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54 篇“ 深部真菌感染 “的相关文章
双机制的抗深部 真菌 感染 药物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双机制的抗深部 真菌 感染 药物;为含硫三唑类化合物及其盐,所述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式之一:<IMG width="1000" orientation="portrait" inline="no" imgForm... 孙占奎重庆某医院重症医学科深部 真菌 感染 的菌种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 探讨重症医学科患者深部 真菌 感染 的菌种分布及危险因素。方法 2022年8月—2024年8月收集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患者1093例,回顾性分析深部 真菌 感染 发生情况,统计患者的真菌 感染 部位、菌种分布,按是否感染 分为未感染 组和真菌 感染 组,对年龄、性别、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史、饮酒史、低蛋白血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化疗史、留置胃管、低蛋白血症、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持续肠外营养、机械通气、广谱抗生素、留置导尿管、中心静脉置管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1093例患者中出现82例深部 真菌 感染 ,深部 真菌 感染 发生率为7.50%;主要感染 部位为下呼吸道(占64.63%)、泌尿道(占14.63%)、血液(占7.32%)。82例深部 感染 病例中共检出88株真菌 ,主要为白念珠菌(占44.32%)、光滑念珠菌(占21.59%)、无名念珠菌(占12.50%)、热带念珠菌(占11.36%)。经单因素分析,非感染 组和真菌 感染 组年龄≥60岁、低蛋白血症、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持续肠外营养、机械通气、广谱抗生素、留置导尿管、中心静脉置管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多因素分析,年龄≥60岁、低蛋白血症、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持续肠外营养、机械通气、广谱抗生素、留置导尿管、中心静脉置管是重症医学科深部 真菌 感染 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 重庆某医院重症医学科深部 真菌 感染 部位多为下呼吸道、泌尿道、血液,真菌 菌种主要为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无名念珠菌、热带念珠菌,且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宜引起重视。 李继志 龙朝钦 刘俊关键词:深部真菌感染 华西感染 深部 真菌 感染 诊治手册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广泛使用,深部 真菌 感染 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攀升,侵袭性真菌 感染 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重要挑战。本书按照酵母及酵母样真菌 、耶氏肺孢子菌、丝状真菌 以及双相真菌 的分类顺序... 宗志勇不同类型两性霉素B制剂治疗艾滋病合并深部 真菌 感染 的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普通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AMB)及两性霉素B脂质体(amphotericin B liposome,L-AMB)治疗艾滋病合并深部 真菌 感染 (隐球菌脑膜炎/脑膜脑炎和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的不良反应情况,并探讨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使用两性霉素B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确诊为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脑膜脑炎和马尔尼菲篮状菌病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使用AMB及L-AMB不良反应的种类及发生率,Logistic回归分析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入组89例患者,其中使用AMB组35例(39.3%),使用L-AMB组54例(60.7%);L-AMB和AMB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7.8%和8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MB组因不良反应停药的发生率为5.6%,肾毒性发生率为7.4%,均显著低于AMB组的31.4%和25.7%(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两性霉素B制剂治疗艾滋病合并深部 真菌 感染 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发生血液系统毒性的危险性是隐球菌脑膜炎/脑膜脑炎的6.903倍,使用L-AMB发生肾毒性的危险性是使用AMB的0.011倍,使用L-AMB发生不良反应而停药的危险性是使用AMB的0.137倍,合并其他感染 患者发生肾毒性的危险性是未合并其他感染 患者的9.053倍。结论治疗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脑膜脑炎和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 时,使用AMB、L-AMB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高,应做好不良反应监测;相对于AMB,L-AMB的肾毒性和因不良反应停药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谭苗 吴松杰 邹诗 陈千慧 梁科关键词: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体 艾滋病 深部 真菌 感染 诊断中G实验与真菌 培养联合检测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在深部 真菌 感染 (IFI)诊断中G实验与真菌 培养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5月北京航天总医院同时做过G实验检测和真菌 培养的164例患者的检测资料,取不同患者的痰液、引流液、胸腹水、尿液、肺泡灌洗液、血液和脑脊液等进行G实验和真菌 培养,分别测定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灵敏度、特异性等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检测患者中,G实验阳性91例、真菌 培养阳性72例、二者均阳性66例、均阴型76例。