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4篇“ 牙本质涎磷蛋白“的相关文章
- 牙本质涎磷蛋白变异与遗传性牙本质发育异常被引量:1
- 2023年
- 遗传性牙本质发育异常的分类及临床表现已被广泛关注和解读, 对其遗传学基础的认识也日益深入。牙本质涎磷蛋白(dentin sialophosphoprotein, DSPP)是牙本质发育不全Ⅱ型、牙本质发育不全Ⅲ型和牙本质发育不良Ⅱ型的致病基因。本文对DSPP的突变分类及其突变后导致的蛋白转运和功能障碍进行阐述, 初步分析DSPP突变类型与临床表现的对应关系, 以期为遗传性牙本质发育异常的研究和诊治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 朱庆林段小红余擎
- 关键词:牙本质涎磷蛋白基因突变
- 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Ⅱ型牙本质涎磷蛋白基因多态性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DGI)Ⅱ型患者DSPP基因突变特征,从分子水平探讨DGI-Ⅱ的发病机制。方法利用FTA洗脱卡对2个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Ⅱ型家系成员进行末梢采血,提取纯化基因组DNA;设计引物扩增DSPP基因的5个外显子及其相邻区域,扩增产物鉴定后测序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两个家系的基因检测结果与人类DSPP基因序列比对存在3个碱基替换:外显子4的c.847G>A(p.D243N)是中性突变,外显子4的c.1017A>G(p.S299S)突变和外显子5的c.2091C>T(p.G657G)是同义突变。结论以上三个碱基置换均表现为单核苷酸多态性,其可能为DGI-Ⅱ致病基因的克隆鉴定、实施精准医疗提供参考。
- 吴常伟董红
-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
- 牙本质涎磷蛋白翻译后修饰对出生后小鼠下颌骨髁突发育作用的初步研究
- 研究背景: 下颌骨髁突在下颌骨的功能行使中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人们对下颌骨髁突发育、其独特的结构和功能特征的分子机制越来越感兴趣。牙本质涎磷蛋白(dentin sialophosphoprotein, DSPP)是一...
- 叶佳朋
- 关键词:下颌骨髁突牙本质涎磷蛋白翻译后修饰动物实验
- 牙本质涎磷蛋白、Ⅰ型胶原蛋白在vps4b基因敲除鼠磨牙牙胚发育中的时空表达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研究vps4b基因突变对牙齿发育相关蛋白——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和Ⅰ型胶原蛋白(COL-Ⅰ)表达的影响。方法取胚胎E13.5 d、E14.5 d、E16.5 d的胎鼠头部及出生后P2.5 d、P7 d的幼鼠下颌骨组织,石蜡包埋后获取第一磨牙牙胚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野生型小鼠和vps4b基因敲除小鼠牙胚中DSPP、COL-Ⅰ的表达。结果野生鼠蕾状期和帽状期DSPP、COL-Ⅰ均未表达;钟状期DSPP在内釉上皮和牙乳头中有表达,COL-Ⅰ表达于牙乳头和牙囊;分泌期和矿化期DSPP、COL-Ⅰ在成釉细胞、成牙本质细胞、牙囊内均有表达,COL-Ⅰ在牙乳头内亦可见表达。小鼠vps4b基因敲除后,DSPP在钟状期牙乳头和分泌期牙乳头及牙囊内未见表达,COL-Ⅰ在钟状期及矿化期表达部位与野生型小鼠一致,分泌期在牙乳头的表达发生改变。结论 vps4b基因在牙胚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DSPP、COL-Ⅰ的表达可能受vps4b基因的调控,并与vps4b共同调节牙齿牙本质的发育。
- 陈栋王莹莹李晓聪鲁方丽李强
- 关键词:牙本质涎磷蛋白牙胚发育
- 电化学ELISA法检测人龈沟液中牙本质涎磷蛋白研究
- 目的探讨电化学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正畸治疗患者龈沟液(GCF)中牙根吸收标志性蛋白-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含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正畸治疗过程中患者20名,提取左右上颌中切牙龈沟液,分别使用电化学ELISA...
- 沙海亮王红梅白玉兴
- 关键词:正畸牙根吸收龈沟液牙本质涎磷蛋白
- 文献传递
- 牙本质涎磷蛋白电化学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初探
- 2016年
- 目的初探一种检测正畸牙根吸收特异性蛋白的新型电化学酶联免疫分析(ELISA)方法。方法选取人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标准品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为标记酶、四邻联甲苯胺(OT)为酶催化反应的底物,分别用电化学ELISA法及传统光学ELISA法检测酶催化产物。对比研究两种检测方法下DSPP检测的线性范围及检测限的差异。结果用电化学ELISA法检测酶催化产物,产物在-0.63 V(vs.Ag/Ag Cl)有一个灵敏的还原峰,进而可以用于游离HRP的检测。应用于DSPP标准品的检测,线性范围为0.5-800.0 pg/m L,检出限为0.5 pg/m L,是传统光度ELISA检测限的1/10。结论电化学ELISA法可能成为检测牙根吸收特异性蛋白的新型生化检测方法。
- 李向东沙海亮白玉兴
- 关键词:正畸牙根吸收牙本质涎磷蛋白
- 电化学ELISA法检测人龈沟液中牙本质涎磷蛋白研究
