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334篇“ 疾病活动“的相关文章
表征疾病活动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性免疫指数的生物标志物
本发明包括一种表征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EE)的疾病活动性的方法,其包括:获得与来自所述患者的血液、血清、血浆或尿液样品相关的数据集,其中所述数据集包括来自(b)至(g)中的每一个的代表所述血液、血清、血浆或尿液样品中的...
朱迪斯·安·詹姆斯梅利莎·伊丽莎白·芒罗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PNI与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 PNI)与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24年5月期间于河北省人民医院首次明确诊断为UC的患者117例。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内镜检查等结果。根据改良Mayo评分系统评估患者的疾病活动性。比较不同严重程度UC患者之间PN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 P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 to monocyte ratio, LMR)、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SII)的差异,并进行上述指标分别与Mayo评分的相关性分析,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估上述指标对UC活动的预测价值。结果:UC不同严重程度分组之间的PNI存在差异(P P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 (PNI) and disease 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UC).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117 patients who were first diagnosed with UC at Hebei General Hospital between September 2016 and May 2024. Data collected included patient demographic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laboratory tests, and endoscopic findings. Disease activity was assessed using the modified Mayo score. The 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 (PNI), 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 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 (PLR), lymphocyte to monocyte ratio (LMR), and 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 (SII) were compared across different severities of UC.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se biomarkers and Mayo scores were evaluated, and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curves were generated to assess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these indices for UC activity. Results: The differences in PNI across groups with varying disease severiti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P < 0.001). ROC
苏芮赵洋王宇博白云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预后营养指数疾病活动度
血清Cyr61、G3BP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疾病活动度和炎症的关系分析
2025年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富半胱氨酸血管生成诱导因子61(Cyr61)、半凝集素-3结合蛋白(G3BP)水平及其与临床疾病活动度和炎症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8月该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73例SLE患者(SLE组)和10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根据SLE疾病活动度指数(SLEDAI)评分将SLE患者分为低度活动度组(53例)、中度活动度组(72例)、高度活动度组(48例)。检测血清Cyr61、G3BP、自身抗体、补体C3、补体C4和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17]水平。分析Cyr61、G3BP与SLEDAI评分、炎症因子和常规实验室指标水平的相关性及Cyr61、G3BP诊断SLE的价值。结果 SLE组血清Cyr61、G3B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高度活动度组SLEDAI评分,血清Cyr61、G3BP、TNF-α、IL-6和IL-17水平高于中度活动度组和低度活动度组(P<0.05),补体C3、补体C4水平低于中度活动度组和低度活动度组(P<0.05)。高度活动度组和中度活动度组抗-dsDNA抗体、抗核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组蛋白抗体阳性率高于低度活动度组(P<0.05)。SLE患者血清Cyr61、G3BP水平与SLEDAI评分、抗-dsDNA抗体、抗核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组蛋白抗体、TNF-α、IL-6和IL-17呈正相关(P<0.05),与补体C3、补体C4呈负相关(P<0.05)。联合Cyr61、G3BP诊断SLE的曲线下面积为0.950,高于Cyr61、G3BP单独诊断(P<0.05)。结论 SLE患者血清Cyr61、G3BP水平均增高,且与SLE疾病活动度增加和炎症反应加剧有关,联合Cyr61、G3BP检测在SLE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
庞琳娜李旭艳孙聪慧刘玉兰徐连那
关键词:疾病活动度炎症
加味芍甘附子汤联合甲氨蝶呤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疾病活动度、类风湿因子及血清IL-17、IL-6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究加味芍甘附子汤辅助方案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应用疗效。方法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在医院随机选取活动期RA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5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芍甘附子汤。对比两组的治疗疗效、中医证候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检测两组外周血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6(IL-6)和干扰素γ(IFN-γ)]、RF浓度,并采用疾病活动性评分标准(DAS28)对患者进行监测。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3项主症、3项次症得分均低于对照组,血清IFN-γ、IL-6、IL-17、RF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24周及36周后,观察组DAS28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芍甘附子汤联合甲氨蝶呤可以有效降低活动期RA患者的疾病活动度、血清炎症因子及RF水平,提高治疗疗效。
