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05篇“ 游牧文化“的相关文章
- 游牧文化
- 邢莉著
- 关键词:蒙古族民族文化
- 内蒙古草原游牧文化
- 2025年
- 目前,全球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在吸取了环境污染与生态灾害带来的教训后,开始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道路。而蒙古族的游牧文化中包含生态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思想,这对维护草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 包晓云
- 关键词:草原游牧文化草原生态生态灾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藏北赛马节游牧文化的生命力
- 2024年
- 在遥远的中国西藏自治区北部,有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羌塘高原,它如同一幅天地间最壮丽的画卷。这里,是自然的宝库,是生物多样性的庇护所,更是藏族文化与游牧精神的发源地。当夏季的阳光温柔地酒落在这片广袤的草原,羌塘便迎来了它一年中最为绚烂的时刻,而藏北赛马节,作为这片土地上最耀眼的文化瑰宝,也在这绚烂中绽放出它独特的光彩。
- 格茸(文/图)扎巴次仁(图)
- 关键词:游牧文化庇护所羌塘高原文化瑰宝赛马节
- 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融下皮影造型研究--以内蒙古赤峰为例
- 皮影戏在诞生之初,是以黄河文化为母体而产生的,后期随着各个区域的百姓迁徙,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互通、经济互通,皮影也逐渐与各地域文化相融合并发展。本选题深入探究了内蒙古赤峰地区皮影戏造型艺术在农耕与游牧文化交融中的特色,概述...
- 程香钰
- 关键词:农耕文化游牧文化艺术融合
- 当下中国游牧文化的现代表现研究——以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为例
- 2024年
- 中国游牧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游牧文化与现代新的艺术产生了碰撞与交融,这种交融为游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游牧民族也依托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式为我们与大自然相处提供了新的思考与启示。
- 汪洋洋
- 关键词:游牧文化柯尔克孜族哈萨克族和谐共处蒙古族
- 阿勒泰地区游牧文化景观的空间特征保护研究
- 2024年
- 游牧文化景观是牧民与自然长期相互作用与依存中形成的、以生产方式为导向的地域文化景观。文章聚焦阿勒泰地区,探讨游牧文化景观的空间特征及其保护策略。从生产和生活两个层面归纳游牧文化景观的空间特征,其中生产景观以牧场与牧道景观为代表,生活景观则涵盖定居聚落与游牧转场期间的临时居住点。游牧文化景观总体呈现尺度广阔、生产与生活空间交织、生产生活与生态空间之间界限不固定且呈明显季节性波动的特征。从识别评估景观要素、提升游牧地区生活环境、活化传播游牧文化景观,以及保护政策支持四个方面,提出游牧文化景观保护和活态存续的措施。
- 寇怀云张隆昌顾玄渊
- 关键词:游牧文化文化景观活化
- 游牧文化视域下的女性网络文学书写研究
- 2024年
- 游牧文化以其独有的魅力在女性网络文学书写中颇受青睐,相关书写现已形成一定规模。通过对游牧文化在女性网络文学中的书写模式进行研究,可以发现,游牧文化在女性网络文学中的表现样式以阐发为主,可分为四种模式:表达性复现、重构性演绎、阐释性解读和原创性幻想,并由此形成了多样性认同的情感表现、凝视中的网络展演、非具身性倾向的“异托邦”建构三种特征。这种书写具有对于菲勒斯中心话语体系的反抗性,它是草原精神与女性灵魂共同构筑的关于世界的愿景。
- 贾舒
- 关键词:游牧文化网络文学女性主义
- 世界屋脊上的游牧文化瑰宝 探访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西藏当雄高寒游牧系统
- 2024年
- 在青藏高原深处,有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白雪皑皑的念青唐古拉山脉巍峨耸立,辽阔的草原上纳木措等湖泊宛若仙境,羊八井地热和温泉热气腾腾;悠扬嘹亮的牧歌声声,肥壮的牛羊似朵朵白云,藏羚羊、雪鸡、野牦牛等众多野生动物自由自在;历史悠久、地接千载,浓缩着藏北羌塘草原的生态与人文……这里,就是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当雄县。
- 车明怀王孺杰
- 关键词:念青唐古拉山脉野牦牛文化瑰宝游牧藏羚羊
- 西夏扁壶形制设计与游牧文化变迁
- 2024年
- 西夏陶瓷是中国传统器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西夏文化内涵。作为文化的具象化符号,西夏扁壶形制既保留了皮囊壶的传统造型,又将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造型特色杂糅汇聚,最终构建了具有多元一体融合形式的陶瓷造型,实为西夏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相互交融、互鉴之产物。西夏社会由单一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变为兼具农耕与畜牧的混合经济模式,从游牧的迁徙生活渐变为农牧并重的定居生活,在此背景下,西夏扁壶作为其文化的物质载体,见证了其文化变迁的丰富历程。西夏陶瓷扁壶之设计方向也因此发生了重大变革,造型设计已逐渐超越传统游牧民族生活方式之局限,更加适应半农耕半游牧的定居生活环境。西夏陶瓷扁壶的造型与游牧文化之变迁紧密相连,游牧文化之变迁则成为推动西夏陶瓷造型不断创新与发展之重要因素。
- 邹晓松王若玉
- 关键词:游牧文化
-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千年游牧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 2024年
- 仲夏时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阿鲁科尔沁草原一碧千里,风景如画。6月15日,一场浩大的游牧转场在这片原生态草原游牧区开启大幕,1200余户牧民,赶着12.8万头(只)牲畜,从冬营地定居点出发,分期分批沿着海哈尔河、苏金河、达拉尔河及其支流,向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开外的乌兰哈达、雅图特、宝日温都尔、塔林花、浑都伦、查干温都尔等六个夏营地进发,上演着原生态牧民迁徙的壮美场面,形成了独特人文景观。
- 美令
- 关键词:游牧文化人文景观
相关作者
- 师尚礼

- 作品数:584被引量:4,523H指数:32
-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紫花苜蓿 苜蓿 根瘤菌 牧草 苜蓿品种
- 张德罡

- 作品数:335被引量:3,635H指数:34
-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高寒草甸 东祁连山 土壤养分 草地 高寒草地
- 汪玺

- 作品数:57被引量:274H指数:10
-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 研究主题:草原游牧文化 红豆草 哈萨克族 藏族 高寒地区
- 邢莉

- 作品数:101被引量:284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研究主题:蒙古族 文化 传承 观音信仰 个案
- 王建新

- 作品数:91被引量:397H指数:13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 研究主题:遗址 人子 考古 游牧文化 青铜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