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25篇“ 灭活效果“的相关文章
- 人纤维蛋白原干热病毒灭活效果及灭活后稳定性的研究
- 2025年
- 目的评价人纤维蛋白原(Fg)干热病毒灭活效果及灭活后成品稳定性的研究。方法首先选择连续3批次制备的Fg样品,按样品与病毒9∶1的体积比例分别加入猪细小病毒(PPV)和脑心肌炎病毒(EMCV),冻干后于80℃~87℃条件下干热灭活72 h,使用96孔板微量细胞病变法测定病毒滴度降低量,考察Fg干热灭活效果;然后对干热前/后样品进行蛋白含量、Fg含量、纯度和凝固活力指标的检测并进行比较,以评价其质量变化;最后对干热灭活后的Fg成品进行加速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研究,考察各项质量指标(如外观、复溶时间、可见异物、水分含量、渗透压摩尔浓度、纯度和凝固活力等)与0个月相比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各批次间指标的差异性。其中,加速实验在第0、3和6个月月末抽样检测,长期实验在第0、3、6、9、12、18、24、36和42个月月末抽样检测。结果冻干工艺结合80℃~87℃干热灭活72 h后PPV和EMCV滴度降低量均大于4.0 LgTCID50/0.1 mL,干热灭活前/后Fg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速实验和长期实验结果显示各项质量指标的检测结果与0个月相比,其中外观和可见异物指标无明显变化,其他指标均有所变化,但均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三部)规定,且各批次间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冻干人纤维蛋白原采用80℃~87℃干热灭活72 h工艺能有效去除PPV和EMCV,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小,且最终成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较好。
- 刘环毕晓峰张良宋天旭江豪琨江砚芳
- 关键词:稳定性
- LiCA^(■)灭活型保存液对新冠病毒抗原灭活效果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评估LiCA^(■)高敏新冠抗原检测系统对新冠灭活病毒标本抗原检测的效率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LiCA^(■)高敏新冠抗原检测系统评估待测病毒保存液对新冠抗原的灭活效果;依据CLSIEP05-A3和CLSIEP26-A方案,对系统批内差、批间差进行分析评估;最后利用该系统对新冠患者灭活后的鼻拭子标本进行抗原检测,验证其对临床样本检测效果。结果友康病毒采样管保存液(阳性对照)病毒灭活率99.92%,其余7种研发用病毒保存液灭活率均≥99.24%。批内重复变异系数(CV)≤10%,批间重复变异系数(CV)≤15%,符合实验要求。利用该系统对新冠患者灭活后鼻拭子的抗原进行检测,感染后第1~7天抗原由阳性逐渐转为阴性,符合病毒感染的规律。结论LiCA^(■)高敏新冠抗原检测系统对灭活型新冠病毒的检测安全有效。
- 张宇亭解辉王建新王玺于明航
- 关键词:灭活病毒
- 中强度脉冲电场对大肠杆菌的灭活效果及机理分析
- 2025年
- 脉冲电场作为一种非热灭菌方法,已被广泛用于控制微生物污染。该研究探讨了中强度脉冲电场(Moderate Intensity Pulsed Electric Fields, MIPEF)在不同介质溶液(氯化钠、PBS和蛋白胨)、氯化钠质量分数(质量分数0.85%、0.10%、0.20%和0.30%氯化钠)、电场强度(0.16、0.20和0.24 kV/cm)、处理时间(20、40、60、80和100 min)和菌液密度(10^(3)、10^(5)、10^(7)和10^(9))的条件下对大肠杆菌的灭活效果。研究考察了经MIPEF处理的大肠杆菌的形态变化、胞内大分子物质变化和胞内酶活性。在不同条件处理下发现,MIPEF对大肠杆菌的灭活效果不同。处理时间与MIPEF的灭活效果呈正相关,处理100 min时,微生物数减少了3.08 lg CFU/mL,且温差为2.10℃。在不同介质溶液中,MIPEF对大肠杆菌的杀菌效果不同。随着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增大,MIPEF对大肠杆菌的灭活效果显著降低。菌液密度越小,MIPEF的杀菌效果越强。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FESEM)和生物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表明,MIPEF处理后细胞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经MIPEF处理后,包括蛋白质和DNA内的大分子物质明显减少。此外,经MIPEF处理的100 min的样本相比于对照组样本中,ATP酶(Adenosine Triphosphatase, ATPase)、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和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 PK)活性显著降低(P<0.05),钠钾泵(Sodium-Potassium Pump, Na^(+)K^(+)-ATPase)、钙泵(Calcium Pump, Ca^(2+)Mg^(2+)-ATPase)和SDH活性分别下降了34.21%、32.26%和86.93%,PK活性降低了88.93 U/g prot。该研究可以为非热杀菌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及MIPEF杀菌机理的挖掘提供参考。
