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7篇“ 生态位特征“的相关文章
广州城市中央湿地草本层生态位特征
2025年
研究湿地草本层生态位特征对于特大型城市湿地实现低维护管理,提升城市生境异质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选取广州城市中央官洲水道两岸的小洲湿地和咀头湿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网格系统取样法,共选取162个湿地草本层样方,运用Levins生态位宽度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的方法,对其优势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进行定量分析并比较。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湿地草本层竞争激烈,入侵物种的数量少于乡土物种但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均较高,其中最大的分别为南美蟛蜞菊、两耳草等入侵物种,对乡土物种的生存空间造成挤压使其生态位宽度逐渐减小;重要值最高的乡土物种是鸭跖草,在长期无人工干预的状态下有较好的适应性。(2)重要值与生态位宽度无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影响生态位宽度的因素包括重要值、分布频度、空间和环境等。(3)入侵物种与乡土物种之间普遍存在生态位重叠现象,且相互之间的重叠现象相较于入侵植物与乡土植物内部更为显著。咀头湿地草本层的总体平均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值均大于小洲湿地,物种间竞争排斥较强,自生乡土植物的生长处于相对劣势。(4)小洲湿地草本层群落稳定状态优于咀头湿地,表明自然演替的湿地草本层在适当人工干预的状态下,通过增加自生乡土物种的种间关系平衡能有效增加物种多样性,有助于构建相对稳定的乡土湿地草本层植物群落。研究结果可以为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域环境下抵御入侵植物、优化草本层结构及实现低维护管理提供参考。
李晖刘龙英郭婉琪何韫赵梓秀朱子昕范存祥林志斌袁兴中
关键词:生态位宽度入侵物种人工干预
粤北不同石漠化程度森林优势树种及其生态位特征
2025年
为探究粤北石漠化地区不同石漠化程度森林优势树种及其生态位特征,文章以粤北潜在、轻度、中度、重度石漠化代表性森林群落样地为研究对象,从物种重要值、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相似指数4个方面分析其优势树种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石漠化程度森林群落的优势树种不同,综合物种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可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麻栎Quercus acutissima和秀丽锥Castanopsis jucunda在各石漠化程度中有良好表现,可作为石漠化地区树种选择的参考;生态位重叠指数和相似性指数平均值的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中度石漠化(0.795和0.707)、潜在石漠化(0.594和0.535)、重度石漠化(0.566和0.472)、轻度石漠化(0.344和0.349),中度石漠化区域的物种竞争最激烈,潜在石漠化和重度石漠化区域次之,轻度石漠化区域最低,其中鸡仔木Sinoadina racemosa-秀丽锥、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马尾松和鸡仔木-麻栎的物种对间存在较高的种间竞争,在进行植被恢复时需避免这些种对搭配。
张华英郭昊曹窈畅冯汉华王旭罗勇白拉曲珍
关键词:石漠化生态位特征优势树种生态位重叠
基于根系类型组合的护坡植物根系生态位特征
2025年
