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82篇“ 疗效监测“的相关文章
靶向鞘磷脂受体S1PR1 PET探针在制备治疗帕金森病疗效监测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靶向鞘磷脂受体S1PR1PET探针在制备帕金森病治疗的疗效监测产品中的应用。所述靶向鞘磷脂受体S1PR1PET探针为[<SUP>18</SUP>F]TZ4877探针,本发明应用靶向鞘磷脂受体S1PR1PET探...
金红军叶佩贞
<SUP>18</SUP>F-FDG PET定量在模拟失重环境以及制备治疗失重小鼠疗效监测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SUP>18</SUP>F‑FDG PET定量在模拟失重环境以及制备治疗失重小鼠疗效监测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应用<SUP>18</SUP>F‑FDG PET显像评价失重或模拟失重机体的心肌葡萄糖代谢功能及监...
金红军杨敏
一种可穿戴式药物疗效监测设备
本发明涉及药物疗效监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穿戴式药物疗效监测设备,包括穿戴服,所述穿戴服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臂套,左侧所述臂套的一侧设置有微型监测控制器,所述微型监测控制器的上表面连接有监测操作箱,所述监测操作箱的...
刘丽
高敏HBV DNA检测技术在低病毒血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疗效监测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探讨采用高敏HBV DNA检测技术在低病毒血症(LLV)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治疗疗效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诊治的200例CHB患者,纳入患者均接受恩替卡韦(ETV)治疗48 w或以上,对获得完全病毒学应答(CVR)患者继续口服ETV治疗,对未获得CVR患者,均改为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治疗,观察48周。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高荧光质量PCR(fq-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结果在200例经ETV治疗48 w的CHB患者,经fq-PCR检测发现CVR者145例(72.5%),血清HBV DNA载量>2000 IU/mL(PR)者13例(6.5%),血清HBV DNA载量在21~2000 IU/mL(LLV)者42例(21.0%);在TAF继续治疗48 w末,经qPCR检测发现PR组获得CVR者13例(100.0%),而经fq-PCR检测发现只有5例(38.5%,P<0.05),LLV组则分别为41例(97.6%)和30例(71.4%,P<0.05),fq-PCR检测两组CVR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662,P<0.05);PR组和LLV组血清AST和ALT水平均正常,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LLV组血清HBV DNA载量为(125.6±114.2)IU/mL,显著低于PR组【(370.4±217.8)IU/mL,P<0.05】。结论采用高敏PCR检测技术可以帮助发现接受抗病毒治疗而处于LLV状态的CHB患者,以帮助临床做出治疗决策,其临床意义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陈婷婷丁蓉姬文莉吴梦秋
关键词:恩替卡韦
一种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疗效监测和剂量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疗效监测和剂量控制方法,属于生物医学超声领域。该方法利用双频复用技术激励单一聚焦换能器构建双频HIFU消融治疗系统,并在HIFU治疗声场外进行组织散射差频声压的正交检测;引入...
马青玉郭各朴俞婧雯涂琪
AFP、PIVKA-Ⅱ、Ferritin联合应用在肝癌诊断及疗效监测的效能评价
目的评价单独及联合应用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铁蛋白(Ferritin)指标在肝癌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10个月内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核医学科就诊的体检、门诊、住院患者的AF...
