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835篇“ 炎症免疫反应“的相关文章
- 特异性舌下脱敏治疗对变应性鼻炎患儿炎症免疫反应及近期疗效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特异性舌下脱敏治疗对变应性鼻炎患儿炎症免疫反应、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的影响,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南京市江宁医院收治的99例变应性鼻炎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接受地氯雷他定糖浆和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特异性舌下脱敏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1年后观察疗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1年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临床症状积分、炎症免疫反应变化,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更高;治疗1年后两组患儿鼻痒、鼻塞、流涕、打喷嚏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治疗1年后两组患儿血清γ干扰素(IFN-γ)、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亚型4(sIgG4)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总免疫球蛋白E(T-IgE)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1年期间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12.24%对比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变应性鼻炎患儿接受特异性舌下脱敏治疗疗效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并可有效改善炎症免疫反应,且不会增加治疗风险。
- 王娟周义兵
-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炎症反应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小儿腹泻对患儿肠道菌群和炎症免疫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小儿腹泻对患儿症状改善情况、肠道菌群数量、炎症免疫反应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小儿腹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09例腹泻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给予患儿蒙脱石散)和观察组(55例,给予患儿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蒙脱石散)。两组患儿均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呕吐好转时间、腹痛好转时间、体温复常时间、大便次数复常时间),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数量及炎症免疫反应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呕吐好转时间、腹痛好转时间、体温复常时间、大便次数复常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均更短;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儿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均升高,且组间比较,观察组均更高;治疗后两组患儿大肠杆菌数量及血清内毒素、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均降低,且两组组间比较,观察组均更低(均P<0.05)。结论小儿腹泻添加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儿症状,调节肠道菌群,改善炎症免疫反应。
- 王显敏
- 关键词:小儿腹泻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道菌群炎症免疫反应
- 莫西沙星片联合四联抗结核方案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炎症免疫反应的影响
- 2024年
- 分析莫西沙星片联合四联抗结核方案治疗结核性胸膜炎(tuberculous pleuritis,TP)效果。方法 纳入2020年1月~2022年12月院内80例TP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观察两组,前者四联抗结核药物治疗,后者加用莫西沙星片,对比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各症状消失时间及胸膜厚度较低(P<0.05)。治疗前,组间炎性因子水平无差异性,治疗后,组间白介素-4无差异性,观察组白介素-2水平较高,其他指标水平较低(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均有免疫功能改善,其中观察组效果较佳(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当(P>0.05)。治疗后以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P<0.05)。结论 TP患者以四联抗结核治疗时,联用莫西沙星可强化抗炎及提高免疫力作用,且安全性良好。
- 蒋红球
-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炎症免疫反应
- 益气养阴清热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对呼吸功能及炎症免疫反应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清热汤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临床治疗对呼吸功能、炎症免疫反应及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7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抗菌消炎、解痉平喘、促进排痰等西医治疗)和研究组(44例,给予益气养阴清热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0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症状积分、呼吸功能、炎症免疫反应指标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均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症状积分均降低,且两组对比研究组更低(均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水平均升高,且两组对比研究组更高(均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D3^(+)、CD4^(+)百分比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降钙素原(PCT)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清热汤可使临床疗效得到有效提高,并促使各项临床症状减轻,改善呼吸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增强免疫功能。
- 姚静娟李丽
-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炎症免疫反应
- 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肠道微生态及炎症免疫反应的影响被引量:4
- 2024年
- 目的:探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肠道微生态及炎症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济南市第二妇幼保健院于2021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共118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n=59)和对照组(n=59)。对照组接受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接受醒脾养儿颗粒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肠道微生态指标、炎症因子、免疫功能、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53%,高于对照组的76.27%(P<0.05)。观察组患儿的止泻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大便性状恢复时间均比对照组更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8^(+)、CD4^(+)比对照组高,CD8^(+)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调节肠道微生态,提高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 陶琳梁军冯绪强王克强万晓莉
