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93篇“ 甲乙类传染病“的相关文章
- 无锡市某区2016-2020年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分析2016—2020年无锡市新吴区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无锡市新吴区2016—2020年报告的甲乙类传染病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以年平均变化的百分比(AAPC)作为量化指标分析发病趋势变化。结果2016—2020年无锡市新吴区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5种、3509例,年均发病率为124.08/105。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总体无显著变化(P>0.05),发病以血液及性传播传染病为主,呼吸道传染病以及肠道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变化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7月份为发病高峰。各街道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P<0.05),发病年龄以20~30岁为主(41.52%)。职业以家务及待业、商业服务、工人、农民为主。各年比较,肺结核和痢疾发病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2016—2020年无锡市新吴区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无显著变化趋势,但呼吸道传染病仍呈上升趋势,应进一步加强对肺结核等呼吸道疾病在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监测和防控。
- 李海霞盛晟黄彬
- 关键词: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对镇江市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4
- 2022年
- 目的了解新冠肺炎防控对镇江市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的影响,积极探索更有效的传染病防控措施。方法用2020年镇江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数据与2016—2019年发病均值进行比较,以及用模型预测的2020年发病数据与实际发病数据进行比较,分析2020年镇江市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变化。结果2016—2020年镇江市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8种15924例,2016—2019年镇江市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_(趋势)^(2)=6.13,P=0.01),2020年发病率较2016—2019年均值下降14.04%。环比增减情况与模型预测均显示镇江市2020年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较2016—2019年均值明显下降,其中应急响应应对阶段(2-3月)的下降幅度最大,降幅分别为45.68%和40.67%;常态化防控阶段(4-8月)下降幅度居第2位,降幅为10.57%~24.50%;恢复期阶段(9-12月)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下降较少,居第3位;应急响应启动阶段(1月)较2016—2019年月发病均值略有上升,环比增加7.02%。2020年镇江市疫情防控措施的严格程度与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的环比下降程度呈正比(r=0.948,P<0.001)。与2016—2019年均值相比,2020年镇江市各类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均有所下降,肠道、呼吸道和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下降幅度较大,降幅均超过25%;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的发病率下降较少,降幅为0.77%。结论镇江市新冠肺炎防控期间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有所下降,提示新冠肺炎防控期间采用的多病共防、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严格的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等行为对减少甲乙类传染病具有一定作用。
- 孙丽娜周印缪春华袁兆虎
- 关键词: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病学
- 2019年天津市河西区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
- 2021年
- 目的分析2019年天津市河西区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现状及特点,为河西区甲乙类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监测系统》提供的2019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报表,对2019年天津市河西区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9年天津市河西区报告甲类传染病(霍乱)1例,报告乙类传染病16种、共计1 759例,报告发病率为177.66/10万。按传播途径分类,肠道传染病发病数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38.86%,居各类传染病的首位,其次为呼吸道传染病占36.48%,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占24.38%,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占0.28%。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细菌性痢疾、猩红热、肺结核、梅毒、乙肝,占甲乙类传染病病例报告总数的91.25%。结论肠道传染病中的细菌性痢疾、呼吸道传染病中的猩红热和肺结核、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中的乙肝和梅毒是2019年天津市河西区主要的甲乙类传染病,也是下一步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控,保障人民健康。
- 谷晓彤
-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甲类乙类
- 2008—2018年中国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15
- 2021年
- 目的了解我国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趋势,为制定此类疾病的针对性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8年我国甲乙类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进行探讨。结果2008—2018年我国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呈整体下降趋势(χ^2=7.422,P=0.006),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χ^2=8.096,P=0.004);2008—2018年11年间病毒性肝炎和肺结核发病率一直稳居发病顺位前两位,发病率显著高于其它类型传染病;四种不同传播途径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顺位为:血源传播及性传染病(整体呈上升趋势,χ^2=4.478,P=0.034)、呼吸道传染病(整体呈下降趋势,χ^2=8.943,P=0.003)、肠道传染病(整体呈下降趋势,χ^2=9.848,P=0.002)、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整体呈下降趋势,χ^2=0.207,P=0.649)。结论目前我国部分法定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依然呈现上升趋势,死亡率整体亦呈现上升趋势,且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甲乙类传染病的防控依然是我国的一项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措施进行防控。
- 李沁林刘雪娜
- 关键词:传染病发病率流行病学
- 安徽省医疗保障局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关于调整法定甲乙类传染病床位费的通知(皖医保秘[2021]7号)
- 2021年
- 各市医疗保障局、卫生健康委,省属公立医疗机构: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和传染病防治工作深人,增加了公立医疗机构传染病床位费成本,根据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7]32号)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等10部委《关于印发医疗机构废弃物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卫医发[2020]3号),经研究决定,调整公立医疗机构法定甲、乙类传染病患者住院床位费标准。
- 无
- 关键词:公立医疗机构乙类传染病医疗废物管理
- 1950-2018年浙江省杭州市甲乙类传染病疾病谱分析被引量:13
- 2020年