倪凯茹洪智慧
AFP、PIVKA-Ⅱ、Ferritin联合应用在肝癌诊断及疗效监测中的效能评价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评价单独及联合应用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铁蛋白(Ferritin)指标在肝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10个月内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核医学科就诊的体检、门诊、住院患者的AFP、PIVKA-Ⅱ、Ferritin检测数值,按照临床诊断信息分为健康体检组(74例)、肝炎肝囊肿组(63例)、肝硬化组(40例)、腺瘤增生组(76例)及肝癌组(788例),比较各指标在各肝相关分组中的表达水平差异。通过Passing-Bablok回归性分析及Kappa分析评价AFP与PIVKA-Ⅱ的应用特性。通过ROC曲线及Kappa分析比较各指标单独及联合应用在诊断肝恶性肿瘤的效能。比较各指标对肝恶性肿瘤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3指标在各分组中的表达差异明显,AFP在健康人群阳性检出率为4.05%,在肝癌组阳性检出率为57.61%;PIVKA-Ⅱ在健康体检组阳性检出率为4.05%,在肝癌组阳性检出率为64.47%;Ferritin在健康体检组阳性检出率为12.16%,在肝癌组阳性检出率为34.90%。分析AFP与PIVKA-Ⅱ指标相关性,Y=0.0786 X+1.5675,线性度偏差显著;一致性分析,Kappa值为0.381,一致性一般。多指标联合应用在肝癌组的诊断效能高于单一指标,ROC曲线下面积为0.802,在腺瘤增生+肝癌组中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1;在肝癌诊断中,AFP、Ferritin、PIVKA-Ⅱ3项联检的灵敏度为88.96%,特异性为80.24%,高于单项目检测的灵敏度,在良恶性肿瘤诊断中,3项联检的灵敏度为82.52%,特异性为78.53%。3指标在肝癌治疗前后差异明显,AFP在治疗前后中位数由4.11ng/mL下调至3.2ng/mL,Ferritin在治疗前后中位数由244ng/mL下调至223ng/mL,PIVKA-Ⅱ在治疗前后中位数由161mIU/mL下调至24.78mIU/mL;秩和检验分析治疗前后数值差异,AFP:P<0.0247;Ferritin:P<0.4842;PIVKA-Ⅱ:P<0.0001,AFP、PIVKA-Ⅱ指标变化有更强的临床一致性和预后指导价值。结论3项传统肝癌检测指标在良恶性疾病中表达差异明显,其�
倪凯茹高晨慧颜士健洪智慧
关键词:异常凝血酶原铁蛋白肝癌疗效监测
原发性喉癌患者血清TXNIP、BIRC5水平在临床分期判断及疗效监测中的价值
2024年
目的 探讨原发性喉癌(PLC)患者血清硫氧还蛋白结合蛋白(TXNIP),凋亡抑制因子5(BIRC5)水平在临床分期判断及疗效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6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68例PLC患者为PLC组,将80例良性病变患者设为良性肿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根据RECIST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将PLC组患者分为治疗有效组(50例)和治疗无效组(1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血清TXNIP、BIRC5水平;TXNIP、BIRC5对PLC分期诊断效能及PLC患者疗效预测效能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 PLC组和良性肿瘤组患者血清TXNIP、BIRC5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组血清TXNIP水平[(99.52±14.12)pg/mL]显著高于治疗无效组[(85.19±15.1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1,P<0.05),BIRC5水平[(15.26±3.65)pg/mL]显著低于治疗无效组[(19.13±3.7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33,P<0.05)。早期PLC患者血清TXNIP水平[(101.39±12.85)pg/mL]显著高于晚期患者[(91.27±13.3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54,P<0.05),BIRC5水平[(14.43±3.07)pg/mL]显著低于晚期患者(17.74±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39,P<0.05)。血清TXNIP、BIRC5诊断PLC分期的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9(95%CI:0.718~0.909)、0.795(95%CI:0.679~0.883),灵敏度分别为81.58%、89.47%,且TXNIP、BIRC5联合诊断PLC分期的AUC为0.899(95%CI:0.802~0.959),灵敏度为94.74%;血清TXNIP、BIRC5预测PLC患者疗效的AUC分别为0.818(95%CI:0.705~0.901)、0.761(95%CI:0.642~0.856),二者联合AUC为0.921(95%CI:0.830~0.973),具有更高的预测效能(P<0.05)。结论 TXNIP在PLC患者血清中呈低表达,BIRC5PLC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TXNIP和BIRC5二者联合检测对PLC分期的诊断和PLC患者疗效的预测具有一定效能。
魏媛媛熊浪周林
关键词:疗效预测
血乳酸FGF21在儿童线粒体脑肌病诊断与疗效监测中作用及意义
2024年
