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49篇“ 生产力要素“的相关文章
- 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阐释与驱动分析——基于生产力要素优化组合跃升的视角
- 2025年
- 习近平在总结概括新质生产力内涵时便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要素优化组合跃升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众多马克思主义学者都揭示过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生产力要素发展失衡问题,即科学技术赋能劳动资料后,资本价值选择下的劳动者主体性丧失问题。新质生产力要实现要素优化组合跃升,其理论本质就是恢复要素均衡发展,超越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要素失衡发展,推进了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要素发展的辩证统一。新质生产力要素优化组合跃升不是自发的行为,双向驱动的教育、系统化的创新、一体化的改革是推动新质生产力要素优化组合跃升的驱动。
- 许继超刘思佟
- 关键词:生产力要素教育
-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城燃企业经营发展与生产力要素提升的思考——以RK企业为例
- 2025年
- 赵慧李红卫
- 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转型:基于生产力要素演进视角
- 2025年
- 体育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进步,更需要生产方式、经济模式和产业结构等全面转型和升级。以生产要素演进视角阐释我国体育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影响机制和实践进路,研究认为:体育产业战略转型需政府、市场和企业协同发力,通过体育产业政策创新,主动引导数字等新生产技术与数据等新生产要素禀赋结构创新与配置优化,推动体育产业结构深度转型升级,催生新质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建议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转型要以新质生产力为发展牵引,完善体育产业政策体系;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优化体育产业发展新格局;以关键生产要素为催化剂,加速自主科技研发迭代;以产业结构改革为支撑点,布局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新型劳动者为培养目标,增强体育产业经济韧性。
- 任慧涛郭法博
- 关键词:生产力要素体育产业
- 新质化视域下生产力要素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路径研究——基于可解释性机器学习模型
- 2025年
-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如何投入新质化生产力要素以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文章首先从新质化视角探究生产力要素,即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资料和新质劳动对象,并据此提出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框架体系。其次,结合LightGBM模型,建立新质化生产力要素对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回归模型。最后,利用SHAP值深入解释,旨在明确各要素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具体贡献与作用机制。研究表明:LightGBM模型较好地刻画了各要素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各要素指标的交互作用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数量的增加与人均工资的提升之间产生的良性互动,对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同时,工业机器人安装密度的提高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以及能源强度相对较低且污染治理潜力较高的状况下,均对高质量发展展现出积极的影响。
- 赵晓雯王默含万瑾璟
- 关键词:生产力要素
- 新质生产力要素中“劳动者”核心地位分析的工会视角
- 2025年
- 作为生产力要素中最具能动性的要素,“劳动”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工会必须着力发挥好劳动这一生产要素的决定性作用。“劳动者”是融合了技术、创新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其核心地位无法撼动。在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中,我们要始终牢牢抓住“劳动者”这一核心要素:深刻把握“劳动者”核心地位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劳动者”核心地位是坚定维护工人阶级主体地位根本之源,工人阶级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劳动者”核心地位要求清晰明确企业家的重要作用,企业家是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并为职工创新提供平台;“劳动者”核心地位表现为新质生产力中仍是“人主导机器”,而非“机器替代人”;积极培养工会干部的创新思维能力以适应“劳动者”的核心地位。
- 郭振影王艳霞
- 关键词:劳动者
- 契合新质生产力要素的城乡规划学高质量教学体系建构策略研究
- 2025年
- 面对全球经济格局、社会环境及新技术的快速变革,高等教育正在寻求突破。城乡规划学作为关键学科,其教学体系的优化与重构,关乎城乡规划行业的创新与进步。在洞察新质生产力要素的基础上,系统探讨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资料及新质劳动对象在城乡规划学教学体系中的关键作用与拓展方向,提出三大创新策略:一是建立以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为基石,师资队伍优化为动力,管理效能提升为保障的多维度新质劳动者体系;二是整合多元化思想交流促创新,前沿技术深度融合强实践,高质量评价体系保成效的多层次新质劳动资料;三是实施宏观战略引领方向,中观学科交叉融合控制,微观教学实践落地的多角度新质劳动对象拓展,以期为城乡规划学教学体系改革和城乡规划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提供强有力的学术支撑。
- 强欢欢王兴鸿
- 关键词:城乡规划学
- 新质生产力要素机制、创新逻辑与路径突破——基于系统论视角被引量:1
- 2025年
