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486篇“ 玻璃体注射“的相关文章
玻璃体注射后细菌与真菌混合性眼内炎一例
2024年
一例玻璃体注射抗VEGF药物后出现感染性眼内炎的患者,玻璃体液表皮葡萄球菌及霉菌培养阳性,予玻璃体切除手术联合局部及全身抗细菌与抗真菌治疗后好转。
蒋萌乔岗
关键词:玻璃体注射眼内炎
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注射抗VEGF药治疗白内障合并黄斑水肿的应用
2024年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白内障合并各种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眼科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眼科住院白内障合并各种黄斑病变(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高度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CNV)20例(20只眼),随机分成两组,A组(10例)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植入术,术中联合玻璃体内抗VEGF药物注射,B组(10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植入术。随访1个月,观察两组之间治疗前后:前房及玻璃体情况、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眼压的差异。结果A组术后CMT及眼压较术前降低,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BCVA都较术前提高,A组明显好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化术联合玻璃体抗VEGF药物,治疗白内障合并黄斑水肿应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张静张大传查明轩程红
关键词:超声乳化吸除术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探索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与肺部疾病共患者的玻璃体注射治疗响应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评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和慢性肺部疾病共患者对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Ranibizumab)的治疗响应。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雷珠单抗玻璃体注射治疗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60例。从众多患者中筛选出20人同时慢性肺部疾病的人员,将他们选定作本次研究的重点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接受了彻底的视力检查、眼底照相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来比较治疗前后视网膜状况和视力变化。结果:研究指出,接受雷珠单抗治疗后的患者,其视力改善和黄斑水肿减退方面与非肺患者相比,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报告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对同时患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而言,采用雷珠单抗玻璃体注射是一种既有效又安全的治疗方案。
叶倩倩祝功捷
关键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慢性肺部疾病玻璃体注射抗血管生成治疗
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康柏西普玻璃体注射用于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价值评价
2024年
探究增值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PDR)患者应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康柏普玻璃体注射的应用价值。方法 时间段为2022.04~2023.04,样本为88例增值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化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4例,均实行玻璃体切割术,后组联合康柏西普玻璃体注射治疗,比对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与住院时间、出血率4.16%(2/48)、硅油填充率4.16%(2/48)以及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率2.08%(1/48)均低于对照组18.00%(9/50)、20.00%(10/50)、16.00%(8/50),P<0.05;研究组术后1mo、6mo、12moBCVA与CRT指标值显著降低且较对照组更低,P<0.05;术前2组BCVA与CRT指标值相近,P>0.05;治疗后,研究组黄斑中心凹厚度、VEGF、IGF-1、IL-19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指标值相近,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9.58%(43/48)高于对照组72.00%(36/50),并发症率8.33%(4/48)低于对照组28.00%(14/50),P<0.05。结论 在增值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切割术中,联合康柏西普玻璃体注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有助于改善手术相关指标,减少炎症、降低并发症与手术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而可以促进患者视力提高。
郭扬张淑锟
关键词:玻璃体切割术
玻璃体注射抗VEGF类药物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研究进展
2024年
目前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etinal vein occlusion-macular edema,RVO-ME)的主要方式是玻璃体注射抗VEGF类药物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Ozurdex)治疗RVO-ME在改善视力和降低黄斑中央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方面的临床疗效在1个月内优于抗VEGF药物,在3个月内两种药物的临床疗效无统计学差异,同时6个月内需要再次注射Ozurdex保持其良好疗效。当两类药物联合治疗时,无论以间隔注射或同时注射方案均能在降低注射频率的同时有相似甚至比单药治疗有更好的疗效。与此同时,玻璃体注射两类药物时会造成高眼压、并发性白内障、眼内炎、视网膜裂孔、玻璃体出血和角膜损害等眼部并发症。
黄菊李诗怡张澳王康谢迎宾
关键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
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注射不同剂量曲安奈德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6个月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25G玻璃体切除术联合不同剂量玻璃体曲安奈德注射(IVTA)对特发性黄斑前膜(iERM)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设计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象2022年4月至2022年10月于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眼科确诊的iERM患者60例(60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玻璃体切除术联合IVTA 1 mg组20例(20眼)、玻璃体切除术联合IVTA 2 mg组20例(20眼)和单纯玻璃体切除术组(对照组)20例(20眼)。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6个月采用国际标准小数视力表测量最佳矫正视力(BCVA)、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眼压、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测量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并评价是否存在视网膜内层紊乱(DRIL)。