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50篇“ 生物反馈电刺激“的相关文章
骶四针疗法联合生物反馈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疗效观察
2025年
目的:观察骶四针疗法联合生物反馈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的效果。方法: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两组均用生物反馈刺激治疗,治疗组联合骶四针疗法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比对照组低(P<0.05),最大尿流率、最大逼尿肌压、最大膀胱测定容积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阴道收缩压、阴道静息压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行为限制、心理影响、社会障碍I-QOL评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Ⅰ类肌纤维、Ⅱ类肌纤维盆底肌肌力指数治疗组比对照组高(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骶四针疗法联合生物反馈刺激治疗SUI可恢复盆底肌功能,减少漏尿量,提高生活质量。
张丽王雪静刘祎祎
关键词: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生物反馈电刺激
盆底肌康复训练联合生物反馈刺激对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究盆底肌康复训练(PFMT)联合生物反馈刺激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FD)对患者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产后PFD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产后PF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单一组(80例,接受PFMT)与联合组(80例,接受PFMT+生物反馈刺激)。两组患者均治疗5周,并随访3个月。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盆底Ⅰ类与Ⅱ类肌纤维肌力、盆腔器官脱垂(POP)分度、盆底功能恢复[盆底功能障碍问卷-20(PFDI-20)、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FIQ-7)、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ICI-Q-SF)评分]及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盆底Ⅰ类与Ⅱ类肌纤维肌力均改善,且联合组改善情况优于单一组;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治疗后POP分度均改善;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治疗后PFDI-20、PFIQ-7、ICI-Q-SF评分及SUI发生率均降低,且联合组均低于单一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OP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PFD患者采用PFMT联合生物反馈刺激治疗可增强盆底Ⅰ类与Ⅱ类肌纤维肌力,促进盆底功能恢复,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SUI、POP等临床症状。
张缘李亚琴沈晓萍
关键词:盆底功能障碍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功能
生物反馈刺激联合康复机器人在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分析生物反馈刺激联合康复机器人在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恢复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4年3月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收治的97例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n=48,生物反馈刺激干预)与观察组(n=49,生物反馈刺激联合康复机器人干预),共持续训练4周。对比两组患者的下肢功能、步行步态情况、生活状况水平、神经指标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4周后的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LE)评分和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4周后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分及步频、步速水平较高,步行周期较短(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细胞营养因子(BDNF)水平较对照组高,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生物反馈刺激联合康复机器人可促进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改善步行步态状况,调节神经指标水平,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蒋娟愉王伟锋张白慧
关键词:生物反馈电刺激康复机器人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应用盆底肌训练护理联合生物反馈刺激治疗的效果
2025年
研究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用盆底肌肉锻炼配合生物反馈刺激疗法的疗效。方法 在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期间,本院择取收治的60位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参与本次研究,这些患者通过随机数字分配法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人;对照组采取盆底肌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生物反馈刺激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压值、I-QOL评分更高、ICIQ-SF评分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命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 结合盆底肌肉锻炼和生物反馈刺激疗法,能显著提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盆底肌肉生理特性,减轻尿失禁现象,并提升生命质量。
王琳
关键词: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盆底肌训练生物反馈电刺激
生物反馈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获益分析
2025年
探讨生物反馈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92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对照组给予常规盆底肌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盆底肌力、盆底肌生理指标、尿失禁严重程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8周后,观察组盆底肌力、盆底肌生理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失禁严重程度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物反馈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能有效改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盆底肌力和生理指标,减轻尿失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临床疗效确切。
郭圣娥
关键词: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训练临床疗效