- 邝金艳林颖王丽李宗军
- 关键词:大肠杆菌灭活非热杀菌
- 智能控制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灭活效果及机制研究
- 2025年
- 空气净化系统是医院不可或缺的核心部分,医院的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安全。为了实现更高效的灭菌效果,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将其集成到医院的空气净化系统中。同时,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对灭菌器进行智能控制,确保其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该新型设备在离子浓度为2.4×10^(11)/m^(3)时,开启设备7 s以上灭菌效果为最佳,灭菌率达到82.5%以上。新型设备在安装后对净化系统的压降影响不大,证明了新设备在净化系统中的应用可行性。该设备在医疗净化系统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灭菌效果,还增强了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这为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空气净化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持。
- 龙咏恬刘彦荣袁倩
- 关键词:灭活效果智能控制PLC空气净化
- 不同紫外线照射参数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灭活效果研究
- 2025年
- 【目的】旨在探索紫外线照射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Bm NPV)的灭活方法及效果验证。【方法】比较筛选不同功率、不同照射距离和时间的紫外线照射方法,以照射后病毒感染家蚕的存活率评估灭活效果;结合长链PCR技术对病毒结构糖蛋白P40基因的灭活效果进行分子检测,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灭活病毒粒子的结构形态;最后评价紫外线直接照射家蚕的安全性。【结果】生物学实验结果初步表明,病毒在60 W紫外线距离40 cm处照射60 min,感染家蚕5 d后的存活率为63.33%,显著高于病毒对照组家蚕存活率45%(P=0.014 2)。相同照射距离,15和30 W紫外线照射时间大于120 min时,存活率高于63.33%。照射距离大于100 cm时,家蚕存活率明显下降,180 min照射组与病毒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8 8)。长链PCR检测显示,5×10~6个/mL低浓度病毒在15 W紫外线距离40 cm照射60 min后,无明显条带出现,而5×10~8个/mL高浓度病毒在相同条件下照射480 min无明显条带出现,后者的病毒粒子形态与正常病毒无明显差别。紫外线直接照射家蚕的安全性实验表明,有薄膜覆盖的家蚕无明显影响,无薄膜覆盖的家蚕在距离40 cm照射10 min和距离100 cm照射30 min,体色开始出现黑化,经过眠期蜕皮后,体色恢复正常并可正常结茧。【结论】紫外线照射Bm NPV的灭活效果与紫外灯功率、照射距离和时间以及病毒浓度有关,随着照射时间增加,灭活病毒感染家蚕的存活率增加,病毒核酸破坏程度越完全。在紫外线照射距离40 cm以上,至少需要照射60 min才能有效灭活低浓度Bm NPV,且对家蚕具有安全性保障。
- 邵榆岚张永红李玲利范仕弘张一川苏振国白兴荣
- 关键词: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紫外线灭活
