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70篇“ 灌注栓塞“的相关文章
超选择膀胱动脉灌注栓塞治疗浸润性膀胱癌并出血的效果分析
2025年
分析浸润性膀胱癌(IBC)并出血行超选择膀胱动脉灌注栓塞治疗的临床影响。方法 采集样本量(例数):100;样本及来源:IBC病例、我院;样本采集时间范围:起始点-2020.8、截止点-2022.8。组别划分依据:手术方案,A组(病例数:50)、B组(病例数:50),前者直接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者超选择膀胱动脉灌注栓塞后3-5d再行TURBT,术后A、B组均行膀胱灌注。统计指标:围术期指标、预后指标。结果 术中出血量、留置导尿管时间,A组>B组(P<0.05)。无复发生存时间,A组0.05);6、12、24个月无复发生存率,12、24个月总生存率,均A组灌注栓塞治疗后再行TURBT可优化围术期指标,延长患者无复发生存时间,提高其无复发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实施。
李树森宋少楠王焕军李燕张雪峰
关键词:出血浸润性膀胱癌TURBT
中晚期肝癌患者经皮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
2025年
分析中晚期肝癌患者在进行经皮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术治疗期间应用预见性护理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自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将医院收治的8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院内进行经皮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术,按照抽签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优质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负面情绪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预后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晚期肝癌患者在采取经皮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过程中,通过优质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以预防并发症,改善身心健康,提高依从性。
张洁马兰余鸿
关键词:中晚期肝癌护理效果
肝癌灌注栓塞介入术后采取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2025年
分析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对肝癌灌注栓塞介入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在时间上,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区间,在人员方面,取60例患者,均于我院开展肝癌灌注栓塞介入术治疗,实施人员分组时,通过随机数表法,共分为两组,包括对照组和研究组,分析组内人数,各组是为30例。两组运用不同护理形式,在对照组,结合常规形式,在研究组,结合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 在研究组中,患者无论是在护理效果、生存质量方面,还是在满意度方面均更高,癌因性疲乏评分更低(p均<0.05)。结论 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对肝癌灌注栓塞介入术后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更优异。
李亚男蔡志丽
关键词:护理效果
多元化护理在肝癌灌注栓塞介入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分析多元化护理在肝癌灌注栓塞介入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于南京市第二医院行灌注栓塞介入术治疗的84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多元化干预。对比两组。结果观察组QOL评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多元化护理用于肝癌灌注栓塞介入术治疗的效果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吴慧丁滢章敏丹
关键词:肝癌多元化护理
肝动脉灌注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癌性疲乏及护理体会
2024年
调查原发性肝癌术后癌性疲乏患者实施肝动脉灌注栓塞术+护理的作用。方法 以原发性肝癌患者为样本,总计88例,均伴随术后癌性疲乏,双盲机制分为一般组、调查组,样本均有44例,各组均行肝动脉栓塞术,其中一般组辅以常规护理,调查组辅以对应性护理,检测肿瘤标志物并观察各组的肝功能标志物,分析癌性疲乏情况并评估各组的生存质量,比较有效率。结果 针对AFP、CEA、VEGF等实施分析,结果 在调查组低于一般组,P<0.05。针对ALT、AST以及各患者的TBIL实施分析,差异大,调查组低于一般组,P<0.05。在RPFS评分分析中,调查组在2组中更低,在QLQ-C30分析中,调查组在2组中更高,和一般组均有差异,P<0.05。满意率差异大,调查组、一般组的结果分别为86.36%、65.91%,调查组在2组中更高,P<0.05。结论 对原发性肝癌术后癌性疲乏患者而言,将肝动脉灌注栓塞作为基础并辅以对应性护理的作用好,可降低患者AFP、CEA、VEGF水平,增强患者免疫力,增加患者抗肿瘤能力,恢复患者肝功能,改善患者术后癌性疲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升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临床疗效。
杨秀丽陈维英陈鸿里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动脉灌注栓塞术癌性疲乏
肝癌灌注栓塞介入术后采取HFMEA模式的护理干预效果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讨肝癌灌注栓塞介入术后采取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模式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采用肝癌灌注栓塞介入手术治疗的184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单双号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92例。干预组采用基于HFMEA模式的护理干预措施,常规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癌因性疲乏得分、生存质量评分、血清甲胎蛋白(AF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躯体、情感、认知疲乏评分、癌因性疲乏总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干预组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两组身体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绪状况、功能状况及总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两组AFP、ALT、AST、CRP测定值均低于干预前(P<0.05);栓塞化疗过程中,干预组恶心、呕吐反应程度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灌注栓塞介入手术后采用基于HFMEA模式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生存质量、降低癌因性疲乏程度、降低毒副作用程度。
唐芬徐烜刘惠莲于小香
关键词:肝癌灌注栓塞介入手术护理