李培虎付小娟肖剑伟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甲氨蝶呤疾病活动度类风湿因子
IgA肾病患者FABP1和FABP4水平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患者脂肪酸结合蛋白1(FABP1)和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水平与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9月该院收治的IgA肾病患者24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健康的志愿者24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研究对象的收缩压、舒张压、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TP)、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血肌酐(Scr)、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血浆清蛋白(ALB)、FABP1、FABP4、IgA和补体C3(C3)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观察组血清FABP1、FABP4水平与IgA、C3、Scr、ALB和收缩压、舒张压、24 h UTP、eGFR、TC、TG、HDL-C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IgA肾病患者疾病活动性的因素。结果观察组血清FABP4、IgA、C3、TC、TG和Scr水平以及收缩压、舒张压、24 h UTP显著高于对照组,而FABP1、eGFR、ALB和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肾内活动性指数得分将观察组患者分为高分组(得分≥7分)174例和低分组(得分<7分)66例;与低分组相比,高分组血清FABP4、IgA和C3水平明显升高,FABP1、ALB水平和eGFR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gA肾病患者血清FABP1水平均与IgA、C3、Scr水平及收缩压、舒张压、24 h UTP、TC和TG呈负相关(P<0.05),与eGFR、HDL-C和ALB水平呈正相关(P<0.05);血清FABP4水平均与IgA、C3、Scr水平和收缩压、舒张压、24 h UTP、TC和TG呈正相关(P<0.05),与eGFR、HDL-C和ALB水平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FABP4、IgA、C3水平升高是影响IgA肾病患者疾病活动性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FABP1和ALB水平升高及eGFR增大是影响IgA肾病患者疾病活动性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IgA肾病患者血清FABP1水平降低,FABP4水平升高,二者与IgA肾病患者疾病活动性关系密切�
苏宇张健宋晓英
关键词:IGA肾病疾病活动性
血清IMA、LRG、NGAL与克罗恩病患者疾病活动度和黏膜愈合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探讨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富亮氨酸α-2糖蛋白(LRG)、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与克罗恩病(CD)患者疾病活动度和黏膜愈合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宝鸡高新医院收治的CD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简化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将CD患者分为活动组(81例)和缓解组(69例),活动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34例)、中度组(27例)和重度组(20例),根据CD简化内镜评分(SES-CD)将CD患者分为黏膜愈合组(67例)和黏膜未愈组(83例)。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IMA、LRG、NGAL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评估血清IMA、LRG、NGAL与CD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CD患者黏膜愈合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MA、LRG、NGAL对CD患者黏膜愈合的预测价值。结果活动组血清IMA、LRG、NGAL水平显著高于缓解组(均P<0.05)。中度组血清IMA、LRG、NGAL水平高于轻度组,重度组血清IMA、LRG、NGAL水平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IMA、LRG、NGAL与活动组病情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均P<0.05)。黏膜未愈组血清IMA、LRG、NGAL水平高于黏膜愈合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MA、LRG、NGAL水平升高均是CD患者黏膜未愈合的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MA、LRG、NGAL预测CD患者黏膜愈合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1、0.653、0.752,血清IMA、LRG、NGAL三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855,高于三者单独预测。结论血清IMA、LRG、NGAL水平与CD患者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三指标联合检查对CD患者黏膜愈合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沈跃王佳心李莉
关键词:克罗恩病缺血修饰蛋白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度与气象因素的相关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气象因素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病人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pSS病人525例的临床资料及入院时月均气温、月均相对湿度、月均气压、月均风速和月总降雨量等气象因素资料。基于欧洲风湿病联盟pSS疾病活动性指数(ESSDAI)得分,将病人分为疾病稳定组281例(ESSDAI<5分)和疾病活动组244例(ESSDAI≥5分),比较2组病人相关临床指标及入院时气象因素差异,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各因素对pSS疾病活动度的影响。结果:稳定组病人入院时月平均相对湿度、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及类风湿因子阳性率均低于活动组(P<0.05~P<0.01),入院时月平均气温、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补体C3水平均高于活动组(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类风湿因子阳性、红细胞沉降率升高、月平均气温降低均为pSS疾病活动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低环境温度可能增加pSS疾病活动度,pSS病人应保持其生活环境温暖干燥,采取适当的方法预防疾病活动
