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833篇“ 生活活动能力“的相关文章
慢性病共病对中老年抑郁的影响:生活满意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社交活动的多重中介效应
2025年
目的:探讨生活满意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社交活动在慢性病共病(multiple chronic conditions,MCCs)与抑郁关联中的多重平行中介作用。方法:数据来源于2020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数据库,选取45~99岁调查对象进行横断面研究。结果:共纳入17318例研究对象,中老年人MCCs患病率为58.10%,抑郁患病率为37.56%,88.88%的中老年人对生活满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为(6.53±1.50)分,社交活动评分的中位数为0(0,2.00)分。多重平行中介效应分析显示,在全部研究对象和各亚组中MCCs与抑郁症状关联的直接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满意度和ADL评分在该关联中的中介效应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社交活动的中介效应仅在老年人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Cs在直接影响抑郁症状的同时,还可通过生活满意度和ADL间接影响抑郁症状。因此,应关注中老年慢性病群体,预防与延缓慢性病进展的同时要增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满意度,鼓励和帮助慢性病较多的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以减少抑郁症状的发生。
于茜王慧王晓骁王威
关键词:抑郁生活满意度日常生活活动
适用于认知障碍患者的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测评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认知障碍患者的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测评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端和数据分析端;所述数据采集端包括:基本信息登记模块和测评模块,测评模块包括测评表,所述测评表包括测评条目、失能特征选项以及依赖测评尺度,用于...
廖晓艳王进妮陈思曼
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骨盆带控制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骨盆带控制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6月江苏钟山老年康复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予以骨盆带控制康复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予以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骨盆带控制康复干预,两组患者康复干预时间均为6周。比较两组患者康复干预前后的步行能力、步态参数、临床痉挛指数、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平衡能力及康复干预满意度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6周后的“起立-行走”测试(TUG)评分、功能性步行分类(FAC)评分、6 min步行测试(6MWT)与步态参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Fugl-Meyer下肢评价量表(FMA-LE)评分和康复干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6周后的临床痉挛指数(CSI)、改良巴氏指数(MBI)、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骨盆带控制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步态参数及运动功能,康复效果更佳,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葛盼丽王志祥王雪郭慧慧许海峰沈子杰张文胡瑞
关键词:下肢康复机器人脑卒中偏瘫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CTED护理策略融合视频回馈法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ACTED护理策略融合视频回馈法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12月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样本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ACTED护理策略融合视频回馈法康复训练进行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DASH量表中身体功能、疼痛症状、情绪与社会功能3个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GQILI-74量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4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CTED护理策略融合视频回馈法康复训练可以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马艳红张美娜李娜荣卓然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中国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其无用感影响
2025年
目的了解中国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其无用感的影响及老化态度和年龄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为制定老年健康教育与干预策略、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中28个省级行政区10883名60~98岁老年人的相关数据,采用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对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老化态度和年龄与无用感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应用SPSS 26.0及其插件PROCESS 4.1中的Model 5进行统计学分析及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中国10883名60~98岁老年人中,平均年龄为(71.5±6.6)岁,经常、有时和没有感受到无用感者分别为1729人(15.89%)、4582人(42.10%)和4572人(42.01%);中国老年人无用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老化态度平均得分分别为(0.739±0.715)、(0.238±1.075)和(14.311±3.638)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无用感平均得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平均得分(r=0.140)、老化态度平均得分(r=0.148)和平均年龄(r=0.163)均呈正相关(均P<0.001),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差、老化态度越消极、年龄越大,其无用感越强烈;在控制了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同住人数量、户籍和自评经济状况等混杂因素后,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其无用感存在直接影响(β=0.082,P<0.001),老化态度对无用感存在间接影响(β=0.010,P<0.001),年龄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无用感的影响机制中发挥负向调节作用(β=–0.003,P=0.001)。结论中国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差,其无用感越强;老化态度会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下降而愈发消极,间接增加老年人的无用感,但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其无用感的影响会逐渐减小。
郭静杨瑶王沛王雅楠刘荷王子睿周立波姚远
关键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老年人
