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70篇“ 焦虑症状“的相关文章
- 焦虑症患者心理护理对焦虑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 2025年
- 评估心理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焦虑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将2023年2月至2024年3月的60例焦虑症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后,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睡眠质量评分(PSQI)在观察组显著下降,生活质量评分则显著上升(P<0.05)。同时,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焦虑症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显著改善其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 贾珍珍
- 关键词:焦虑症心理护理焦虑评分生活质量
- 认知行为疗法对青少年焦虑症状改善的临床效果研究
- 2025年
- 探究青少年焦虑症在认知行为疗法下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7月至2024年12月收治的40例青少年焦虑症患者,用抽签法分组,对分出的对照组以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药物治疗同时提供认知行为疗法,比较组间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第八周、第九周、第十周、第14周的焦虑症状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八周、第九周、第十周、第14周应激症状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作为一种干预手段,将会针对青少年焦虑症改善的需求,以系统化的认知改善方案进行引导,促使患者在长期治疗中症状得以改善,同时应激症状也可以得到极大的缓解,有助于患者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可以纠正不良的行为,不会做出对社会有危害的行为。
- 姚玉鹏
- 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焦虑症状应激症状
-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伴焦虑症状对照研究
- 2025年
- 比较艾司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在合并焦虑障碍的抑郁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本院2022年3-2 2 0 0例合并焦虑障碍的病人120例,按均等分组,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派罗西汀(P罗西汀);对照组应用艾司西酞普兰。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间疗效比较,P>0 5。两组病人在情绪、焦虑方面均优于健康人。治疗组和对照组的 ADR分别为13.33%和35.00%,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联合应用于抑郁症合并焦虑症的病人,均能提高疗效,但艾司西酞普兰的副作用较小,在临床上更安全。
- 曾令泉
- 关键词: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
- 新城镇与农村居民抑郁和焦虑症状及领悟社会支持的网络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新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领悟社会支持、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关系和差异。方法:2021-2023年方便取样招募新城镇居民5958名和农村居民4720名,采用患者健康问卷、广泛性焦虑量表和简版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分别评估抑郁、焦虑症状和社会支持。基于R 4.2.0进行网络估计、中心性及稳定性和网络比较分析。结果:新城镇居民抑郁和焦虑预期影响(EI)最高的节点是“精力缺乏”、“不能控制的担心”;农村居民抑郁和焦虑EI最高的节点是“低自我评价”、“很难放松”。两组人群领悟社会支持EI最高的节点是“亲人/领导的支持”。两组人群中桥预期影响最高节点是“情绪低落”,且两个网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以及领悟社会支持之间有相关关系,且存在差异。
- 牛四方牛杏蒙胡书章孙钰郑艺黄悦勤慕福芹刘燕
- 关键词:抑郁症状焦虑症状领悟社会支持网络分析
- 柴胡疏肝散联合米氮平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联合米氮平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0月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采用米氮平治疗,研究组采用柴胡疏肝散联合米氮平治疗。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抗抑郁药副反应量表(SERS)评分及血清5-羟色胺(5-HT)、锌(Zn)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39/40),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治疗后,研究组的HAMD、HAMA、SERS评分分别为(7.16±0.63)分、(9.25±0.53)分、(5.86±0.38)分,低于对照组的(15.95±1.42)分、(13.62±1.35)分、(6.23±0.54)分;MoCA评分、5-HT水平、Zn水平分别为(27.51±1.15)分、(53.69±4.15)pg/mL、(13.25±1.53)μmol/L,高于对照组的(24.02±1.03)分、(51.08±3.03)pg/mL、(11.62±1.05)μmol/L,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使用柴胡疏肝散联合米氮平治疗能明显提升疗效,缓解抑郁焦虑症状,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 钱玉莹
- 关键词:抑郁症米氮平柴胡疏肝散
- 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对抑郁症伴焦虑症状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 2025年
- 本研究对比了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在抑郁症伴焦虑症状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抑郁症伴焦虑症状患者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舍曲林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结果 经过8周的治疗,两种药物均显著降低了患者的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且总有效率相似。艾司西酞普兰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舍曲林组。尽管两种药物在疗效上无显著差异,但艾司西酞普兰在安全性方面更具优势。结论 在选择抗抑郁药物时,应综合考虑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郭秀娟
- 关键词: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抑郁症焦虑症状
