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299篇“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相关文章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衔接机制研究
2025年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中诉前与诉讼程序彼此独立而又密切联系,诉前程序与诉讼程序的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行政机关履职标准不适用、检察建议与诉讼请求不一致、检察机关调查取证权受到限制等。要从明确行政机关的履职标准、规范检察建议与诉讼请求相衔接、保障检察机关的调查取证权等方面进行强化,以促进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诉前与诉讼程序的衔接。
韩欣宇
关键词: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诉讼程序衔接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中检察角色的阶段定位
2025年
检察机关介入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主要目的在于督促环境行政部门履行环保职责。然而当前检察机关面临着“公益诉讼起诉人”立法定位与“法律监督者”职能定位的混同困境,这一困境在制度效果上外显为检察机关介入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身份不明晰、检察权与行政权之间的“功能秩序”失衡、检察权能的“梯级秩序”失范等现实问题。构建检察机关诉前程序与诉讼程序双阶段介入模式是助力合理行使检察监督权与检察公益诉权的必要路径。诉前以“法律监督者”的身份发出检察建议,诉中以“原告”的身份参与庭审对抗,有助于检察机关以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为利器,推动新时代法治政府之建设。
占善刚刘涑亭
关键词: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环境执法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运行优化路径研究
2025年
本文围绕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的运行优化进行研究。首先阐明问题的提出,明晰优化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的必要性和价值所在。在此基础上,对目前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进行检视,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路径,包括健全调查取证配套保障机制、强化诉前检察建议的可操作性、弹性设置行政机关的履职期限等。
陈卓竹
关键词: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调查取证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中“不依法履职”的标准认定
2025年
环境行政机关与环境破坏问题有着直接的联系。而环境利益受到损害时,可能引起检察机关对环境行政机关提起诉讼,至于行政机关应不应该负责,关键判断其是否履行了职责。在司法实践中,因法律规定与现实情况之间的差异,导致“不依法履行职责”的认定标准不统一,法律职责的认识存在分歧。因此,笔者建议应当树立权责统一,科学合理地履行期限,同时确立好复合模式,即“行为标准”和“结果标准”相结合的模式来明确行政机关职责的履行,从而更好地发挥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对保护环境的重要作用。
辛玉
关键词: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行政机关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履行判决的再审视与完善
2025年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对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美丽中国建设有着重要作用;履行判决作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中的主流判决,占据着最为主要的地位。目前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履行判决的实践中存在“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判断标准不统一,判决方式运用不适当以及判决内容限度不明确等问题。“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判断标准关涉到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何方败诉的问题,判决方式和判决内容则会影响后续执行和司法权威,因此这些问题亟待解析。法院对行政机关是否履行法定职责的判断,主要存在行为标准和结果标准的分界。在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中,应排除绝对的结果标准,部分案件法院可以直接根据行为标准判断行政机关是否履行法定职责,较为复杂的案件则需综合考量结果标准和因果关系。法院应充分认识到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才是法院作出履行判决的前提,履行判决不能与确认违法判决组合作出,但可以根据案情伴随驳回部分诉讼判决和撤销判决。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履行判决中有必要区分责令履行和责令继续履行法定职责。法院在恪守被动性的前提下仍要发挥一定的能动性作出具体性履行判决,不再适用概括性履行判决。
陈海嵩张新
关键词: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履行判决判决方式
预防性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实践探索和制度进路
2025年
随着我国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建立,现实中预防性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也呼之欲出。自2017年以来,我国已有约七个省级地方规范性文件中明确规定地方可以提起预防性行政公益诉讼。以现有的司法案例样本为基础,从预防性诉讼概念入手,对预防性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适用范围、风险认定作出分析,以期建立预防性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王一彧
关键词: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环境风险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职”认定标准研究
2025年
本文研究了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职”的认定标准,分析了其在理论和实务中的争议。首先界定了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职”的三种类型:拒绝履行、怠于履行、不当履行。随后,探讨了行政机关履职范围不明晰、履职期限认定标准不合理以及履职标准存在争议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厘清行政机关法定职责范围、引入履职期限磋商机制以及以综合标准为导向判定行政机关履职等建议,旨在完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确保环境权益得到充分的法律保障和维护。
韩欣宇
关键词: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行政机关环境监管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中“不依法履职”的审查困境与纾解对策
2025年
认定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职责”不仅关系到其是否是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适格被告,还关乎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效果。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因法律规定不够明确,对于行政机关监管职责的认识存在分歧,导致“不依法履职”的认定标准不统一。未来应从立法上明确行政机关“监管职责”的内涵和范围;将“合理阻却因素”的认定纳入审查范围,科学合理确定履职期限;应采用“三要件”的审查标准,结合行政机关履职情况和公共利益是否得到有效保护来进行综合判断,更好地发挥行政公益诉讼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功能。
智倩倩
关键词: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审查标准
可诉性视角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行政机关依法履职的标准
2025年
在检察公益诉讼高质量发展中,可诉性对于案件质效提升意义愈发重要,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亦是如此。负有环境监管职责的行政机关是否依法履职,应当充分考量环境行政公益诉讼领域检察办案的特殊性,立足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发挥对行政机关依法履职标准进行判断。在标准认定中要紧扣可诉性对行政行为进行审查,确保环境公益诉讼能够诉得出去、诉到实处,从法律监督角度有效发挥检察机关对环境公益的保护作用。
于静陈萧宇
关键词:可诉性行政公益诉讼依法履职环境公益
海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研究
海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我国为了应对和解决日趋严重和复杂的海洋环境生态问题,通过行政公益诉讼的方式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制度。当今海洋态势之下。只有行政机关切实履行和发挥海洋环境的职责才能更好应对日益增加的海洋环境保护的难...
王雨薇
关键词:海洋环境公益诉讼行政诉讼

相关作者

田飞
作品数:24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云南省人大常委会
研究主题:合法性审查 行政公益诉讼 检察建议 检察机关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闻雯
作品数:8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研究主题: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提起 原告资格 公民 法律监督
刘超
作品数:258被引量:1,940H指数:23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环境侵权 自然保护地 页岩气 逻辑与 环境法
唐绍均
作品数:89被引量:319H指数:10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第三方治理 生态环境 证成 环境污染
章楚加
作品数:14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研究主题: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公法权利 主观 团体诉讼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