G实验的灵敏度为93.18%、特异性为83.95%、阳性预测值为85.71%、阴性预测值为93.15%;真菌 培养的灵敏度为83.13%、特异度为96.3%、阳性预测值为95.83%、阴性预测值为84.78%;两种方法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97.59%、特异度为97.53%、阳性预测值为97.56%、阴性预测值为96.34%。结论:在IFI的诊断中G实验在感染 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真菌 培养可以基本确定真菌 感染 以及感染 的菌属;G实验和真菌 培养联合检测对于诊断IFI具有明显的临床诊断价值。 张巧凤 赵洪涛 王晓霞关键词:深部真菌感染 真菌培养 免疫荧光染色在呼吸道深部 真菌 感染 快速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探讨免疫荧光染色在呼吸道深部 真菌 感染 快速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40例于2021—2023年在江西省胸科医院行肺部切除手术诊断为真菌 感染 患者的呼吸道标本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免疫荧光真菌 染色、PAS染色及PASM染色三种检测方法,对比免疫荧光真菌 染色、PAS染色和PASM染色的检测结果,分别比较其检测所需要的时间。结果 统计三组特殊染色在冰冻诊断时所需时间总体均数,P<0.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免疫荧光真菌 染色组所需时间为(2.90±1.143) s、PAS染色组所需时间为(32.73±2.708) s、PASM染色组所需时间为(107.00±7.348) s。染色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其中免疫荧光染色阳性率为100%、PAS染色阳性率为97.5%、PASM染色阳性率为100%。结论 免疫荧光真菌 染色是一种快速、敏感和特异的呼吸道标本的真菌 检测方法,为临床早期真菌 诊治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李飞妹 刘健 杨慧琼 叶芳芳 冯雅莉 阮玉兰关键词:免疫荧光染色 呼吸道 真菌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深部 真菌 感染 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2024年 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分化能力的成体干细胞。在近年来的研究中,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低免疫原性、可塑免疫调节、抗炎作用和分化再生能力在神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皮肤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中显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间充质干细胞在感染 性疾病中也存在巨大的优势,且在细菌及病毒感染 中已得到了细致的描述,为真菌 感染 的治疗提供了启示。该文对间充质干细胞抗感染 的机制及其在真菌 感染 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高杨杰 赵静宇 丁俊丽 徐乐臻 顾菊林关键词:免疫调节 真菌感染 两性霉素B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深部 真菌 感染 疗效及安全性的回顾性分析 2024年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两性霉素B治疗AIDS合并深部 真菌 感染 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接受两性霉素B治疗的AIDS合并深部 真菌 感染 患者资料,对其用药期间的疗效及安全性指标进行监测。结果 共纳入患者25例。总有效率为84.0%,症状好转率为68.0%,22例发生不良反应,12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类型以低钾血症、骨髓抑制、肾功能损伤和肝功能异常为主。结论 两性霉素B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但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临床使用时应密切监护。 孙娜 刘慧 战寒秋关键词:两性霉素B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真菌感染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深部 真菌 感染 危险因素及生物学指标研究进展 2024年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SLE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使得患者易合并深部 真菌 感染 (IFI),病情严重时可危及患者性命。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文献,旨在综述SLE患者IFI感染 的相关危险因素及生物学指标的研究进展。综述梳理几十篇文献后显示,SLE合并IFI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诱发本病危险因素与糖皮质激素应用、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年龄、性别与HIV感染 等密切相关。同时在SLE合并IFI生物学指标方面,本综述结果显示,念珠菌、曲霉菌、隐球菌是IFI发生的主要致病菌,可作为SLE合并IFI检测的生物学指标,为诊断IFI提供依据,而用于检测致病菌的方法良多,优势明显,但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另外,1,3-β-D-葡萄糖测定(BDG)可能是真菌 有效检测方法,T淋巴细胞亚群SLE合并感染 患者中可能处于异常降低状态,故其可作为辅助诊断IFI的特异性生物学指标。对上述内容进行梳理能帮助临床更深入地了解SLE合并IFI的致病机制,为临床尽早诊断指标提供科学依据。 邹国强 刘英 王旭凤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真菌感染 生物学指标 两个时间段综合医院深部 真菌 感染 情况比较 钟雨环
相关作者
姜远英 作品数:410 被引量:1,331 H指数:16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 研究主题:白念珠菌 抗真菌药物 抗真菌 氟康唑 真菌 廖万清 作品数:551 被引量:1,576 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院 研究主题:新生隐球菌 隐球菌 真菌病 抗真菌药物 白念珠菌 曹永兵 作品数:206 被引量:856 H指数:15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白念珠菌 抗真菌 抗真菌药 抗真菌药物 真菌 曹颖瑛 作品数:72 被引量:316 H指数:9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咪康唑 白念珠菌 抗真菌药物 两性霉素B 酮康唑 李若瑜 作品数:722 被引量:3,630 H指数:2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抗真菌药物 烟曲霉 特比萘芬 伊曲康唑 念珠菌