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34篇“ 牙畸形“的相关文章
一种矫正错位畸形的正畸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矫正错位畸形的正畸技术,包括三个阶段的操作步骤,第一阶段为打开咬合阶段,针对深覆合,上下咬合后,下前并不是全部漏出来的患者;第二阶段为关闭间隙阶段,针对拔关闭间隙的患者;第三阶段为精细调整阶段,针对...
梅志强
文献传递
正畸联合种植体支抗治疗畸形疗效及对PAR指数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观察口腔正畸术联合种植体支抗治疗畸形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正畸治疗标准指数(PAR)的影响。方法:选择某医院收治的畸形9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口腔正畸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口腔正畸术联合种植体支抗治疗。两组均治疗相同周期,观察比较两组修复效果、临床总体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以及PAR指数变化情况等。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磨移位距离非常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上中切凸距差和上中切倾角差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40例,占88.89%;对照组治疗总有效25例,占55.5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4例,占8.89%;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17例,占37.7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3)观察组中,非常满意30例,满意12例,不满意3例,满意度为93.32%(42/45);对照组中,非常满意18例,满意12例,不满意15例,满意度为66.67%(30/45);观察组满意度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治疗前,两组PAR指数各项目评分分值及PAR指数总分值和加权PAR指数总分值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PAR指数各项目评分分值及PAR指数总分值和加权PAR指数总分值,均非常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PAR指数总分值和加权PAR指数总分值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加权PAR指数总分差值、加权PAR指数分值减少率,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口腔正畸术联合种植体支抗治疗畸形,可有效提升修复效果及临床总体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同时降低PAR指数分值,提升加权PAR指数总分差值及其分值减少率,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欧阳东胡东升杨俊星王建军雒云
关键词:牙畸形种植体支抗
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在缺损伴畸形患者治疗中的价值体会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在缺损伴畸形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定本院2017.09-2020.04收诊的60例缺损伴畸形患者,整群随机法分为实验组(30例,正畸联合修复)与对照组(30例,常规修复)2组,比较组间缺损伴畸形患者的恢复天数、ML-NSL(下颌相对颅底倾角)、NL-NSL(上颌相对颅底倾角)、SNB(下颌突度)、SNA(上颌突度)及IPSQ评分。结果:实验组缺损伴畸形患者的恢复天数(7.46±0.57)d,较对照组短(P<0.05);其ML-NSL(30.25±3.83)°、SNA(85.07±7.27)°、IPSQ评分(90.21±8.45)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其NL-NSL(3.38±0.32)°、SNB(75.24±5.22)°,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正畸联合修复能够修复缺损伴畸形患者的周组织,缩短其恢复天数。
赵飞
关键词:牙畸形牙缺损
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在缺损伴畸形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在缺损伴畸形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新汶矿业集团莱芜中心医院2016年10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缺损伴畸形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正畸联合修复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上颌突度、下颌突度、上下颌相对突度、下颌相对颅底倾角变化及其临床疗效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上下颌相对突度有明显变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突度、下颌突度以及下颌相对颅底倾角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上颌突度、下颌相对颅底倾角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下颌突度、上下颌相对突度小于治疗前及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35例,总有效率97.22%;对照组总有效29例,总有效率80.56%。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可显著改善缺损伴畸形患者齿外观形象及齿咀嚼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吴鹏
关键词:牙畸形牙缺损正畸临床疗效
正畸联合修复疗法在列缺损伴畸形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正畸联合修复疗法在列缺损伴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医院2014年9月至2016年1月诊治的列缺损伴畸形患者中抽取79例作研究对象并应用随机抽签方式分组,治疗组(n=40)采取正畸联合修复疗法,对照组(n=39)单纯行修复疗法,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患者对于修复结果的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治疗优良率是95.00%,其对修复结果的满意度是97.50%;对照组治疗优良率是74.36%,其对修复结果的满意度是69.23%;2组观察指标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正畸联合修复疗法在列缺损伴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有效恢复患者列形态及功能,并提升患者对修复结果的满意度,有借鉴意义。
马慧雨刘芷君
探析直丝弓技术矫治严重骨性Ⅲ类畸形的效果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析直丝弓技术矫治严重骨性Ⅲ类畸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20例严重骨性Ⅲ类畸形患者,20例患者均予以直丝弓矫治,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20例患者平均矫治时间(18.2±3.0)个月,经矫治后所有患者均达到Ⅰ类骨面型,前反覆解除,反覆盖达到正常水平。治疗后ANB角、Wits值明显优于治疗前,且上下颌角的垂直测量结果比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结论直丝弓技术矫治严重骨性Ⅲ类畸形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软组织侧貌结构。
刘燕飞
关键词:畸形矫治直丝弓技术
传动直丝弓技术在畸形矫治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传动直丝弓技术在畸形矫治中的应用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畸形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传动直丝弓技术矫治,对照组则采用口外弓矫治,对比两组治疗持续时间与各项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持续时间(13.22±1.01)个月,对照组(21.1±1.69)个月(t=12.145,P〈0.05);实验组上颔的第一前磨宽度(41.25±1.24)mm和间距(55.22±1.35)mm均优于对照组的(36.51±2.01)mm和(52.33±1.21)mm(t=12.236,P〈0.05;t=12.58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52,P〈0.05)。结论在畸形矫治中采用传动直丝弓技术能够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周逸宁容主平何琳霞罗虹谢旭光
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缺损伴畸形效果观察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观察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改善缺损伴畸形患儿咬合关系与咀嚼功能的效果。方法:选择缺损伴错畸形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列修复治疗,观察组在修复治疗前进行正畸治疗。比较两组修复效果、咬合关系及咀嚼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颌突度、下颌相对颅底倾角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颌突度、上下颌相对突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咬合力、咀嚼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有助于纠正咬合关系,改善咀嚼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孙猛
关键词:牙列缺损牙畸形咀嚼功能
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对缺损伴畸形咬合关系与正咀嚼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15年
列缺损是口腔科的常见疾病,有约5%的列缺损患者伴有错颌畸形[1],单纯依靠修复治疗无法纠正错颌畸形,因此疗效并不理想. 在临床实践中,缺损伴畸形患者应当采取正畸联合修复的治疗,进而达到纠正错颌畸形、改善咀嚼功能的目标[2].本次研究采取对照研究的方法,探讨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对缺损伴畸形咬合关系与正咀嚼功能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孙健
关键词:咀嚼功能咬合关系牙畸形牙缺损正畸颌畸形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畸形的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接受正畸正颌联合进行治疗的骨性畸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患者在接受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之后,取得非常满意的治疗效果。结果接受骨性畸形治疗的30例患者中,患者面形改善明显,咬关系良好。据统计,其有效率达到93.33%。结论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畸形,对调整不协调的弓与关系,排除干扰,排齐列,消除的代偿性倾斜等有显著效果,并建立良好的关系,是治疗骨性畸形效的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曲建国

相关作者

张军梅
作品数:37被引量:89H指数:6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研究主题:成骨细胞 矫治 正畸学 牙畸形 托槽
王永
作品数:69被引量:118H指数:5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氟斑牙 义齿 生物相容性 前牙 3-羟基丁酸
徐卫华
作品数:18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义齿 牙畸形 磁性附着体 钛 横腭弓
于鸿滨
作品数:46被引量:113H指数:6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CBCT 舌系带过短 CBL教学法 典型病例 下颌
贾莹
作品数:43被引量:152H指数:7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正畸 牙痛 经皮穴位电刺激 成骨细胞 倾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