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8篇“ 牛松质骨“的相关文章
一种物理方式去除松质骨脂肪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物理方式去除松质骨脂肪的方法,包括:切除松质骨表面软组织;将松质骨切割为骨片;用高压水枪或高压清洗机清洗骨片;将清洗后的骨片切割为块状,或使用粉碎机粉碎为颗粒或粉末状;将块状、颗粒或粉末状松质骨进...
张静逸郑梁杰欧阳澳利吴静冉永峰江涛李志宏
去抗原松质骨与过表达Chm-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结合对骨软骨缺损再生的影响
目的探讨过表达Chm-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s,Exo)与去抗原松质骨(Antigen-free bovine...
吴志文
关键词:外泌体去抗原牛松质骨骨软骨缺损
生物衍生松质骨/聚氨基酸复合骨修复材料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在人们对健康生活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伴随人口老龄化而来的骨质疏松、骨科恶性肿瘤以及由自然灾害、工业事故或交通事故等引起的高能创伤,都可能造成大面积或大节段的骨缺损。虽然人体骨组织具有再生自愈合...
罗琳
关键词:生物衍生材料牛松质骨免疫原性
全髋关节置换术植入松质骨复合物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及对bFGF、OPG与BMP-2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植入松质骨复合物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及对bFGF、OPG与BMP-2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全髋关节置换术,40例)和观察组(全髋关节置换术+松质骨复合物,4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采用和SF-36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评价患者预后和转归情况。检测患者手术前后骨代谢指标、bFGF、OPG与BMP-2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治疗后患者体内Ca2+水平、OC水平显著升高,β-CTX水平、SCL水平显著降低;观察组治疗后血清bFGF、OPG与BMP-2含量显著提高;观察组治疗后SF-36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显著提高。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植入松质骨复合物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较好,提高bFGF、OPG与BMP-2水平,可明显促进患者骨关节的恢复,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贺鹏管孟芹夏羿贺曦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头坏死BFGFOPGBMP-2
rhBMP-2复合松质骨载体对兔同种异体眶骨移植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 BMP-2)/松质骨复合物局部应用对促进兔同种异体眶骨植入眶骨缺损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日本大耳白兔60只,其中15只制备经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眶骨,45只通过手术造成眼眶上壁15 mm×5 mm×2 mm大小的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三组,各15只兔。实验组植入同种异体眶骨,同时在植入同种异体眶骨与宿主骨结合部位加入0.4 mg rh BMP-2/松质骨复合物,对照组其缺损处植入自体骨,空白对照组植入同种异体眶骨。在术后2周、4周、12周分别处死5只,进行眼眶组织的大体观察、CT检查、组织学检查。结果三组兔眼眶骨结合部在术后第2、4周愈合情况未见明显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术后12周植入骨与宿主骨已成一整体。三组术后2周时植入骨与宿主骨结合部骨间隙清晰可见。实验组和对照组在4周时骨间隙已模糊。三组在12周时骨间隙均已消失。实验组在术后2周、4周和12周的植入眶骨与宿主骨结合部平均CT值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6.32、11.61、8.79,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8.46、25.45、2.87,P均>0.05)。三组术后2周植入骨皮质周围的软组织内成纤维细胞大量增生;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术后4周结合部有大量较成熟骨痂生长,周边可见较多生长活跃的骨细胞,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术后12周形成新骨及大量成熟的骨小梁结构。结论 rh BMP-2/松质骨复合物局部应用对促进兔同种异体眶骨在眶骨组织缺损修复中与自体骨移植形成骨性愈合程度接近,在修复眶骨组织缺损中具有较好效果。
李春威陈珺
关键词:同种异体骨
松质骨来源组织工程骨的构建及其理化、生物学特性研究
目的:  骨量不足是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其原因包括牙周病、外伤、肿瘤等。目前在临床上主要通过自体骨、异体骨、异种骨、人工合成材料等材料进行植入,其中自体骨移植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植骨材料的“金标准”。但自...