根系生态位特征是护坡植物选择的重要依据,而具有不同根系生态位特征的植物组合,直接影响坡面土体的固持和植被恢复效果。选取了4种根系类型的常用护坡植物,分别为垂直轴根型灌木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水平轴根型灌木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 Turcz.)、根蘖型草本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丛生型草本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依据根系类型进行了9种组合,采用湿法客土喷播对模拟边坡进行修复治理,研究不同植物组合的根系生态位特征,以明确不同类型根系之间错综复杂的置关系及生态功能,为边坡修复植物选择及加固坡面稳定提供一定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根系结构类型组合在土层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差异。在0—10 cm土层中,高羊茅组合的根长及根干重百分比显著高于其他组合为86.9%和90.83%;而紫穗槐+苜蓿组合则在5 cm以下的土层中显著高于其他组合,为63.73%和76.52%。(2)不同组合根系生态位指数均随径级数量的增加而递减,均呈现反J型。高羊茅组合和胡枝子组合根系生态位指数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其余组合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高羊茅组合垂直空间生态位变化最大,其变幅为0.21—3.51。在10 cm以下土层中,除紫穗槐+苜蓿组合外的其余组合生态位指数均显著下降表现为表层聚集生态位型。(3)生态位指数最高的组合是紫穗槐+胡枝子,为1。紫穗槐+胡枝子+高羊茅组合的细根生态位宽度指数、生态位重叠度及地下种间竞争指数均显著高于其他组合,分别为0.089、0.036和0.438,种间竞争强度最大。综合不同根系类型植物组合的根系生态位特征,表现较好的根系类型组合为垂直轴根型+水平轴根型的紫穗槐+胡枝子组合、垂直轴根型+水平轴根型+丛生型的紫穗槐+胡枝子+高羊茅组合、根蘖型苜蓿组合和垂直轴根型+根蘖型的紫穗槐+苜蓿�
耿莞陈济丁孔亚平陶双成赵倩李金波宋桂龙
关键词: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
山西壶关县草本药用植物生态位特征及种间联结性
2025年
生态位特征和种间联结对了解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分类以及判断群落稳定性和群落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以山西长治市壶关县22个优势野生草本药用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Levins(BL)和Shannon(BS)生态位宽度指数以及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Oik),对研究区内的野生草本药用植物生态位特征进行分析;基于2×2列联表,利用种间联结系数(AC)、Jaccard指数(JD)、Ochiai指数(OI)、χ^(2)检验以及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等方法,对研究区内的野生草本药用植物种间联结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22种药用植物中,生态位宽度指数(BL)最大的为地榆(63.369),其次为白莲蒿(58.276),最小的为黄芪(2.489);生态位宽度指数(BS)最大的为地榆(4.290),其次为沙参(4.247),最小的为黄芪(1.097);生态位重叠指数(Oik)最大的为刺儿菜与甘菊(0.562),其次为白莲蒿与阴行草(0.534),最小的重叠值为0,有112个。这说明,山西壶关县草本药用植物的生态位重叠程度整体较低,种间竞争不激烈,草本药用植物物种分布极为分散。(2)种间联结系数AC显示,在231个物种对中,有77个正联结种对,其中强正联结种对有11个,有154个负联结种对,其中强负联结有116个;种间联结χ^(2)检验显示,有77个正联结种对,其中极显著正联结有24个,有154个负联结种对,其中极显著负联结有7个;在Pearson相关系数中,有56个正联结种对,其中极显著正联结有17个,有175个负联结种对,其中极显著负联结有8个。(3)综合AC系数、JD指数、OI指数、χ^(2)检验和Pearson相关系数来看,壶关县药用植物种对中,负联结种对多于正联结种对,不显著联结的种对数多于显著联结的种对数,这表明壶关县野生草本药用植物种对间相似度较低,物种表现出独立分布的特征,容易受到外界干扰。总体而言,壶关县野生草本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物种出现较为随机,种间竞争较弱,物种独立性较强,受到外界�
郝嘉鑫金山铁军
关键词:药用植物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种间联结
福建海岛车桑子灌丛群落生态位特征及环境对其影响
