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72篇“ 港口竞争“的相关文章
港口物流效率对煤炭运输港口竞争力的影响
2025年
港口物流效率在煤炭运输港口竞争力构建中起着关键作用,尤其在全球能源市场快速变动和供应链复杂化的背景下,提升物流效率可以显著增强港口竞争力。本研究通过分析典型煤炭运输港口的物流效率,深入探讨了装卸效率、信息化管理水平和仓储能力对港口竞争力的影响。研究表明,现代化设备的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实施,均有助于缩短货物周转时间,提升港口市场份额和服务质量。最后本文针对如何提升港口物流效率提出了具体建议,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吴严鹏
关键词:煤炭运输港口竞争力信息化
我国港口竞争力影响因素及其评价研究综述
2024年
水运繁荣使我国港口在经济发展中占重要地位,港口间的竞争力也影响着水运的效益。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梳理,首先整理了港口竞争与合作的相关背景研究,其次归纳出港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最后讨论了研究进展和对港口评价方法的未来展望。1.引言目前我国港口发展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已经成为沿海港口经济最发达国家之一。
刘宁
关键词:沿海港口港口竞争力
基于组合赋权-改进TOPSIS环渤海港口竞争力评价研究
港口作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不但是连接海上运输与陆地的综合交通枢纽,更是助力腹地城市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与战略资源。环渤海地区作为复合型经济区,包括津冀、辽宁、山东等省市,沿海港口群在其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慧萍
关键词:环渤海港口群组合赋权港口竞争力
基于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的港口竞争力评价研究
2024年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之间的贸易联系愈加紧密,港口已不再仅仅是联结水路运输、铁路运输与公路运输的枢纽,更是资金、技术、信息的中转站,是城市面向世界的重要窗口。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年吞吐量在1000万吨以上的13个沿海港口港口综合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我们首先构建了港口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然后我们通过主成分分析法从13个影响指标中提炼出三个主成分作为影响港口竞争力的新指标,并得出各港口三个主成分的得分。在这基础上,我们对各港口三个主成分得分求加权平均数,最终得出各港口综合竞争力的得分和排名。我们把根据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出的港口综合竞争力排名与真实排名作对比,发现两者虽有出入但相差不大。根据各港口三个主成分的得分,我们进行层次聚类和K均值聚类,通过聚类个数与类内平方和、类间平方和的关系曲线图,选定适合的聚类数目。层次聚类和K均值聚类的结果在聚成两类时相差较大,但在聚成三类时则比较相似。
陈涵怡金婷婷尚雨浩陈涵滢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层次聚类港口综合竞争力K均值聚类
基于ISM模型的宁波舟山港港口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随着全球航运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宁波舟山港作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的重要物流枢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为了深入剖析宁波舟山港在激烈竞争中的竞争力影响因素,本文在广泛研究相关文献和进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精心选取了九个关键影响因素,构建了宁波舟山港港口竞争力影响因素的ISM模型。通过ISM模型,旨在探寻各风险因素之间的内在关联和相互影响关系,进而将这些因素合理划分为表层、中层和基础三个层次的影响因素,本文旨在为舟山港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提升其在全球港口竞争中的综合实力。
何瑞辰张昕明
关键词:港口竞争力ISM模型港口建设
长江内河区域港口竞争力与城市港口经济作用强度研究
2024年
随着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长江内河区域港口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以安徽沿江5个港口为实例,按照“航道—船舶—港口—环境”全过程物流供应链要素思路构建长江内河区域港口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长江内河区域港口竞争力分为港口条件、港口运营、港口规划、港口腹地、港口发展5个维度,基于截面数据运用熵权TOPSIS综合评价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同时提出了城市港口经济作用强度模型,全面地评价了安徽内河沿江城市港口竞争力发展情况和城市港口经济作用强度。结果表明,芜湖港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一,马鞍山港、池州港、安庆港、铜陵港分别位列第2~5名,同时各港口竞争实力差距明显,分为三类,芜湖港为第一类,马鞍山港、池州港为第二类,安庆港、铜陵港第三类,该研究可为提升长江内河港口竞争力、政策制定等提供参考。
