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5篇“ 清代医家“的相关文章
- 清代医家陈修园治疗咳喘病探究
- 2025年
- 通过整理大医陈修园生平著作中有关咳喘的论述及医案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其对咳喘病的认识心得及治疗特点。陈修园将咳喘分为虚实两端,实性咳喘重视饮邪为患,肺内外合邪是咳喘的重要病因,治疗上重视化痰祛饮,久咳及疑难咳嗽以通三焦,和胃气为重要治则。虚性咳喘为劳伤之渐,治疗上重视补益肺脾肾三脏,常从脾胃着手兼调肺肾。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小柴胡汤、六君子汤等是其临证的常用方剂。
- 李蒙钊马琳刘琼
- 关键词:陈修园咳喘病经方痰饮三焦
- 清代医家雷大升生平与制药思想源流考
- 2025年
- 雷大升是吴门医派的代表人物,以府志、县志为基本线索,可追溯其行迹。雷大升对丸、散、胶、丹的炼制有浓厚兴趣,临床诊治理念受师门影响较深,遣方用药也多以叶桂为宗。雷大升创办“雷诵芬堂”,即当今的药企“雷允上”。从“雷允上”的发展历程,可以窥见中国的知识产权萌芽。雷大升著述不算丰富,大部分又亡佚于战火。从雷大升墓志铭可管窥世人对其评价:宅心仁厚,近民亲民;遇贫病患者常送诊送药;倾心以医药济世,注重总结临证经验;撰著医籍,敢为人先。雷大升不拘泥于一家之见,博众家之长,凡事亲力亲为,“雷诵芬堂”所制药剂填补了吴门医派中成药领域的空白,为吴门医派药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 武宗渊张宗明刘振
- 关键词:六神丸
- 清代医家刘一明“虚空阴阳丹法”外丹养生思想探析
- 2025年
- 外丹养生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与医学结合的产物,是一种独特的养生方式。其核心理念在于通过火炼矿物和药物等物质,炼制丹药服用,声称可延年益寿。然而,这一思想在发展过程中也伴随着诸多问题和争议。首先,外丹养生思想所依据的矿物和药物中往往含有铅、汞等重金属元素,这些有毒物质对人体具有潜在危害。长期服用此类丹药不仅可能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还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损伤、肝肾功能异常等多种健康问题。其次,外丹养生思想本身存在明显的迷信色彩,忽视了科学验证和实证支持的过程。这种过于神秘化的表达方式导致其缺乏可信度和实用性,在社会上产生较大争议。文章着重研究清代全真龙门派第十一位宗师、著名丹道大家刘一明所著的“虚空阴阳丹法”,旨在对外丹养生术进行深入解析。笔者也希望通过对这一古代养生体系的理性审视,呼吁社会各界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养生文化中的疑点和争议,摒弃盲目崇拜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更加健康、科学的养生方式。为现代养生界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也为传统养生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 郑访江阳嵘莎安莹洁法强王嘉鹏
- 关键词:内外兼修
- 清代医家“扶正避邪”防疫思想和方法探析
- 2024年
- 清代医家刘奎、陈耕道、王士雄等深入探讨了“正气存内”与“避其毒气”对防疫的重要性,提出了扶正养生为本、避邪隔离为要的基本原则,强调三因制宜的防疫要旨,重视医者自身防护。认为可通过清洁空气、清洁水源、熏蒸衣物、消灭虫害等方式,改善卫生条件以防疫。在防疫方药使用方面,比前代医家更多采用了芳香类药物,如苍术、白芷、丁香、降香、菖蒲、冰片、麝香、没药等,及雄黄丸、不染瘟方、透顶清凉散、通气散等防疫复方,采用口服、塞鼻取嚏、点眼、洗浴、熨法。他们进一步推广和完善了接种预防,以保护易感人群。充分重视清代医家防疫思想和方法,以期为当今疫病的防治起到启示和参考作用。
- 彭博文李董男
- 关键词:疫病清代扶正避邪
- 清代医家随霖对羊毛瘟的认识与辨治
- 2024年
- 羊毛瘟是疫病的一种,以针刺皮肤,可剔出羊毛般丝状物为特征。清代医家随霖所著《温证羊毛论》一书,梳理了随霖对羊毛瘟的辨证论治,总结了其把握医道、法活机圆、重视培育正气与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可为当代疫病防治带来启发。
- 杜田芳范崇峰
- 关键词:疫病清代学术特色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验证清代医家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和作用机制被引量:1