- 甲醛灭活工艺对By型流感病毒的灭活效果及其抗原稳定性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评价终浓度为100μg/ml甲醛、2~8℃、10 d灭活工艺对2022年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生产用By(B/Phuket/3073/2013/BVR-1B)病毒毒株灭活的适用性。方法病毒收获液(鸡胚病毒培养产物)经过澄清过滤,控制蛋白浓度<800μg/ml,温度2~8℃,添加甲醛溶液至终浓度100μg/ml,对病毒收获液进行灭活。在灭活第0、1、2、3、4、5、10天取样,采用鸡胚半数感染剂量(median infective dose,EID50)法检测病毒滴度,采用Reed-Muench法计算lgEID50/ml;采用直接血凝法检测流感病毒血凝滴度;对灭活10 d的样品进行病毒灭活验证试验;灭活10 d后的病毒液经超滤、离心、层析等工艺提纯,取样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病毒颗粒完整性。结果病毒收获液灭活第0、1、2、3、4、5、10天的病毒滴度分别为(8.5±0.4)、(4.2±0.5)、(1.3±0.4)、0、0、0、0 lgEID_(50)/ml,血凝滴度结果均在1∶256~1∶512;病毒灭活验证试验显示,经过10 d的灭活,病毒均已全部灭活;透射电镜观察显示,所得的病毒均为完整病毒颗粒。结论终浓度100μg/ml甲醛、2~8℃灭活10 d的灭活工艺可用于By(B/Phuket/3073/2013/BVR-1B)流感病毒的灭活处理。
- 郭习勤魏蕾张伟安文珏潘若文崔艳霞
- 关键词:流感病毒病毒滴度灭活血凝滴度
- 一种病原体灭活效果评价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病原体灭活效果评价方法,包括以最大有效病原体灭活值(MVEPI)为标准参考指标进行灭活效果评价的步骤;MVEPI指不同初始浓度的病原体溶液按照相同灭活方法处理后,灭活log减少因子的最大取值。所述MVEP...
- 刘忠 尹云弟李玲 徐海霞
- 赤藓红介导的光动力效应对甲型流感病毒的灭活效果研究
- 2024年
- 目的研究赤藓红介导的光动力效应对甲型流感病毒的灭活效果。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法,对赤藓红介导的光动力效应灭活甲型H1N1、H3N2和H9N2流感病毒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用50μmol/L的赤藓红经蓝色LED光照5 min,对甲型H1N1、H3N2和H9N2流感病毒的平均灭活对数值依次为5.44、2.56和4.89 TCID50。赤藓红介导的光动力效应对不同材质物体表面甲型H1N1、H3N2和H9N2流感病毒灭活率依次为≥99.99%、≥99.72%和≥99.97%。结论赤藓红介导的光动力效应对甲型H1N1、H3N2和H9N2流感病毒具有良好的灭活效果。
- 冯燕孙瑶徐昌平高见葛琼李敏红
- 关键词:赤藓红光动力效应甲型流感病毒灭活效果
- 电磁辐射对冠状病毒MHV-A59的灭活效果及机理研究
- 目的:冠状病毒的发生发展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社会安全,从根源上清除可有效预防其感染和致病。常用杀毒技术包括高温、紫外线、电离辐射及臭氧等,但在应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电磁波具有穿透力强、产热均匀及物理共振等独特的物理特性,...
- 肖燚
- 关键词:电磁波冠状病毒灭活
- 猪纤维蛋白原生产工艺中病毒灭活效果验证
- 2024年
- 目的验证和评价猪纤维蛋白原生产工艺中有机溶剂/去污剂(solvent/detergent,S/D)法联合干热法灭活病毒的有效性.方法以辛德比斯病毒、乙型脑炎病毒和伪狂犬病毒为指示病毒,验证猪血浆S/D法灭活病毒的有效性;以脑心肌炎病毒和猪细小病毒为指示病毒,验证猪纤维蛋白原冻干制剂干热法灭活病毒的有效性.结果S/D法中,辛德比斯病毒、乙型脑炎病毒和伪狂犬病毒清除滴度下降均大于4 lg;干热法中,脑心肌炎病毒和猪细小病毒清除滴度下降均大于4 lg.结论S/D法和干热法联合能有效灭活上述指示病毒,可提高猪纤维蛋白原产品的安全性.
- 张理火薛磊
- 关键词:病毒灭活纤维蛋白原
相关作者
- 张博

- 作品数:107被引量:94H指数:6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农药微胶囊 亚甲蓝 亚甲蓝光化学法 光化学 灭活效果
- 黄宇闻

- 作品数:95被引量:299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市血液中心
- 研究主题:亚甲蓝 病毒灭活 亚甲蓝光化学法 光化学 血浆
- 钱开诚

- 作品数:121被引量:423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上海市血液中心
- 研究主题:病毒灭活 亚甲蓝 血小板 血液制品 亚甲蓝光化学法
- 王玲

- 作品数:236被引量:1,143H指数:17
- 供职机构: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消毒效果 杀菌效果 脊髓灰质炎病毒 杀灭效果 血液透析
- 王迅

- 作品数:147被引量:756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上海市血液中心
- 研究主题:血液筛查 亚甲蓝 核酸检测 病毒灭活 质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