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9篇“ 犯罪成立要件“的相关文章
- 论作为犯罪成立要件的情节被引量:2
- 2022年
- 当情节被刑法规定为犯罪成立必须具备的要件之一时,情节是否严重的认定,就对区分罪与非罪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刑法立法对情节的类型化规定和司法解释对情节的具体化规定都表明,作为犯罪成立要件之一的情节,在我国刑法立法和刑事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刑法理论研究应当立足于刑法立法和刑事司法的实际,高度重视情节在认定犯罪中的功能作用,赋予情节在犯罪论中应有的一席之地。作为犯罪成立要件之一的情节,根据司法解释中的具体规定,可以建构起“一体六面式”的体系结构,即在危害行为作为“一体”的基础上,以行为方式、行为规模、行为侵害对象、行为实施环境、行为后果事实、行为反映的人身危险性为“六面”,构建体系化的情节认定标准,并在不同类型的犯罪中坚持情节认定时价值判断内在逻辑的统一性。
- 张智辉姜娇
- 关键词:犯罪构成要件
- 论犯罪成立要件中规范性要素之认识错误及其判断路径被引量:5
- 2019年
- 我国近年来多起刑事案件的判决对有关被告人规范性要素认识错误的判断与处理引发各方质疑。究其原因,这与刑法理论和实务界对规范性要素认识错误的理解与处理存在疏漏甚至误读密切相关。规范性要素是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重要内容与组成部分,行为人在主观方面规范性要素认识错误的有无对于判断犯罪的成立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规范性要素在犯罪成立要件中的地位与犯罪故意的具体认识内容两个角度考察可知,规范性要素的认识错误是事实认识错误而非法律认识错误,属于构成要件认识错误而非违法性认识错误。司法者必须正确分辨规范性要素之认识错误与违法性认识错误,从一般人的立场、个体识法能力及国家的规范告知义务等角度综合判断行为人规范性要素之认识错误的有无。
- 唐稷尧
- 关键词:犯罪成立要件
- 共同金融犯罪成立要件刍议
- 2016年
- 非法集资等类型金融犯罪的专业性以及复杂性特征决定了这类犯罪往往由数个行为人共同完成,虽然《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规定的内容涉及共同金融犯罪问题,但是尚未涉及共同金融犯罪的一般成立条件。我国近几年来注重共犯理论的研究,但刑法理论对金融共同犯罪问题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因而造成了就金融犯罪类型的共同犯罪成立条件存在诸多争议。从理论高度阐释共同金融犯罪的一般成立要件,应当结合刑法总则与刑法分则的规定。具体而言,首先应立足于我国共犯成立要件:行为人必须是二人以上;基于共同的犯罪故意;实施了共同的犯罪行为。其次在共同金融犯罪中,应将共犯的成立条件植入金融犯罪的全部罪名之中,在贯彻共同犯罪成立条件的同时,结合金融犯罪的特点进行具体判断。
- 袁林姚万勤
- 关键词:犯罪成立要件金融犯罪法律若干问题非法集资犯罪问题
- 从文本中的刑法到司法中的刑法 定罪视野下犯罪成立要件确定机制
- 本书的重点不在于对某类或某一个罪的解释及其具体的解释方法和解释结论,而是尝试从定罪的视角,考察刑法实践中犯罪成立要件的确定化机制,以刑法正确适用和定罪判断为归宿,着重探讨犯罪成立要件确定化的基本路径和立场、犯罪成立要件确...
- 唐稷尧
- 关键词:刑法
-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研究——以犯罪成立要件为视角被引量:1
- 2012年
- 随着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信用卡诈骗罪逐渐成为高发的金融犯罪,其中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最为常见且危害性较大。只有准确把握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成立要件,确定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主体,谨慎推定持卡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明确有效催收要件的具体标准,才能完善对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的立法规制。
- 侯凯中
- 关键词:恶意透支信用卡诈骗
- 两要件双层次犯罪成立要件模式论纲被引量:1
- 2010年
- 先事实判断、后价值评价是认识事物和决定取舍的普遍方法。我国犯罪成立要件模式具有静态性和整体性。事实判断和价值评价同时的、一次性的完成,不仅混同事实判断和价值评价,而且颠倒了先事实判断、后价值评价的顺序,带来了诸多弊端。构建由典型事实到刑事违法性的两要件双层次犯罪成立模式,能克服现存犯罪成立要件模式之弊,对确保刑法功能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 刘剑
- 共同犯罪成立要件解析被引量:1
- 2010年
- 我国通说的共同犯罪理论认为共同犯罪的自然人主体必须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无刑事责任能力之人与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之人不构成共同犯罪,从而将无刑事责任能力之人及其危害行为排除在共同犯罪成立研究之外。但是,当无刑事责任能力之人在"共同犯罪中"为"实行犯"或"主犯"之时,传统的共同犯罪理论容易在共同犯罪上产生处罚上的间隙以及量刑上的不合理。应当借鉴国外共同犯罪的理论对我国的共同犯罪理论进行修正。
- 郑延谱
- 关键词:共同犯罪间接正犯量刑
- 从事实到价值——两要件双层次犯罪成立要件模式论纲
- 2008年
- 先事实判断、后价值评价是认识事物进而决定价值取舍的普遍方法。通说的犯罪成立要件模式具有静态性和整体性。事实判断和价值评价同时地、一次性地完成,不仅混同事实判断和价值评价,而且颠倒了先事实判断、后价值评价的顺序,引致诸多弊端。构建由典型事实到刑事违法性的两要件双层次犯罪成立模式,能克服现存犯罪成立要件模式之弊,对确保刑法功能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 刘剑
- 台湾刑法犯罪成立要件初论
- 2007年
- 台湾刑法犯罪成立要件理论系典型的大陆法系的判断模式,即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有责性的三阶段架构,但其本身的矛盾亦引起刑法理论界对该架构的反思。为了使内地的犯罪构成理论更加合理化,我们有必要对台湾的犯罪成立要件理论加以借鉴。
- 王振
- 关键词:犯罪犯罪构成要件犯罪构成
- 美国犯罪成立要件与证明责任分配被引量:9
- 2007年
- 美国犯罪成立要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犯罪表面成立要件和犯罪实质成立要件。前者是指行为与心态,后者是指无罪辩护事由不成立。在犯罪成立要件证明责任划分上,美国刑事诉讼中通常要求控诉方将犯罪表面成立要件证明到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犯罪成立实质要件的说服责任通常也由控诉方承担,只是在例外的情况下才由辩护方承担说服责任。在犯罪成立要件与证明责任分配的关系上,犯罪成立实体要件是刑事证明责任分配的关键内容,犯罪成立实体要件的结构决定了证明责任的分配,证明责任的分配实现了犯罪成立实体要件的机能。
- 赖早兴
- 关键词:犯罪成立要件
相关作者
- 唐稷尧

- 作品数:50被引量:335H指数:11
-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刑法 经济犯罪 犯罪构成 未成年人 宽严相济
- 刘剑

- 作品数:8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校
- 研究主题:刑事违法性 要件 犯罪成立要件 模式论 形式违法性
- 陈咏梅

- 作品数:7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黄淮学院社会管理系社会科学系
- 研究主题:敲诈勒索罪 敲诈勒索 司法认定 法律意识 新生代农民工
- 林亚刚

- 作品数:90被引量:1,073H指数:20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刑事责任 刑法 共同犯罪 犯罪过失 共同正犯
- 王亚

- 作品数:5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汉译策略 大班 参与度 个案研究 教师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