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61 篇“ 混播草地 “的相关文章
氮磷施肥对退化禾草混 播 草地 生产力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2025年 施肥是恢复和提升退化草地 生产力的重要措施,但单次施肥在时间尺度上对高寒草地 植被和土壤质量的影响仍不明确。旨在探究祁连山高寒区建植20年以上的多年生退化禾草混 播 草地 在单次氮磷施肥后对植被和土壤理化性质的持续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四个氮肥水平(N_(0):0 kg N/hm^(2)、N_(1):50 kg N/hm^(2)、N_(2):100 kg N/hm^(2)、N_(3):200 kg N/hm^(2))和四个磷肥水平(P_(0):0 kg P_(2)O_(5)/hm^(2)、P_(1):65 kg P_(2)O_(5)/hm^(2)、P_(2):117 kg P_(2)O_(5)/hm^(2)、P_(3):210 kg P_(2)O_(5)/hm^(2)),氮磷配施组合共16种处理。评估了施肥当年(2021年)和第三年(2023年)的草地 生产力和土壤理化特性。结果显示,2021年,高氮水平(N_(3))显著提高地上生物量(AGB),并增加了土壤有机质(SOM)、速效氮(AN)和速效磷(AP)含量;2023年,高磷水平(P_(2)和P_(3))的AGB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并显著提升了AN、AP和全磷(TP)含量。氮肥、磷肥分别于AGB、SOM、AN显著相关;磷肥还与AP和TP显著相关;氮磷交互显著影响SOM和全氮(TN)含量;年际分别与AGB、SOM、AN显著相关。2021年,氮肥和磷肥对所有指标均有促进作用;2023年磷肥对AGB、SOM和TN仍有显著促进作用,而氮肥效果不显著,表明磷肥的遗留效应大于氮肥。结构方程模型显示,氮肥对2021年AGB有直接影响,磷肥显著影响2023年AGB,并通过AP等间接提高地下生物量(BGB)。综上,施肥当年氮肥占主导作用,高氮中磷(200 kg N/hm^(2)和117 kg P_(2)O_(5)/hm^(2))模式效果最佳;施肥第三年磷肥的肥效仍在发挥作用,低氮高磷(50 kg N/hm^(2)与117和210 kg P_(2)O_(5)/hm^(2))配施的持续效果更好。综合生态与经济效益,单次高磷与低氮配施可发挥施肥的增产作用和更稳定持续的遗留效应。本研究结果可为高寒地区退化禾草混 播 草地 培育复壮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孟愉欣 刘婉婷 王正文 王俊杰 陈新栋 王世林 曹文侠关键词:混播草地 草地生产力 土壤理化性质 阴山北麓人工混 播 草地 草种组合筛选 2025年 [目的]筛选适合在呼和浩特地区建植的优质高产、可长期利用的人工草地 混 播 组合。[方法]于2021年5月8日在武川县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旱作试验站进行播 种。选取豆科牧草敖汉苜蓿(A)、中苜3号(Z)、中苜1号(P)以及禾本科牧草无芒雀麦(W)、老芒麦(L)、偃麦草(Y)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单播 ,再以不同混 播 组合(AW:敖汉苜蓿+无芒雀麦;AL:敖汉苜蓿+老芒麦;AY:敖汉苜蓿+偃麦草;ZW:中苜3号+无芒雀麦;ZL:中苜3号+老芒麦;ZY:中苜3号+偃麦草;PW:中苜1号+无芒雀麦;PL:中苜1号+老芒麦;PY:中苜1号+偃麦草)进行混 播 ,建植人工草地 。于2022年8月26日测定不同处理下草群高度、密度、生物量,检测各混 播 组合牧草中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计算种间竞争率及种间相容性。[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植被群落特征表现为混 播 优于单播 。