- 目的探讨电化学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正畸治疗患者龈沟液(GCF)中牙根吸收标志性蛋白-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含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正畸治疗过程中患者20名,提取左右上颌中切牙龈沟液,分别使用电化学ELISA...
- 沙海亮王红梅白玉兴
- 关键词:正畸牙根吸收龈沟液牙本质涎磷蛋白
- 文献传递
- 龈沟液中牙本质涎磷蛋白的电化学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2016年
- 目的探讨电化学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正畸患者龈沟液中牙根吸收标志性蛋白牙本质涎磷蛋白( dentin sialophosphoprotein, DSPP)含量的可行性。方法使用线性回归方程建立电化学ELISA和分光光度ELISA检测标准DSPP的曲线图。选取于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就诊的患者20例,提取上颌双侧中切牙龈沟液,分别使用电化学ELISA、分光光度ELISA检测DSPP含量,并使用配对秩和检验比较两种方法精确性的差异。结果电化学ELISA检测标准DSPP,线性范围为0.25—800.00ng/L,检测下限为0.25ng/L,灵敏度明显优于分光光度ELISA(线性范围为5-1500ng/L,检测下限为5ng/L)。两种方法检测的正畸患者龈沟液DSPP质量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结论电化学ELISA能更灵敏地检测龈沟液中DsPP含量。
- 沙海亮王红梅白玉兴
-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牙根吸收牙龈缝液牙本质涎磷蛋白
- 人牙本质涎磷蛋白启动子驱动LacZ报告基因在人牙胚间充质细胞中表达
- 2016年
- 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的表达是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的标志。试图分析人DSPP启动子及构建人DSPP启动子驱动的Lac Z基因表达的报告体系,从而方便快捷检测细胞是否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为了建立能表达DSPP的细胞体系,分离了人牙胚间充质细胞,并用地塞米松诱导培养液进行诱导,结果显示,该诱导培养液能有效地诱导人牙胚间充质细胞DSPP基因的表达。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对4段人DSPP基因5′上游区域(-4 000-+54、-2 500-+54、-1 447-+54和-1 027-+54)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 500-+54区域的启动子活性最高。5′上游区从?2 500 bp延长到?4 000 bp时,启动子活性下降;5′上游区从-2 500 bp缩短至-1 447 bp时,启动子活性下降;再次将-1 447 bp缩短至-1 027 bp时,启动子活性进一步下降。结果暗示在-4 000 bp至-2 500 bp区域存在转录抑制元件,-2 500 bp至-1 027 bp区域存在转录激活元件。用-2 500-+54启动子区域和Lac Z基因构建ph DSPP-Lac Z慢病毒报告载体,并分别在人牙胚间充质细胞和永生化人牙胚间充质细胞系ih EDMC4上检测ph DSPP-Lac Z报告载体的功能,通过X-Gal染色,结果显示在2种细胞牙向分化过程中均可检测到Lac Z基因的表达。研究构建的ph DSPP-Lac Z慢病毒报告载体可为诱导人源细胞牙向分化、牙齿发育、牙齿再生工程等研究中DSPP的表达检测提供一种更加便捷的手段。
- 林美珍蒋梅琴李水琴林妍黄义德
- 关键词:牙本质涎磷蛋白启动子LACZ基因
- 牙本质涎磷蛋白基因敲除小鼠牙周组织缺陷
- 目的:为了验证牙本质涎磷蛋白在牙骨质形成时扮演重要的作用及牙本质涎磷蛋白对小鼠牙周组织有显著的影响。方法:建立和分析牙本质涎磷蛋白基因敲除小鼠动物模型,通过组织学,MicroCT详细地检查21天和3个月大的小鼠。同样年龄...
- 郭世梁杨卫东江为民董倩朱敏葛久禹
- 关键词:牙本质涎磷蛋白牙槽骨牙骨质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赵守亮

- 作品数:232被引量:687H指数:11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研究主题:成牙本质细胞 牙本质涎磷蛋白 复合树脂 牙胚发育 小鼠
- 肖明振

- 作品数:270被引量:769H指数:13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
- 研究主题:牙髓 牙本质涎磷蛋白 小鼠 牙胚 成牙本质细胞
- 吴补领

- 作品数:572被引量:1,345H指数:15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 研究主题:牙髓干细胞 变形链球菌 小鼠 人牙髓干细胞 牙髓细胞
- 何文喜

- 作品数:79被引量:175H指数:8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
- 研究主题:牙本质涎磷蛋白 人牙乳头细胞 细胞内 TGF-Β1 SMAD3
- 高杰

- 作品数:213被引量:596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乳铁蛋白 人牙周膜细胞 牙本质涎磷蛋白 免疫组化 牙髓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