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5篇“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相关文章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的治疗现状及展望
2025年
发性醛固酮增多(primary aldosteronism, PA)是一组异质性疾病,表现为自主分泌醛固酮,血浆肾素活性受抑制。PA中最为多见的是特发性醛固酮增多(idiopathic hyperaldosteronism, IHA),约占65%,其次是单侧醛固酮生成腺瘤(aldosterone producing adenoma, APA),约占30%。
李兰姜笑卢飞王丽高靖琰陈正庭曹轲夏耀雄常莉李文辉
关键词:血浆肾素活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异质性疾病醛固酮腺瘤
现有特发性醛固酮增多预测模型在中国人群中应用价值的评估
2024年
目的 评估现有特发性醛固酮增多(IHA)预测模型在中国人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13—2022年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明确诊断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PA)患者387例,以肾上腺静脉取血及术后随访结果进行分型,其中单侧PA患者275例,IHA患者112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特异度和灵敏度分析评估已报道的7个预测模型对中国IHA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 7个IHA预测模型中,Kobayashi2018评分模型、Xiao模型诊断效能最高,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和0.92。其他5个模型的AUC介于0.51~0.80。进一步验证模型的推荐切点,Kobayashi2018评分(≥8分)和Umakashi模型(血钾正常+CT示双侧肾上腺无异常)在满足高特异度(≥95%)的情况下,灵敏度较高,分别为38%、36%。结论 考虑到简便性、可行性、推广性、准确性等因素,推荐在中国PA患者中使用Kobayashi2018年评分或Umakoshi模型来筛查IHA患者。
柏颖申航宋颖冯正平杜志鹏胡金波杨淑敏李启富
关键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醛固酮瘤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灵敏度特异度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临床实践新进展
2023年
发性醛固酮增多(primary aldosteronism,PA)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发病原因之一,未能得到正确诊疗的PA可能导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和肾脏毒性反应。临床医生应对高风险人群进行PA检测及分型诊断以确定治疗方案。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及使用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的终身药物治疗法分别是针对单侧及双侧病变的有效治疗方案。特发性醛固酮增多(idiopathic hyperaldosteronism,IHA)是临床上PA最常见的亚型,肾上腺静脉取样(adrenal vein sampling,AVS)是PA分型诊断的金标准,但其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具有诸多局限性。本文综述了IHA病因及诊疗的最新研究进展,为IHA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
孙继源郭宏骞张青
关键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基于列线图的特发性醛固酮增多预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建立和验证一个基于列线图的特发性醛固酮增多(IHA)预测模型。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13年11月至2022年1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PA)患者(训练队列)的临床和生化资料,包括249例单侧PA(UPA)和107例IHA。均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浆醛固酮浓度(PAC)和血浆肾素浓度(PRC)。应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IHA的关键变量,建立一个以列线图为基础的评分模型。该模型在另一个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PA患者(包括62例UPA和43例IHA)的外部独立队列中进行验证。统计学处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χ^(2)检验。结果训练队列中,与UPA患者相比,IHA患者有更高的血钾[M(Q_(1),Q_(3)),3.4(3.1,3.8)比2.7(2.1,3.1)mmol/L]、立位PRC[4.0(2.1,8.2)比1.5(0.6,3.4)mU/L];有更低的盐水负荷试验(SIT)后PAC[305(222,416)比720(443,1136)pmol/L]、单侧肾上腺结节比例[33.6%(36/107)比81.1%(202/2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验证队列中,IHA患者的血钾、立位PRC、SIT后PAC、单侧肾上腺结节也有相似表现。对训练队列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所有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后,建立了一个基于列线图的评分模型,其预测IHA的参数包括:单侧肾上腺结节、血钾、SIT后PAC和立位PRC。当得分≥14分时,该模型在训练队列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65、0.90,在验证队列中也得到相似的结果(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56、1.00)。结论基于列线图,成功建立IHA预测模型,可筛选出IHA患者直接进行药物治疗。
费娟申航杨淑敏杜志鹏胡金波王海滨秦贵军吉鸿飞李启富宋颖
关键词:醛固酮增多症列线图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化学发光法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的病理分型和手术预后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经手术治疗的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简称特醛)的病例较少,特醛患者的肾上腺病理特征和手术预后的研究国内外报道甚少,本文回顾性分析23例特醛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以及手术预后情况,为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特醛患者的临床特点,对特醛患者的病理切片行HE染色及醛固酮合成酶的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病理特点以及手术预后情况。结果23例患者的病理分类均为非经典型。多发性醛固酮分泌结节12例,多发或单发醛固酮分泌微结节10例,1例为醛固酮分泌肾上腺皮质弥漫性增生并多发微结节。23例患者行单侧肾上腺手术切除,6例手术后血压和血钾正常(治愈率26%);17例术后血压下降但未恢复正常(缓解率74%)。与缓解组相比,治愈组患者术前血压更低。结论特醛的肾上腺病理以多发性功能结节和微结节为主,特醛患者手术切除单侧肾上腺能带来一定的临床获益。
王慧萍崔云英马晓森文进任卫东童安莉
关键词: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手术预后
