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67篇“ 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文章
- 生态文明教育
- 《生态文明教育》共十章,对生态文明理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前三章主要阐述生态文明的理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和考核评价;第四章专门分析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和国际社会的气候行动,以及碳达峰、碳中和...
- 贾卫列
- 生态文明教育法治化的实现模式
- 2025年
- 生态文明教育法治化是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载体。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国家观、环境民生观和法律义务实现模式的双重维度分析,可以推导出生态文明教育法治化的国家义务、公众参与模式等两种基本模式。其中,国家义务模式包括生态文明教育的国家立法确认、生态文明教育法规的执行、司法保障等方面;公众参与模式以公众服务为主要属性,以公众广泛参与为主要载体,与环保公众参与相辅相成。然而,这两种模式都有其活动边界和优缺点,在国家义务模式基础之上,融合公众参与模式成为生态文明教育法治化的较优实现模式。该模式对这两种基本模式进行取长补短,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总体协同观,以环境公私协作为整体进路,以程序性协同机制建设为载体,推动国家与公众实现高水平协同。由此,以厘清生态文明教育法治化多种实现模式为路向,构造生态文明教育法治化的理论图谱,为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提供新路径。
- 刘志坚
-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公众
- 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框架设定与区域实践
- 2025年
- 本文聚焦北京市石景山区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建设,通过探究其理论基础、发展方向和目标策略,剖析地区教育在生态文明体系建设中的路径与成效,为深化生态文明教育提供有益借鉴。
- 陈绪峰马强
-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
- 新时代加强中职学校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探究
- 2025年
- 本文剖析了现阶段中职学校学生的生态环境教育状况及其面临的问题,阐明了实施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生态文明教育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一环,是顺应人类文明发展趋势和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德育活动之一。提升中职学校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理解与实践被视为增强中职学校学生总体能力的一个核心因素。他们在人生的早期阶段开始塑造自己的观点、形成认识世界的角度及价值取向。因此,培育他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及责任感尤为重要,中职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也至关重要。这需要整个社会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新环境下,我们应该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来推动必要的变革,并全面规划、统筹协调、分步推进以优化中职学校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这对扩大和深化这一领域的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 王慧亓睿杨涛
-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中职学校学生德育活动生态环境教育生态文明理念
- 基于教育场域理论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 2025年
- “生态文明故事”是“中国故事”的有机组成部分,生态文明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灵魂。立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丰富生态文明教学指导理论和“立体式”教育体系,讲好中国生态文明故事,是唤醒生态意识、提升生态认知、塑造生态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及生态文明观传播、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抓手。
- 张鲁彬高佃恭
- 关键词:场域理论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观生态意识
- 面向永续发展:中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厘定、时代使命与创新路径
- 2025年
- 生态文明教育是解决生态矛盾、缓解生存危机,实现国民生态素养不断提升的重要举措。中国生态文明教育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理论指导与根本遵循,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形态转变、生态环境问题的现实驱动、国际环境教育的发展引领、美丽中国建设的持续推进等多重背景的驱动下,逐渐明晰了概念内涵,形成了独特的发展特征。推进和发展生态文明教育需要把握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建设目标,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关注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的内在联系,实现意识培养到思维转型的模式更替。新时期,促进生态文明教育实现永续发展,需要强化顶层设计,完善生态文明教育的各项保障;注重组织协同,统筹生态文明教育的多方力量;提升教师能力,打通生态文明教育的关键环节;完善课程模式,确保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实施。
- 杨盼王沐阳
- 关键词:永续发展生态文明生态环境生态文明教育
- 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研究
- 2025年
- 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既是推动思政课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培育具有高生态文明素养的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还是推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的必由之路。基于生态文明教育与大中小学思政课内容同构、对象同步、价值同向的现实,应推动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而当前大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仍存在着教材编写缺乏衔接、教育规律把握不准、教学方式较为单一等问题,因此,从衔接教材编写、课程目标设置、教学方式创新方面提出推动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具体实践路径。
- 唐佳敏
-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
- 关于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建设的探讨——以《生态文明导论》为例
- 2025年
- 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的建设对于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理念及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具有重要意义,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性,以《生态文明导论》为例,分析课程的意义与性质,阐明课程的设计原则,总结课程的主要内容,探讨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强调生态文明教育对于提升高职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重要性,以期为高职生态文明教育的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 蔡喆李爽
-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通识课高职院校课程建设
- 数智时代农林类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建设的现实梗阻与优化路径
- 2025年
- 加强农林类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建设是新时代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议题。数智时代下的农林类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建设呈现出理念传承、时代要求、政策导向的三元价值取向,聚焦农林类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建设面临的课程体系创新不足、数智技术应用不强以及主体协同机制欠缺等现实梗阻,提出构建“大生态文明课程”体系、深化数智技术应用场景以及健全“政校企社”多主体协同生态的农林类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建设优化路径,为培养高质量、高层次卓越创新人才提供参考。
- 周党李斯银陈曦妍邹玉友
- 关键词:农林类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建设
- 生态文明教育“在地化”的价值理念与实施策略
- 2025年
- 生态文明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事项。但专注于书本知识、标准化知识、国际化知识以及学校主体的教育范式难以满足生态文明教育的需要“。在地化”生态文明教育可以打破离土教育对生活、自然与情感的疏离,发挥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扩大生态文明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它主张回应地方、放眼全球的关怀取向目的观,依托地方、整合资源的创新取向课程观,探索地方、感受自然的体验取向过程观,地方参与、互助共进的协作取向实践观。在具体实施中“,在地化”生态文明教育要求整合地方文化与自然资源,围绕地方问题开展民主式教育和集体行动,确立从地方到全球的评价体系,以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有效开展。
- 岳伟郑敏
-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地方性知识
相关作者
- 张婧

- 作品数:50被引量:142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生态文明教育 可持续发展教育 生态文明 生态 终身学习
- 岳伟

- 作品数:153被引量:1,214H指数:18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 可持续发展教育 代课教师 论教育
- 刘妍君

- 作品数:27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生态文明教育 大学生 高校 生态文明 思政课
- 陈根红

- 作品数:33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生态文明教育 生态文明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
- 杜昌建

- 作品数:15被引量:51H指数:5
-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
- 研究主题:生态文明教育 绿色发展理念 生态文明 文明教育 教育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