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4篇“ 环境外部性“的相关文章
- 从电力含“碳”量看环境外部性市场化工具的协同构建
- 2024年
- 能源的绿色低碳转型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和基础性内容,也是提升能源系统本质安全的长远性战略。“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深入实施十年来,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成为了中国务实推动绿色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亮眼“名片”。截至2023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超过14.5亿千瓦,根据国际能源署统计,2023年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占全球约60%。
- 韩雪
- 关键词:国际能源署能源系统能源安全本质安全环境外部性
- 公共科研机构绿色研发介入与企业绿色创新——基于环境外部性视角被引量:1
- 2024年
- 绿色创新的“双重外部性”导致企业绿色研发动机不足,完全依靠市场机制难以有效激励企业绿色创新,公共科研机构的绿色研发介入能对创新要素形成“绿色补贴”。本文结合企业层面的专利数据集,从“双重外部性”视角探究公共科研机构绿色研发介入对企业绿色创新的驱动效应。研究发现,公共科研机构绿色研发介入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进一步研究绿色创新“双重外部性”的影响,发现环境正外部性尚未得到有效矫正时,公共科研机构绿色研发介入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公共科研机构绿色研发介入通过绿色“人才池”和“知识池”机制为企业提供绿色知识和人力资本补贴,驱动企业绿色创新。而且,由于环境正外部性未有效矫正,公共科研机构绿色研发介入更能通过绿色“人才池”和“知识池”机制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此外,在绿色技术重点领域、企业主导型研发合作模式以及具备绿色研发基础的企业中,公共科研机构绿色研发介入的绿色创新驱动效应更为明显。本文有助于弥合企业从事绿色创新的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缺口,赋能企业打造绿色创新的新引擎。
- 王辉冯峥袁礼林伟芬
- 关键词:公共科研机构
-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促进环境外部性内部化的原因与途径
- 2023年
- 环境信息披露是实现环境外部性内部化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不充分,不利于环境外部性内部化。学界提出了一些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但这些披露模式具有诸多不足。文章主要分析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促进环境外部性内部化的原因,提出通过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实现环境外部性内部化的途径,以供参考。
- 李舒奕
- 关键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环境会计外部性内部化
- 水电工程环境外部性评价方法
- 本书把经济学中的外部性理论引入水电工程项目的环境可行性评价中,展示项目在不同阶段对不同利益主体带来的外部效益和外部成本,揭示环境外部性影响的变化规律,拓展环境可行性评价的外延;把外部性内部化理论引入水电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
- 樊启祥
- 环境外部性下的贴现率研究及应用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环境外部性对贴现率的影响。在经济学中,贴现率一直是一个十分重要且有难度的问题,而未来气候变化相伴的潜在问题对贴现率的研究提出了挑战。为降低气候变化带来的潜在风险,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均积极地倡导“绿色经...
- 曾可欣
- 关键词:环境外部性社会贴现率技术创新
- 环境外部性视角下中国住宅“光伏建筑一体化”成本效益研究
- 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完成2030年预设的碳达峰目标,我国经济社会在全面绿色转型。国务院提出要对既有建筑进行可再生能源改造,把“光伏建筑一体化”作为重点工程持续推进。但“光伏建筑一体化”是否能带来良好的环境效...
- 韦雅尹
- 关键词:光伏建筑一体化全生命周期成本
- 考虑环境外部性和风光出力不确定性的虚拟电厂运行优化被引量:50
- 2022年