目的:分析血乳酸、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在儿童线粒体脑肌病(ME)诊断与疗效监测中作用及意义。方法:按照1∶1∶1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2月昆明市儿童医院收治的47例儿童ME患儿(ME组)、47例非线粒体病的肌肉病患儿(肌肉病组)及47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给予ME患儿饮食和运动指导、左乙拉西坦、艾地苯醌、维生素C、叶酸、辅酶Q10等对症治疗,治疗后3个月评估疗效,根据疗效将ME患儿分为控制与未控制亚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留取空腹血标本,以美国YSI 1500 SPORT型血乳酸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盒检测血乳酸水平,以酶联免疫吸附法及酶标仪检测血清FGF21水平。比较3组治疗前血乳酸、FGF21,使用交互作用系数γ与OR值分析血乳酸、FGF21对儿童ME易感性影响的交互作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乳酸、FGF21诊断儿童ME的价值,并比较ME不同疗效患儿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血乳酸、FGF21、Newcastle线粒体病评分量表(NMDAS)评分变化,Pearson分析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血乳酸、FGF21降低值与NMDAS评分降低值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E组血乳酸、FGF21升高(t=13.901、38.082,P<0.05);与肌肉病组相比,ME组血乳酸、FGF21升高(t=12.734、35.696,P<0.05);对照组、肌肉病组血乳酸、FGF21相比,无明显差异(t=0.821、1.326,均P>0.05);交互作用分析显示,血乳酸、FGF21共存所致OR值为1350.500,回归系数为7.208,交互作用OR值<两单独因素OR值的乘积,为次相乘模型,γ=1.535>1,血乳酸对FGF21的效应具有正向交互作用;ROC曲线显示,血乳酸+FGF21诊断儿童ME的AUC为0.904,高于血乳酸的0.839及FGF21的0.719,其诊断敏感度为78.72%,特异度为87.23%;病情获得控制患儿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血乳酸、FGF21、NMDAS评分低于未控制患儿(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乳酸、FGF21治疗后1个月降低值、治疗后3个月降低值与NMDAS评分治疗后
王左华王惠萍王春霞张霞聂文莎郑宇霞
关键词:血乳酸儿童线粒体脑肌病疗效监测
血清CD147,FGA,PSA检测在结直肠癌辅助诊断和疗效监测中的价值
2024年
目的探究血清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纤维蛋白原α链(FG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对结直肠癌(CRC)的辅助诊断和疗效监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138例CRC患者作为CRC组,另选取同期结直肠良性疾病者146例作为良性组。ELISA检测血清CD147和FGA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PSA。根据术后化疗疗效分为有效组(n=105)和无效组(n=33)。CRC术后化疗疗效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OC对血清CD147、FGA、PSA对CRC的诊断价值及对CRC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进行分析。结果与良性组相比,CRC组血清CD147、FGA、PSA水平均显著较高(t=10.359、9.104、11.161,P<0.05)。无效组化疗前后血清CD147、FGA、PSA水平均明显较有效组高(P<0.05)。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在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方面存在显著差异(χ^(2)=6.195、4.108、7.468,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血清CD147(OR=1.428)、FGA(OR=1.241)、PSA水平(OR=1.634)、临床分期(OR=1.326)、淋巴结转移(OR=2.055)为CRC术后化疗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血清CD147、FGA、PSA联合诊断CRC的敏感度为83.33%、特异度为81.51%、AUC为0.894;血清CD147、FGA、PSA联合预测CRC术后化疗无效的敏感度为87.88%、特异度为82.86%、AUC为0.894。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D147、FGA、PSA水平均明显较高,血清CD147、FGA、PSA联合对结直肠癌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且对结直肠癌术后化疗疗效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王德超杨田刘云华笪荣峰沈永祥张万里
关键词:结直肠癌疗效监测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相关作者

杜爱芳
作品数:211被引量:849H指数:15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捻转血矛线虫 弓形虫 疗效监测 秀丽隐杆线虫 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鞠熀先
作品数:334被引量:435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研究主题:生物传感器 生物传感 纳米探针 微电极 免疫分析
周前进
作品数:76被引量:116H指数:7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
研究主题:引物 探针 环介导等温扩增 试纸条 捻转血矛线虫
王素华
作品数:29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鸡球虫 捻转血矛线虫 鸡柔嫩艾美耳球虫 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疗效监测
宦怡
作品数:467被引量:2,714H指数:23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CT 扩散加权成像 螺旋CT 前列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