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5244篇“ 煤层气开发“的相关文章
- 一种煤层气开发用排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本发明涉及煤层气开发排水装置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煤层气开发用排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储液罐,在储液罐上侧设置有用于对煤层气进行输送的输气组件,在启动引风机后,T型杆会带动第三输气管进行转动,第三输气管通过连杆带动第四...
- 王韶伟王瑞郭强吴垚垒张岳周博张勇赵瑞红
- 延川南深部煤层气开发关键技术与地质工程一体化实践
- 2025年
- 【目的和方法】针对深部煤层气储层非均质性强、开发井网部署模式单一、常规水力压裂适用性较差、传统排采周期过长以及低效井占比大等难题,以国内首个深部煤层气田−延川南煤层气效益开发实践为例,力图通过深部煤层气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的深度融合,形成延川南深部煤层气的高效开发建产模式。【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1)延川南深部煤层气田规模化产能建设历经规模建产、技术攻关、创新推广3个开发阶段,形成了“四元耦合”地质工程“双甜点”优选和高效开发地质认识,创立了“有效支撑”压裂理念及储层改造关键配套技术,提出了“四段三稳三控”优快上产排采等针对性技术,平均见气周期由240 d缩短至30 d,单井产量实现大幅提升,定向井单井日产气量达2.0万m3,水平井单井日产气量达6.5万m3。(2)深部煤层气非均质性强、效益开发难度大,产能建设按照“整体部署、分批实施、评建一体、滚动建产”的思路,不断评价调整地质工程“双甜点”区,及时优化开发方案,有效规避低效井成批出现,产能到位率由最初84%提升至100%,经济效益明显提高。(3)立足井位部署−钻完井−储层改造−试气排采−集输处理等气藏全生命周期,遵循地质工程一体化理念,形成了“储量−井网−缝网”相匹配的合理井距,单井动用储量提高30%~50%;建立了“提速+降本”为核心的优快钻完井技术,钻进速度较早期提速34%;提出了“高低压分输+三级增压+站间互通”为内涵的低压集输工艺技术,平台投资降低10.8%、节约用地20%。延川南煤层气田地质工程一体化实践,为深部煤层气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具有较好的示范和带动意义。
- 陈贞龙陈贞龙刘晓王运海杨松刘晓房启龙
- 煤层气开发早期评价阶段的枯竭产气压力测量方法和系统
- 本发明涉及煤层气开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层气开发早期评价阶段的枯竭产气压力测量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进行模拟实验,同时监测煤样内部压力P<SUB>1</SUB>以及出气口的气体流量;拟合得到吨煤产气量‑储层压力预...
- 韩廷鹤于振锋崔勋杰李友谊黄帆杨晋东常昊郭晓芸王丽斌
- 煤层气开发早期评价阶段的枯竭产气压力测量方法和系统
- 本发明涉及煤层气开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层气开发早期评价阶段的枯竭产气压力测量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进行模拟实验,同时监测煤样内部压力P<SUB>1</SUB>以及出气口的气体流量;拟合得到吨煤产气量‑储层压力预...
- 韩廷鹤于振锋崔勋杰李友谊黄帆杨晋东常昊郭晓芸王丽斌
- 一种基于煤层气开发的泵型切换系统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煤层气开发的泵型切换系统,涉及煤层气开发技术领域,包括煤层气井、检测箱、过滤箱以及机械式控制器,固定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膜片式压力传感器,检测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水含量传感器以及煤粉浓度传感器;过滤箱的内...
- 赵泽张浩亮王雷雷杨墩学周家浪何翔刘建军
- 沁水盆地深部煤层气开发井完井技术进展
- 2025年
- 沁水盆地深部煤储层具有低渗-特低渗、局部高饱和、低孔隙率、高热演化程度的地质特征,在直井/水平井+大规模压裂的开发模式下,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完井技术才能保证储层改造和后期生产效果。系统分析煤层气开发水平井常规单层套管完井技术、裸眼/筛管完井技术、套管+滑套完井技术的不同井身结构和井下工具类型,并对不同完井技术的适用条件和技术特点进行了论述。研究结果表明:常规单层套管完井技术施工工艺成熟,三开完井结构应用普遍,但不利于降本增效;二开完井结构仅适用于煤储层上覆地层较为稳定、无含水层或微弱含水层的地质条件;裸眼/筛管完井技术可减少煤层段的污染,但无法进行后期储层改造,适用于煤体结构完整、煤层渗透性强的储层;套管+滑套完井技术可省去压裂前的射孔作业,但井下工具的正常运行无法保障且后期压裂排量受到限制。针对U型开发井组中的生产直井,在井筒无法满足大规模压裂作业的前提下,提出了新型双层套管完井技术,该技术的原理是在老井筒中根据地质条件和老井特点通过优选套管和固井工具来重塑井筒,满足后期压裂工艺和保证压裂改造效果。其特点主要是在目的煤层顶板以上采用了水泥封固,配合高抗压、较大内径套管,使井筒能够满足高施工压力的大规模压裂,同时煤层段选用筛管,节约了射孔费用,还可有效避免排采阶段地层坍塌掩埋井筒煤层段。该技术在沁水盆地深部煤储层成功应用,试验成果表明其能够满足深部煤层气大规模、高施工压力下的压裂作业,具有推广前景。