- 虚拟电厂在建设运行中产生的环境外部性影响其运行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首先,单独核算煤电、风电和光伏发电的单位环境外部性成本,并将其计入虚拟电厂的单位发电量成本。在此基础上,考虑风光出力的不确定性,构建基于Wasserstein距离的风光出力预测误差模糊集的两阶段分布鲁棒优化模型,使虚拟电厂在风光出力预测误差满足模糊集内最坏分布的情况下调整柔性资源,实现运行成本最小,以此研究虚拟电厂的调度决策问题。最后,算例仿真与对比分析验证了考虑环境外部性对虚拟电厂经济、低碳运行的积极作用,以及构建的两阶段分布鲁棒优化模型的适用性与计算简便性。
- 孙晶琪王愿郭晓慧周奕全王玉玮薛万磊
- 关键词:环境外部性不确定性
- 环境外部性对出口结构和贸易政策选择的影响--基于中国高耗能产业的证据被引量:6
- 2021年
- 出口贸易在促进技术和资金快速积累的同时引入了环境污染,经济增长与绿色发展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出口优势和贸易政策设计需要新的定义和依据。为此,首先结合理论机制,利用市场供需和中央-地方政府博弈等框架从环境排放输入国的角度分析环境成本对一国出口结构和政策倾斜的影响,并探讨具有显著环境外部性的高耗能产业在我国迅速发展的原因和现实特征。其次,使用1997-2017年的投入产出数据,从增加值和环境污染两方面测算高耗能产业出口的隐含社会福利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对环境外部性的忽视会刺激高耗能产业的生产和出口,阻碍出口结构的优化升级。全球金融危机后高耗能产业出口对企业经营、财政收入及劳动岗位创造的带动作用持续减弱,而隐含成本却不断增加,造成了约3%的福利损失。若将这部分成本内部化于比较优势衡量体系中,高耗能产业出口的净经济效益将明显下降,市场竞争力减弱。同时,对环境外部性的忽视也会影响环境规制的力度,导致政策设计中“明降暗补”现象的出现。相比于国际平均水平,我国较低的环境标准会导致对环境损失的低估,从而影响贸易政策的精准制定。基于主要结论,在优化出口结构和设计贸易政策时,通过调整环境税和碳市场的方式提高环境成本可以减少企业决策与社会效率的偏离;加强对高耗能产业的调控并针对不同产业特点实施过渡性政策有助于向高附加值、低污染的结构转型;重建贸易优势判断标准能够引导“污染天堂”的关闭。将环境成本内部化于经济决策,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选择之一。
- 相晨曦陈占明郑新业
- 关键词:环境外部性贸易政策选择高耗能产业成本收益分析
- 环境外部性对企业间合作影响机理的实验研究
- 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耗了大量自然资源(如水、石油、木材),并且产生了大量废弃物(如废水、电子废弃物),严重影响自然环境并危及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根据联合国的定义,活动主体给环境产生未被惩罚的负面影响(或未被补偿的正面影...
- 张小利
- 关键词:环境外部性企业间合作信息结构
- 环境外部性、市场效率与绿色证书价格管制
- 2021年
- 绿色证书强制性产权的界定,一方面,其排他性和可交易性有利于发挥绿色证书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另一方面,其正外部性的实现有赖于政府的管制措施补偿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差异。为实现外部性内在化,基于管制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分析了绿色证书的环境外部性对市场效率的影响,并针对此影响研究了具体的价格管制措施。研究表明:绿色证书的最低限价设定应不低于0.371元/千瓦·时;在不同消纳权重下,绿色证书最高限价不同,消纳权重为20%时,绿色证书的最高限价为1.855元/千瓦·时;消纳权重为30%时,绿色证书的最高限价为1.237元/千瓦·时。在此价格管制下,有利于降低市场价格波动风险,激励和约束绿色证书的市场主体参与绿色证书交易,有望提升中国绿色证书市场效率。
- 汪辉赵新刚
- 关键词:价格管制外部性
相关作者
- 赵晓丽

- 作品数:74被引量:588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能源消费 CO2排放 风电 供应链合作 供应链
- 刘小丽

- 作品数:23被引量:200H指数:7
- 供职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研究主题:油气行业 页岩气 天然气 环境外部性 外部性
- 张有生

- 作品数:13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研究主题:能源转型 能源发展 能源 环境外部性 外部性
- 王益澄

- 作品数:88被引量:334H指数:10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
- 研究主题:港口城市 城市发展 石化 城市 空间自相关
- 李敦瑞

- 作品数:19被引量:138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行政学院
- 研究主题:产业结构 FDI 污染密集产业 现代服务业 产业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