2025年
以福建省5座海岛50个车桑子(Dodonaea viscosa)灌丛样方为研究对象,参考群落加权平均值(C_(WM))的方法对群落水平生态位进行量化,并采用生态位测度、相关分析、回归分析、Mantel检验、冗余分析对车桑子灌丛生态位特征及环境对其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车桑子在灌木层中拥有最大的重要值(25.87%)和生态位宽度(Levins指数(B_(L))为39.16,Shannon指数(B_(S))为3.79),是群落的建群种,对海岛生境有较强适应力。相关分析说明,重要值与生态位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R>0.65),但仍存在部分特例。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生态位重叠程度均不高,两者种对间生态位重叠均值分别为0.21、0.14,灌木层生态位重叠程度总体高于草本层。生态位宽度能极显著影响生态位重叠值,但影响程度有限,仍有其他因素影响种对生态位重叠值。Mantel检验结合冗余分析表明,全磷质量分数、距居民点距离、年均降水量、距海岸线距离、纬度、坡向是影响群落生态位特征的主要因子,且生态位宽度比生态位重叠值更易受环境因子影响。
曹晟烜黄运腾罗真林希霆陈颖张群刘兴诏邓传远
关键词:车桑子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环境因子
梵净山冷杉球果性状、生态位特征及其保育初探
2025年
为保护近年来濒危珍稀植物梵净山冷杉,加强对梵净山冷杉生长环境的认识,采用重要值、生态位宽度以及生物多样性对梵净山冷杉生长环境进行样地研究。同时,本研究还考察了不同时期球果及种子的发育及形态变化,并利用4种不同处理方式初探梵净山冷杉育种效果。结果表明,2021年到2023年间的调查,梵净山冷杉样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位宽度在降低。梵净山冷杉球果的成长周期从8月初至11月初,历时约3个月。不同的土壤基质及遮阳情况均会影响梵净山冷杉种子的出苗数量及其植株高度。建议对梵净山冷杉生长情况进行年限跨度更大的长期调查,同时加大对梵净山冷杉真实环境的模拟,以加强梵净山冷杉育种的成功率。
吴先亮陈胜刘盈盈
关键词:生态位宽度生物多样性球果
抚育间伐对塞罕坝自然保护区人工林植被生态位特征和种间关联性的影响
2025年
文中以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北落叶松和樟子松人工纯林36块抚育间伐样地和12块未抚育间伐对照样地作为研究对象,基于2020年和2022年样地调查数据,利用Levins生态位宽度、Pianka生态位重叠度、AC和OI种间关联系数分析林下植被生态位特征和种间关联信息。结果显示:抚育间伐后,1)两种林分的草本植物的优势种群生态位宽度均下降,木本植物生态位宽度变化均不明显。2)华北落叶松林草本植物无生态位重叠种对减少,木本植物保持不变;樟子松林草本植物无生态位重叠种对增加,木本植物则减少。3)AC种间关联系数:华北落叶松林草本植物正负联结种对变化不明显,木本植物正联结种对增加,负联结种对减少,出现2对无联结种对;樟子松林木本与草本植物正负联结种对数量变化均不明显,草本植物显著联结种对减少,出现1组未连接种对。4)OI种间关联系数:华北落叶林木本与草本植物种对OI=0占比均保持不变,木本植物种对00占比增加。
李丹阳吕宝磊姜雨马莉薇
关键词:樟子松林抚育间伐生态位特征
皆伐改造闽粤栲林下木本植物生态位特征和空间分布格局
2025年
生态位可揭示物种对环境的适应程度,反映种群在群落中的地,而个体空间分布格局则表征了种群分布特征及其发展趋势。为明确杉木低产低效林皆伐改植后闽粤栲林下木本植物群落更新状态,本研究以南平市建阳国有林场原杉木林皆伐改植闽粤栲林下恢复23年的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Levins生态位宽度和Pianka生态位重叠等2个指数分析物种生态位特征,以丰富度等7个聚集度指数对重要值大于1的优势种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林下闽粤栲幼苗属于该群落的主要优势种,其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均最大,分别为115.30%和1.00,且均与其他物种存在较大的生态位重叠,与上层乔木树种保持着相同优势地。(2)林下主要木本植物的重要值、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彼此间均无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且种对间的生态位重叠值在[0,1]中均有分布,大多数种对为明显重叠(0.5≤O_(ik)<1);(3)林下木本植物的空间分布格局多数呈集群分布,少部分呈均匀分布。小尺度范围内不同尺度对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主要体现于集群程度的变化。总体上,林下木本植物自然恢复状态良好,种间关系稳定,林下仍处于演替恢复阶段。
