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24篇“ 电子信息类“的相关文章
- 基于产业人才培养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 2025年
- 随着科技与社会的高速发展,当今世界经济正迎来以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特色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我国经济也面临从行业跟随的劳动密集型“中国制造”到行业引领的智慧密集型“中国智造”的转型、升级的机遇与挑战。新技术与新经济的发展,促成了大量新的交叉领域兴起,各行各业也急需拥有多学科知识背景又能融会贯通而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交叉型人才。本文主要对产业人才培养理念进行介绍,分析基于产业人才培养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实践的重要意义,结合教学实际探究今后实现教学工作改革的优化策略,以真正意义上培养满足未来需要的具备跨学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
- 苏琳琳
- 关键词: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 应用型高校面向新工科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 2025年
- 新工科发展背景下,应用型高校需要创新改革并提升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对当前应用型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存在课程体系以及新工科理念契合度不高、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支撑不足等问题,针对当前产学合作不够深入、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有待完善等现状,本研究提出:建立融合四大要素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包括重构新工科导向的课程体系,建立分层次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考核评估体系等方式。
- 来爱华刘爱梅
-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电子信息创新创业
- 电子信息类专业:新热潮下如何把握报考良机
- 2025年
-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全球局势持续演变的崭新时代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报考热度持续攀升。相关高校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正日益受到来自家长、考生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潮流所向:电子信息类专业热度分析与需求透视近年来,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报考热度不断攀升,不仅是信息技术类高校深受考生欢迎,其他综合类高校的相关专业也广受关注。
- 何宇豪
-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电子信息类专业
- 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课教学设计的技巧
- 2025年
-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径。专业课教学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所学专业知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专业课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强、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脱节等现象比较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方法不够科学、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脱节等。为此,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专业课教学设计,基于此,本文对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课教学设计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 刘紫荷
- 关键词: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设计
- 高校电子信息类“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 2025年
- 培养“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不仅要革新教学内容,引入最前沿的人工智能理论与技术案例,还需重构课程体系,强化跨学科融合,促进电子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文章从构建“人工智能+”课程模块,优化教学资源、强化校企合作,构建多元化导师机制,以及打造新型互动课堂四个方面探索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融合创新思维与实操技能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 林贵敏刘志群薛小铃邱立达
- 关键词:电子信息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课程模块
- 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 2025年
-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强化课程思政建设是培养德才兼备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文章从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出发,从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课程思政资源平台的建设、教学方式的创新、师资队伍的建设、课程思政评价机制的完善等方面着手,对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探索和实践。实践表明,上述举措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实现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相融合,达到了“专业不减、育人有增”的人才培养目的。
- 陈颖
- 关键词:电子信息类专业
- 电子信息类专业实验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
- 2025年
- 电子信息类专业实验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人文精神、道德素质等“软引导”,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有一定的缺失。为了实现理论、实验和思政有机融合,提出以时事激发、师者引领、实践锤炼、团队带动为策略的“育人无痕,四位一体”思政教学模式,使思政元素在“春风化雨”中融入到实验教学全过程。实践证明,该模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
- 姚丽娜张烨朱磊崔琳
- 关键词:电子信息实验教学
- 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育研究
- 2025年
- 随着新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类专业教育面临着更高的要求。本文探讨了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育的方向、对策及实践效果。从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强化等方面分析了电子信息类专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五项具体对策,重点从构建融合创新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法、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工程能力等角度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分析了实施这些对策后的实践效果,包括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产学研融合的推进以及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增强。本文的研究旨在为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育的改革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以更好地适应新质生产力时代的需求。
- 张强
- 关键词:电子信息类专业教育发展
- 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
- 2025年
-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信息类专业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已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本文旨在探讨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路径,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推动校企合作、鼓励科研创新多方面的改革措施,以期培养出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卓越实践能力和强烈创新意识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
- 孙光壮
- 关键词: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型人才
- 地方性应用型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 2025年
- 地方性应用型高校旨在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策略,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电子信息类专业作为地方性应用型高校的主要专业,推动其实践教学改革具有现实意义。有鉴于此,文中以地方性应用型高校为着眼点,分析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特点,总结其教学现状,并给出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进一步提高电子信息人才培养质量,并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
- 王志鹏张帅张颖颖宋玉玲
- 关键词: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
相关作者
- 邓曙光

- 作品数:151被引量:346H指数:11
- 供职机构:湖南城市学院
- 研究主题:无线传感器网络 QOS路由 MANET 电子信息类专业 移动自组网
- 张国云

- 作品数:159被引量:561H指数:12
- 供职机构:湖南理工学院
- 研究主题:支持向量机 电子信息类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教学模式 图像
- 程望斌

- 作品数:59被引量:211H指数:8
- 供职机构:湖南理工学院
- 研究主题:电子信息类专业 编码电缆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定位控制
- 李贵林

- 作品数:26被引量:160H指数:8
- 供职机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研究主题:课程体系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 教学模式 教学
- 肖卫初

- 作品数:91被引量:206H指数:8
-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
- 研究主题:电子信息类专业 单片机 穿插 进水阀 自动洗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