- 2024年
- 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清代医家用药规律,发现药物组合和新处方,应用网络药理学技术对新处方进行药理学机制的分析,并用糖尿病大鼠模型进行验证.研究发现,清代医家用药以补虚药、收涩药为主.对新处方“双苓泽丹方”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出主要成分为kaempferol、catechin、quercetin等,关键靶点有AKT1、TP53、TNF、IL6、JUN、VEGFA、CASP3、IL1B等,主要涉及到IL-17、PI3K-Akt、Relaxin等通路.动物实验显示双苓泽丹方组血糖下降,进水量、排泄量下降,血清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和TNF-α较模型组改善.ALT、AST、ALP和UREA较模型组较低,提示双苓泽丹方可能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调控糖尿病大鼠的血糖,且有一定的肝肾保护功能.
- 王任李怡梅卢伟炽王增勇樊毓运
- 关键词:糖尿病网络药理学
- 清代医家李守先生平与著作考
- 2024年
- 李守先, 字善述, 清代医家。其所著《针灸易学》版本众多, 吉林省图书馆所藏嘉庆三年著者自刻本最为精良。《针灸易学》多数内容虽取自《针灸大成》, 但经李氏精简及编排, 达到了简明易学的目的, 流传较广, 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及文献价值。对李氏生平、家族及其著作进行考证, 厘清了《针灸易学》的内容、体例及版本源流, 纠正了《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关于本书的版本记录之误。
- 邓超周扬
- 清代医家刘吉人伏热论治经验探析
- 2024年
- 清末著名医家刘吉人在论治伏热时承经典、抒己见,不仅详细辨析伏热为病的症状,还重视误治所引起的病证。其临床治疗伏热时,分经论治,尤重阳明;又提出伏热应先治疗内症,顾复正气,再解决外症,驱邪外出;以复旧真元,外解邪热为治疗大法。
- 虞亚楠张璐砾
- 关键词:伏热临证经验
- 清代医家雷逸仙运用引药经验探析
- 2024年
- 清代医家雷逸仙,医术高明,活人甚众,其所存《逸仙医案》为其临证精华。雷逸仙对引药的使用颇为重视,296则医案之中有250则处方明确使用引药,为近十分之九。文章结合医案举例总结,介绍雷逸仙使用引药之临证经验。单味药为引较为常见,如干荷叶为引治疗飧泄、聤耳,甘蔗浆为引治疗风温、温热,鸡子黄为引治疗中风、温热劫阴,淡菜为引治疗鼻渊、痨损;亦有两味药及两味药以上同为引药,如路路通、白酒为引治疗筋痹,姜汁一匙、白蜜一瓢、杵头糠治疗噎膈等。由此可见,雷逸仙使用引药之精思与绝妙,启发当今临床遣方用药思路。
- 王恒苍吴培陈永灿
- 关键词:引药临证经验医案
- 清代医家李文荣治肝十法钩玄被引量:1
- 2024年
- 通过对李文荣著作原文进行整理研究,探究其治疗肝病的理论与方法。李文荣认为肝在生理上易动而难静,如“象棋之车”纵横,为“文武之将”;病理上肝病易迁延他脏,致病变幻,多累及情志;治法上提出泻火平肝法、滋水涵木法、清金平肝法、安胆平肝法、介以潜阳法、肝病实脾法、甘以缓肝法、酸以敛肝法、辛以散肝法、实火泻肝法共十法,对现今中医临床有很好的指导和参考价值。
- 方雨萱周玄邵明义张容容徐阳张刘洁王守成
- 关键词:肝病
相关作者
- 杨奕望

- 作品数:135被引量:193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医学史 中西医汇通 中国医学史 医学人类学 学术思想
- 焦振廉

- 作品数:144被引量:229H指数:6
- 供职机构: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 研究主题:中医文献 中医 学术特色 中医文献学 医案
- 张鸣钟

- 作品数:65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学习辅导 朱丹溪 中医名 书名 《丹溪心法》
- 岳冬辉

- 作品数:114被引量:512H指数:12
- 供职机构: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 研究主题:温病 流感病毒 疫病 温疫 温病学
- 刘兰林

- 作品数:119被引量:393H指数:10
-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温病 温病学 新安医学 新安医家 叶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