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01篇“ 疼痛控制“的相关文章
多模式镇痛策略在儿科术后疼痛控制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5年
观察多模态止痛治疗小儿术后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本院2023年1月-2023年6月住院的小儿外科住院病人60例,随机分成30例,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疼痛评分,生命体征,镇痛药副反应发生率,致痛因子,腰椎机能的改变。结果 实验组在各时间点的躯体疼痛感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在T1至T4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5-羟色胺和白介素6在T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P物质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在前屈、后伸、左屈、右屈等指标的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模式镇痛策略在儿科术后疼痛控制中具有显著效果,不仅能有效降低疼痛感,还能维持稳定的生命体征,减少不良反应,改善腰椎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
韩红燕
关键词:多模式镇痛
循证理论指导下疼痛护理对环形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控制的临床研究
2025年
循证理论指导下疼痛护理对环形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控制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0月本院收治的形混合痔手术患者102例,分为2组,均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理论指导下疼痛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术后数字疼痛评分法(NRS)评分、术后恢复时间、并发症率比较(P〈0.05);两组血清前列腺素E2( PGE2 )、P物质(SP)、神经肽Y(NPY)指标比较(P〈0.05)。结论 循证理论指导下疼痛护理效果理想,可缩短恢复进程,且能下调疼痛介质水平,有推广价值。
朱佳飞
关键词:环形混合痔疼痛护理疼痛控制
基于循证护理的疼痛控制模式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的作用
2025年
分析基于循证护理的疼痛控制模式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纳入2020年1月-2024年10月下肢骨折患者138例,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6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开展基于循证护理的疼痛控制模式。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采取基于循证护理的疼痛控制模式,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徐兰花
关键词:下肢骨折术后疼痛管理循证护理
多维度疼痛护理干预对肝癌患者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术后疼痛控制的研究进展
2025年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经错过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期,目前临床上对肝癌晚期患者多采用介入治疗。但是术后疼痛等并发症会导致患者产生不良情绪,降低生活质量。本文对肝癌患者行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后疼痛的概述和特点、肝癌术后疼痛评估工具及护理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术后疼痛管理提供参考。
况明茜姚芝玲李珍
关键词:肝癌疼痛护理
ERAS理念下分级疼痛管理模式对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疼痛控制的效果评价
2025年
本研究旨在评价ERAS理念分级疼痛管理模式对经皮肾镜碎石术病人疼痛管理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纳入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ERAS理念分级疼痛管理模式进行护理,主要包括多模式镇痛,前期活动推进,个体化心理辅导以及个性化营养指导等;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护理模式。结果 VAS、SAS、SDS及PSQI等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均<0.05。观察组eGFR,UTI亦呈现好转趋势。术后恢复指标方面,观察组在ADL、PONV和FirstUp等指标上恢复更快,P值均<0.05。结论 ERAS理念分级疼痛管理模式可有效减轻经皮肾镜碎石术病人术后痛苦,促进病人早期活动及术后康复,有临床推广价值。
蓝丹梅
关键词:经皮肾镜碎石术疼痛管理术后恢复
疼痛控制护理在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5年
针对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分析研究有效的疼痛控制护理策略是否能够显著改善其康复效果。方法 研究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表现,探索了加强疼痛管理是否能改善膝关节骨折手术的治疗效果。研究人员在2023年招募了62名手术患者,并将他们平均分配到标准护理组和强化护理组,后者在常规照护之外还接受了专门的疼痛控制方案。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接受疼痛控制护理的观察组在多个方面表现优于仅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接受强化疼痛管理的患者在各个康复指标上都取得了显著进步,包括疼痛程度降低、关节活动能力提升、住院时间缩短,以及术后并发症减少。结论 膝关节骨折手术后实施疼痛控制护理策略,不仅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还可显著提升关节功能恢复和整体康复进程。
全洪菊
关键词:膝关节骨折手术疼痛评分功能评分
疼痛管理护理路径在外科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疼痛控制效果的影响