黄鸿影陈琳洁王丽丽王信
关键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气象因素疾病活动度
不同证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体质与疾病活动度差异分析
2025年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证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体质与疾病活动度的差异。方法:将27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照寒、热证型分组,其中寒证139例,热证133例。收集患者资料,建立并录入数据库,利用SPSS软件分析两组间差异。结果:两组性别比较,寒证组女性人数显著高于热证组(P﹤0.05);两组年龄比较,热证组年龄显著高于寒证组(P﹤0.05)。两组体质分布比较,两组间阳虚质、气虚质、湿热质、阴虚质、气郁质和血瘀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平和质、痰湿质和特禀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免疫炎症指标、疾病活动度、预后不良因素频率上比较,热证组均显著高于寒证组(P﹤0.05)。结论:寒、热证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有各自体质倾向,热证患者疾病活动、发生预后不良频率明显高于寒证患者。临床根据患者证型、体质可以判断预后,进行早期防治。
张莉萍张金山范静徐宇
关键词:寒证热证中医体质疾病活动度
肌骨超声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疾病活动度的评估价值
2025年
目的:探究肌骨超声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疾病活动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3年8月—2024年8月宣恩县人民医院收治的RA患者10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肌骨超声检查,采用201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及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相关标准,并结合RA患者临床资料、辅助检查结果,将107例RA患者分为A组(缓解期,n=50)、B组(活动期,n=57),分析不同疾病活动度RA患者的肌骨超声参数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RA患者疾病活动度与肌骨超声参数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RA活动期的预测因素。结果:B组的滑膜增生、滑膜内血流信号、关节积液和骨侵蚀等肌骨超声参数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滑膜增生(OR=2.221,95%CI=1.012~4.874)、滑膜内血流信号(OR=1.738,95%CI=1.214~2.488)、关节积液(OR=2.297,95%CI=1.018~5.183)和骨侵蚀(OR=1.592,95%CI=1.138~2.225)等肌骨超声参数可作为RA活动期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基于该logistic回归模型的预测概率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为0.981(95%CI=0.965~0.998),灵敏度为93.72%,特异度为97.33%。结论:肌骨超声可良好评估RA患者疾病活动度,具备较高的预测效能,值得临床应用。
王如辉姚鸿娴陈澜冯露
关键词:超声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活动度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使用生物制剂治疗后疾病活动度影响因素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使用生物制剂治疗后疾病活动度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1至7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9例AS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规律的生物制剂治疗>6个月且达到稳定期,无新发关节外表现或症状恶化。根据治疗后Bath AS疾病活动度指数(BASDAI)分为<4分88例(低活动组)和≥4分21例(高活动组)。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形式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生活习惯、心理状况等数据,比较低活动组与高活动组AS患者调查内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S患者使用生物制剂治疗后疾病活动度的影响因素。结果与高活动组比较,低活动组女性、吸烟比例均较低,运动频率<3次/周以及偶尔感到紧张或痛苦、对以往感兴趣的事情一直感兴趣、一直或经常能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并因此开怀、一直或经常感到愉快的比例均较高,生物制剂使用时间较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控制年龄、体质指数、病程、合并使用其他药物、生物制剂种类、入睡时间、运动频率、血压等混杂因素后,发现女性(OR=9.782)、生物制剂使用时间(OR=0.899)、吸烟(OR=5.273)以及对以往感兴趣的事情现在只有一点兴趣(OR=21.461)均是AS患者使用生物制剂治疗后疾病活动度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性别、生物制剂使用时间、吸烟、心理状况对AS患者使用生物制剂治疗后疾病活动度均有影响。
王赛赛祁金文王天乐邹玉琼胡林均程迪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生物制剂心理状况

相关作者

李小峰
作品数:563被引量:2,223H指数:18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类风湿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甲氨蝶呤 关节炎
徐胜前
作品数:305被引量:1,345H指数:16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类风湿关节炎 骨质疏松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强直性脊柱炎 骨密度
张莉芸
作品数:310被引量:1,213H指数:17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类风湿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风湿性疾病 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武丽君
作品数:344被引量:720H指数:12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类风湿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强直性脊柱炎
张卓莉
作品数:394被引量:2,519H指数:2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类风湿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痛风 结缔组织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