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970篇“ 病原菌分离鉴定“的相关文章
- 切花菊花心褐化病原菌分离鉴定及抑菌药剂筛选
- 2025年
- 切花菊在采后储运过程中面临花心褐化问题,严重影响了切花的观赏价值和商品价值。由于该问题成批次暴发,推测为病原菌感染所致。为探究该问题成因并寻找解决方案,本研究对夏菊‘金扇’花心褐化现象进行了观察分析,采用科赫(Koch)法则分离鉴定病原菌,借助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确定病原菌种类,并通过平板抑菌试验和鲜切花处理试验筛选鉴定高效抑制剂。结果显示:花心褐化导致夏菊生产每年损失约10%;病原菌为高地芽孢杆菌(Bacillus altitudinis),其最适生长条件为pH=7.0和42℃。在评价的15种常用绿色低毒杀菌药剂中,80%乙蒜素为最优杀菌剂,其1 000倍稀释液可显著抑制其他2个品种菊花的花心褐化。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分离鉴定了导致切花菊花心褐化问题的病原菌,并筛选到绿色、低毒且高效的抑菌药剂,为防治切花菊采后花心褐化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 胡雅鑫郭梓婷方萍管志勇陈素梅陈发棣王利凯
- 关键词:切花菊病原菌分离鉴定乙蒜素
- 南昌市郊黄瓜棒孢叶斑病病原菌分离鉴定
- 2025年
- 以南昌市郊具有典型棒孢叶斑病症状的黄瓜病叶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致病性测定、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观测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等方法,研究了南昌市郊黄瓜棒孢叶斑病病原菌种类,以期为黄瓜棒孢叶斑病的田间快速诊断和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从黄瓜病叶中共分离获得32个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一致的菌株,其对黄瓜叶片均具有致病性。菌株在PDA培养基上的菌落正面灰白色至灰褐色,背面黄褐色,菌丝体致密,绒毛状。菌落平均生长速率10.0 mm·d^(-1)。分生孢子梗粗壮,直立或稍弯曲,单生,浅褐色,有隔膜;分生孢子圆柱形、倒棍棒形、纺锤形或“Y”字形,有多个假隔膜,大小为(22.8~137.8)μm×(4.1~12.9)μm,常单生,偶串生。菌株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与已报道的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相符。3个代表性菌株具有完全相同的rDNA-ITS、ACT和EF-1α基因序列,且与GenBank中C.cassiicola对应序列的同源性均为100%。在基于rDNA-ITS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代表菌株与多主棒孢霉(C.cassiicola)菌株聚为同一支,且支持率为100%。根据形态学特征和基因序列分析,将南昌市郊黄瓜棒孢叶斑病病原菌鉴定为多主棒孢霉(C.cassiicola)。
- 张金艺程淑媛王全兴刘冰蒋军喜熊桂红
- 关键词:黄瓜棒孢叶斑病病原鉴定
- 草莓细菌性冠腐病的病原菌分离鉴定与防治研究
- 2025年
- 草莓细菌性冠腐病是近年来国内草莓生产上新暴发的一种细菌性病害。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建德市,宁波市慈溪市,嘉兴市嘉善县和湖州市德清县设施栽培中的发病草莓为材料,分离并鉴定致病菌,并开展田间试验,探究5种生物菌剂的防病效果。经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全基因组测序及系统发育树分析,明确采集地草莓细菌性冠腐病的病原为荧光假单胞菌群。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种供试药剂中,贝莱斯芽孢杆菌ZN-S10对该病的防效最好,通过移栽时蘸根、移栽后灌根的施药措施,可有效降低草莓的死株率,防治效果接近70%。本研究结果可为科学预防和控制该病提供依据。
- 翟婧彭一文郑永利寿林飞吴慧明吴降星许燎原郑振浩冯晓晓
- 关键词:病原鉴定生物菌剂
- 灵芝木霉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抗病种质筛选
- 2025年
- 以染病灵芝菌袋和子实体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纯化法、ITS序列测序、平板对峙、菌袋筛选等方法,研究了灵芝木霉病病原菌的分类地位及抗病种质筛选,以期为木霉病的绿色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4个木霉菌株被鉴定为木霉属的3个种,D14和JY-2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JY-1为侧耳木霉(T.pleuroticola),Lv为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4个木霉菌株在平板上和袋料中的侵染性强弱表现基本一致,从种类上侵染性强弱表现为侧耳木霉>哈茨木霉>长枝木霉。不同灵芝菌株与4个木霉菌株的抗性情况明显不同。该研究成功筛选获得1个抗木霉病的优质灵芝菌株ZL18,为高抗性优质灵芝新品种的选育和木霉病的有效防治奠定基础。
- 贺黎铭蔡凌谢欣刘林秋余梦瑶罗霞
- 关键词:灵芝木霉抗性筛选
- 毛酸浆储藏病原菌分离鉴定和采后保鲜研究
- 2025年
- 以天然产物百里酚和毛酸浆为试材,利用百里酚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良好抑制作用的特性,采用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研究百里酚对毛酸浆采后果实保鲜作用,从而为毛酸浆保鲜提供了新的安全绿色的保鲜方法。结果表明,从毛酸浆的自然腐烂组织中提取分离出3种病原菌,分别为Botrytis californica、Cladosporium pseudochalastosporoides和Periconia celtidis。通过体外触杀试验发现,百里酚对3种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100μg/m L时,对3种病原真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9.77%、99.78%、100%。因此设计了添加百里酚的壳聚糖复合膜作为抗菌材料用于毛酸浆的采后保鲜。结果表明,百里酚壳聚糖膜能够有效抑制毛酸浆病原菌的生长,从而降低毛酸浆的腐烂率和失重率,百里酚壳聚糖复合膜处理的毛酸浆在保存14 d后腐烂率分别降低了56.06%、70.32%和36.90%。失重率降低了42.64%、28.18%和27.34%。营养成分测试结果表明,该复合膜对毛酸浆的总酚、总黄酮和花色苷含量有一定的保持作用。因此,含百里酚的壳聚糖复合膜可以有效延缓毛酸浆果实的腐败和营养成分的流失。