程伟
关键词:成骨特性细胞粘附性
新型松质骨移植替代材料理化性质的对比研究
2014年
目的对两种不同脱蛋白方法处理后的新型松质骨移植替代材料进行理化性质的检测和分析,探讨更适合临床应用的新型骨移植替代材料。方法采用游标卡尺对新型松质骨移植替代材料的尺寸进行测量,通过电镜技术进行细微结构的观察,并同时测量标本的孔径和孔隙率。通过X射线衍射实验完成材料中羟基磷灰石含量的检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钙、磷含量,并据此计算钙、磷原子比。同时按凯氏定氮法测定材料中蛋白质的含量,索氏提抽法测定材料中脂肪的含量。并分别按推荐性国家标准(GB/T)中规定的方法对材料中的砷、镉、汞和铅进行测量。结果经过氧化氢法及胃蛋白酶法对松质骨脱蛋白后的骨移植替代材料具有相似的尺寸,较满意的孔径大小与孔隙率,在X射线衍射实验中都只有一个物相即Ca5(PO4)3(OH)相,主要成分为羟基磷灰石。两种脱蛋白方法处理后的骨移植替代材料中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及重金属含量较脱蛋白处理前明显降低(F脂肪=85.727,P<0.01;F蛋白质=227.963,P<0.01;t铅=14.494,P<0.01;F镉=496.486,P<0.01;F砷=1741.374,P<0.01;F汞=84.592,P<0.01)。较过氧化氢法,胃蛋白酶法处理的松质骨骨移植替代材料中蛋白质及重金属含量更低,钙、磷原子比与人骨更加接近。结论过氧化氢脱蛋白法及胃蛋白酶脱蛋白法处理的两种松质骨移植替代材料的理化性质较处理前有明显改善,但经胃蛋白酶脱蛋白法的松质骨移植替代材料理化性质更佳。
汪龙万里飞谢杰雷鹏飞胡懿郃
关键词:牛松质骨骨移植替代材料理化性质胃蛋白酶过氧化氢重金属含量
去抗原松质骨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重建大鼠眶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第一部分去抗原松质骨的制备方法与结构分析   目的:探讨去抗原松质骨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分析所制备材料的结构特点。   方法:选取新鲜小肱骨近端松质骨锯为8mm×5mm×5mm规格颗粒后温水冲洗。分别以0.5% T...
赵晶晶
关键词:牛松质骨
新型松质骨移植替代材料理化性质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两种不同脱蛋白方法处理后的新型松质骨移植替代材料进行理化性质的检测和分析,探讨更适合临床应用的新型骨移植替代材料。   方法:   物理性质的测定:我们采用游标卡尺对新型松质骨移植替代材料的尺寸进...
万里飞
关键词:牛松质骨骨移植替代材料理化性质胃蛋白酶过氧化氢
文献传递
转染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松质骨支架复合组织工程骨的血管形成被引量:2
2011年
背景:小块组织工程骨植入动物体内后,早期依靠组织液的渗透可获得营养,但大块组织工程骨的营养仅靠组织液的渗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血管再生来获得。目的:观察转染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载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组织工程骨植入动物体内后的血管形成能力。方法:制作日本大耳白兔双侧尺骨中段骨缺损模型,左侧尺骨缺损植入转染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载体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脱钙脱脂去蛋白的松质骨支架组织工程骨为实验组,右侧尺骨缺损植入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脱钙脱脂去蛋白的松质骨支架组织工程骨为对照组。术后12周行X射线摄片观察、大体标本观察、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组织切片观察、MiFas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结果与结论:实验组与对照组尺骨缺损处均有连续骨痂形成;组织切片经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三色法染色及MiFas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可见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有大量的新生骨,但实验组新生血管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且血管较粗大,而且与新生骨接近。说明将转染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载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在组织工程骨上植入动物体内可明显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
陈毅尹西盟韩亚新王岩峰刘丹平屠冠军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组织工程骨血管生成

相关作者

胡蕴玉
作品数:594被引量:3,653H指数:29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骨移植 骨形态发生蛋白 骨髓基质细胞 骨缺损 RHBMP-2
罗卓荆
作品数:454被引量:2,675H指数:21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腰椎 脊髓损伤 手术治疗 生物力学 脊髓
刘丹平
作品数:105被引量:336H指数:11
供职机构: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基质细胞 BMP2 骨形态发生蛋白2 骨组织工程
郭朝邦
作品数:23被引量:87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海鹰科技情报研究所
研究主题:高超声速 热防护 HAP 生物陶瓷 高超声速飞行器
谢小伟
作品数:51被引量:232H指数:10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股骨头坏死 全膝关节置换术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糖皮质激素 全膝关节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