李佳阳
关键词:内河港口港口竞争力港口经济
我国自贸区政策对港口竞争力影响研究
2024年
自贸区政策对包括港口海运在内的各领域将产生影响。文章基于2009—2020年20个港口的面板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以降维的思想确定港口竞争力,并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研究我国自贸区对港口竞争力的政策影响效果,同时检验政策效应的城市规模异质性。研究发现,港口基础设施、腹地城市经济贸易、发展潜力可以解释并代表港口竞争力;自贸区对腹地城市经济贸易产生显著促进作用,对港口基础设施数量有明显抑制作用,有利于激发发展潜力;自贸区政策效应存在城市规模异质性,非一线及新一线城市自贸区对腹地城市经济推动作用则更显著。研究结论对于探索我国自贸区政策的效果、加强自贸区各港口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陆虹羽辛飞飞万征
关键词:水路运输主成分分析法港口竞争力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安徽港口竞争力评价研究
2024年
构建科学合理的港口竞争力评价体系,对促进我国港口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安徽省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成员,其港口的规划发展和竞争力提升对安徽经济发展和实现“安徽作为”有着重大的意义与价值。研究从腹地经济支持、港口硬件支持、港口运营能力、港口软环境支持、港口经营水平等5个维度构建安徽省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港口硬件支持和腹地经济支持对安徽主要港口竞争力水平影响最大,且主要港口竞争力水平处于一般状态,依此提出了提升安徽港口竞争力水平的建议。
章念念王剑程袁媛纪娜娜
关键词:港口竞争力结构方程模型长三角一体化
海陆统筹对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贡献机制研究——基于中国沿海港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本文以全国统一大市场为背景,探讨了海陆统筹对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贡献机制。首先,从影响港口海陆统筹能力的多重维度出发,构建了港口海陆统筹竞争力评估体系。在这一体系中,特别考虑了数字技术创新等港口城市新质生产力指标,并利用熵权法对中国沿海重要港口的海陆统筹综合实力进行了客观评价。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哈夫模型深入探讨了港口的城市辐射范围与港口海陆统筹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理论结果表明,具备较强海陆统筹竞争力的港口通常对城市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从而使得这些港口的腹地范围更为广阔。此外,本文利用中国各地级市的进出口贸易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方法探究了港口海陆统筹能力对其腹地城市贸易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清楚地揭示了港口海陆统筹能力与腹地城市贸易增长之间显著的正向关联,这也表明加强港口海陆统筹能力建设是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米晋宏王乙成何正
关键词:港口竞争力海陆统筹
基于伯特兰德模型的港口竞争机制分析——以钦州港和防城
2024年
随着我国大力推行“国内国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国内国际贸易需求量显著增加,单一港口运营的腹地货源运输作业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与日俱增的运输需求量。因此,出现了一些地理位置较为接近的港口形成竞争货源市场、交叉腹地范围的港口群。本文研究讨论基于伯特兰德博弈模型的港口群竞合关系机制,并以北部湾港口群的钦州港和防城港作为对象开展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港口群中的合作-合作模式为稳定的模式,对参与者各方的策略最优和收益最高。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构建合作机制的对策和建立港口群内信息交互平台的建议。
潘碧菁陈其勇韦潇淑陈栋
关键词:伯特兰德模型港口群竞合关系信息交互平台国际贸易

相关作者

宗蓓华
作品数:66被引量:481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海事大学
研究主题:集装箱运输 港口 水路运输 港口竞争力 评价指标
陈斯勇
作品数:6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广州港务局
研究主题:港口竞争 港口吞吐量 CARGO SOURCES 港口
吉阿兵
作品数:20被引量:124H指数:7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DEA 港口竞争 HOTELLING模型 竞争策略研究 集装箱
荆林波
作品数:383被引量:1,528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电子商务 企业 信息技术 流通业 外资进入
孙开钊
作品数:27被引量:152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研究主题:应急物流 国际航运中心 农产品供应链 港口竞争 农产品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