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81篇“ 电影符号“的相关文章
- 电影符号学理论下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解读
- 2025年
- 从电影符号学的理论视角来看,《长安三万里》通过丰富的自然象征、社会象征和人物象征,展现了盛唐时期的人文风貌和社会现实。影片围绕高适和李白等著名诗人展开,通过艺术化的象征手法,巧妙地展现了唐代宫廷文化、诗词雅趣及权谋斗争等元素,构建了一幅生动的唐代社会图景。此外,影片通过对山水景观的细致描绘,深入剖析了社会现象与人物命运,传达出复杂的主题,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对权力与人际关系的讽刺。这使得观众在领略盛唐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同时,也能从这些象征意义中获得深层次的思考与共鸣。基于此,本文以电影符号学为基点,对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中的符号运用进行深入分析与解读,旨在揭示其背后蕴含的文化逻辑和审美价值,从而为观众提供一种全新的观影体验和文化阐释。
- 陈超群
- 关键词:电影符号学动画电影
- 成长的救赎——电影符号学视野下的《秋决》
- 2025年
- 影片《秋决》具有丰富的人物符号和文化符号,它们共同构筑了故事中的人物的成长主题,也展示了人物在现代社会语境下所蕴含的深层意义与复杂面貌,对于理解成长、文化传承及文化交融等方面有着重要启示。电影符号学方法为解析这部影片提供了新视角,不仅作用于影片表层内容的分析,更可深入挖掘影片所蕴涵的独特的文化内涵。
- 高畅
- 关键词:电影符号学传统文化成长主题
- 电影符号学视域下类型电影的先锋性——以《河边的错误》为例
- 2025年
- 《河边的错误》作为一部剧情犯罪类型题材的电影,注重形式上的实验性和对主题的反叛性。从符号学出发,影片在视觉符号、听觉符号和场景符号的建构上,都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叙事暧昧,侧重对案件背后人的精神状态和社会现象的剖析;同时通过运用这些符号元素,展现理性与非理性的对抗,让一个侦探类型电影呈现出荒诞的先锋性效果。影片不仅收获票房成功,还彰显出先锋性特质,在一定程度上为类型电影的突破与创新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 徐卓吕兴
- 关键词:符号学类型电影先锋性
- 电影符号学之后: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国电影理论的发展路径
- 2025年
- 由法国电影研究者的重要理论及论述,不难窥得电影理论尤其是电影符号学在法国内部的转向或说发展与变迁。美学的研究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受到重视。电影符号学的式微、文化研究的介入,则使得学者们从专注于对电影文本的分析转变为侧重于对文化议题的研究。德勒兹把影像当作现象,对其进行分类,而在这之后,朗西埃的影像美学才进场,从而开始处理影像、政治与美学的关系。如今论及电影美学,无法跟传播、媒体分开。梳理20世纪80年代起法国电影理论的发展脉络,也有望为中国电影理论话语体系的建构拓展思考空间。
- 曾雯
- 关键词:电影符号学现象学逻辑哲学政治美学
- 电影符号学视域下《江湖儿女》的视觉符号演变
- 2025年
- 张津豪
- 从电影符号学视角思考悬疑剧的架构
- 2025年
- 郑晨
- 麦茨早期电影符号学理论新探
- 2024年
- 1964年到1968年是克里斯蒂安·麦茨电影符号学思想形成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他的理论呈现为现象学与结构主义之间的对话,这既是巴赞时代到麦茨时代的过渡,也构成写实主义主导的象似性理论到语言学主导的“理据性”符号理论的过渡。麦茨首次明确提出电影与语言的类比,解决了长期困扰电影研究的现象学问题。他开创了一种实证性的经验主义方法,既依赖于模型又根据具体情境和历史限定对模型进行修订和更新,比如“大组合段”理论。尽管后理论和德勒兹主义对电影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麦茨的理论框架仍具有启示意义。
- 王年军
- 关键词:电影语言结构主义电影符号学
- 电影符号学视域下的《血观音》
- 2024年
- 电影符号学是把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符号系统和表意现象进行研究的学科,电影《血观音》中丰富的电影符号为观者提供了广阔的解读空间。本文运用电影符号学原理,从电影符号学应用和影片象征符号分析两方面对《血观音》中符号的内涵意义进行阐释。希望通过对其中电影符号的解读,梳理电影符号学的发展进程,挖掘电影象征符号之意蕴,进一步激发读者深入理解《血观音》艺术特质的欲望。
- 刘雅文
- 关键词:电影符号学
- 电影符号学视角下的《刺猬》符号分析
- 2024年
- 在科技与经济飞速发展的全球化背景下,当代社会中的个体面临着深刻的身份认同危机和心理孤独感。近年来,这种孤独感和对自我保护的需求成为全球范围内讨论的重要议题,许多文学作品和电影作品都在反映这一时代主题。顾长卫导演的电影《刺猬》作为一部具有独特风格的影片,以细腻的叙事和多样化的符号元素描绘了个体在当代社会中的孤独感和挣扎。本文的意义在于通过符号学分析深入解读《刺猬》中的符号元素及其文化意蕴,旨在揭示影片如何通过视觉符号、人物动作及场景设计等手法传达影片的核心主题与人物情感。
- 钟丽颖
- 关键词:身份认同危机自我保护电影作品
- 《八佰》的电影符号学的分析与解读
- 2024年
- 电影符号学致力于探索电影中类似语言系统的组织系统,其中艾柯提出的“十大代码”理论和麦茨提出的“八大组合段”理论便是迈出的探索步伐。本文运用这两大理论从电影符号学的角度来分析和解读电影《八佰》。总共分析《八佰》中一般知觉层之知觉代码和识别代码的应用,直接含义认知层之声调代码的应用,含蓄意义阐释层之趣味感觉代码和修辞性代码的应用,以及平行组合段、括号组合段和描写组合段的运用。
- 郑雪
- 关键词:电影符号学
相关作者
- 金虎

- 作品数:59被引量:68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北美术学院
- 研究主题:电影 电影语言 美学 蒙太奇 语言研究
- 吴春彦

- 作品数:57被引量:115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研究主题:《扬州梦》 视域 明末清初 文言小说 传教士
- 刘玲玲

- 作品数:3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最爱》 电影符号学 电影 道具 叙事方式
- 濮波

- 作品数:80被引量:122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传媒学院
- 研究主题:电影 剧场 表演 戏剧 电影叙事
- 张云

- 作品数:1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山东艺术学院
- 研究主题:夏洛克 电影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