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311篇“ 现代文学史“的相关文章
文明互鉴视域下现代文学建构的再思考
2025年
现代经典作家作品为主要对象,结合现代文学三十年间的文学思潮、文学论争、审美变革与社会变动等重要方面呈现这一时段内文学发展主要面貌的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现代文学发生发展过程中与古代文学、外国文学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还原现代文学本来的面貌和特点、改变这种述模式成为当下现代文学建构必须思考的重点问题。从文明互鉴视角重新建构现代文学框架,要考虑在叙述体例上,保持以现代作家为主体,总体上增强对外国文学、传统文学的论述;在重点作家作品上,对于与外国文学、传统文学关系密切的作家,纳入世界文学经典与中国现代作家的关系、现代作家传统文学形式的写作等内容,不能单讲作家现代文学的贡献;在文学观念上,顾及作家“全人全作”,以“人的文学”为述原则。
刘勇
关键词:现代文学史外国文学传统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的料运用问题
2024年
料运用服务于以作家作品为中心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教师应以核心问题为导向,选择多种料还原历现场,恰当地使用传记材料,注重辨析作品的版本差异,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重建作家与作品的深度关联,认识历的复杂性。文献材料的选用绝非仅是对教材文学观的重复论证,还是对既有文学认知的延伸。教师运用料应有自觉意识,明确料运用的前提与限度。由此,教师可摆脱传统文学教学过度注重知识灌输的泥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学术探索热情,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范国富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史料运用
“世界”作为方法:对新世纪以来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建构的反思
2024年
英文世界的中国现代文学建构是中国现代文学书写的重要一翼。论文以新世纪以来王德威、张英进、邓腾克、罗鹏等人主编的四部文学为例,探讨英文世界中国现代文学的编排、方法论、文学观等方面与大陆文学的互动与互鉴。认为英语世界的“元历”叙事的“异质性”与“非连续性”对“正”的解构所带来的历虚无主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东方主义历叙事,但这不妨碍我们对域外视点的包容与借鉴。在全球化的当下,中国主体性的追寻紧密镶嵌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中,在互相竞争的历叙述中辨伪存真,“复线的历”将给予我们接近文学多重面相的契机。同时中国文学主体性的建构既要建立在世界文学的语境之中,又要回到中国文学本身内在的心灵关照与文学的诗性特质,唯有如此才有融入与引领世界对话的可能!
徐从辉
关键词: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史
从“生命学”到“大文学观”——钱理群先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贡献被引量:1
2024年
钱理群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重镇,是第三代学人中的代表性和标志性学者,也是学界的常青树,多年来笔耕不辍。在《我的现代文学研究与学人研究——在“钱理群学术思想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一文中,钱理群把自己的学术研究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1981—2002):学院任教21年,从事文学领域专业化研究,主要是鲁迅、周作人、曹禺研究,以及现代文学研究。
吴晓东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曹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现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的“现场感”“立体化”与“流动性”——重读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插图本)》
2024年
吴福辉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插图本)》包含大量具体的地理空间单位,这一方面增添了文学的“现场感”,另一方面又在文本内外共同构筑了多元、丰富、立体的“中国文学地图”想象。同时,书中的中国文学或“文学中国”又是时时处于世界文学流动过程之中的,这种流动性既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本身的复杂面貌,也透露出吴福辉所具有的世界性眼光。此外,书中大量的插图、表格等也可视为文学空间与“文学地图”的形式化延伸。
战玉冰
关键词:文学地图文学史
“十七年”现代文学教材编纂的教学本位与学术构建——以1957年朱彤先生所讲《现代文学讲稿》为视角
2024年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现代文学学科处在初创期,全国各大高校中文系所使用的现代文学教材主要为内部自编的油印、铅印教材(讲义)。师范类高校在现代文学的教材编纂中发挥着突出的建设性作用,本文以笔者所见1957年南京师范学院朱彤先生编纂的《现代文学讲稿》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朱彤先生的现代文学教学与教材编写实践,以及分析《现代文学讲稿》中的内容,指出“十七年”时期现代文学的教材编纂与以现代文学教学过程中问题生产紧密联系“,教学本位”促进着现代文学教材的编纂与使用,由此进一步探讨现代文学教材编纂中的学人研究与学术构建问题。
张业松张宝元
关键词:学术史现代文学史教材编纂
现代文学课程思政教育实施阶段论
2024年
立德树人是高等院校第一任务,“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守好自己讲授课程的一段渠,种好本课程的责任田是每一位高校教师应尽的责任。本文围绕现代文学课程的思政教育具体实施办法进行了阐释,认为以文学背景和作家生平、作品思想内容为中心遴选思政元素,再结合做好课程定位、设计好教学目标和合理安排教学任务是实施现代文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关键环节。
斯琴
关键词:现代文学史教学设计
“你是一本活的现代文学”——1985年访丁玲
2024年
受访者:丁玲、陈明。访谈地点:桂林榕湖饭店。访谈时间:1985年3月21日。1985年“全国高等院校文艺理论研究会第四届年会”在桂林召开期间,杨益群教授同王向彤、何帮泰、蔡定国等一同于桂林榕湖饭店访问丁玲夫妇。其间,杨教授就改革开放时期的文艺发展。
杨益群郭可悦(整理)
关键词:文艺理论研究现代文学史改革开放时期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思政育人实践探索被引量:1
2023年
中国现代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展示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屈辱与反抗的历,其“启蒙”与“救亡”的主题贯穿整个现代。以往的教学只注重文学文学作品的解读,而忽视了爱国主义教育与思政教育。育人者先自育,然后才育人,高校特别是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将来大部分会从事中小学教师工作,他们的道德素养、精神面貌将潜移默化地影响新一代的少年。因此,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吴敏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思政教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小学教师师范类
2011一2021年中国现代文学著作概评被引量:2
2023年
2011年至今的十余年间,各种新的中国现代文学著作不断出现。笔者辑录了《2011—2021年中国现代文学著作目录》,收入近年出版的188部中国现代文学。梳理这些著,可以发现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如“民国文学”与“现代中国文学”观念的提倡及其在文学编纂中的实践、思路各异的现代文学编年的编写、“语言”“制度”等新出现的文学类型、地域性文学著作的新变化等等。
洪亮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史民国文学现代中国文学编年史语言史

相关作者

朱德发
作品数:153被引量:342H指数:9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现代中国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 文学史 五四文学 文学史书写
陈思和
作品数:278被引量:2,022H指数:2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研究主题:文学 知识分子 比较文学 小说 现代知识分子
王瑜
作品数:44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现代文学史 文学史观 网络小说 主题研究 青春
刘勇
作品数:162被引量:372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现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新文学 文学史 五四新文学
范伯群
作品数:75被引量:391H指数:13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通俗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通俗小说 鸳鸯蝴蝶派 中国现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