2025年
评估在外科骨折患者管理中,实施以疼痛管理护理路径为主的获益情况。方法 录入的90例外科收治的骨折患者,纳入时间2024年1月-12月,将这些病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个组别,即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而实施疼痛管理护理路径模式,归于观察组,对比不同组别的整体成效。结果 汇总VAS、PSQI评分发现,干预前两组基数一致(P>0.05);实施有效措施后,观察组的分数值降低趋势十分显著(P<0.05);整理心理变化的相关数据,两组干预前未见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分数值降低趋势显著(P<0.05);统计心理弹性的相关数据,干预之前两组的数据相差不大(P>0.05);实施有效管理措施后,观察组的整体水平均升高,主要体现在乐观、坚韧和自强方面,与对照组有差异(P<0.05);统计满意度情况,观察组的97.78%,对照组84.44%,有意义(P<0.05)。结论 在外科骨折患者的护理中,实施疼痛管理护理路径模式,可有效缓解病人的疼痛感,改善睡眠质量,提高心理弹性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凸显其干预优势和价值,可提倡。
苏如那
关键词:外科骨折疼痛感
疼痛护理在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控制及改善睡眠质量中的应用分析
2025年
目的 探讨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的疼痛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94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疼痛护理+常规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四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疼痛症状、睡眠质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康复效果、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对于康复护理的依从性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比对照组高,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对照组低(均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康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四肢骨折患者的治疗恢复期间,疼痛护理的有效开展,能够有效加强术后疼痛控制,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进而改善其睡眠质量。
黄清清康晓强王慧灵李晓茵
关键词:四肢骨折疼痛护理睡眠质量
系统性疼痛护理结合自我效能干预对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疼痛控制加强的效果观察
2025年
针对恶性肿瘤放化疗系统性疼痛护理辅助自我效能干预实践效果的观察。方法 2021年1月-2023年1月,纳入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主体,统计80例,随机分配入组,各40例,对照组纳入病例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系统性疼痛护理+自我效能干预,评估两组指标。结果 评价癌痛程度,研究组较低(P<0.05);评价自我效能感,研究组较高(P<0.05);评价睡眠质量,研究组较低(P<0.05);评价生活质量,研究组较高(P<0.05)。结论 针对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而言,系统性疼痛护理+自我效能干预可实现护理最优化,利于提升自我效能感,促进癌痛程度减轻,提高睡眠及生活质量,具较高的运用价值。
王慧
关键词:恶性肿瘤自我效能干预癌痛
不同麻醉方式对重症患者手术后疼痛控制的影响研究
2025年
分析并比较不同麻醉策略在重症病患术后疼痛管理中所产生的不同影响。方法 在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选取9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重症病患,分为全麻组和联合组,每组45例。全麻组实施插管全身麻醉方案,联合组采用腰硬联合阻滞复合浅全身麻醉方案。比较两组病患的麻醉指标、麻醉效果、疼痛程度、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相较于全麻组,在麻醉生效、术后意识恢复及术后完全清醒时间方面均有所缩短,P<0.05。联合组的麻醉效果表现出更高的优良率(97.78%),高于全麻组(80.00%),P<0.05。联合组术后2h、24h时疼痛得分值低于全麻组,P<0.05。联合组术后的心率与平均动脉压低于全麻组,P<0.05。联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44%)显著低于全麻组(17.78%),P<0.05。结论 腰硬联合阻滞复合浅全身麻醉在重症病患的手术治疗中展现出了诸多优势,包括诱导迅速、苏醒时间短、麻醉效能优异、疼痛控制良好、血流动力学波动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特点,在临床实践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翟强
关键词:腰硬联合阻滞浅全身麻醉疼痛程度血流动力学参数

相关作者

王峻
作品数:26被引量:289H指数:9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疼痛管理 疼痛控制 创伤 创伤骨科 术后疼痛
王君慧
作品数:35被引量:246H指数:10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研究主题:超前镇痛 疼痛控制 护理 开胸术后 急性疼痛
侯丽莉
作品数:17被引量:187H指数:6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疼痛控制 创伤 疼痛教育 疼痛管理 创伤骨科
汪晖
作品数:153被引量:2,490H指数:25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研究主题:护士 护理管理 护理 影响因素 护理质量
董翠萍
作品数:63被引量:457H指数:15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超前镇痛 疼痛控制 食管癌 开胸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