醛固酮瘤及特发性醛固酮增多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PA)中醛固酮瘤(APA)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IHA)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特征及OSAHS对APA及IHA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9年8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确诊为PA患者(12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APA(70例)及IHA(53例)患者根据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将其分为合并OSAHS(APA-、IHA-OSAHS患者共96例)组和未合并OSAHS(APA-、IHA-nonOSAHS患者共27例)组。OSAHS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轻、中、重度亚组。对APA、IHA合并与未合并OSAHS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生化指标及血浆肾素活性、醛固酮水平、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ARR)进行比较。结果①127例PA患者中APA患者占55.1%(70例),IHA患者占41.7%(53例),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PAH)患者占3.2%(4例)。PA-OSAHS患者99例,占78.0%,其中APA-OSAHS患者49例,占APA患者的70.0%(49/70),IHAOSAHS患者47例,占IHA患者的88.7%(47/53)。②APA-OSAHS组年龄、男性构成比、体质量指数(BMI)、腰围、三酰甘油、血尿酸、血肌酐均高于APA-nonOSAHS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于APAnonOSAHS组(P<0.05);IHA-OSAHS组BMI和腰围高于IHA-nonOSAHS组(P<0.05)。③中重度OSAHS-APA患者与轻度或无OSAHS-APA患者比较,血浆肾素活性水平升高,ARR值降低(P<0.05);中重度OSAHS-IHA组与轻度或无OSAHS-IHA组比较,血浆肾素活性、醛固酮水平及ARR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PA患者中,OSAHS患病率高于正常人群,且OSAHS会加重PA患者的糖脂及尿酸代谢异常。中重度OSAHS可使APA患者肾素水平升高、ARR值降低,但对IHA患者RAAS系统影响不显著。
左飞杰周小花任艳陈涛田浩明
关键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醛固酮瘤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用不同剂量的螺内酯治疗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用不同剂量的螺内酯治疗特发性醛固酮增多(IHA)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IH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3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剂量的螺内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小剂量的螺内酯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水平、血醛固酮(ALD)的水平、血清肌酐(Cre)的水平、血醛固酮与肾素比值(ARR)及其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ALD的水平、血ACTH的水平、血清Cre的水平及血ARR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小剂量的螺内酯治疗IHA可降低IHA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朱圣炜
关键词: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小剂量螺内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与低肾素原发性高血压的关联性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特发性醛固酮增多与低肾素原发性高血压间的关联性。方法比较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特醛)(IHA)与低肾素原发性高血压(LREH)患者临床表现的异同。收集119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特醛组(IHA组)45例、低肾素原发性高血压组(LREH组)25例、正常肾素原发性高血压组(NREH组)49例,比较3组醛固酮等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LREH组的肾素活性和醛固酮水平均低于NREH组,而醛固酮/肾素比值明显增高(P<0.05);IHA组血钾水平低于LREH组,而前者醛固酮水平高于后者(P<0.05),盐水负荷及卡托普利试验后醛固酮下降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IHA组按醛固酮/肾素比值递增顺序分为3个亚组进行比较,发现随着醛固酮/肾素比值的增高,肾素活性逐渐降低(P<0.05),而醛固酮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从低肾素原发性高血压到特发性醛固酮增多,可能是一个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系统调控异常由轻微到逐渐明显的连续性过程。
胡枫湫黄慧黄娟闫哲
关键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肾上腺体积在鉴别特发性醛固酮增多醛固酮腺瘤中的应用价值
背景与目的: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primary aldosteronism,PA)是引起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病因,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PA的核心病理生理基础是醛固酮异常高分泌,它相对独立于血管紧张素Ⅱ、血浆钾...
温胜兰
关键词:醛固酮增多症醛固酮腺瘤
临床病例讨论——以双侧肾上腺腺瘤为特征的特发性醛固酮增多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总结特殊的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的分型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以双侧肾上腺腺瘤为特征的特发性醛固酮增多患者的诊断治疗进行总结。结果本例46岁女性患者,因发作性血压升高2个月入院,经筛查、确诊、功能试验、多种影像学检查及双侧肾上腺静脉采血(adrenal venous sampling,AVS)分型,最终确诊为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给予口服药物治疗,血压、血钾均控制理想。结论对于尚无典型高血压及低血钾表现的早期原醛病例,及早正确筛查和分型诊断、正确治疗,可使患者最大临床获益。对于罕见的双侧肾上腺皮质腺瘤型醛固酮增多,AVS检查对其治疗方案的选择起关键作用,AVS可作为影像学检查有疑问时分型诊断的金标准方法。
王玮魏枫魏翠英田稼荟李冉浩
关键词: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相关作者

王卫庆
作品数:627被引量:3,341H指数:2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 嗜铬细胞瘤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库欣综合征 2型糖尿病
宁光
作品数:1,157被引量:8,543H指数:3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嗜铬细胞瘤 肥胖
汤正义
作品数:166被引量:1,078H指数:1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足溃疡 糖尿病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糖尿病足 溃疡患者
张炜
作品数:53被引量:371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研究主题: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醛固酮瘤 代谢综合征 肾上腺意外瘤 糖尿病
吴瑜璇
作品数:331被引量:766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研究主题:嗜铬细胞瘤 肾上腺肿瘤 外科手术 恶性嗜铬细胞瘤 肾上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