①群落特征方面:牧草高度在混 播 组合ZW与ZL中表现较好,且混 播 后Z的高度较单播 时提高18.29%,W的高度较单播 时提高12.87%;混 播 后牧草密度范围在178.00~322.67株/m^(2),相较于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单播 时,密度分别提高8.99%~35.33%、11.24%~34.51%,且ZL组合与其他混 播 组合的群落密度间均存在显著性(P<0.05)差异;混 播 后牧草生物量范围在207.28~308.70 g/m^(2),相较于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单播 时,生物量分别提高13.24%~14.35%、9.36%~12.95%,且ZL与ZW组合与除AW外的其他混 播 组合的群落生物量间均存在显著性(P<0.05)差异。②营养品质方面:混 播 后各组合牧草干物质含量范围在88.67%~89.38%,ZL混 播 组合牧草干物质含量最高,ZW混 播 组合次之;粗蛋白含量范围在13.15%~15.78%,ZW混 播 组合牧草粗蛋白含量最高,ZL混 播 组合次之;粗脂肪含量在1.57%~2.30%,AL混 播 组合牧草粗脂肪含量最高,ZL混 播 组合次之;粗灰分含量在7.96%~9.90%,ZW混 播 组合粗灰分含量最低,ZL混 播 组� 许嘉逸 李强 温超 单玉梅 刘思博 晔薷罕 张丽华 殷国梅关键词:群落特征 种间竞争 甘南高寒牧区小黑麦与豌豆混 播 草地 对施肥种类的响应 2025年 为探究施肥种类对小黑麦(Triticosecale)与饲用豌豆(Pisum sativa)和箭筈豌豆(Vicia sativa)混 播 草地 生产性能,营养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本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施肥种类(不施肥、化学肥料、有机肥和菌肥),副区为混 播 组合(M_(1):50%小黑麦×50%‘加拿大’饲用豌豆,M_(2):50%小黑麦×50%‘西牧333’箭筈豌豆,M_(3):50%小黑麦×50%‘绿箭1号’箭筈豌豆)。结果表明:从施肥种类来看,与化肥相比,有机肥和菌肥使混 播 草地 的干草产量分别下降了7.62%和16.40%,但粗蛋白含量分别提高了0.68%和1.29%,相对饲喂价值分别提高了7.46%和5.38%。从混 播 组合来看,50%小黑麦和50%‘西牧333’箭筈豌豆的混 播 效果较好,纯收益高,适合在甘南高寒牧区推广种植。总体来看,与化肥相比,单独施用有机肥或菌肥使混 播 草地 的纯收益显著降低。在氮用量相近时,施用有机肥使施肥成本增加6171 CNY·hm^(-2)。因此,甘南州在饲草生产中不宜采用有机肥或菌肥完全替代化肥的方案,应考虑部分替代化肥的策略,以保障作物高产,增加农牧民收入。 史志强 尉志强 刘汉成 杜文华关键词:高寒牧区 施肥种类 营养品质 一种人工混 播 草地 施肥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工混 播 草地 施肥装置。所述人工混 播 草地 施肥装置包括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对称设有两个轮距调节机构,所述轮距调节机构上对称设有两个移动轮,所述轮距调节机构用于调节两个所述移动轮之间的距离以适用于不同的草间距,所... 许宏斌 张雷 张胜男 杨制国 高海燕 李兰花 唐月坤 李希学施氮对饲用高粱/拉巴豆混 播 草地 生产性能和氮肥贡献率的影响 2025年 为了探究施氮量对饲用高粱单作及混 播 模式下饲草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的影响,本研究以饲用高粱品种“绿巨人”和拉巴豆品种“高值”为试验材料,于2021-2022年在宁夏大学草业科学教学科研基地进行大田裂区试验,设置两个种植模式(饲用高粱单播 ,SS;饲用高粱/拉巴豆混 播 ,SL)为主区,4个施氮量(N_(0),0 kg·hm^(-2);N_(90),90 kg·hm^(-2);N_(180),180 kg·hm^(-2);N_(270),270 kg·hm^(-2))为副区,测定生产性能、营养品质及氮肥利用效率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饲用高粱/拉巴豆混 播 结合施氮可促进饲草生长,提高草地 生产性能,其中饲用高粱/拉巴豆混 播 结合施氮量180 kg·hm^(-2)模式下的干草产量和粗蛋白产量均达到最高,分别为28352.5 kg·hm^(-2)和2481.1 kg·hm^(-2),较单播 饲用高粱分别提高了14.8%和25.9%。混 播 结合施氮可改善饲草营养品质,混 播 模式下施氮量为180 kg·hm^(-2)时,茎秆糖锤度和相对饲喂价值较单播 饲用高粱分别提高10.3%和18.9%。适宜的施氮量也可显著提高氮肥贡献率,单播 模式的氮肥贡献率在施氮量为270 kg·hm^(-2)时达到最高,混 播 模式在180 kg·hm^(-2)时最高。