吴巧云林晗陈灿范海兰张斌何俊方晨袁锋王英姿吴承祯
关键词:闽粤栲生态位
福建省尤溪水松-江南桤木群落主要物种生态位特征及种间联结性
2025年
为了探究水松-江南桤木群落主要植物的生态位特征及种间关系,本研究以福建省尤溪县东山村水松江南桤木群落为对象,采用相邻格子法调查植物种类和数量,分析群落主要植物生态位特征和种间联结性。结果表明:在乔木层中江南桤木重要值(61.03%)和生态位宽度指数(7.28)最大,其次为水松(33.18%,4.87);灌木层中江南桤木重要值(41.16%)和生态位宽度指数(10.31)最大,其次为圆锥绣球(25.51%,6.24);桂皮紫萁和小花荠苎为草本层优势种。乔木层中江南桤木与水松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5,存在竞争关系;灌木层和草本层中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5的种对分别占种对数的19.70%和16.34%,存在种间竞争。乔木层(0.62)和灌木层(0.68)的总体联结呈不显著负联结;草本层(0.46)呈显著负联结,群落处于不稳定的演替阶段。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水松与江南桤木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0.95),二者存在激烈竞争,灌草层中未见水松幼苗的更新,江南桤木的扩张一定程度上影响水松的生长。本研究结果可为濒危植物水松的保护及群落稳定性维持提供参考。
陶磊黄雍容蔡德淡罗素珍肖祥希张岚棋黄云鹏
关键词:水松江南桤木生态位种间联结
基于MaxEnt模型的中国鲎与圆尾鲎潜在栖息地评估与生态位特征分析
2025年
鲎作为生物进化史上的活化石,是一种极其珍贵的自然资源。近年来,人为因素导致鲎栖息地丧失日益严重。该研究运用MaxEnt模型对中国鲎与圆尾鲎在全球范围内的潜在栖息地进行了全面评估,并深入分析了其生态位特征。通过整合地理分布数据与环境变量,构建了高精度的生态位模型(中国鲎训练集AUC值为0.9963,测试集AUC值为0.9958;圆尾鲎训练集AUC值为0.9980,测试集AUC值为0.9972)。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鲎与圆尾鲎的潜在栖息地分布存在显著差异,且均受到多种环境因素(水深、最小叶绿素a含量和离岸距离等)的共同影响。影响中国鲎潜在栖息地的关键环境因子贡献率为:水深(29.75%)>最小叶绿素a含量(23.98%)>离岸距离(13.49%),而影响圆尾鲎潜在栖息地的关键环境因子贡献率为:最小叶绿素a含量(55.85%)>离岸距离(14.28%)>水深(10.03%)。多重生态位图揭示了中国鲎与圆尾鲎的生态位重叠程度较高(Schoener's D=47.2%),中国鲎显示了较宽的生态位。中国鲎更倾向于分布在更深的海域,而圆尾鲎则偏好于初级生产力更丰富的近岸海域。生态位特征分析进一步揭示了两种鲎类在资源利用和适应环境策略上的不同。该研究不仅为鲎类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未来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廖健李懿扬张水源杨圆枫熊春晖肖绍军王学锋王中铎郭昱嵩
关键词:中国鲎生态位重叠生物多样性

相关作者

铁军
作品数:79被引量:503H指数:13
供职机构:长治学院
研究主题:川金丝猴 栖息地 物种多样性 生态位重叠 生态位宽度
陈子萱
作品数:48被引量:490H指数:14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高寒沙化草地 硅 紫花苜蓿 补播 抗旱性
张卫强
作品数:124被引量:1,010H指数:19
供职机构: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南亚热带 光合特性 针阔混交林 黄土半干旱区 植物多样性
艾尼瓦尔·吐米尔
作品数:102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地衣 物种多样性 多样性 群落 生态位重叠
吴承祯
作品数:788被引量:6,983H指数:42
供职机构:武夷学院
研究主题:内生真菌 杉木 雷公藤 木麻黄 千年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