- 新质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创新性地提出新质生产力,高度概括了中国经济发展新形势、新特征、新趋势。然而,关于新质生产力的概念解析、系统构成、动力机制等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指导框架。从系统论视角,依据“理论阐释—要素机制—创新逻辑—路径突破—政策启示”的分析逻辑对新质生产力系统进行解析。基于新质生产力理论内涵,从系统论要素视角,解析新质生产力系统要素的构成特征;从系统论结构视角,探明新质生产力系统要素的动态机制;从系统论功能视角,阐述新质生产力系统创新体系的四个维度及其功能目标。此外,在系统环境效应下,基于“输入—系统—输出”执行逻辑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二四八”模式;进而立足系统控制目标,提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业路径。
- 王树斌侯博文李彦昭
- 关键词:系统论
- 马克思的生产力要素、质态理论与发展新质生产力
- 2024年
- 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进生产力形态。马克思的生产力要素与质态理论,分别为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构成基础和质态基础。从构成角度看,新质生产力仍然是由生产力三大基本要素和其他重要生产力要素构成,更加凸显了创新驱动和整体协同合作等因素;从质态角度看,新质生产力是一种智能化数字化的机器生产力、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力、生态友好的绿色生产力、以人为中心的自主生产力。基于马克思生产力要素与质态理论及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重点推进科技创新,创造高科技的机器生产力;扎实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形成高质量的社会主义生产力;着力推进绿色发展,打造高效能的绿色生产力;稳步推进共享发展,构建以人为中心的自主生产力。
- 刘仁营肖雨柔
- 关键词:生产力要素
- 新质生产力政治经济学解读——基于生产力要素视角被引量:2
- 2024年
- 新质生产力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先进生产力。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对构成新质生产力系统的诸要素进行分析,可发现传统生产力要素及其组合的系统性新质化主要表现为:劳动者向知识化、主体化、协作化发展,劳动资料向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升级,劳动对象向多元化、社会化、现代化转变,生产力要素组合不断优化,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生产力要素的质性飞跃内生于生产力的内在矛盾运动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科技与生产力的统一性规律则为科技创新加快新质生产力要素生成提供了理论依据。当前,新质生产力要素的生成主要面临着来自人才、技术、产业及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现实挑战。未来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立足现实条件以生产力要素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着力点,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掌握新型生产工具,塑造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 徐政牟春伟李宗尧
- 关键词:生产力要素
-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基于生产力要素视角和A股上市公司数据被引量:6
- 2024年
- 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是对当前生产力发展趋势的一次高度概括,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数字时代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基于生产力四要素模型和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数字化转型和新质生产力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可以显著提高上市公司新质生产力水平,这一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重点产业企业和经济发达地区企业中更加显著;数字化转型能通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三种机制影响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存在“U”型关系,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初期呈现新质生产力降低的现象,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持续开展,新质生产力水平呈上升趋势。
- 黄静张金昌潘艺
- 关键词:生产力要素新兴产业
相关作者
- 李春才

- 作品数:30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韶关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县域经济 绿色生产力 共同富裕 可持续发展 生产力要素
- 何敬文

- 作品数:20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市委党校
- 研究主题:人民内部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 中国共产党 生产力要素 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
- 吴萍

- 作品数:14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研究主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视野 科学发展观 系统论
- 马文保

- 作品数:45被引量:104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生产力 腐败 哲学反思 马克思主义 哲学变革
- 邓庆伟

- 作品数:17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孙中山 科学发展观 社会主义 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产力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