睡眠时长模式对中老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夜间和日间睡眠时长模式对中老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采集的11085例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基线调查时(2011),通过调查问卷收集研究人群的夜间和日间睡眠时长。基于夜间睡眠时长的第33、66百分位数,将研究人群分为3组,分别赋值为1、2、3分;基于日间睡眠时长的第33、66百分位数将研究人群分为3组,分别赋值为3、2、1分;将夜间和日间睡眠分值相加(2~6分)。将睡眠总分值为6分定义为模式一(代表夜间睡眠时长较长而无日间睡眠或时长较短),类似地,将睡眠总分值为5、4、3、2分别定义为模式二、三、四、五(代表夜间睡眠时长较短而日间睡眠时长较长)。基线及2013、2015、2018年随访时,采用Katz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进行评估。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睡眠时长模式与ADL受限的关联。结果本研究共随访63015人年,11085例样本,其间3239人发生ADL受限。研究人群夜间睡眠时长的第33、66百分位数分别为6.00 h、7.00 h,日间睡眠时长的第33、66百分位数分别为0.00 h、1.00 h。其中,模式一1522例,模式二2196例,模式三4299例,模式四2304例,模式五764例。调整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婚姻状况、教育水平、地区、吸烟、饮酒、慢性病、抑郁状况、季节后,与睡眠时长模式一相比,模式三、模式四、模式五中老年人发生ADL受限的风险更高(P<0.05),且趋势性检验P<0.001。未发现性别、年龄、季节与睡眠时长模式间的交互作用(P>0.05)。与夜间睡眠时长≥9 h且日间睡眠时长<2 h人群相比,夜间睡眠时长<7 h且日间睡眠时长≥2 h者发生ADL受限的风险较高(P<0.05)。结论夜间睡眠时长较短而日间睡眠时长较长的中老年人发生ADL受限的风险较高。睡眠节律可能影响中老年人群ADL,通过管理中老年人睡眠时长模式,可能有助于预防ADL�
林利霞曾秋婵郭蕴源梁荣相吴昊吴昊
关键词:中老年人残疾睡眠模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观察
2025年
目的:探讨高压氧舱内作业治疗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0年5月-2024年4月收治的60例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实施作业训练治疗)与研究组(实施高压氧舱内作业训练治疗),各30例。观察两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失程度。结果: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P<0.05);治疗后,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MaC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舱内作业治疗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可有效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升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
招连香
关键词:脑梗死高压氧舱认知功能障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出院准备服务对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2025年
目的分析出院准备服务对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4年6月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神经介入治疗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于出院前予以常规出院指导,研究组患者于出院前开展出院准备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Barthel指数(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3个月后,研究组BI评分分别为(56.15±4.13)分、(63.25±5.39)分、(67.13±4.1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53.79±3.76)分、(60.12±4.13)分、(65.12±3.48)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再入院发生率为2.50%,压疮发生率为0.00%,坠积性肺炎发生率为5.00%,跌倒发生率为2.50%,均低于对照组的15.00%、10.00%、20.00%、17.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神经介入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取出院准备服务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黄燕张琦池金美吴学永许火连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神经介入治疗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小血管病认知障碍患者7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6例)。根据MMSE评分,将治疗组细分为轻度认知障碍(21~26分)和中度认知障碍(10~20分)2个亚组,其中轻度认知障碍组23例,中度认知障碍组13例。治疗组采用10 Hz的rTMS治疗,对照组给予假rTMS。治疗前、治疗结束后90 d(治疗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血管性痴呆评估量表(VaDAS-cog)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用Barthel指数(BI)评定患者的ADL能力。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增加、VaDAS-cog评分降低、BI评分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25.61±2.94)分]较高、VaDAS-cog评分[(44.06±3.41)分]较低、BI评分[(80.00±7.85)分]较高(P<0.05)。轻度认知障碍组和中度认知障碍组治疗后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但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rTMS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10 Hz的rTMS可有效改善脑小血管病患者的认知障碍,提高其ADL能力
郑雪王甜甜苏通徐佳明伏兵李敏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老年胃癌病人营养风险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衰弱与跌倒风险间的链式中介效应
2025年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老年胃癌病人衰弱和跌倒风险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方法:采用衰弱表型量表(FP)、Morse跌倒评估量表(MFS)、简易营养评估量表(MNA‐SF)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对235例老年胃癌病人进行调查。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35例病人,其中衰弱病人76例,发生率为32.3%;不同年龄、职业、学历以及合并疾病老年胃癌病人的衰弱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衰弱与跌倒风险呈正相关,营养风险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也呈正相关;衰弱和跌倒风险均与营养风险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呈负相关。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营养风险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衰弱和跌倒风险之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成立,总间接效应为52.1%。结论:营养风险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衰弱和跌倒风险之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可以通过改善营养状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跌倒风险来减缓衰弱的发生,为推测衰弱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
张玉姣雷奕蓝江玲张仕珍朱茵
关键词:老年胃癌衰弱跌倒风险营养风险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关作者

胡永善
作品数:389被引量:4,464H指数:39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
研究主题:脑卒中 康复治疗 脑卒中患者 康复 三级康复治疗
吴毅
作品数:670被引量:6,770H指数:4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研究主题:脑卒中 康复治疗 脑卒中患者 糖尿病 康复
张振香
作品数:755被引量:5,105H指数:31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研究主题:脑卒中 脑卒中患者 护理 照顾者 慢性病
林蓓蕾
作品数:350被引量:2,248H指数:26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研究主题:脑卒中 脑卒中患者 慢性病 影响因素 护理
朱玉连
作品数:116被引量:1,661H指数:24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研究主题:脑卒中 脑卒中患者 康复治疗 三级康复治疗 偏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