- 关键词:醒脾养儿颗粒轮状病毒肠炎肠道微生态
- 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变应性鼻炎伴哮喘患者炎症免疫反应及临床症状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伴哮喘患者应用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案对其临床症状、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6月至2022年1月在宿迁市钟吾医院接受治疗的150例变应性鼻炎伴哮喘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按指南阶梯治疗方案进行升级或降级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特异性免疫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生活质量评分、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鼻部症状总评分(TNSS)、哮喘日间症状评分(DASS)、哮喘夜间症状评分(NASS)、健康生活相关量表(RQLQ)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33(IL-33)、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4(sIgG4)及CD3+、CD4+百分比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变应性鼻炎伴哮喘患者应用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案可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机体免疫平衡,降低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吴成慧胡益川
-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哮喘特异性免疫治疗炎症因子
- E3连接酶RNF99在负向调控TLR介导的炎症免疫反应中的应用
- 本发明提供E3连接酶RNF99在负向调控TLR介导的炎症免疫反应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研究发现,E3泛素连接酶RNF99作为反馈调控因子,可以负向调控TLRs介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免疫反应,进...
- 张猛张杰张澄张运考春雨高飞曹磊
- 基于巨噬细胞炎症极化研究新风胶囊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炎症免疫反应的机制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通过观察新风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关节症状积分值、炎症免疫指标、炎症极化标志物的影响,探讨新风胶囊治疗RA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R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观察组口服新风胶囊,治疗周期为4 w。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血沉(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免疫球蛋白G(IgG)、IgM、补体C3(C3)、补体C4(C4)、CD86^(+)、CD206^(+)及关节症状积分值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RF、anti-CCP、ESR、hs-CRP、IgG、C3、C4、CD86^(+)均显著降低,CD206+显著升高,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晨僵等关节症状均显著好转,观察组IgM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观察组在改善hs-CRP、CD86^(+)、CD206+等指标及关节压痛等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RA患者CD86^(+)与RF、ESR、C3、C4呈正相关(P<0.05或P<0.01);CD206^(+)与RF、ESR、hs-CRP、C3、C4呈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新风胶囊可降低RA患者CD86+的水平,升高CD206+的水平,抑制巨噬细胞炎症极化,降低炎症免疫指标,改善RA患者体内炎症免疫反应。
- 赵磊万磊刘健贾光辉朱子衡刘磊李舒马熙檬
- 关键词:新风胶囊类风湿关节炎巨噬细胞炎症免疫
- 基于炎症免疫反应探究复方三七颗粒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究复方三七颗粒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健康雄性ApoE-/-小鼠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立普妥组(1.5mg/kg.d)、复方三七颗粒低、中、高剂量组(7.5g/kg.d、14.5g/kg.d、21.5g/kg.d),造模成功后连续给药干预并观察28d。透射电镜下观察主动脉血管的结构变化;生化法及实时荧光技术(RT-qPCR)检测相关炎症指标的水平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管壁内脂质条纹沉积,平滑肌细胞增厚且排列紊乱,内皮细胞损伤、剥脱,可见数个巨噬细胞,其内泡沫细胞聚集;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平滑肌细胞及脂质沉积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IL-4、IL-10含量显著降低(P<0.01,P<0.05),TNF-α、IL-1β含量显著升高(P<0.01,P<0.05),TGF-β和LC3Ⅱ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P<0.05),ULK1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相比,立普妥组及复方三七颗粒各剂量组IL-4、IL-10显著升高(P<0.01,P<0.05),TNF-α、IL-1β含量显著降低(P<0.01,P<0.05);TGF-β和LC3Ⅱ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P<0.05),ULK1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P<0.05)。结论:复方三七颗粒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IL-10、IL-4、TNF-α等抗炎因子水平,并上调主动脉TGF-β、LC3ⅡmRNA表达,同时下调IL-1β水平,从而保护主动脉血管免受炎症反应损伤有关。
- 卜彦昊姚淮芳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APOE-/-小鼠炎症免疫反应
- 炎症免疫反应在解痉多肽表达化生恶性转化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3年
- 胃癌是全球发病率和病死率排名前五的癌症之一,其发生发展遵循Correa’s演进模式,而肠上皮化生(IM)是该演进过程中的癌前状态。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了另一化生状态,即解痉多肽表达化生(SPEM),SPEM在动物模型中的可逆性提示“该化生状态可能是胃黏膜萎缩发生后较IM更为早期的事件”,并且与胃癌密切相关。其中,炎症免疫相关细胞因子在SPEM向胃癌的转变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该文就具体炎症通路和相关因子在SPE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做一综述。
- 王海强熊丽(综述)张萌郑丽红
- 关键词:胃癌前病变炎症免疫反应上皮化生
相关作者
- 魏伟

- 作品数:830被引量:4,953H指数:35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
- 研究主题:类风湿关节炎 褪黑素 芍药苷 佐剂性关节炎 小鼠
- 沈玉先

- 作品数:179被引量:1,178H指数:19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褪黑素 内质网应激 丹皮酚 小鼠 免疫性肝损伤
- 詹雪灵

- 作品数:24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研究主题:乳铁蛋白 人牙周膜细胞 脂多糖 TOLL样受体4 TOLL样受体
- 赵华云

- 作品数:117被引量:572H指数:12
- 供职机构:佛山市中医院
- 研究主题:参七汤 山楂消脂胶囊 舒心丸 冠心病 益气
- 郎江明

- 作品数:135被引量:867H指数:16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糖尿病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足 胰岛素泵 中医药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