- 花粉症对焦虑症状风险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花粉症与焦虑症状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采用2007至2023年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NHANES)数据库的数据,最终有23953例临床数据被提取分析,其中2021至2023年(疫情后)参与者共7779例。采用经混杂变量调整后的二元逻辑回归模型,通过计算OR(95%CI)来确定花粉症和焦虑症状的关系。最后通过亚组分析检验这种关系是否受性别、婚姻状态、吸烟、抑郁症状和哮喘病史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花粉症和非花粉症患者的焦虑症状发生率分别为38.3%和29.5%。调整了所有协变量后,花粉症患者患焦虑症状的风险提高了21.0%(OR=1.210,95%CI:1.093~1.338)和15.3%(OR=1.153,95%CI:1.013~1.313)。在2007-2023年总体和2021-2023年疫情后数据中,花粉症与焦虑症状的关联在未婚者、从未吸烟者、无抑郁症状者以及哮喘患者中更为明显(P<0.05)。结论花粉症与焦虑症状风险增加显著相关,花粉症患者较非花粉症者更容易出现焦虑症状。在临床实践中应关注花粉症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焦虑症状的管理和干预。
- 朱彤杨建军周志强
- 关键词:花粉症焦虑症状
- 新城镇拆迁老年居民焦虑症状及其关联因素
- 2025年
- 目的:调查新城镇拆迁老年居民焦虑症状现状及关联因素,为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2021-2023年在山东省3个市区采用痴呆早期筛查问卷、广泛性焦虑量表、自制人口学特征信息调查表对新城镇拆迁的60岁及以上老年居民进行现况调查。应用单因素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焦虑症状的关联因素。结果:3313例拆迁老年居民中轻度焦虑症状检出率为5.8%,中重度焦虑症状为1.3%。自评心理状况一般(OR=0.52)、家庭氛围好(OR=0.34)、无自我感觉认知减退(OR=0.31)、无慢性病(OR=0.42)、一种慢性病(OR=0.61)为轻度焦虑症状的保护因素;饮食结构很好(OR=2.15)和一般(OR=2.39)为危险因素。家庭氛围很好(OR=0.11)和一般(OR=0.16)、无自我感觉认知减退(OR=0.14)为中重度焦虑症状的保护因素;拆迁0~3年(OR=3.24)和4~6年(OR=3.28)为危险因素。结论:新城镇拆迁老年居民焦虑症状的主要关联因素包括家庭环境、饮食结构、拆迁时间等,应针对拆迁人群的心理健康需求提供服务。
- 王雪仪种雪慕福芹胡书章郑艺刘肇瑞陈红光黄悦勤刘燕
- 关键词:老年人焦虑症状拆迁
- 天津市妊娠中期妇女焦虑症状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5年
- 目的 了解天津市妊娠中期妇女焦虑症状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妊娠妇女焦虑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参与天津市孕产妇心理状况筛查项目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在妊娠第14至27周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孕妇焦虑症状进行评价,SAS得分大于50分判定为SAS异常。采用SPSS 26.0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绘制。结果 最终共纳入33 400名孕妇,SAS量表平均得分为(35.95±6.87)分,SAS异常率为3.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非汉族(OR=1.556,95%CI:1.220~1.984),非天津户籍(OR=1.228,95%CI:1.077~1.401),分娩年龄<25岁(OR=2.024,95%CI:1.608~2.548)、25~30岁(OR=1.389,95%CI:1.153~1.673),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OR=2.561,95%CI:1.884~3.481)、高中及中专(OR=2.012 95%CI:1.467~2.758),职业为待业(OR=1.179,95%CI:1.031~1.389),有吸烟史(OR=1.797,95%CI:1.450~2.227),有流产史(OR=1.306,95%CI:1.148~1.486),初次产检体质指数(BMI)为消瘦(OR=1.424,95%CI:1.160~1.749),有妊娠期高危因素(OR=5.373,95%CI:3.924~7.357)与妊娠妇女SAS异常高风险相关(P<0.05,P<0.01);初次产检BMI为肥胖(OR=0.799,95%CI:0.655~0.975)与妊娠妇女SAS异常低风险相关(P<0.05,P<0.01)。在包含社会及家庭因素、生活方式及孕产史因素和产科专科因素的模型中,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700(95%CI:0.686~0.714)。结论 妊娠中期妇女焦虑症状与孕妇社会及家庭因素、生活方式及孕产史因素、产科疾病等影响因素有关,应结合这一时期妊娠期妇女心理、生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措施。
- 杨赜骁吴芳李寰张钰冯凌燕
- 关键词:妊娠中期焦虑症状影响因素
- 石油销售人员焦虑症状在职业倦怠与工作能力间的中介效应研究
- 2025年
- 目的 探究焦虑症状在石油销售人员职业倦怠与工作能力关系中的作用,为石油销售人员工作能力提升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整群抽取四川省与天津市2家石油销售公司26个加油站的1 890名一线销售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职业倦怠、焦虑症状、工作能力及基本信息等资料,分析石油销售人员职业倦怠、焦虑症状及工作能力现状,评估焦虑症状在职业倦怠与工作能力间的具体作用。结果 1 890名石油销售人员的职业倦怠得分(2.25±1.15)分,检出率71.4%;焦虑症状得分(46.53±11.48)分,检出率31.6%;工作能力得分(37.12±3.88)分,工作能力不佳检出率37.0%。相关分析显示,职业倦怠与焦虑症状呈正相关(r=0.60,P<0.01);工作能力与职业倦怠(r=-0.34,P<0.01)、焦虑症状(r=-0.35,P<0.01)均呈负相关。中介效应分析显示,职业倦怠对工作能力影响存在总效应(B=-0.32,P<0.001)和直接效应(B=-0.16,P<0.001),焦虑症状在职业倦怠对工作能力影响过程中存在中介效应(B=-0.16,P<0.001),中介效应占比达50.9%。结论 石油销售人员中的职业倦怠与焦虑症状不容乐观,焦虑症状是职业倦怠影响工作能力的中介因素,其状况的改善可有效提升石油销售人员的工作能力。
- 朱咏妍李林玥王永伟王永伟邹晓琴石小雷
- 关键词:焦虑症状职业倦怠
相关作者
- 方贻儒

- 作品数:450被引量:3,112H指数:26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抑郁症 双相障碍 精神分裂症 抑郁 抑郁障碍
- 杨甫德

- 作品数:500被引量:2,743H指数:24
- 供职机构:北京回龙观医院
- 研究主题: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患者 迟发性运动障碍 抑郁症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
- 陶芳标

- 作品数:1,034被引量:7,722H指数:36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
- 研究主题:儿童 青少年 精神卫生 队列研究 抑郁
- 赵金霞

- 作品数:37被引量:243H指数:9
- 供职机构:临沂大学
- 研究主题:儿童 焦虑 焦虑症状 母亲 母子依恋
- 黄悦勤

- 作品数:387被引量:3,810H指数:3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 研究主题:患病率 流行病学 人格障碍 病例对照研究 焦虑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