计数资料、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BCVA、CMT、眼压组间比较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否则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组内治疗前后BCVA、CMT的比较采用Friedman检验。主要指标BCVA、眼压、CMT、DRIL。结果术后1、3个月,IVTA 1 mg组、IVTA 2 mg组的手术前后BCVA差值较对照组高,且CMT也低于对照组(P均<0.05),IVTA 1 mg组和IVTA2 mg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三组间BCVA、CMT及DRIL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玻璃体切除联合2 mg IVTA组中有3例患者(15%)在术后1个月时眼压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用药后均降至正常。结论玻璃体切除术联合IVTA 1 mg或2 mg可以加速iERM患者术后视力的改善及黄斑中心凹厚度的降低,但并不能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IVTA 1 mg和IVTA 2 mg相比疗效相似,但IVTA 1 mg更安全。
陈菲邱研唐蕾蕾何慧君王兵高峰
关键词:特发性黄斑前膜玻璃体切除术曲安奈德
普罗碘铵结膜下注射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注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的效果分析
2024年
本研究旨在评估普罗碘铵结膜下注射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注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名D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接受雷珠单抗玻璃体注射,实验组则接受普罗碘铵结膜下注射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注射治疗,用药前评估治疗和治疗后监测并分析两组患者的眼科指标数据,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眼压情况并无显著差异,但实验组在玻璃体出血吸收和复发的改善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普罗碘铵结膜下注射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注射治疗DR引起的玻璃积血,相比于单纯雷珠单抗玻璃体注射方法,在改善病变眼部功能指标以及减少并发症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 。
和帅陈红莎
关键词:普罗碘铵视网膜病变
黄斑格栅样激光光凝联合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效果及对视网膜血流参数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究黄斑格栅样激光光凝联合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300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接受黄斑格栅样激光光凝+曲安奈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视网膜中央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峰值流速(EDV)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观察组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C(PDGF-C)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三叶草像差、总高阶像差、球差及彗差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斑格栅样激光光凝联合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效果满意,可调节生长因子表达,改善视网膜血流参数及视觉质量,值得推广。
武雅贞
关键词:玻璃体注射曲安奈德
玻璃体注射化疗对存在玻璃体种植的视网膜母细胞瘤的21个月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探讨玻璃体注射化疗对存在玻璃体种植的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疗效。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v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北京儿童医院诊断和治疗的单眼cT2期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18例(18眼)。方法根据患眼玻璃体种植病灶的形态学特点分为1型尘埃样和2型球形。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玻璃体注射化疗(左旋苯丙氨酸氮芥)。记录患者玻璃体注射化疗的次数,玻璃体种植瘤灶的消退时间、随访时间、是否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是否存在肿瘤眼外转移等,并计算患者的保眼率。不同类型玻璃体种植组间注射次数和玻璃体种植瘤灶消退时间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主要指标玻璃体注射化疗的次数,玻璃体种植瘤灶的消退时间、随访时间、是否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是否存在肿瘤眼外转移,保眼率。结果18例(18眼)单眼cT2期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中,10例(10眼)玻璃体种植病灶呈尘埃样(1型),8例(8眼)呈球形(2型)。经玻璃体注射化疗,所有患眼玻璃体种植瘤灶全部消退。在治疗和随访中,有8例(44.4%)在玻璃体注射位置周围出现椒盐样视网膜病变;2例(11.1%)出现玻璃体少量出血。未观察到肿瘤的眼外转移及死亡。随访(21.08±2.18)个月。1型和2型玻璃体种植接受玻璃体注射化疗次数的中位数分别为2.5次(2,3)和5.5次(5,6)(Z=-3.679,P<0.05),消退时间的中位数分别为1.875个月(1.56,2.00)和3.875个月(3.50,4.06)(Z=-3.586,P<0.05)。结论玻璃体注射化疗是针对存在玻璃体肿瘤种植的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有效治疗手段。
李程张诚玥崔燕辉李莉
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
玻璃体注射抗VEGF药物后黄斑裂孔一例
2024年
一例68岁女性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右眼行玻璃体注射抗VEGF药物后2个月出现黄斑裂孔。行玻璃体切除术+内界膜剥除+硅油填充术。术后2个月黄斑裂孔完全封闭,但CNV较前无变化,在右眼硅油状态下再次玻璃体注射抗VEGF药物,1个月后CNV病灶未见明显变化。术后5个月取出硅油后再次玻璃体注射抗VEGF药物,2个月后CNV较前低平,视网膜下积液明显吸收。提示玻璃体注射抗VEGF药物后有发生黄斑裂孔的可能。(眼科,2024,33:51-52)
宗辉张婷童念庭刘田安明
关键词:黄斑裂孔

相关作者

孙考祥
作品数:211被引量:954H指数:12
供职机构:烟台大学
研究主题:药代动力学 体外释放 脂质体 生物利用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
慕宏杰
作品数:45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烟台大学
研究主题:多囊脂质体 葛根素 突释 微球 微乳
刘婷婷
作品数:99被引量:208H指数:8
供职机构:聊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葡萄膜炎 影响因素 流行病学特征 黄斑水肿 OCT
陈长征
作品数:336被引量:871H指数:13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视网膜 光学相干 视网膜疾病 视网膜电图 玻璃体腔内注射
李聪伶
作品数:66被引量:205H指数:8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割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黄斑水肿 AVAS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