- 申鹏磊吕帅锋白建平李国富杨燕青熊章凯
- 关键词:沁水盆地完井技术
- 土城向斜北翼西段煤层气开发甜点区优选预测
- 2025年
- 甜点区是煤层气开发过程中的关键区域。为精准预测土城向斜北翼西段煤层气开发甜点区,本文基于六盘水煤田含气评价区域有利区优选结果,通过断层分维值、构造曲率和埋深等指标,对该区域煤层气开发甜点区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构造分形维数在0.5755~1.7195的范围内波动,其西北部地质结构相当复杂,中部地区断层结构相对简单,而东南部地区地质结构复杂性中等;研究区的构造曲率为-7.9238×10^(-4)~7.7674×10^(-4),其西北部构造曲率较大,中部地区构造曲率值较小,而东南部则介于二者之间;此外,由南往北走向上,研究区煤层埋深呈下降的趋势;最后,根据断层分维值、构造曲率和煤层埋深等指标,将研究区划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甜点区。本文研究结果可为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实施阶段提供更为精准和有效的资料支持。
- 阳富芹王文东
- 关键词:煤层气
- 煤层气开发-瓦斯治理-甲烷减排一体化技术探索与进展
- 2025年
- 煤炭甲烷是煤层气、煤矿瓦斯赋存于煤层中与煤共伴生的以甲烷为主的烃类气体统称,基于煤炭甲烷的能源气体、灾害气体和温室气体的“三重”属性,研发煤层气开发-瓦斯治理-甲烷减排一体化技术,推进煤炭甲烷的高效开发利用,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生产安全与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煤层气与煤炭全生产周期协调开发的工程接续部署及空间配置关系优化难,构造煤发育赋煤区内煤层气难采、煤矿瓦斯难抽、风排瓦斯量大,低浓度、超低浓度煤炭甲烷利用率低等问题,试图探索提出一体化技术的思路和研究方向.本文系统梳理了煤矿区煤层气开发、瓦斯治理和甲烷减排技术的现状、进展及挑战,探索构建了集“煤炭采前-采中-采后地面井一体化部署与接续抽采技术”、“煤矿采动区地面井抽采-井下钻孔联合部署与协同抽采技术”、“构造煤煤层气开发与煤层降突消突一体化技术”和“煤炭甲烷高浓度-中低浓度-超低浓度梯级开发利用与大气排放管控技术”为一体的煤层气开发-瓦斯治理-甲烷减排一体化技术体系.未来,该一体化技术体系有望在我国煤与煤层气协调开发全周期接续部署、矿区全空间联合抽采瓦斯治理和煤矿生产全周期甲烷浓度梯级利用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推动我国煤矿区煤层气高效勘探开发-瓦斯有效治理-煤炭甲烷全浓度减排与大气排放管控技术领域的工程应用和发展.
- 桑树勋谢洪高颜智华刘世奇周效志韩思杰郑司建皇凡生
- 关键词:煤层气开发瓦斯治理
- 一种煤层气开发用排水装置
-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层气开发用排水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层气开发用排水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法兰,所述第一连接法兰的外侧接触有第二连接法兰,所述第二连接法兰上设置输气管,所述第一连接法兰内活动连接有螺...
- 武贵俊郭勇军杜永鹏张争光
- 一种煤层气开发用压缩提取装置
-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缩提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层气开发用压缩提取装置,包括提取罐,所述提取罐的侧壁固定套接有泄压筒,所述泄压筒的内部设置有泄压机构,所述提取罐的内部固定套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提取...
- 张永强张宏亮李凯张嵩
相关作者
- 桑树勋

- 作品数:406被引量:2,552H指数:29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
- 研究主题:煤层气 煤 构造煤 SUB 煤层气开采
- 贾慧敏

- 作品数:83被引量:157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煤层气 煤层气井 井底流压 煤层气开发 水平井
- 秦勇

- 作品数:643被引量:6,637H指数:50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
- 研究主题:煤层气 煤 煤储层 煤层 煤系
- 张聪

- 作品数:59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煤层气 煤层气井 煤层气开发 煤层气水平井 煤层气开采
- 倪小明

- 作品数:384被引量:1,039H指数:18
- 供职机构:河南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煤层气 煤储层 渗透率 煤层气井 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