肝癌经皮动脉化疗灌注栓塞术后栓塞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肝癌经皮动脉化疗灌注栓塞术(TACE)后发生栓塞综合征(PES)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具体防治措施。方法:本文为回顾性研究,病例纳入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0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TACE术治疗,根据术后恢复情况,将术后发生PES的40例患者列为病例组,未发生PES的61例患者列为对照组,收集并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TACE术后发生PES的危险因素,结合分析结果探讨具体防治措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Child-Pugh分级B~C级、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况评分(ECOG-PS)≥2分、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BCLC)B~C期、微球栓塞、谷草转氨酶(AST)≥60U/L、谷丙转氨酶(ALT)≥60 U/L、血清白蛋白(ALB)<40 g/L、WBC≥5.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60%、K^(+)≤4.0 mmol/L、Na^(+)≤135 mmol/L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术前ECOG-PS≥2分、术前BCLC分期B~C期、微球栓塞、ALT≥60 U/L、ALB<40 g/L、WBC≥5.0×10^(9)/L、NE≥60%、Na^(+)≤135 mmol/L是影响患者TACE术后发生PES的危险因素。结论:女性、术前ECOG-PS≥2分、肝功能损伤、微球栓塞、ALT≥60 U/L、ALB<40 g/L、WBC≥5.0×10^(9)/L、NE≥60%、Na^(+)≤135 mmol/L是影响患者TACE术后发生PES的危险因素。完善术前检查、改善肝功能、合理控制术中载药微球应用数量、密切监测术后血液指标,以及纠正电解质紊乱为防治TACE术后发生PES的重要举措。
宋凌梓范小斌
关键词:肝肿瘤栓塞综合征
术前心理疏导结合疼痛管理对肝癌患者造影灌注栓塞术后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疏导结合疼痛管理对肝癌患者造影灌注栓塞术后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4月在本院收治行造影灌注栓塞术治疗肝癌患者50例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术前心理疏导结合疼痛管理,比较两组疼痛状况、心理状态、睡眠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疼痛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两组HAMA、HAMD评分均有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PSQI、FACT-He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两组PSQI评分均有下降,FACT-Hep评分则见上升,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FACT-Hep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造影灌注栓塞术治疗肝癌患者应用术前心理疏导结合疼痛管理,可减轻疼痛状况,改善负性心理状态,并提升睡眠及生活质量。
刘汝珍
关键词:肝癌心理疏导疼痛管理
经肝动脉灌注栓塞微球对比碘化油乳剂治疗VX2兔肝癌模型对VEGF、CTGF和HIFα-1的影响及疗效评估
2023年
目的:观察栓塞微球对比碘化油乳剂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对VX2兔肝癌模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缺氧诱导因子(HIF)α-1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取VX2兔肝癌模型24只,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栓塞微球组、碘化油乳剂组,每组8只。经肝动脉分别灌注0.9%氯化钠溶液1 mL、栓塞微球0.5 mL+表柔比星溶液0.5 mL、碘化油乳剂0.5 mL+奥沙利铂0.5 mL,观察并比较各组VX2兔肝癌模型VEGF、CTGF和HIFα-1水平及病灶坏死情况。结果:行化疗药灌注栓塞后,各组的VEGF、CTGF和HIFα-1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术后7、14 d,栓塞微球组、碘化油乳剂组的VEGF、CTGF和HIFα-1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8 d,栓塞微球组、碘化油乳剂组的Ⅱ—Ⅳ级病灶坏死率高于空白对照组。栓塞微球组与碘化油乳剂组病灶坏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肝动脉栓塞治疗后,因使用栓塞药物不同造成不同栓塞水平可能影响VEGF、CTGF和HIFα-1表达及病灶坏死率。
樊玉祥韩婧雅马玉萍曾凡业牟洋张洪亮
关键词:栓塞微球碘化油乳剂
灌注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癌性疲乏及护理体会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观察肝动脉灌注栓塞术联合对应性护理干预原发性肝癌术后癌性疲乏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于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肿瘤科治疗的88例原发性肝癌术后癌性疲乏患者为本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肝动脉灌注栓塞术联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肝动脉灌注栓塞术联合对应性护理。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血清肝功能标志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比较两组患者Piper疲乏自评修正量表(RPFS)和生存质量表(QLQ-C30),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AFP、CEA、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LT、AST、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PF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88.64%,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为70.4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36%,高于对照组的65.91%(P<0.05)。结论肝动脉灌注栓塞术联合对应性护理干预原发性肝癌术后癌性疲乏患者可以降低患者AFP、CEA、VEGF水平,恢复患者肝功能,改善患者术后癌性疲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及临床疗效。
米伟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动脉灌注栓塞术癌性疲乏护理满意度

相关作者

华阳
作品数:52被引量:88H指数:6
供职机构:辽宁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原发性肝癌 肝转移瘤 栓塞 肝癌
刘德华
作品数:50被引量:80H指数:6
供职机构:辽宁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肝转移瘤 原发性肝癌 栓塞 奥沙利铂
黄福贵
作品数:84被引量:95H指数:4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肾癌 栓塞 老年人 肝癌
周伟生
作品数:189被引量:969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输卵管阻塞 介入治疗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 影像学
罗娅红
作品数:400被引量:1,196H指数:15
供职机构:辽宁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乳腺癌 MRI 乳腺肿瘤 乳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