染色体无精子因子微缺失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无精子症病理学分型及其染色体核型和Y染色体无精子因子(AZF)微缺失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广东省生殖医院接受睾丸穿刺活检的575例无精子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4例患者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和AZF检测。分析患者的睾丸病理结果、染色体核型以及AZF检测结果,再基于主要病理形态学特征进行分型,分析不同类型无精子症的染色体核型以及AZF结果。结果睾丸病理活检结果显示,575例无精子症患者中梗阻性无精子症237例(41.22%)、非梗阻性无精子症338例(58.78%)。其中非梗阻性无精子症包括唯支持细胞综合征198例、精子成熟阻滞121例、生精小管透明变性19例,不同类型患者生精小管内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的发育特征和分布不同。244例患者中染色体核型正常212例,染色体核型异常32例,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3例、Y染色体异常3例、性反转1例,染色体多态25例。AZF微缺失结果显示,244例患者中正常235例,异常9例,均为非梗阻性无精子症,AZFa+b+c区均缺失1例,AZFb+c区同时缺失3例,AZFb区缺失2例,AZFc区缺失3例。结论染色体核型异常和AZF微缺失主要存在于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说明遗传因素是生精细胞发育障碍的重要原因。因此,规范明确的病理分型是无精子症临床诊疗和研究的重要基础,遗传学检查和咨询亦必不可少。
- 王永霞李佩佩顾恒周冰燚
- 关键词:无精子症染色体核型无精子因子
- CT形态学特征在多原发性肺癌及腺体前驱病变不同病理学分型中的价值被引量:4
- 2024年
- 目的:分析多原发性肺癌(MPLC)及腺体前驱病变的临床影像学特征,探讨CT形态学特征在不同病理学分型中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83枚结节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节的影像学特征由人工智能肺结节分析软件自动获得,并由影像科医生再次进行人工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结节在肺内的分布、最大径、密度、边缘(毛刺、分叶)、内部有无空腔、胸膜牵拉及肿瘤的T分期和N分期。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病理学类型病灶最大径的差异,卡方检验比较不同病理类型CT形态学特征(结节类型、毛刺征、分叶征、胸膜牵拉、空腔)的差异。结果:37例患者中,女性占70.27%;仅有3例(8.11%)有吸烟史,所有患者均不合并肺气肿。29例(78.38%)患者具有2枚结节,8例(21.62%)患者同时检出2枚以上结节。所有病灶均为T1N0期。仅有4例(20.00%)患者癌胚抗原(CEA)水平升高。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原位腺癌(AIS)、微浸润腺癌(MIA)、浸润性腺癌(IAC)这四种不同病理学类型中,病灶最大径分别为(4.83±0.98)mm、(6.72±2.35)mm、(9.46±4.04)mm和(17.06±5.6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纯磨玻璃结节(pGGN)、混合磨玻璃结节(mGGN)在不同病理类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0.006)。形态学特征中病灶毛刺征、分叶征、胸膜牵拉、空腔在四种不同病理类型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结论:MPLC及腺体前驱病变具有一定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利用病灶内是否含有磨玻璃密度及其形态学特征能够对病灶的病理学类型进行初步判断。
- 徐文北邱慎满王梓又鲍毓孙潇楠唐鑫张磊丁涛孟闫凯徐凯
- 关键词:多原发肺癌
- ^(18)F-FDG PET/CT在常见原发性胃淋巴瘤组织病理学分型鉴别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 2023年
- 目的探讨^(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在常见原发性胃淋巴瘤(PGL)[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和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组织病理学分型鉴别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2年3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83例PGL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 其中男性39例、女性44例, 年龄范围为13~78岁, 中位年龄为56(48, 66)岁。根据组织病理学类型将患者分为DLBCL (46例)和MALT淋巴瘤(37例), 比较2种类型PGL患者的临床特征[性别、年龄、Lugano分期、B症状、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国际预后指数(IPI)、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简称Ki-67)水平]、影像特征(胃壁厚度、胃壁增厚类型、病变部位、胃壁形态、胃外浸润)、代谢参数[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病灶糖酵解总量(TLG)、肿瘤代谢体积(MTV)]间的差异。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 Q3)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代谢参数和胃壁厚度对鉴别DLBCL与MALT淋巴瘤的价值, 对各代谢参数判断疾病进展的最佳临界值进行分类;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 组间差异评估采用Log-rank法, 对可能影响无进展生存(PFS)期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 DLBCL较MALT淋巴瘤更易发生胃周浸润、胃腔肿块、胃窦受累、多部位受累和胃壁弥漫性增厚, 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8.7%对21.6%、21.7%对2.7%、71.7%对35.1%、54.3%对32.4%、43.5%对27.0%, χ^(2)= 3.99~11.56, 均P<0.05);DLBCL患者的胃壁厚度、TLG、SUVmax显著高于MALT淋巴瘤患者[20.5(13.0, 32.3)mm对12.0(10.0, 16.5)mm、603.2(138.8, 1 971.0)g对69.9(22.3, 208.3)g、23.4±11.5对6.6±3.9], 差异均有统计学
- 鲁心宇王云华马晓伟安荣臣虢红辉董楚宁向馨尹璇
- 关键词:氟脱氧葡萄糖F18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淋巴瘤