- 目的分析1950-2018年浙江省杭州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特点和流行趋势,明确传染病防控重点。方法从历年传染病报告工作报表和"中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收集1950-2018年杭州市甲乙类传染病疫情信息,以10年为1个阶段,应用趋势χ^2检验比较各阶段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趋势,比较分析不同时期甲乙类传染病疾病谱和发病顺位。结果1950-2018年期间,7个阶段甲乙类传染病平均发病率、平均死亡率和平均病死率总体呈现明显下降趋势(χ^2=2608369.10、32135.20和5953.34,P<0.001)。2010-2018年平均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与1950-1959年相比分别下降89.68%、98.20%和82.20%。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虫媒和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率均大幅度下降,7个阶段甲乙类传染病发病顺位变化较大,淋病、梅毒、肺结核取代早期的麻疹、疟疾、百日咳,进入发病前5顺位。艾滋病是在后3个阶段才出现的新传染病,是增长幅度最大且持续增长的严重传染病。结论1950-2018年杭州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明显下降,传染病疾病谱发生明显变化,建议高度关注性传播疾病(特别是艾滋病)、肺结核、人感染H7N9禽流感、登革热等传染病防治。
- 陈珺芳孙昼温圆圆宋殊娟
- 关键词:甲乙类传染病发病趋势
- 2014—2019年上海市嘉定区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分析2014—2019年上海市嘉定区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了解近几年传染病防控效果,为未来传染病防控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按照发病日期导出2014—2019年上海市嘉定区报告的所有甲乙类传染病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2014—2019年上海市嘉定区甲乙类传染病共报告11862例,年均发病率为127.34/10万,报告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χ2=36.354,P=0.000<0.05)。年均发病率居前5位的传染病依次为梅毒、淋病、肺结核、猩红热、乙肝。嘉定区中部地区历年发病率较高,北部和南部发病率较低。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8.269,P=0.000<0.05)。高发年龄为5~岁,其次是20~岁。发病率排在前三位的职业依次为工人、家务及待业、离退人员。发病时间上,以12月和5~6月为两个发病高峰期;2月为发病低谷。结论2014—2019年上海市嘉定区甲乙类传染病总体呈下降趋势,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仍是需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以梅毒、淋病和肺结核为主。应结合发病高峰时间和重点人群,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进一步降低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
- 张龙冀慧方仇燕青徐立新
- 关键词: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
- 2004-2017年云桂甲乙类传染病领域计划与评价机制可落实程度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分析云南、广西两地主要部门(机构)甲乙类传染病计划与评价机制可落实情况及其差异的可信度,检验基于文献研究视角评价工作落实情况的可行性。方法收集1987-2017年所有涉及云南、广西两地主要部门(机构)对甲乙类传染病领域工作落实程度评价的政策文件,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从政策文件中分析主要部门对甲乙类传染病防控任务的关注度,以此对工作落实程度进行评价(0分表示文件集中没有相应指标,1分表示文件集中提到该指标)。运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工作任务可落实程度与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间的关系。结果云南的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2004-2011年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11年后基本呈缓慢上升趋势。云南省中长期目标及评价体系的可落实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广西的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2004-2011年呈缓慢上升趋势,在2011年达到了发病率的最高值356.13/10万,2011年后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长期目标及其评价体系的可落实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2004-2011年上升幅度较为缓慢,2014年后大幅度上升。两地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与工作任务可落实程度之间呈现负相关(相关系数均大于0.5)。结论云桂两地支撑部门在传染病领域的职责明确程度有待加强;云南省在传染病领域评价指标对主要部门的覆盖程度低于广西,且云南省计划与评价机制可落实程度对健康结果的促进作用较广西地区更为明显;基于政策文件分析视角对传染病计划与评价机制可落实程度的量化是可行的。
- 刘娅莉陈菲徐凌忠徐凌忠陈任李伯阳陈任胡志李伯阳林振平冯占春田壮胡志陈政沈群红李程跃林振平蒲川于芳
- 关键词:可行性
- 梧州市2003—2017年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分析梧州市2003—2017年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情况,为制定传染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对梧州市2003—2017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2017年梧州市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2种,累计报告125837例,年平均发病率在212.63/10万~316.59/10万,呈缓慢上升趋势;死亡1380例,死亡率在1.24/10万~5.42/10万;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呈缓慢上升状态,呼吸道传染病呈下降趋势,肠道传染病发病趋势呈平稳状态,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保持在较低水平。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淋病、梅毒、艾滋病分别居于前6位。结论:以乙肝、艾滋病为主的血源性传播传染病和肺结核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应为梧州市目前传染病防治的重点,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将传染病的发病率控制在更低水平。
- 练莲王芳覃敏兰姜里迦
- 关键词: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发病率
- 2011-2017年惠州市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了解惠州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特征和流行趋势,为传染病预防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7年惠州市及广东省甲乙类法定传染病疫情数据,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惠州市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规律。结果 2011-2017年惠州市共报告甲乙类法定传染病22种96 126例,死亡例13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94.47/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0.42/10万。血液及性传播疾病居各类传染病之首,报告60 452例,占发病总数62.89%。报告发病居前五位的是乙肝(36 048例)、肺结核(31 038例)、梅毒(14 293例)、丙肝(6 150例)、淋病(3 401例),占总发病数的94.59%。艾滋病、布病等呈上升趋势。近年来不断涌现新发传染病如登革热、人感染禽流感等。结论新时期惠州市以乙肝、肺结核、艾滋病、布病、登革热、人禽流感等新老传染病为重点防控传染病,需制定和完善相关防控策略,防止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
- 丘文清黄洪波熊颖聪刘雪梅刘艳冬刘慧
- 关键词: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病学发病率
相关作者
- 黄文龙

- 作品数:92被引量:724H指数:15
- 供职机构: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传染病 网络直报 发病率 疫情分析 法定传染病
- 吴秀玲

- 作品数:103被引量:952H指数:15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分析 传染病 艾滋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姚令辉

- 作品数:34被引量:104H指数:6
- 供职机构:郴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发病率 肺结核 流行病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描述性流行病学
- 段良松

- 作品数:62被引量:195H指数:7
- 供职机构:郴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流行病学 发病率 流行性感冒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流感
- 谢忠杭

- 作品数:120被引量:1,015H指数:17
- 供职机构: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传染病 网络直报 流行病学特征 发病率 手足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