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439篇“ 电影导演“的相关文章
- 电影导演
- 书名原文:Directing motion pictures:本书据英国坦蒂威出版社1979年版译出:本书主要论述了电影导演掌握电影剧本总体构思能力,艺术想象能力,洞察角色行为特点的能力等理论和实际问题。
- (英)马纳尔(Marner
- 关键词:电影导演技巧
- 思政育人模式下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探索——以《哪吒》系列电影导演饺子的追梦人生为例
- 2025年
- 本文通过分析饺子跨界投身动画领域,历经艰难打造出《哪吒》系列佳作的历程,挖掘其中蕴含的对梦想的执着、精益求精等工匠精神元素,探讨如何将工匠精神融入思政教育,为思政课堂提供鲜活案例,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职业观和价值观,探索思政教育创新路径,助力培育兼具专业素养与高尚品德的新时代人才。
- 侯丽君
- 关键词:技工教育
- 电影导演安东尼奥尼 一位有远见的诗人
- 米·安东尼奥尼(MichelangeloAntonioni,1912—2007)是意大利传奇导演,在当代电影史上具有重要声誉,创作有《爱情编年史》《奇遇》《春光乍现》《红色沙漠》《中国》《云上的日子》《安东尼奥尼的凝视》...
- (意)阿尔多·塔索内
- 谢铁骊:从新四军战士到著名电影导演
- 2024年
- 对于年过六旬的人来说,或许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一定看过他拍的电影,《暴风骤雨》《早春二月》《红楼梦》都出自他手,8个“样板戏”他拍过5部。他就是曾担任过第五至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七至第九届全国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主席、中国夏衍电影学会会长、北京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的谢铁骊先生。
- 石东旗
- 关键词:《早春二月》《暴风骤雨》全国人大常委样板戏
- 中国电影导演概念的历史发生与现当代走向
- 2024年
- 在中国电影文化工业与电影知识体系中,“导演”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存在。而用以指称电影导演制度、“导演者”、导演方法等的“导演”概念,是一个外来词汇,于1921年由电影人陆洁译介到中国。“导演”概念的适时出现,迅速将中国早期电影导演制度、导演意识、导演理论与导演方法等,从自发导向自觉。在广泛传播与运用的过程中,“导演”概念的内涵被更多地赋予了中国早期的电影“影戏观”与导演经验,分化出偏重戏剧表演的“导‘演’”观与偏重电影语言的“导‘影’”观。在百年历史浮沉中,两种倾向交织而成的中国电影导演观念不断发展,“导演”由此成为一个颇为中国化的概念。“导演”这一概念具有独特的现当代走向,信息技术的革新伴随着导演角色走向现代化,制作方法的变革伴随着导演能力走向现代化,叙事手法的多样伴随着导演知识走向现代化,电影产业的演变伴随着导演地位走向现代化。
- 韦漪李兴阳
- 关键词:中国电影
- 戏剧导演与电影导演在创作中的相互借鉴(下)
- 2024年
- 电影与戏剧这两种艺术形态具有密切关系,因此电影导演和戏剧导演在创作上彼此借鉴的现象引人关注。本文试图通过三个部分,分别阐释了文学性对于这两种艺术导演创作的重要性。无论是在戏剧还是电影创作中,导演都需要注重文学性,文学性是戏剧演出的灵魂所在,它决定了演出的思想性和艺术品格。其次,戏剧性是戏剧艺术的本质属性,也是叙事艺术当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文学、电影艺术同样具有戏剧性,构成戏剧性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动”“情境”“冲突”和“悬念”,在电影和戏剧中,导演是如何运用和相互借鉴的。其中,行动在戏剧艺术和电影艺术中的作用都不容小觑,本文第三部分从行动的内在规律谈起,导演和演员分别应该如何组织有效、准确的行动,才可能取得创作上的成功。
- 敖登
- 关键词:导演戏剧性情境
- 戏剧导演与电影导演在创作中的相互借鉴(上)
- 2024年
- 电影与戏剧这两种艺术形态具有密切关系,因此电影导演和戏剧导演在创作上彼此借鉴的现象引人关注。本文试图通过三个部分,分别阐释了文学性对于这两种艺术导演创作的重要性。无论是在戏剧还是电影创作中,导演都需要注重文学性,文学性是戏剧演出的灵魂所在,它决定了演出的思想性和艺术品格。其次,戏剧性是戏剧艺术的本质属性,也是叙事艺术当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文学、电影艺术同样具有戏剧性,构成戏剧性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动”“情境”“冲突”和“悬念”,在电影和戏剧中,导演是如何运用和相互借鉴的。其中,行动在戏剧艺术和电影艺术中的作用都不容小觑,本文第三部分从行动的内在规律谈起,导演和演员分别应该如何组织有效、准确的行动,才可能取得创作上的成功。
- 敖登
- 关键词:导演戏剧性情境
- 文化创伤视角下的韩国战后电影导演俞贤穆研究
- 2024年
- 俞贤穆是韩国战后电影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执导四十多部电影,对韩国战后的文化创伤构建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韩国电影界和学术界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在叙事方面,俞贤穆的电影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特征,通过特殊国情下的典型人物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叙事空间再现战后的社会生活,引发了韩国观众对群体性创伤的身份认同。在镜头语言方面,俞贤穆利用表现主义画面表现手法,通过电影人物的情感传递和民族情感的隐喻表达完成战后社会的艺术重塑,使韩国观众形成“共享创伤”的情感共同体,成功实现了韩国战后文化创伤的银幕书写。
- 张颖
- 关键词:文化创伤
- 场域理论视角下国产动画电影导演创作英雄形象的理路嬗变被引量:1
- 2024年
- 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在“东西互鉴”的视野下佳作频出,展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与时代气象。作为国产动画电影中一种极富感召力的符号载体,英雄形象是中华民族特色与文化形态的独特彰显,而动画电影的导演对英雄形象的塑造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场域理论视角进行考察,动画电影场域置身于关系交错的社会空间,外部受到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元场域的影响,内部处于不同位置的行动主体则通过资本竞争和权力博弈实现力量关系的变动。追求自主性的艺术创作者、市场导向下的商业创作者以及游走于艺术与市场的第三类生产者共同驱动,形成英雄形象本土化、民族化、艺术化的生产惯习。
- 严万祺
- 关键词:场域理论动画电影导演
- 电影导演艺术中的“奥斯卡效应”本土化——以张艺谋导演艺术为例
- 2024年
- 导演艺术包含导演管理艺术。导演应高效地组织、激励剧组内各部门的成员,以促使电影高质量地完成。本文以美国著名电影制片人汤姆·雷利在《电影管理课》一书中提到的“奥斯卡效应”为理论依据,梳理了张艺谋的导演艺术,分析了电影导演艺术中“奥斯卡效应”的本土化及延伸应用。
- 黄星
- 关键词:导演管理艺术激励机制
相关作者
- 陈旭光

- 作品数:522被引量:2,846H指数:30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 研究主题:电影 中国电影 想象力 电影工业 主流电影
- 钱春莲

- 作品数:33被引量:81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 研究主题:电影导演 青年导演 台湾青年 中国电影 跨文化传播
- 丁亚平

- 作品数:181被引量:566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
- 研究主题:中国电影 电影 电影史 电影发展 电影创作
- 倪震

- 作品数:119被引量:509H指数:12
- 供职机构:北京体育大学
- 研究主题:中国电影 导演 电影 大鼠骨骼肌 骨骼肌
- 厉震林

- 作品数:224被引量:269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戏剧学院
- 研究主题:电影表演 表演 中国电影 表演美学 文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