- 张珉畅张艳新郝佳楠秦建春林敏娟
- 关键词:毛酸浆采后贮藏保鲜效果
- 1例羊口蹄脓包病例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
- 2025年
- 本研究采用PCR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细菌分离鉴定的方法,对某养殖场病羊的皮肤组织和脓液的样本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四份痂皮样品均未检出羊痘、羊口疮及羊口蹄疫病毒;(2)两份口蹄脓液的细菌分离鉴定结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该菌株对多种药物敏感,但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不敏感。研究认为,本例羊口蹄脓包病例的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建议该养殖场加强对该病原菌的监测和防控,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 海丽宋越安雅雯陈琳方海尼斯格王娜戴伶俐陈梁婷钱琳娜杨斌萨茹丽
-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
- 永平县核桃叶斑病病原菌分离鉴定
- 2024年
- 对大理州永平县北斗乡梅花村核桃叶斑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和鉴定,从感病叶片材料中分离到6株真菌,致病力试验证实了Dlyp-3、4、6对核桃叶片均有致病能力,其中Dlyp-6对核桃叶片的致病能力最强,离体接种病斑面积达到了3.27cm^(2),其次为Dlyp-4,病斑面积达到了0.53cm^(2)。基于3株病原菌rDNA-ITS序列比对以及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Dlyp-3为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 wangensis)、Dlyp-4为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 oryzae)、Dlyp-6为附球霉属(Epicoccum thai-landicum)真菌。该研究可为该地区核桃叶部病害病原菌鉴定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 冯丽娜王冬梅冯小飞杨美荣杨紫江张雁东苏嗣杰
- 关键词:病原菌分离鉴定
- 柿炭疽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其防治药剂筛选
- 柿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柿炭疽病的发生严重影响柿产量与质量,并且会造成柿树整株死亡,明确病原是对病害进行有效防治的前提。本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柯赫氏法则验证、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柿炭疽病病原菌进行系统鉴定,在此基...
- 范芝蕊
- 关键词:炭疽病病原菌鉴定生物学特性防治药剂筛选
- 广西南宁圆叶葡萄污果病病原菌分离鉴定被引量:1
- 2024年
- 采用五点采样法连续3年调查广西南宁圆叶葡萄的污果病发病情况,并随机选择具有典型形态特征的单一病斑,刮取病斑组织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根据柯赫氏法则验证其污果病致病力,通过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手段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参试种植园中,2019—2021三年中圆叶葡萄‘Noble’的果穗污果病发病率分别达到92.00%、96.67%和97.33%,病情指数分别为62.13、67.46和66.40。从病斑组织中分离得到多株形态特征相近、具有污果病致病力的优势菌,选取其中代表性菌株GX-2216,经鉴定为蚜虫莫氏黑粉菌Moesziomyces aphidis,其与前期在附近地块‘巨峰’葡萄污果病病果上分离鉴定的病原菌亲缘较近,表明M.aphidis可能是当地污果病的优势病原菌,其能够在不同葡萄品种上引发污果病。
- 程雅芳黄秋凤陈国品曹慕明黄羽李玮
- 关键词:病原菌鉴定
- 银鼓鱼肠道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 2024年
- 银鼓鱼(Selenotoca multifasciata),又名多纹钱蝶鱼,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金钱鱼科(Scatophagidae)、钱蝶鱼属(Selenotoca),广泛分布于印度尼西亚、泰国、大洋洲及我国东海南部至南海和北部湾的沿海、河口地区。其体表有多个黑色圆点,体色呈亮白色,兼具观赏和食用价值。该鱼具有生长速度快、广盐、广温、可进行混养和密养等特点,养殖前景广阔,深受养殖户欢迎[1]。
- 陈攀刘龙勋沈华建刘豫皖林晨洁黄海
- 关键词:病原菌分离鉴定药敏试验体色鲈形目
相关作者
- 郑果

- 作品数:87被引量:259H指数:10
-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杀菌剂 毒力测定 马铃薯 防效 田间防效
- 李继平

- 作品数:128被引量:536H指数:12
-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马铃薯 杀菌剂 小麦 防效 毒力测定
- 王立

- 作品数:67被引量:287H指数:10
-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马铃薯 杀菌剂 防效 毒力测定 当归
- 惠娜娜

- 作品数:87被引量:349H指数:11
-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马铃薯 杀菌剂 毒力测定 防效 当归
- 华蓉

- 作品数:89被引量:6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 研究主题:菌株 食用菌 羊肚菌 金耳 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