- 胸腺上皮性肿瘤的CT表现、Ki-67指数与WHO病理学分型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胸腺上皮性肿瘤(TETs)的CT表现、免疫组织化学Ki-67指数与WHO病理学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TETs患者的CT基本特征、定量参数值及Ki-67指数,按简化WHO分型将TETs分为低危组胸腺瘤(A、AB、B1型)、高危组胸腺瘤(B2、B3型)和胸腺癌3组进行统计学分析,再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低危组24例,高危组10例,胸腺癌组11例。不同病理学分型TETs的肿瘤形态、强化幅度CT值、邻近组织浸润(纵隔胸膜、心包、血管结构)、纵隔淋巴结肿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横断面最长径、密度是否均匀、有无钙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Ki-67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病理学分型TETs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TETs的病理类型,Ki-67指数与简化WHO分型具有相关性,可为临床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 高荣基杨哲张娟张宪臣朱建忠冯玲玲闫呈新
- 关键词:胸腺上皮性肿瘤病理学分型X线计算机
- 肝内胆管癌病理学分型新进展被引量:9
- 2022年
- 肝内胆管癌传统组织病理学分型主要是根据细胞学形态及细胞起源进行分类,其中95%为腺癌。近年来,有学者们根据组织学特征和细胞起源将肝内胆管癌分为大胆管型和小胆管型,并写入2019版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中,不同的分类方法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形态、免疫组化特征、分子特点以及不同的预后,本文就肝内胆管癌两种组织学分型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赵燕青董辉丛文铭
- 关键词:肝内胆管癌病理
- 脾脏错构瘤一例病理学分型及影像学表现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脾脏错构瘤不同病理类型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对1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脾脏错构瘤的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文献报道有影像学及病理学资料的脾脏错构瘤共125例,按组织病理学分为红髓型(109例)、白髓型(2例)、纤维型(6例)和混合型(8例),本例为红髓型。脾脏错构瘤CT平扫呈等或稍低密度,脂肪及钙化少见;MR平扫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纤维型呈低信号、其余类型呈高或稍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红髓型及混合型动脉期呈不均匀轻度强化或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持续强化,白髓型呈轻度强化,纤维型呈延迟性强化。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脾脏错构瘤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尤其是动态增强扫描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 谢刚李康
- 关键词:脾脏错构瘤病理学
- 基于年龄、远端转移情况、病理学分型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被引量:12
- 2021年
- 背景肺癌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预后较差,而年龄、远端转移情况、病理学分型与肺癌患者预后均有密切关系。原发性肺癌以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为主,目前通过大样本量数据分析年龄、远端转移情况、病理学分型与NSCLC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较少。目的基于年龄、远端转移情况、病理学分型分析NSCLC患者的预后,以期为临床诊疗NSCLC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2020年沧州市中心医院肿瘤科、呼吸科、心胸外科收治的NSCLC患者23731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患者预后指标。NSCLC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利用Graphpad Prsim软件、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曲线间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23731例患者中,最终死亡18231例(76.82%),其中15927例死于肺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50岁、50~65岁、M分期、外科手术、仅脑转移、仅淋巴结转移、鳞癌是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50岁患者7年累积生存率高于50~65岁、>65岁患者(P<0.05);50~65岁患者7年累积生存率高于>65岁患者(P<0.05)。仅骨转移患者7年累积生存率低于仅脑转移、仅肺转移、仅淋巴结转移患者,高于仅肝转移患者(P<0.05);仅脑转移患者7年累积生存率高于仅肝转移患者(P<0.05);仅肝转移患者7年累积生存率低于仅肺转移、仅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腺癌患者7年累积生存率高于鳞癌、大细胞癌患者(P<0.05);鳞癌患者7年累积生存率高于大细胞癌患者(P<0.05)。结论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众多,包括<50岁、50~65岁、M分期、外科手术、仅脑转移、仅淋巴结转移、鳞癌。<50岁患者预后最好,其次是50~65岁患者,>60岁患者预后最差;仅脑转移、仅肺转移、仅淋巴结转移患者预后较好,其次是仅骨转移患者,仅肝转移患者预后最差;腺癌患者预后最好,其次是鳞癌患者,大细胞癌
- 王秋桐周玮玮安跃震刘颖王明赵瑞
- 关键词:年龄病理学分型预后
相关作者
- 马信龙

- 作品数:1,066被引量:4,886H指数:29
- 供职机构:天津医院
- 研究主题:生物力学 META分析 股骨颈骨折 骨质疏松 柚皮苷
- 张义修

- 作品数:19被引量:243H指数:10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研究主题:腰椎间盘突出症 病理学 生物力学 病理学分型 腰椎
- 林梓桐

- 作品数:130被引量:265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 研究主题:锥形束CT CBCT 根管形态 根管治疗后 下颌恒切牙
- 冯世庆

- 作品数:403被引量:2,443H指数:24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研究主题:脊髓损伤 雪旺细胞 细胞移植 腰椎 大鼠脊髓损伤
- 林艳丽

- 作品数:11被引量:27H指数:4
- 供职机构: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病理诊断 冰冻切片 石蜡切片诊断 病理学分型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