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64篇“ 现代美学“的相关文章
现代美学
现代美学》共三编,第一编是美学基本原理,第二编是生命美学,第三编是生态美学,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美的本质与规律、人类的审美活动与特征、各种审美现象的本质属性,以及现代人们新的审美认识及其理论发现等。《现代美学》以美学研究...
郭青格
关键词:美学高等职业教育
西方思潮下中国现代美学的探索及其经验建构
2025年
在西方思潮的影响下,20世纪中国现代美学的建构形成了三条路径。第一条路径,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从王国维到创造社再到朱光潜、宗白华的路径。这是一条主张“静观”和审美无利害性的美学发展路径。第二条路径,是中国现代艺术家群体在融合西方艺术理论与中国艺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条独立探索中国艺术现代性的美学发展路径。第三条路径,是从鲁迅对普列汉诺夫美学思想的引介,以及对现实政治和文学论争的参与开始的。这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美学发展路径。在20世纪中国现代美学建构历程中,欧美思潮下现代美学的探索、中国现代艺术的美学探索、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三条线索彼此交织,不仅发出了中国现代美学探索中的独特声音,也为中国式美学理论话语的建构提供若干经验借鉴。
杨向荣
关键词:西方思潮中国现代美学现代艺术
艺术进入美学:跨学科视域下中国式现代美学的建构经验
2025年
多元的艺术实践类型及其审美经验从感性与诗性维度为美学话语的生成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艺术与美学对话交流所呈现的张力中,美学理论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更新与完善。同时,具体艺术范例为理论建构提供了丰富的经验阐释,中国传统艺术资源则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原创性品格与独特风貌贡献了丰富的话语资源。然而,随着当代美学理论在抽象宏阔的概念阐释与理论研究中越走越远,它逐渐与社会生活中具体的文艺实践及其审美经验拉开了距离,理论研究者的自我封闭与研究范式的“去艺术化”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针对诸种现实问题,现代美学语境中美学学科的研究理路与建构模式,则在跨学科视域下对话交流的基础上,为中国式现代美学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启示。
韩清玉李不言
关键词:中国现代美学艺术审美经验中西对话
中国现代美学学科视野研究
20世纪50年代,李泽厚在“美学大讨论”中脱颖而出,到80年代“美学热”提出主体性实践美学遥领风骚,到90年代隐退后不断调整美学观点,李泽厚作为符号式人物一直牵动着中国美学发展的神经。李泽厚的美学思想有着完备的理论体系和...
柳改玲
留学教育与中国现代美学的发生
2024年
近代以来,随着留学教育的开展、新式学科的建立,中国传统学术面临新的范式冲击与重组,中国传统美学也开始走上系统化的现代学科发展之路。伴随以留学生为代表的新知识人对西方著作的译介,“美学”之名开始出现,新的美学学科体系逐步建立;西方现代美学思想、理论也在新的学术共同体内获得广泛传播,并逐渐形成中国美学的多样化形态。以留学教育为背景、留学生群体为视角来梳理中国现代美学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以折射出中国现代学术体系建立及本土美学思想传播的开放性、独特性、多样化形态特征。
李清
关键词:留学教育留学生群体传统美学现代美学
从知识生产到话语建构:中国现代美学的突围被引量:1
2024年
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知识生产到话语建构的过程。在知识生产阶段,受西学浸染的中国现代美学家将美学作为学科知识引介到中国,并试图对美学诸问题域作出新的生发。如何突破西方美学的理论约束,最大化地挖掘中国美学的独特性,成为中国美学话语建构的理论使命。从知识生产到话语建构,表征了中国美学从“美学在中国”到“世界美学中的中国美学”的演进逻辑。在其方法论意义上,建构中国美学以“既是中国的,又是美学的”为目标,立足中国传统思想资源,彰显中国美学的主体性。
韩清玉
关键词:中国美学知识生产话语建构
论中国现代美学话语中美与伦理的兼容问题
2024年
美与伦理之间的兼容问题既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基本与前沿问题之一,也是中国现代美学阐释有效性的表征之一。康德美学影响、中国现代美学学科化、中国学者对美的误读造成美与伦理不兼容,这引发了关于美的本质的两次主要论争,并在美学的学科化与现实美学化的努力中,彰显了美与伦理兼容的迫切要求。要让美学与伦理兼容,就要批判性发掘中国传统美学中美与伦理兼容的思想因子,适当地扩展美的边界,保持美的概念的开放性,沟通美与伦理实践的关联。美与伦理兼容的形态既是一种“家园”形态,也是一种“花园”形态,实际上是一种复数的准共同体。
郝二涛
关键词:伦理审美无利害中国现代美学
“美在意象”理论对中国现代美学的继承与发展
2024年
从学科的意义上讲,美学是一门外来的学问,从名称到知识体系,都是一百多年前从外国传人我国的。然而,我国有着丰厚而悠久的美学和艺术传统,这种传统甚至决定了近现代我国一些知识分子对西方美学的选择和阐释。因此,20世纪初以后的一段时期,中国现代美学话语一直具有三重维度:介绍和阐发西方美学,激活和整合中国传统美学,针对现实问题建构中国的现代美学,由此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美学方法论。
杜卫
关键词:中国现代美学中国传统美学西方美学美学方法论三重维度
现代美学领路人邓以蛰美学思想探析
2024年
探究现代美学领路人邓以蛰的美学思想,对于当今美学理论发展具有借鉴意义。通过对文献资料大量研读分析,本文简要回顾了邓以蛰的艺术人生,梳理总结出邓以蛰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意境论的再阐述:气韵生动”“研究法的再演绎:画史画学”“性灵说的再诠释:美为性灵”。邓以蛰的美学思想贯通中西,融汇古今,创造性地开辟了中国美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和美学体系,在古典与现代美学发展中找到了平衡点。他的美学成就在中国现代美学的研究和发展中也起到了先锋作用。
甘航宇吴卫
关键词:邓以蛰美学思想气韵生动
中国现代美学关键词形式研究
“形式”概念是舶来品。它的引入对中国美学现代生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得一些重要范畴、命题等获得了新释、另解甚至异变。本书着重该词的中外对接、古今转换及时代流变的译介、转化过程,具体考察其在美学创生进程中择取、在美学观念论...
赖勤芳作

相关作者

彭锋
作品数:270被引量:1,125H指数:1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研究主题:艺术 美学 艺术批评 艺术学理论 当代艺术
杨春时
作品数:280被引量:1,599H指数:21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研究主题:主体间性 美学 实践美学 文学思潮 审美
王一川
作品数:520被引量:2,851H指数:25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艺术 影片 中国电影 艺术学理论 电视剧
邹华
作品数:23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现代美学 审美关系 社会美 古代美学 人性结构
张法
作品数:337被引量:1,316H指数:16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研究主题:美学 演进 中国美学 远古 中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