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440篇“ 热变形行为“的相关文章
Inconel617合金的变形行为
2025年
采用Gleeble-3800模拟试验机,在变形温度为950~1200℃、应变速率为0.001~1 s^(-1)的范围内,对Inconel617合金开展了压缩模拟试验,分析了其在不同变形条件下的变形行为。结果表明,在变形初期,Inconel617合金表现出明显的加工硬化特征,随应变量继续增加,流变应力增加至峰值后逐渐降低,表现出动态再结晶为主的软化机制。基于双曲正弦函数修正的Arrhenius模型构建了Inconel617合金的变形本构方程,其变形激活能Q=418.4 kJ/mol。构建了Inconel617合金的加工图,并确定了合适的加工区间为:变形温度1080~1170℃、应变速率0.012~1 s^(-1)。
丁佐军任文浩张果郑越何西扣
关键词:热变形行为动态再结晶热加工图
不同变形条件下F690海工钢的变形行为
2025年
利用模拟试验机对国产F690海工钢进行不同变形量(0~50%)、变形温度(800,900,1 000℃)和应变速率(0.1,0.01,0.001 s^(-1))下的模拟压缩试验,研究了不同变形条件对试验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合Deform-3D有限元软件分析了不同变形条件下的损伤参数和再结晶情况。结果表明:在不同变形条件下试验钢均在变形初期发生加工硬化,流变应力随真应变的增大先增大,达到峰值后逐渐降低,最后趋于稳定;流变应力随着应变速率的减小或变形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模拟可得较高变形温度和较小应变速率下变形后的损伤值较小,较高变形温度和较大应变速率下的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较大;动态再结晶主要发生在较高变形温度以及适中的变形量下,贝氏体相随应变速率的增加由不连续动态再结晶转为连续动态再结晶,晶粒细化程度增加,晶粒尺寸不均匀程度减小。在高应变速率下选择较高变形温度,可以减弱试验钢的加工硬化效应,提高塑性。
孙昊屠业宽瞿柯杰徐梓轩蔡雨腾张才毅沙金洋马颜春张振
关键词:显微组织动态再结晶
高返回比GH4738合金的变形行为及微观组织演变
2025年
高温合金返回料的回收再利用对提升我国高温合金产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比分析了全新料和含60%(质量分数)切削返回料的GH4738合金在变形过程中的力学响应和组织演变行为。通过980~1100℃压缩试验,结合表征手段,分析了两种材料的初始微观组织特征及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返回料与全新料的初始组织形貌相似,但返回料的平均晶粒尺寸略小,碳化物和γ'相的平均尺寸较大且分布密度低。在应变速率为0.1 s^(-1)的变形条件下,两种材料表现出相似流变特性,但返回料在1020和1060℃时的峰值应力降低7%~10%,这与碳化物粗化和γ'相密度降低相关。研究结果证实,合理的回收处理工艺能够有效保持GH4738返回料合金的组织完整性和加工性能。
王姝珺田庆旭曲敬龙王广磊武慧慧秦卫东张华江亮陈淑英孟范超
关键词:返回料再利用
Cu-Zr-Mg-Y合金的变形行为
2025年
通过真空熔炼工艺制备了Cu-1.2Zr-0.3Mg-0.15Y合金。在变形温度为750~900℃及应变速率为0.003~1 s^(-1)的条件下,采用Gleeble-1500D模拟实验机对该合金进行了压缩实验,并通过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研究合金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合金的变形激活能为466.98 kJ/mol,在应变量为0.3和0.6时的最佳加工参数分别为变形温度780~900℃,应变速率0.003~0.01 s^(-1)和变形温度810~880℃,应变速率0.003~0.01 s^(-1)。在压缩过程中观察到合金的流变应力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显著降低,且随着动态再结晶发生,合金中的黄铜(Brass)织构和高斯(Goss)织构减少,铜(Copper)织构先增加后减少,立方(Cube)织构逐渐增多。
胡昊岩周孟张毅李旭李旭李政遨田保红田保红曹清豹
关键词:热变形行为本构关系模型
GH4169合金压缩变形行为及临界损伤值
2025年
针对GH4169合金在锻造过程中存在的变形抗力大、锻造温度区间窄、易出现锻造裂纹等问题,对其变形行为和临界损伤值进行研究。通过单道次压缩实验得到GH4169合金在不同变形条件下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经线性拟合后得到Arrhenius本构方程。基于实验数据进行了GH4169合金压缩变形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分析了变形过程中的最大损伤值,进而求得临界损伤值。研究结果表明:当变形温度一定时,GH4169合金的真应力与应变速率呈正相关;当应变速率一定时,GH4169合金的真应力与变形温度呈负相关。GH4169合金压缩变形过程中的临界损伤值在不同变形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且其对应变速率较敏感,当变形温度不变时,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临界损伤值逐渐增大。研究结果对于GH4169合金的锻造工艺制定及其裂纹预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刘光辉孙红星孙红星王龙飞蔡宗超康根发秦单单刘华
关键词:GH4169合金热变形行为热加工图
TiAl-V-Cr合金近α相区的变形行为
2025年
采用物理模拟技术与SEM、EBSD、OM等组织表征方法研究了不同初始组织状态、应变速率及变形量对Ti-44Al-5V-1Cr合金近α相区(1250℃)变形行为及组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合金在1250℃变形时,相同应变速率条件下,不同初始组织状态的流变应力差异较小,相同组织状态下,应变速率对流变应力的影响相对较大,随着应变速率的降低,流变应力明显降低;合金在近α相区变形时以发生α相的动态再结晶为主,动态回复为辅,β相的存在能够有效抑制α晶粒的长大;变形程度的增加有助于细化α晶粒尺寸;合金在1250℃大挤压比挤压加工后获得了较为均匀细小的全片层组织,平均片层尺寸在12~23μm范围内。