此外,混 播 模式的氮肥农艺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较单播 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施氮量为90 kg·hm^(-2)时达到最大值。综上所述,饲用高粱/拉巴豆混 播 结合施氮量180 kg·hm^(-2)模式是宁夏干旱区增加饲草产量、改善饲草营养品质和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的适宜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 王斌 史佳梅 王腾飞 张译尹 马江萍 李佳旺 王小兵 邓建强 兰剑关键词:混播 氮肥 营养品质 氮肥利用 混 播 草地 牧草消化及反刍家畜温室气体排放评估方法 本发明属于温室气体排放评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放牧型人工混 播 草地 牧草消化及反刍家畜温室气体排放评估方法,本发明实时监测与精准评估:通过实时数据监测和智能分析,该系统能够精确评估放牧型混 播 草地 的牧草消化效率和反刍家畜的温室... 董瑞 韦继芝 李舟 赵学春 陈继辉 古欣瑶 陈超不同改良方式对豆禾混 播 草地 AMF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不同改良方式对豆禾混 播 草地 的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群落及区系特征的影响机制。【方法】以云南省种羊场豆禾混 播 草地 为研究对象,调查2019年直接改良(DR)草地 与轮作改良(CR)草地 ,以围封(NG)草地 为对照,借助高通量测序、菌丝测定与孢子密度测定技术,测定AMF群落特征。【结果】直接改良草地 中孢子密度、球囊霉属(Glomus)显著高于轮作改良方式。孢子密度与土壤硝态氮、土壤微生物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菌丝长度、菌丝密度与土壤氨态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直接改良方式比轮作改良方式更有利于土壤养分的增加,更有利于AMF与植物共生关系的构建。 孙雨豪 李旭旭 曾园 石雨鑫 弓晋超 苏颖颖 冯恣萱 贾雨圻 陈延涛 周冀琼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 轮作 草地恢复 人工混 播 草地 土壤丛枝菌根真菌对轮牧的响应 2024年 为探究轮牧对人工混 播 草地 生态系统中植被群落及土壤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群落的影响机制,以宁夏盐池县人工混 播 草地 为试验对象,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T1(无芒雀麦+新麦草+紫羊茅+苜蓿+菊苣)、T2(垂穗披碱草+新麦草+早熟禾+苜蓿+鹰嘴紫云英)、T3(扁穗冰草+新麦草+蒙古冰草+苜蓿)3种混 播 组合模式,并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开展轮牧影响下3种人工混 播 草地 土壤AM真菌群落差异性研究,分析人工混 播 草地 生态系统中植被-土壤-AM真菌群落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连续2年轮牧对植被群落生物量产生了显著影响,与轮牧第1年相比,豆科植被群落的相对重要值降低,但禾本科植被群落的相对重要值分别增加了51.16%、81.25%和33.33%。土壤AM真菌中球囊霉属和类球囊霉属为优势属;与轮牧第1年相比,连续轮牧2年后,T1处理的土壤AM真菌群落Chao 1指数较第1年显著降低了12.35%,T3处理的土壤AM真菌群落Chao 1指数、香农-维纳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物种数较第1年分别提升了20.73%、12.80%、7.69%和31.16%(P<0.05),说明T3处理的土壤AM真菌群落对轮牧的响应更加敏感。随轮牧年限增加,T1与T2处理的土壤AM真菌群落组成相似性增加,T1与T3处理的土壤AM真菌群落组成相似性差异较大。连续轮牧2年后,土壤养分对AM真菌群落丰富度的作用强度减弱,但植被群落多样性和植被群落生物量对AM真菌群落丰富度及其组成的作用强度增强;驱动AM真菌群落变化的环境因子由土壤有效磷(p=0.006)和碱解氮(p=0.016)转变为植被群落生物量(p=0.036)。