盆底磁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刺激对自然分娩产妇产后血清OPN,RLX水平及盆底肌力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析针对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实施盆底磁刺激生物反馈刺激联合疗法的临床应用,并分析该方案对产妇盆底肌力和血清骨桥蛋白(OPN)、松弛素(RLX)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156例自然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随机法将入组患者均分为四组,所有产妇均接受Kegel训练,其中常规组仅接受Kegel训练,其余三组分别为磁刺激组、生物反馈组和联合组,观察四组治疗后盆底肌分级、盆底肌力筛查指标及血清OPN、RLX水平。结果治疗后联合组盆底肌分级明显优于其他三组(P<0.05)。治疗后四组慢肌阶段变异系数、平均值,快肌阶段最大值、上升时间、恢复时间及最大逼尿肌压力、最大尿道关闭压、控制面积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四组OPN、RLX在交互、时间、组间效应上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且在盆底肌力筛查指标及OPN、RLX水平方面,联合组与常规组、磁刺激组、生物反馈组,磁刺激组、生物反馈组与常规组之间两两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自然分娩产后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应用磁刺激结合生物反馈刺激方案可以提高慢肌、快肌阶段的肌力与反应速度,改善血清OPN、RLX水平,从而有助于促进盆底肌的恢复。
吴娟娟陈鸣翠姜文静姜文静傅丹傅丹
关键词:自然分娩盆底肌力磁刺激生物反馈电刺激松弛素
生物反馈刺激联合阴道哑铃凯格尔训练在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力康复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刺激联合阴道哑铃凯格尔训练在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PFD)患者盆底肌力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0例PFD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通过Excel生成随机数字将其分为对照组(n=34)和联合组(n=36)。对照组接受阴道哑铃凯格尔训练,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生物反馈刺激治疗,均持续治疗3个月。采用会阴肌力测试法(GRRUG)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盆底肌力,采用低频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盆底肌纤维肌位均值及疲劳值的改善情况,采用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评定两组患者的性生活质量,同时记录并比较两组盆底功能受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Ⅰ类、Ⅱ类肌纤维Ⅲ级以上肌力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Ⅰ类、Ⅱ类肌纤维盆底肌均值高于对照组(P<0.05),盆底肌疲劳值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FSFI评分中性欲望、性唤起、阴道润滑度、性高潮、满意度、性交痛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尿频尿急、腰骶酸痛、阴道松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反馈刺激联合阴道哑铃凯格尔训练治疗产后PFD能显著提高盆底肌纤维肌力,改善尿频尿急、腰骶酸痛、阴道松弛等症状,提高患者性生活质量。
陶敏韩琳黄俊杰陈礼娜罗园园
关键词: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力
生物反馈刺激疗法联合抗阻训练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功能及漏尿情况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刺激疗法联合抗阻训练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PSU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烟台市蓬莱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6例PSU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盆底肌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生物反馈刺激疗法联合抗阻训练。对比两组的盆底功能、漏尿情况、盆底肌力。结果训练后,两组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盆底功能障碍问卷评分均低于训练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漏尿量均少于训练前,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盆底肌力均优于训练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刺激疗法联合抗阻训练可促进PSUI患者的盆底功能恢复,改善盆底肌力和漏尿情况。
付宏宇
关键词: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抗阻训练盆底功能
盐酸坦洛新缓释片联合生物反馈刺激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疗效及对尿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盐酸坦洛新缓释片联合生物反馈刺激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疗效及对尿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3年7月长江大学附属荆州医院收治的86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刺激治疗,观察组采用生物反馈刺激联合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尿动力学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免疫功能指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CPS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最大自由尿流率高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和最大逼尿肌压力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8、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和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坦洛新缓释片联合生物反馈刺激可缓解Ⅲ型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尿动力学指标,提高临床疗效。
成聪许开良陈忠军曾金敏周家杰廖义翔
关键词:盐酸坦洛新缓释片生物反馈电刺激尿动力学
生物反馈刺激配合雷火灸治疗产后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及对盆底肌力的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2025年
探究生物反馈刺激配合雷火灸治疗产后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后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50例,时间在2023年1月—12月。按照随机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25例(生物反馈刺激)、观察组25例(生物反馈刺激+雷火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盆底肌力恢复情况以及尿失禁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盆底肌力恢复情况显著较高(P<0.05),治疗前两组尿失禁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低(P<0.05)。结论 生物反馈刺激配合雷火灸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尿失禁的现象,促进患者疾病的有效恢复。
韦燕旋
关键词:生物反馈电刺激雷火灸压力性尿失禁盆底肌力

相关作者

刘艳娟
作品数:13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三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生物反馈电刺激 盆底功能障碍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 压力性尿失禁 产后
张进生
作品数:45被引量:216H指数: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研究主题:前列腺增生患者 前列腺增生 良性前列腺增生 小鼠 BPH
刘青
作品数:16被引量:122H指数:6
供职机构:徐州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生物反馈电刺激 压力性尿失禁 围手术期护理 妇科肿瘤 妇科
王金凤
作品数:67被引量:289H指数:9
供职机构:徐州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脑卒中 康复护理 护理 压力性尿失禁 生物反馈电刺激
夏樾
作品数:80被引量:338H指数:10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阴茎 隐匿阴茎 包埋 肾上腺髓质增生 利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