刘宏武高帆冯像征李臻熙戴松嵒王青峰
关键词:TIAL合金热变形行为显微组织
817炮钢的变形行为加工图
2025年
目的研究817炮钢的变形行为,优化工艺参数并获得最佳变形区间。方法通过Gleeble压缩模拟试验机对817炮钢在变形温度850~1150℃、应变速率0.01~10 s^(−1)条件下进行压缩试验,通过试验数据点绘制不同参数区间的变形流变应力曲线,结合传统变形本构模型,建立了耦合应变量的高温流变本构模型;利用动态材料模型(DMM)及Prasad塑性失稳判据,分别计算出了该炮钢的能量耗散因子和非稳定因子,获得了817炮钢的加工图。结果817炮钢的变形流变应力曲线展现出典型的动态再结晶特征,塑性变形应力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而降低;由改进后的高温流变本构模型计算的预测值与试验值的相关系数高达0.9912,表明该模型能够准确描述817炮钢在加工过程中的流变行为。结论由加工图可知,817炮钢在低的变形温度和高的应变速率下可能会失稳,观察高能量耗散区内的金相组织发现再结晶特征明显,在高温低应变速率下发生再结晶行为。最终获得817炮钢的最佳变形区间为温度1000~1100℃、应变速率0.01~0.14 s^(−1)。
郑志超张利刘承志任杰成生伟杨飞
关键词:热压缩本构模型热加工图
焊材用低温高锰钢的变形行为加工图
2025年
采用Gleeble-3800模拟试验机研究了焊材用低温高锰钢在温度800~1000℃、应变速率0.01~10 s^(-1)的压缩变形行为,对试验应力-应变曲线进行了摩擦修正与温度修正。应用修正后的流变曲线建立了试验钢的Arrhenius本构方程及BP神经网络本构模型,并绘制了真应变为0.2、0.4和0.6的加工图。结果表明,Arrhenius本构模型流变应力预测值与试验值的相关系数为0.976,基于BP神经网络构建的本构模型流变应力的预测精度更高,相关系数为0.996。试验低温高锰钢的最佳加工区窗口为:变形温度930~1000℃、应变速率0.01~0.1 s^(-1)。结合显微组织分析,发现在变形温度950℃,应变速率0.01 s^(-1)工艺参数下,高锰钢能发生完全动态再结晶,获得均匀细小的等轴晶组织。
杨婷潘进王程明马成佘亚东
关键词:本构方程热加工图热变形行为
基于Arrhennius、Johnson-Cook以及Fields-Backofen本构模型的GH99合金变形行为
2025年
为研究GH99合金在不同变形条件下的变形行为,在变形温度为1020~1170℃、应变速率为0.001~1 s~(-1)的变形条件下对GH99合金开展了压缩模拟试验,基于得到的应力与应变数据,建立Arrhennius、修正的Johnson-Cook及Fields-Backofen本构模型来综合预测该合金的流变应力值,并通过EBSD对变形组织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相比高温条件下,Arrhennius本构模型在中低温条件下预测的应力值与试验值略有偏差;而经修正的Johnson-Cook本构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合金在中温条件下的流变应力值;在低温条件下,Fields-Backofen本构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动态再结晶是GH99合金主要的软化机制,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以及应变速率的降低,动态再结晶程度和晶粒尺寸逐渐增大。
王文静子马鑫马鑫蒋学禹周舸张浩宇张思倩张浩宇
关键词:热变形行为本构方程动态再结晶
基于316L不锈钢/高锰钢复合板变形行为建立的本构方程
2025年
利用Gleeble-3800模拟试验机,在950~1150℃的变形温度和0.01、0.1、1 s^(-1)的应变速率条件下,对316L不锈钢/高锰钢复合板进行单道次高温压缩复合实验,绘制了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同时构建了流变应力本构方程模型,探究了应力、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等因素对材料变形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构建的本构方程模型精度很高;在压缩过程中当温度一定时,316L不锈钢/高锰钢的流动应力值随着应变速率的升高而增大;当应变速率一定时,流动应力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通过对显微组织的分析,获得了316L不锈钢/高锰钢最优的加工窗口为:变形温度1150℃,应变速率为1 s^(-1)。
苏官正李华英宋耀辉赵明赵广辉乔进朝
关键词:本构方程热变形行为

相关作者

鲁世强
作品数:378被引量:1,379H指数:16
供职机构: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LAVES相 热变形行为 合金 机械合金化 加工图
田保红
作品数:631被引量:1,811H指数:21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导电率 铜合金 时效 显微硬度 内氧化
王克鲁
作品数:243被引量:990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热变形行为 本构模型 加工图 本构关系 流动应力
刘勇
作品数:447被引量:900H指数:14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铜合金 动态再结晶 导电率 热变形行为 复合材料
张毅
作品数:774被引量:3,066H指数:23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动态再结晶 铜合金 CU 热变形行为 热压缩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