综上所述,不同类型人工混 播 草地 植被群落和土壤AM真菌群落对轮牧表现出不同的响应特征,其中以T3混 播 组合处理的效果较好。 王媛 米扬 郭蓉 张雨 田霞 王占军 王占军 蒋齐 俞鸿千 季波关键词:草地生态系统 丛枝菌根真菌 多样性 轮牧 氮磷添加对紫花苜蓿-羊草混 播 草地 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1 2024年 为了明确施肥对混 播 草地 产量稳定性的影响,在旱作基础上研究氮磷添加对内蒙古中西部轻度盐碱地紫花苜蓿-羊草人工混 播 草地 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磷添加显著提高了混 播 草地 中紫花苜蓿和羊草的产量,2021年9月和2022年6月混 播 草地 豆禾总产量在施肥处理下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且均为氮磷处理下的豆禾总产量最高,分别为3.57 t/hm2和4.55 t/hm2,较对照分别提高了59.38%和85.71%。(2)氮磷添加改变了混 播 草地 中紫花苜蓿和羊草的产量占比。2021年6月,氮添加处理下羊草产量占比为56%;磷添加处理和氮磷添加处理下苜蓿产量占比高于羊草,分别为56%和54%。苜蓿的再生速度高于羊草,使得刈割后混 播 草地 的产量占比发生明显改变。2021年9月,苜蓿产量占比在各处理中均超过76%。2022年6月,苜蓿产量占比在各处理中均超过87%。综上所述,氮磷添加可促使苜蓿-羊草混 播 草地 产量增加。苜蓿作为优势种主导了混 播 草地 的生物量,决定了混 播 草地 产量的稳定性。 齐非 李海港 陈薇薇 李轲 刘锦昉关键词:人工草地 牧草产量 混播 功能性状对乡土植物混 播 草地 产量及稳定性的影响 2024年 功能性状能够量化植物生理生态特征并预测生态系统功能。为探究功能性状对乡土植物混 播 草地 群落产量和稳定性的影响,本研究以乡土植物羊草(Leymus chinensis)、赖草(Leymus secalinus)、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和非乡土植物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各物种单播 以及羊草-扁蓿豆、羊草-扁蓿豆-赖草、羊草-扁蓿豆-赖草-苜蓿混 播 ,比较不同处理下产量和稳定性的差异,并基于性状加权平均值和功能多样性指数,探究功能性状对群落产量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物种和三物种混 播 产量较低,三物种和四物种群落稳定性在大部分时期都高于两物种;功能多样性指数的增大有利于维持群落稳定。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提高会对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综上所述,混 播 处理没有显著提高产量,两物种组合稳定性较差,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以及功能多样性是影响稳定性变化的关键因素。 禹安然 杨彦泽 乔冠栋 张俊 董一丁 侯向阳 路文杰关键词:乡土植物 混播 功能性状
相关作者
郑伟 作品数:108 被引量:1,045 H指数:21 供职机构:教育部 研究主题:混播草地 混播 喀纳斯景区 山地草甸 混播比例 张永亮 作品数:99 被引量:792 H指数:19 供职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虉草 无芒雀麦 混播草地 混播 苜蓿 李向林 作品数:354 被引量:3,477 H指数:3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研究主题:苜蓿 紫花苜蓿 放牧 生物量 混播草地 何峰 作品数:287 被引量:1,825 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研究主题:苜蓿 紫花苜蓿 半滑舌鳎 混播草地 生物量 朱进忠 作品数:149 被引量:1,200 H指数:20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苜蓿 混播草地 种子产量 混播比例 天山北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