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55篇“ 濒危语言“的相关文章
- 少数民族濒危语言保护与传承——以土家语为例
- 2025年
- 语言文字是人类沟通交流的工具,是人类意识的载体,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语言的支撑。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内部的语言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其中,土家族文化绚烂多彩,语言深邃广博。然而,土家族语言因未形成书面语言而面临消亡的危险,亟需对其进行有效的干预。保护并传承少数民族语言,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互鉴,是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的重要举措。
- 朱丹
- 关键词:少数民族语言土家族文化书面语言土家语濒危语言沟通交流
- 濒危语言贵琼语的田野调查
- 2024年
- 本文以濒危语言贵琼语为例探讨了田野调查对濒危语言研究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在田野调查中,才能更好地调查濒危语言的社会文化特点,选择合适的发音人。对社会文化的调查要涉及居住、人口、婚姻等多个方面,对发音人的选择要包括不同年龄层以及涵盖专项技能发音人。在田野中对濒危语言特点的调查主要包括语言功能和语言结构。语言功能上,要从语言能力、语言态度、语言使用域三方面入手;语言结构上,要区分语言的基础特点和濒危特点。总的认为,濒危语言的调查必须深入田野,才有可能获取真实、可靠的语料,还要注意由于语言濒危带来的新问题,思考如何有效解决。
- 杨晓燕
- 关键词:田野调查濒危语言语言功能语言结构
- 戴庆厦少数民族濒危语言观
- 2024年
- 戴庆厦先生是蜚声中外的著名语言学家,他是国内最先关注濒危语言问题和最早研究濒危语言的学者之一,在濒危语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上有突出贡献。研究他的濒危语言观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戴庆厦濒危语言观可以概括为:濒危语言界定标准化、濒危语言研究学科化、濒危语言理论中国化。
- 关彦庆许晖陶东刚
- 关键词:濒危语言
- 国内外濒危语言建档保护实践及启示
- 2024年
- 濒危语言建档保护是传承语言文化遗产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通过文献调研与网络调查对国内汉语方言和国外具有影响力的濒危语言保护项目进行梳理,总结其特点,为我国其他濒危语言建档保护带来一些启示:实现保护精准识别,调查因地制宜;落实档案部门主体责任,积极开展多方合作;挖掘公众智慧,提升群众参与力度;利用先进技术,加强人才培养。
- 皮·阿木尔卓
- 关键词:濒危语言建档语言保护
- 濒危语言保护视域下的濒危曲种保护、传承
- 2024年
- 曲艺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有着鲜明民族文化符号的表演艺术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一系列围绕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条例相继出台,相关部门、文艺工作者、展演平台联动“三改”(改戏、改制、改人),使得曲艺淬火新生。然而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过程中,曲艺原有的保护、传承格局与形式发生深刻变化,现代化曲艺保护与传承机制尚未健全,纯粹自然和自流自衍成为当前曲艺发展的主要特征。
- 盛书琪
- 关键词:物质文化遗产文艺工作者文化强国战略
- 融合语言模型的端到端濒危语言语音识别研究
- 2024年
- 保护濒危语言的有效方法主要是保存该语言的语音和视频数据,并需要母语人士和专业领域的语言学家对语料进行标注。土家语是无文字濒危语言,由于语料资源匮乏及其独特的语法结构,不仅导致语音识别准确性低,而且仅停留在语音层面。故提出融合汉语对译词级语言模型的端到端语音识别模型,将语言模型融合到声学模型的解码阶段进行联合解码,输出中文序列标记的土家语。该模型首先搭建基于Attention-CTC的混合语音识别模型;其次通过基于词法信息的建模单元为词级国际音标序列的TransLM(基于transformer的词级语言模型)模型,输出对译序列。在土家语语音数据上的实验表明该模型针对土家语的识别相比较基于Attention的和基于CTC的模型在WER指标上分别降低了10.3%和9.6%,为未来研究如何提升将语音信号转为国际音标序列的正确率做了有效尝试。
- 阮征于重重钱兆鹏吴佳佳
- 关键词:濒危语言语言模型
- 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文化传承与保护
- 2024年
- 随着现代化、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推进,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受到影响,其中也包括少数民族语言所受到的冲击,让其陷入濒危乃至消亡的不良境地。为助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增强民族凝聚例,必须要加强对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对此,本文从少数民族濒危语言的特征表现切入,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文化的生态环境,探讨了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文化传承保护对策。
- 李超李瑛
- 关键词:少数民族语言濒危传承保护
- 大型语言调查研究类品牌丛书出版实践探索——以《中国濒危语言志》丛书为例
- 2024年
- 我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及其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在此背景下,《中国濒危语言志》丛书陆续出版,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术界对濒危语言方言的深入研究,同时也提升社会对语言及其相关文化的认识和重视。本文介绍了该丛书的出版背景、出版历程以及取得的社会效益,并以其为例总结大型语言调查研究类丛书出版的相关经验,论述如何以工程观、系统观、精品观来指导这类丛书的出版工作。
- 戴燃
- 关键词:濒危语言工程观系统观
- 中国濒危语言志 西藏墨脱仓洛语
- 仓洛语是我国门巴族所使用的一种无文字语言,由于使用人口数量少,目前处于濒危状态。本书是利用作者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实地调查获取的第一手语料撰写而成的,主要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对仓洛语展开了全面、细致的描写和分析,...
- 林鑫
- 中国濒危语言志 西藏墨脱门巴语
- 本书调查的是我国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德兴乡德兴村等被称为巴米的门巴族人所说的一种语言,该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目前已经处于极度濒危状态。本书稿严格按照语保的统一要求在多次实地调查的基础之上撰写而成,全书内容共分导论...
- 刘宾
相关作者
- 范俊军

- 作品数:61被引量:874H指数:13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濒危语言 语言生态 语言 语言多样性 生态语言学
- 徐世璇

- 作品数:34被引量:263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濒危语言 土家语 语言 语言接触 濒危
- 瞿继勇

- 作品数:30被引量:71H指数:5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濒危语言 濒危语言保护 语言态度 和而不同 母语
- 孙宏开

- 作品数:97被引量:597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汉藏语系 藏缅语族 语言 濒危语言 汉藏语系语言
- 戴庆厦

- 作品数:242被引量:1,383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
- 研究主题:景颇语 藏缅语 语言 汉语 少数民族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